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认同模式与中国小说的现代转型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认同模式与中国小说的现代转型研究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87.18 6.3折 139 全新

库存39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黄晓华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ISBN9787522714943

出版时间2023-04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139元

货号12442978

上书时间2024-12-23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黄晓华,湖北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与叙事理论研究。武汉大学博士,华中师范大学博士后。著有《现代人建构的身体维度》《20世纪中国小说修辞史略》《“立人”的叩问——黄晓华自选集》等,在《文学评论》《外国文学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等刊物上发表论文四十余篇。主持 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一项,主持完成省部级课题五项。



目录

绪论

一 选题缘起

二 研究综述

三 研究思路

四 研究意义

章 “立人”命题与小说认同模式的建构

节 “立人”命题的展开与认同模式的理论架构

一 认同维度:“立什么人”

二 认同向度:“如何立人”

三 认同强度:“能否立人”

第二节 “立人”命题的嬗变与认同模式的历史演化

一 传统—阐释型认同模式

二 现代一协商型认同模式

三 后现代一错位型认同模式

第二章 近代社会认同分化与传统小说认同模式的解体

节 情境裂变与近代小说认同困境的发生

一 时局变化与认同取向的分裂

二 观念冲突与话语 的解体

第二节 作者增加与近代小说认同维度的分化

一 近代小说作者的代际嬗递与时代聚焦的嬗变

二 近代小说作者的价值分化与修辞目的的深化

第三节 读者扩容与近代小说认同向度的翻转

一 流通区域扩大与语言载体的选择

二 读者素质提升与修辞策略的调整

第三章 认同维度的质变与近代小说修辞目的的深化

节 中外小说与近代小说认同维度的确立

一 传统小说的反面对照

二 翻译小说的正面示范

第二节 鼓民力与近代经济主体的理性彰显

一 强身体

二 崇实学

三 兴实业

四 明阶级

第三节 新民德与近代政治主体的伦理重构

一 从忠君到爱国

二 从利已到利群

三 从专制到自由

第四节 正民趣与近代文化主体的审美重塑

一 目的的问题化

二 原型的生活化

三 事件的新闻化

第四章 认同向度的翻转与近代小说修辞策略的展开

节 近代小说传播机制与认同向度的翻转

一 报刊发行与读者阅读需求的彰显

二 稿酬制度与作者市场意识的强化

第二节 有新益:理性协商与近代逻辑思维模式的建构

一 凸显知识的有效性

二 强化逻辑的严密性

三 提升读者的参与度

第三节 有新情:情感协商与近代政治体验方式的生成

……

三现象与本质:正民趣与审美认同平台的裂变

第二节纠缠于“教”“乐”之间

——认同向度的局限性

一启蒙的偏至

二消闲的回归

第三节游移于“传”“觉”之境

——认同强度的局限性

一单维与多维:认同强度的结构性局限

二距离与张力:认同强度的力量性局限

余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摘要

绪论

作为中国小说现代化进程中的关键节点,近代小说的重要性已经日渐为学者们所关注,众多重要研究成果先后面世。学者们从作品、作者、世界等不同角度,从主题、题材、技巧、语言、心理等不同层面,对近代小说进行了深刻而细致的考察,取得了丰硕成果。然而,现有研究中,将近代小说置于“世界一作者一作品一读者”之间修辞交流的动态体系中进行宏观考察的成果尚不多见,对于近代小说作者与读者之间认同模式转型对于中国小说现代转型的重要意义,还未进行全面系统分析。正是针对目前研究的不足,本研究将近代小说置于特定的历史语境中,把握近代小说认同模式的特征、成就与不足,从而帮助人们更深刻准确地理解中国小说现代转型的内在动力与机制。

一选题缘起

文学是人学,小说更是人学,从“人学”的角度进行考察,一代有一代之文学的潜台词,就是一代之文学有一代文学之“人学”架构。小说作为“人学”,其“人学”架构的核心命题可以说就是“立人”命题。任何时代的小说,其中都隐含着对当时的“人”应该如何的理解,以及如何建构理想的“人”的想象。具体来说,这一命题可以分为三个层面:“立什么人”“如何立人”“人能否立”。与此同时,小说作为“与读者交流的艺术”①,其“立人”命题需要通过作者与读者之间的认同互动来实现。由于不同时代的小说有着不同的认同维度——“立什么人”,不同的认同向度——“如何立人”,以及不同的认同强度——“人能否立”,使不同时代的小说隐含着不同的“立人”命题,表现出不同的认同模式。中国小说的发展转型,从内在机理上讲,就是以“立人”命题为核心的认同模式的转型。

从认同模式的角度进行考察,可以发现近代小说是中国小说现代转型的关键节点。首先,在认同维度——“立什么人”方面,近代小说与传统小说形成鲜明对照,开启了中国小说对“人”的理解与建构的现代化进程,推进了中国小说修辞目的的现代转型。其次,在认同向度—“如何立人”方面,近代小说作者重构了与读者的关系,推进了中国小说叙事技巧与修辞策略的创新发展。最后,在认同强度——“人能否立”方面,近代小说作者为实现各不相同的“立人”目的,对各认同维度进行了独特的价值排序,丰富了中国小说的修辞风格。将近代小说“立什么人”“如何立人”以及“人能否立”等“人学”命题的不同层面结合起来,统合考察近代小说认同模式的特征与机理、成就与不足,有助于更准确地对近代小说进行历史定位,更深入地把握中国小说现代转型的动力、机制、效果。

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文人开始睁眼看世界,并对种种问题做出回应,由此开启了中国文学的近代化进程。然而,率先做出这种反应的,主要还是与上层社会联系紧密的诗歌与散文。与下里巴人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小说,反应则较为迟钝。这也正折射出小说近代化与民众觉悟之间的密切关联:只有当广大民众意识到启蒙的必要性的时候,小说的近代化才水到渠成。在1840一1894年,中国小说虽然出现了一些较有影响的作品,如俞万春的《荡寇志》(1847)、陈森的《品花宝鉴》(1849)、魏子安的《花月痕》(1858)、文康的《儿女英雄传》(1878)、俞樾修订的《七侠五义》(1889)、韩邦庆的《海上花列传》(1894)等,但这些小说的“人学”构架基本沿袭传统小说观念,没有提出新的“立……



精彩内容

本书以1895-1917年间具有近代意义的小说创作为考察对象,系统分析近代小说认同模式的特征与机理、成就与不足,具体从认同维度、认同向度、认同强度三个方面把握其主要特征,从而更准确地对近代小说进行历史定位,更深入地把握中国小说现代转型的动力、机制与效果。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