壶里春秋二集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
42.65
6.3折
¥
68
全新
库存48件
作者朱维铮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SBN9787521716917
出版时间2019-05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68元
货号9845306
上书时间2024-12-23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朱维铮(1936—2012),江苏无锡人,有名历史学家、教育家。生前为复旦大学资深教授、中国思想文化史研究室主任,从教52年。2006年获德国汉堡大学荣誉博士,是汉堡大学授予中国人的少有荣誉博士,也是自季羡林之后德国高等学府授予中国人的第二个荣誉博士。朱先生治学严谨,功力深湛,眼光独到,笔锋犀利,具有深刻的现实关怀,是1980年代文化史研究的主要倡导者、开拓者和建设者,治学范围涵盖中国经学史、中国史学史、中国近代史、中国思想文化史和中西文化交流史等多个领域,已刊论文及讲演录二百余篇,著作十余种,主持整理、编选和校注重要典籍近百种,《走出中世纪》等翻译成英文出版,在海内外享有很高声誉。
目录
代前言 中国人与中国史 一 何谓“中国”? 二 “国学”的前提是什么? 三 现代“国学”的起源 四 “国学”“国粹”怎样变成国货? 五 真有“儒教中国”么? 六 历史能“经世致用”吗? 七 何谓“经学史”? 八 孔子研究的方法论问题 九 暧昧难名的“孔子”面貌 一〇 孔子的政治理想 一一 孔子声价暴涨 一二 中世纪新式官僚的先驱——冉求 一三 何为中世纪经学 一四 官方钦定“经典”的变化 一五 “六经”都有负面效应 一六 《春秋》三传的浮现 一七 《左传》是经是传? 一八 秦汉经学三变 一九 叔孙通给布衣将相定礼仪 二〇 怎样使“天下无异意”? 二一 “安宁之术”也消灭了法家 二二 董仲舒“以《春秋》决狱” 二三 董仲舒开启汉代“通经致用”新传统 二四 汉武帝和公孙弘 二五 离奇的周公崇拜 二六 汉代周公“幽灵”挥之不去 二七 经汉学中的《孝经》与《春秋》 二八 从分裂走向统一的经学 二九 唐代的经学统一 三〇 唐宋间的经学更新运动 三一 四书取代九经 三二 四书体系中的《大学》 三三 王学如何代替了朱学 三四 难写的王阳明学说史 三五 阳明学的近代命运 三六 经学是“幽灵的啸聚” 三七 传统经学与史学的关系 三八 史的起源 三九 史学史的三个系统 四〇 史学史要有更高的要求 四一 中国历史编纂的起步 四二 史学编纂也常超出官定正史的藩篱 四三 中国的历史观念史 四四 中外史学比较与交往 四五 “史”的微言大义 四六 司马迁的抗争 四七 司马迁“通古今之变” 四八 《史记》七十列传的架构 四九 《史记》的效应 五〇 班固成为史官的意义 五一 《女诫》是“女权经” 五二 班昭的影响 五三 史官首先是“官” 五四 作为“史官”的韩愈与《答刘秀才问史书》 五五 柳宗元驳斥韩愈的“史官论” 五六 重说商鞅变法 五七 商鞅迁都的多重谋虑 五八 从司马迁到章太炎的商鞅批评史 五九 探索法家的起源 六〇 汉武帝“祸国殃民” 六一 西汉创业百年的经济史 六二 盐铁会议的争论 六三 徐光启改变近代中国 六四 利玛窦的历史遗产 六五 王学促进利玛窦传播西学 六六 利玛窦的传教策略 六七 利玛窦的目的与手段的倒错 六八 《几何原本》传入中国 六九 中国“近代认知”的开始 七〇 《几何原本》 七一 《天主实义》 七二 《畸人十篇》 七三 《交友论》 七四 《二十五言》 七五 《西国记法》 七六 《坤舆万国全图》 七七 《上大明皇帝贡献土物奏》 七八 《西字奇迹》 七九 《浑盖通宪图说》 八〇 《乾坤体义》 八一 《圜容较义》 八二 《测量法义》 八三 《同文算指》 八四 明清之际中西文明的三度冲突 八五 晚明的“教难”与徐光启 八六 近千年制历皆用“西法” 八七 顺治帝尊耶稣会士汤若望为“玛法” 八八 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的《历法不得已辨》 八九 “科学骗子”杨光先被戳穿 九〇 为何要重读近代史? 九一 中国的白银从哪里来? 九二 满洲的君主专制体制 九三 大清律例实为特权保障体系 九四 康雍乾的“道学” 九五 晚清一百年 九六 拿破仑战争与嘉庆“守成” 九七 晚清开始的“” 九八 《校邠庐抗议》与“中体西用” 九九 曾国藩与韩愈 一〇〇 圆明园为何被焚毁? 一〇一 晚晴报人汪康年 一〇二 辛亥革命党内部的争论 一〇三 怎样做“中国的新民”? 一〇四 章太炎表彰游侠“杜月笙” 一〇五 真的大师:马相伯、蔡元培与陈寅恪 一〇六 陈寅恪《论韩愈》发表前后 一〇七 《论韩愈》的命意 一〇八 1925年的胡适 一〇九 胡适的“好梦” 一一〇 胡适批评国民党的训政和孙中山的“知难行易”说 一一一 胡适对中国政治的前景常怀焦虑 一一二 国民政府警告胡适 一一三 中国的“训政”史 一一四 所谓现代新儒学 一一五 熊十力才是新儒学的“开宗大师” 一一六 马一浮主持复性书院的由来 一一七 复性书院的经费 一一八 复性书院的“内讧” 一一九 熊十力反对马一浮 一二〇 马一浮志在讲明“经术” 一二一 迂执的“六艺该摄一切学术” 一二二 钱穆:民国学术史的过渡人物 一二三 钱穆的《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一二四 顾颉刚改日记 一二五 顾颉刚与“献九鼎” 一二六 陈寅恪评顾颉刚 一二七 顾颉刚从政 一二八 顾颉刚与“中华民族是一个” 一二九 汤用彤《魏晋玄学论稿》 一三〇 翦伯赞《中国史纲要》 一三一 苏渊雷《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 一三二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一三三 季羡林与金克木 一三四 古代的“大师” 一三五 “大师”的界定 一三六 真大师与假大师 一三七 《大师》的效应 一三八 学风腐败抑或浮躁 一三九 通识教育八疑 一四〇 以“道德”救世有用吗? 一四一 读读《资本论》 附录 历史上的中国与世界 编后记
内容摘要
一 何谓“中国”? 说来也怪,首先从政治地理角度,给“中国”一词下定义的,不是中国人,而是来自泰西的欧洲人。据《利玛窦中文著译集》,早在1600年(明万历二十八年)利玛窦赴北京前,入华耶稣会士已将欧洲通行称谓China(利氏说是葡萄牙人起的),通译为“中国”。但正如利玛窦所说,“中国人自己过去曾以许多不同的名称称呼他们的国家,将来或许还另起别的称号”。他指的是每个新王朝都取一个新国号。他也注意到不同时代经常沿用的“中国”或“中华”二词,意于强调本朝“位于中央”。‘ 直到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中国”才专指五族共和政体所包括的全部疆域。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同样以“中国”涵盖全部领土。“中国人”就包括五十六个民族,以及尚未完成民族识别的所有居民。 了解这一点,是重要的。,可知“中国”在清亡前并非正式国名,但此前几百年西方人都把元明清“中央帝国”的版图以内的区域称作“中国”。第二,王朝史不等于全部中国史,同样,现代地缘政治意义的“中国”,也不等同于历史的“中国”。第三,“中国”一词,初见于公元前一千纪或更早的殷周之际,很早指“国中”即城邦之中,继指自命华夏的周王及其同盟国的统治区域,至秦汉便指一统帝国直接统属的郡国,而在分裂时期又常用作标榜“正统”所在的政治概念,并且相互排斥或否定。第四,中唐以后,“中国”越来越成为一种文化符号,成为不同族类统治者自居“道统”与“正统”相结合的表征,所谓“夷狄而中国则中国之,中国而夷狄则夷狄之”(一般认为起于韩愈的《原道》,宋明道学家优选争辩此点,但用得很起劲的是清前期的满洲君主及其奴才)。第五,18世纪末欧洲英荷俄诸国开始觊觎中国的领土和市场,满清帝国以“中华上国”自居,予以排拒,直到发生清英鸦片战争。令人意外的是,通过几次战争,包括用拜上帝会作纽带聚众造反的太平天国战争,所谓“中国”反而实现了术语转型,由辨夷夏到辨中外,而在晚清七十年结束前夜,它作为表征中华帝国各族政治文明的共同理念,已获得当时大清王朝上下的普遍认同。那以后由民国至共和国,无论西方东方北方列强,怎样利用或制造中国内部的朝野、地区或民族的矛盾冲突,但每到中国面临生死存亡关头,所有中国人总能团结御侮。尽管这种超越朝野、地区或民族的“中国”情结,也每被打着种种招牌的民贼国蠹当作权力争斗的资源。 因而,讨论中国的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首先必须厘清“中国”一词的时空连续性的演化过程。假如不了解“中国”在古典时代怎样由城邦代词转化为“用夏变夷”的理念,在中世纪又由争“正统”而争“道统”的矛盾标签,转化为泯灭族群复杂对立而由盲目排外到共同外御其侮的“文化中国”共识,那就不可能对中国的传统和历史,有真正合乎历史实相的认知。 2006年 P1-2
主编推荐
复旦大学教授、中国史学大家朱维铮经典之作全新集结; 汇集朱维铮先生生命*后十年的历史笔记; 附有朱朱维铮先生五十二年教书生涯*后一课的录音整理稿; 李零、王汎森、傅敏怡等中外历史学家联袂。
精彩内容
本集为朱维铮先生《壶里春秋》的续编,所收文字均为朱先生2000年以后所作,多为发表在各类媒体而未曾集结出版的文章和未刊稿,并附有朱先生五十二年教书生涯最后一课的录音整理稿。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