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 61.47 6.3折 ¥ 98 全新
库存66件
作者张贵等著
出版社经济管理出版社
ISBN9787509688632
出版时间2023-05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98元
货号14095257
上书时间2024-12-23
张贵,南开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南开大学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院秘书长、河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兼任河北省政府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国际区域科学协会理事会员、全国经济地理学会常务理事兼京津冀协同发展专业委员会主任、天津市城市经济学会副会长、河北宏观经济学会副会长等职。发表重要学术论文7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10余部,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共4项,获得“天津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项、“河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以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各1项(集体)。
第一篇 媒体访谈
第1章 京津冀缘起
1.1 京津冀何以“协同发展”
1.2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背景
1.3 如何跳出京津冀一体化的“怪圈”
1.4 京津冀三地优劣势及国内外对比
1.5 河北省的京津冀一体化战略变迁
第2章 京津冀顶层设计
2.1 京津冀协同发展迫切需要顶层设计
2.2 京津冀协同发展最大的使命
2.3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使命与趋势
2.4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难点和规划重点
第3章 创新与率先突破
3.1 创新发展:推动京津冀高质量协同发展的内在驱动力
3.2 构建京津冀创新共同体,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
3.3 协同创新:京津冀经济转型突围的原动力
3.4 加快构建京津冀协同创新网络
3.5 京津冀三地的产业转移与重新布局
3.6 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的思路、重点与对策
3.7 加快京津产业对接协作的总体思路与着力点
3.8 津保高铁开通,助力轨道上的京津冀
3.9 北京新机场应放眼全球和京津冀协同发展
第4章 协同发展的其他方面
4.1 有关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的几点看法
4.2 在京津冀一体化过程中,承接地如何吸引人口迁移
4.3 京津冀差距根源在于公共政策差异
4.4 京津功能疏解中的五个发力点
4.5 京津冀协同发展与京西商贸物流布局
4.6 京津冀区域文化一体化
第5章 天津思考
5.1 天津如何有效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
5.2 天津发展面临的最大障碍是市场活力不足
5.3 对于天津创新发展我们要拼什么
5.4 滨海新区招才引智于北京,要做两手准备
5.5 打好“滨海”牌,助力实现天津战略定位
第6章 河北思考
6.1 河北省切入京津冀一体化战略思考
6.2 河北积极拓展承接平台,着力优化承接环境
6.3 首都功能疏解,河北如何接手
6.4 思路换出路,推动河北补齐协同发展“短板”
6.5 河北与京津冀协同发展
6.6 津冀协同发展与沿海港口战略
6.7 承接京津产业转移,河北汽车制造或迎新局
6.8 石家庄与京津的相互对接方略
……
第二篇 专题研究报告
第三篇 京津冀协同发展概况
后记
《京津冀协同发展:访谈、专题与概况》:
7.6.2.2 努力提升创业链,再造追逐梦想的“双创”生态乐园
(1)共同创建“创新创业孵化基地”。选择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制造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这些领域的重大颠覆性技术创新正在创造新产业新业态,应集聚科技资源和科技人才,创建“预孵化一孵化器一加速器”等多种创新创业平台,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组织力量联合攻关,力争获取一批重大原创性科技成果,抢占前沿制高点,创建具有竞争力的创新型创业平台、园区。
(2)协同构筑“产业创新创业集群”。要面向经济主战场,推动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度融合,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着力攻破关键核心技术,抢占事关长远和全局的科技战略制高点。引导推动强强联合、优势互补,组建区域产业技术联盟,形成区域特色产业集群,为提升自主创新示范作用提供科技支撑。着力构建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的产业创新网络,改变经济发展方式。
(3)携手打造“产业创新生态环境”。将高校、企业、政府与学生紧密联结,科学研究与创业活动齐头并进,使高校创业教育和社会经济之间产生良性循环,特别是要把握互联网环境下创新创业特点和需求,通过市场化机制、专业化服务和资本化途径构建的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新型创业服务平台,以“无成本创业、无障碍准入、无差别服务”为发展理念,创建“育成中心一孵化器一加速器一生产基地”等多种众创空间,建设创新研发、孵化转化和产业化“三位一体”的高水平创新型载体,形成“零成本零门槛创业+全链条全过程孵化”与“聚集服务资源+完善生态系统”的特色优势,加快鼓励和支持大众创业,创建具有区域竞争力的“双创”生态乐园。
7.6.2.3 积极打造产业链,打造多点支撑的“双创”生态格局
以国家级高新区、众创空间等为合作平台和共建园区,以“缺链补链、短链拉链、弱链强链、同链错链”为发展思路,形成一个“研发-孵化-转化-生产-服务”良性循环的产业生态体系,全面增强我国产业的综合实力、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探索以创业链为纽带,鼓励龙头企业打造开放平台。发挥企业在整合创新资源、带动产业链整体创新方面的作用,搭建以企业特别是大型骨干企业为核心的开放式创新平台,吸引、整合上下游的产业资源、创新资源,实现市场化的集成。发挥大企业在各自领域的龙头作用和技术创新优势,参与制定共性技术和重要技术标准。鼓励龙头企业开放企业平台,把企业的接口和平台面向其他企业开放,形成上下游紧密结合的产业链,形成大企业引领中小微企业,与中小微企业协同合作的格局。
立足未来发展需求,构建面向在航空发动机、量子通信、智能制造和机器人、深空深海探测、重点新材料、脑科学、健康保障等重点领域的生产服务平台,营造可持续的“双创”生态。以“互联网+”为支撑构建多方信息、多方需求、多方交易、多方服务聚集的平台,咬合制造业和服务业的两条创业链,以第三产业创新带动第二产业转型,促进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支持企业联合设立融合型新业态领域的专业性平台,如技术研发设计、行业信息服务、现代物流服务等生产服务平台,为创新创业提供完善的配套设施与发展环境。
7.6.3 构建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的五个抓手
以五个“抓手”为重点,积极落实试点政策,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扎实推进创新创业。
7.6.3.1 着力聚集科技资源创新要素
一是在园区健全科技支撑架构。发挥高校、科研院所、企业、投资机构、众创空间等载体的作用,促进形成人才、技术、资本等创新要素融合机制,支持人才开展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管理创新,培育新兴业态,支持高层次人才开展跨界融合创新。二是与周围区域协同发展。应借鉴新加坡经验,实施“科技企业总部基地”和“科技园区扩散”互动策略,总结推广中关村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创业孵化模式,发展市场化、专业化、集成化、网络化的众创空间。依托国家、市级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因地制宜地优化人才发展生态环境,打造一批创新创业与宜居宜业功能相结合的创业社区。三是开展跨行业跨区域合作。鼓励有实力的科技型企业开展品牌延伸、资本渗透、跨国经营、海外合作等,推动跨行业、跨区域合资合作,积极抢占市场竞争制高点。四是建立全价值链服务平台。坚持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共促共进,优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积极发展生活性服务业,设立科技综合信息、大学生创新创业、科技成果转化、知识产权、科技投融资五大服务平台,有效整合各类服务资源,为企业提供从创业到发展再到上市的全价值链服务。
7.6.3.2 着力打造创新型人才队伍
以“人才特区”的构想为契机,打造“高端领军人才”和“高端技能人才”的“双高”人才高地。一是实施“全员素质提升工程”。建设一批高级蓝领技工、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实训基地,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扩大高技能人才规模,加快高技能员工培养,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二是实施“适用人才聚集工程”。充分借助京津冀协同发展、“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叠加的机遇期,加强培养科技研发和高级管理人才,积极引进先进管理和运行模式,建成一批创新创业示范基地。构建引智优质服务体系,做好职称、就业、社保、退休、人事档案等政策衔接工作。三是实施“重点人才培养工程”。按照主导产业要求,重点培养一批科技领军人物、技术骨干和创新团队,扩充人才储备。增加院士工作站、博士后流动站数量,争取国家级人才和引智项目,创新聘请兼职教授、客座专家、星期天工程师、科技特派员等方式,实现高端人才柔性引进。四是实施“高水平人才创业工程”。支持“两院”院士、“973”和“863”首席专家、“长江学者”等高层次人才及其创新团队的科技成果转化或创新创业,支持高校院所科技人员创新创业,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设立科研人员创业特区(创客基地)。
……
《京津冀协同发展:访谈、专题与概况》是以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首席专家张贵教授为首的团队近几年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形成的研究成果。
《京津冀协同发展:访谈、专题与概况》全书分为三篇:首篇是媒体访谈。收录了2014-2019年媒体采访首席专家的文稿,有一部分内容散见于新闻媒体的报道中,一半以上的内容都是采访的完整稿,包括京津冀的缘起、顶层设计、产业、创新、人才、教育、交通、公共服务,以及天津和河北如何参与京津冀协同发展主题。
第二篇是专题研究报告。本部分收录了19份专题报告,主要分为区域创新,区域产业,生态、交通与教育三大部分。
第三篇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概况。
附录是首席专家的研究成果与学术贡献。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