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 61.52 6.3折 ¥ 98 全新
库存18件
作者姜婷婷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546227
出版时间2017-10
四部分类子部>艺术>书画
装帧其他
开本小16开
定价98元
货号9098396
上书时间2024-12-23
第1章 导论 1
1.1 在线信息搜寻活动 1
1.2 信息搜寻行为研究的发展历程 2
1.2.1 萌芽阶段(20世纪40、50年代) 2
1.2.2 起步阶段(20世纪60、70年代) 3
1.2.3 形成性发展阶段(20 世纪80、90 年代) 4
1.2.4 爆炸性发展阶段(2000 年以后) 5
1.3 非介入性研究的兴起 7
1.3.1 非介入性研究的起源与发展 7
1.3.2 引入非介入性研究方法的意义 8
1.4 本书的内容与意义 10
1.4.1 内容概述 10
1.4.2 研究意义 12
第2章 信息搜寻行为相关概念 14
2.1 信息 14
2.1.1 “外在-内在-意义建构”信息分类法 14
2.1.2 “过程-知识-事物”信息分类法 15
2.1.3 “环境-个人-社会”信息分类法 17
2.1.4 “商品-数据-知识-过程”信息分类法 18
2.2 信息需求 19
2.3 信息搜寻 21
2.4 信息搜索 23
2.5 信息偶遇 23
2.6 信息使用 24
2.7 信息规避 25
2.8 信息素养 25
2.9 信息实践 26
2.10 本章小结 27
第3章 信息搜寻行为相关模型 28
3.1 方法论模型 28
3.2 Krikelas的信息搜寻行为模型 31
3.3 Bates的信息搜寻模式模型 33
3.4 Ellis的信息搜寻行为模式模型 35
3.5 Kuhlthau的信息搜索过程模型 37
3.6 Marchionini的信息搜寻过程模型 39
3.7 Wilson的信息行为模型 42
3.8 Bystrom和Jarvelin的信息搜寻模型 44
3.9 Johnson的信息搜寻综合模型 46
3.10 Savolainen的日常生活信息搜寻模型 48
3.11 Williamson的日常生活信息获取生态模型 51
3.12 本章小结 52
第4章 研究方法论 53
4.1 定性研究方法论 54
4.1.1 个案研究 54
4.1.2 人种学研究 55
4.1.3 扎根理论研究 56
4.1.4 叙事研究 58
4.1.5 现象学研究 59
4.2 定量研究方法论 60
4.2.1 调查研究 60
4.2.2 实验研究 61
4.3 混合方法研究模型 63
4.4 本章小结 64
第5章 信息搜寻行为研究方法 65
5.1 介入性研究方法 66
5.1.1 问卷 66
5.1.2 访谈 69
5.1.3 焦点小组 71
5.1.4 日记 73
5.1.5 实验 75
5.2 非介入性研究方法 76
5.2.1 内容分析 76
5.2.2 元分析 78
5.2.3 元人种志方法 80
5.2.4 观察 82
5.3 本章小结 84
第6章 事务日志分析基础:网络分析 85
6.1 网络分析概述 85
6.2 网络分析的数据采集策略 86
6.2.1 服务器日志 87
6.2.2 页面标签 88
6.2.3 服务器日志与页面标签方法比较 90
6.2.4 其他数据采集方法 91
6.3 网络分析的数据分析策略 92
6.3.1 基本量度指标分析 92
6.3.2 Google Analytics分析维度 94
6.4 网络分析的辅助方法 100
6.4.1 可用性测试 100
6.4.2 启发式评价 101
6.4.3 问卷调查 103
6.5 本章小结 104
第7章 搜索日志分析方法 105
7.1 搜索日志分析方法探索 105
7.2 搜索日志分析过程 107
7.2.1 搜索日志数据采集 107
7.2.2 搜索日志数据准备 108
7.2.3 搜索日志数据分析 110
7.3 搜索日志分析研究实例 111
7.3.1 元搜索引擎Dogpile日志分析 111
7.3.2 中文搜索引擎Timway日志分析 117
7.4 搜索日志分析研究现状 124
7.4.1 通用网络搜索引擎用户行为研究 124
7.4.2 其他在线搜索系统用户行为研究 125
7.4.3 以特定搜索行为为中心的研究 127
7.4.4 以特定搜索用户群体为中心的研究 128
7.4.5 以查询式为中心的研究 128
7.4.6 以搜索会话为中心的研究 129
7.4.7 查询意图研究 130
7.4.8 搜索系统功能研究 130
7.4.9 搜索日志分析研究现状总结 131
7.5 本章小结 133
第8章 点击流数据分析方法 134
8.1 点击流数据分析研究现状 134
8.1.1 以电子商务为背景的研究 135
8.1.2 以社交媒体为背景的研究 138
8.1.3 以在线学习为背景的研究 141
8.1.4 以信息门户为背景的研究 142
8.1.5 以健康医疗为背景的研究 142
8.1.6 以搜索引擎为背景的研究 142
8.1.7 以学术交流为背景的研究 143
8.1.8 点击流数据的可视化分析 143
8.1.9 点击流数据分析研究现状总结 156
8.2 点击流数据分析过程 161
8.3 点击流数据分析方法探索 162
8.4 点击流数据分析方法通用框架构建 165
8.4.1 点击流数据分析层次总览 165
8.4.2 点击流数据的足迹层分析 166
8.4.3 点击流数据的移动层分析 167
8.4.4 点击流数据的路径层分析 169
8.5 本章小结 171
第9章 学术图书馆OPAC系统用户信息搜寻行为研究 172
9.1 学术图书馆OPAC系统概述 172
9.2 研究问题与研究意义 173
9.3 理论基础与相关研究 174
9.3.1 探寻式搜索理论基础 174
9.3.2 学术图书馆OPAC系统用户行为相关研究 177
9.4 研究背景——武汉大学图书馆OPAC 178
9.5 武汉大学图书馆OPAC用户信息搜寻行为的点击流数据分析 180
9.5.1 点击流数据准备 180
9.5.2 点击流数据分析 182
9.6 学术图书馆OPAC 用户信息行为的搜索日志分析 188
9.6.1 搜索日志数据准备 188
9.6.2 搜索日志数据分析 188
9.7 研究讨论 196
9.7.1 独立搜索界面利用率低 196
9.7.2 探寻式搜索极少发生 197
9.7.3 搜索行为遵循“最小努力法则” 197
9.7.4 个人图书馆的发展 198
9.8 本章小结 199
第10章 社会性图书馆系统用户信息搜寻行为研究 200
10.1 社会性图书馆系统概述 200
10.2 研究问题与研究意义 201
10.3 理论基础与相关研究 202
10.3.1 信息搜寻方式理论基础 202
10.3.2 社会性标签系统相关研究 204
10.4 研究背景——豆瓣网 205
10.5 豆瓣网用户信息搜寻行为的点击流数据分析 206
10.5.1 点击流数据准备 206
10.5.2 点击流数据分析 208
10.6 豆瓣网用户信息搜寻行为的问卷调查研究 220
10.6.1 问卷设计与调查过程 220
10.6.2 问卷调查研究结果 221
10.7 研究结果讨论 227
10.7.1 主页资源推荐的重要性 227
10.7.2 社会编目者与信息搜寻者的双重身份 228
10.7.3 信息探索的主导地位 229
10.7.4 信息搜寻路径的多样化特征 230
10.8 本章小结 230
参考文献 232
附录A 武汉大学图书馆OPAC系统页面编码体系 263
附录B 豆瓣网页面编码体系 265
附录C 豆瓣网用户调查问卷 267
彩图
本书围绕在线信息搜寻行为展开,分为理论篇、方法篇和实证篇三个部分。理论篇阐述了信息搜寻行为研究的背景、意义和发展历程,系统梳理了该研究领域内的关键概念和经典理论模型,为开展实证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方法篇从研究设计和研究方式入手,深入分析了各类适用于信息搜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