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 74.64 6.3折 ¥ 119 全新
库存23件
作者杨雪飞[等]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483065
出版时间2015-06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定价119元
货号8790327
上书时间2024-12-23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碳酸盐岩储层研究
1.2.2 白云岩化作用研究
1.2.3 碳酸盐岩岩溶作用研究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思路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4 研究成果及亮点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区域位置及范围
2.2 区域构造特征
2.2.1 区域构造旋回
2.2.2 乐山-龙女寺古隆起演化
2.3 勘探开发概况
2.3.1 勘探概况
2.3.2 开发概况
2.4 地层特征
2.4.1 区域地层概况
2.4.2 地层界限
2.4.3 地层划分与对比
2.4.4 地层展布
第3章 沉积相特征
3.1 区域沉积背景
3.2 沉积相类型与特征
3.2.1 混积潮坪
3.2.2 碳酸盐潮坪
3.2.3 台内滩(水下古隆起边缘滩)
3.2.4 澙湖
3.3 沉积相分布
3.3.1 纵向分布
3.3.2 横向分布
3.3.3 平面分布
3.4 沉积相模式与演化
第4章 储层特征
4.1 岩石学特征
4.1.1 颗粒白云岩
4.1.2 晶粒白云岩
4.1.3 其他非储集岩类
4.2 储集空间类型
4.2.1 孔隙
4.2.2 溶洞
4.2.3 裂缝
4.3 储层物性特征
4.3.1 孔隙度
4.3.2 渗透率
4.3.3 孔渗关系
4.4 储层类型
4.4.1 孔隙型储层
4.4.2 花斑孔洞型储层
4.4.3 溶洞型储层
4.4.4 裂缝(复合)型储层
4.5 储层分布
4.5.1 纵向分布
4.5.2 横向分布
4.5.3 平面分布
第5章 储层成岩作用
5.1 成岩作用类型与特征
5.1.1 压实、压溶作用
5.1.2 胶结作用
5.1.3 充填作用
5.1.4 重结晶作用
5.1.5 白云岩化作用
5.1.6 溶蚀作用
5.2 储层成岩序列
第6章 白云岩成因机理
6.1 白云岩(石)特征
6.1.1 基质白云岩
6.1.2 充填白云石
6.2 地球化学特征
6.2.1 微量元素
6.2.2 碳、氧同位素
6.2.3 海水盐度和温度计算
6.2.4 包裹体温度
6.3 白云岩沉积序列
6.4 白云岩平面分布
6.5 白云岩成因机理
6.6 白云岩化与孔隙成因关系
第7章 储层溶蚀机理
7.1 同生-准同生期大气淡水溶蚀作用
7.2 表生期岩溶作用
7.2.1 岩溶作用依据
7.2.2 岩溶古地貌
7.2.3 岩溶发育特征
7.2.4 承压顺层岩溶机制
7.2.5 岩溶发育模式
7.2.6 顺层岩溶与储层发育的关系
7.3 埋藏期有机酸溶蚀作用
7.3.1 有机酸溶蚀成因
7.3.2 有机酸溶蚀与储层孔隙的关系
第8章 储层主控因素及形成机理
8.1 沉积作用奠定储层发育物质基础
8.1.1 储层发育受岩性直接控制
8.1.2 沉积期古隆起控制有利相带
8.1.3 沉积旋回控制储层纵向分布
8.2 成岩作用是储层形成的关键因素
8.2.1 白云岩化为后期溶蚀提供了良好条件
8.2.2 顺层岩溶是溶蚀孔洞形成的主要动力
8.2.3 埋藏溶蚀是溶蚀孔洞得以保存的关键
8.3 构造作用对储层的优化和改造
8.4 储层形成机理与演化模式
8.4.1 储层形成机理
8.4.2 储层成因演化模式
参考文献
《深埋藏滩相白云岩储层形成机理:以川中地区下寒武统龙王庙组为例》:
1.扬子旋回
扬子旋回发生在震旦纪以前,主要包括晋宁运动和澄江运动,以前者最为重要。晋宁运动是上扬子地区发生在震旦纪以前最强烈的一次构造运动,它造成前震旦纪地槽褶皱回返,由于变质和岩浆侵入作用使扬子准地台普遍固结成为统一基底。晋宁运动还使上扬子地区发育了安宁河、龙门山、城口等深大断裂,这些断裂控制了上扬子准地台西部及北部边界,成为后期发展小地台和地槽的分界线。澄江运动发生在早震旦世的中晚期,代表性界面是大凉山一带列古六组和开建桥组之间的平行不整合。该期火山活动和岩浆侵入已延伸至盆地的西部和川中腹部,从而使前震旦系基底岩石和构造更加复杂化。
2.加里东旋回
加里东旋回是古生代早期第一个构造旋回,它包括桐湾运动、早加里东运动及晚加里东运动。桐湾运动发生在震旦纪末期,表现为大规模抬升,使灯影组上部受到不同程度的剥蚀,灯影组和寒武系之间为假整合接触;早加里东运动发生在中、晚奥陶系之间,在四川表现不明显;晚加里东运动涉及范围广、影响大,它使江南古陆东南面的华南槽谷区下古生界褶皱变形并全面回返,在扬子准台地内则出现隐伏深断裂控制的大隆大拗以及断块活动区,这一时期形成了乐山一龙女寺古隆起和黔中隆起。
乐山-龙女寺古隆起是加里东运动在地台内部形成的、影响范围最大的一个大型隆起,自西而东从盆地西南向东北方向延伸,该隆起和盆地中部硬性基底隆起带有相同的构造走向,而且在平面位置上也与之大体符合,具有延伸范围广、幅度大的特点,组成该隆起核部最老地层为震旦系及寒武系,外围拗陷区为志留系。
加里东运动在龙门山区表现也很明显,加里东期龙门山断裂带东侧的彭灌断裂表现为强烈的上升运动,形成天井山隆起带。四川地区在加里东时期除发育有大型的隆起和拗陷外,不同组系的深断裂活动导致基底有低幅度的断块活动,这对后期构造演化有很重要的影响。
3.海西旋回
海西旋回包括柳江运动、云南运动和东吴运动。柳江运动发生在泥盆系末期,在四川地区表现为上升运动;云南运动发生在石炭系末期;东吴运动发生于早、晚二叠系之间,为地壳张裂活动派生的升降运动,造成地层缺失和上下地层组之间呈假整合接触。经过加里东运动,以四川、黔北为主体的上扬子古陆和康滇古陆连为一体,持续抬升。盆地内除川东地区有中石炭统外,广泛缺失泥盆、石炭系,只是到了地台边缘的龙门山地区和康滇古陆东缘才有发育的泥盆、石炭系,这是由于北东向及北西向张剪性深断裂控制的断块的差异活动所影响的。东吴运动使上扬子准台地在经历了早二叠系海盆沉积以后再次上升为陆地,上下二叠系之间呈区域性假整合接触。在晚二叠系早期,东吴运动在上扬子地区还表现为地壳的张裂活动,并伴有大规模的玄武岩喷出,盆地西南部和康滇古陆可见到大规模的玄武岩,盆地内部沿龙泉山、华蓥山及川东部分高背斜带上也相继发现有玄武岩和辉绿岩体,说明当时断裂活动的规模较大。
……
导语_点评_词
《深埋藏滩相白云岩储层形成机理:以川中地区下寒武统龙王庙组为例》利用钻井、测井、岩芯、分析化验等资料,对川中地区下寒武统龙王庙组开展详细的地层和沉积相研究,建立研究区沉积相模式及滩体演化模式:结合铸体薄片、压汞、CT扫描等研究手段将龙王庙组储层进行分类:通过岩相和地球化学分析,探讨了白云岩化作用对储层孔隙形成的影响;结合区域构造演化史,通过地震、测井、岩芯、地化分析等研究手段对龙王庙组表生期岩溶作用的发育证据、特征、形成机理以及对储层孔洞形成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并建立研究区顺层岩溶模式:结合上述研究,最终探讨控制龙王庙组储层发育的各种因素,总结储层形成机理并建立了储层成因演化模式。
《深埋藏滩相白云岩储层形成机理:以川中地区下寒武统龙王庙组为例》适用于各大油田从事油气田勘探的工程师、各科研院所进行油气储层研究的工作人员,以及大专院校石油地质学专业的师生参考使用。
评论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