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德有效性问题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道德有效性问题研究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42.56 4.5折 95 全新

库存10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任辉

出版社中国书籍出版社

ISBN9787506881371

出版时间2019-01

四部分类子部>艺术>书画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定价95元

货号10987278

上书时间2024-12-23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任辉(1967-),男,汉族,枣庄学院文学院文艺学专业副教授,2002至2005年就读于上海师范大学文艺学专业,获得文学硕士学位。至今在《伦理学研究》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十余篇。2019年参编了《中国传统文化十五讲》(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

目录
导论
第一章  世界整体意识形态的自然演进与物权的杠杆作用原理
  一、意识形态的概念内涵和历史演化
  二、物权的拥有性质与社会组织结构、意识形态间的关系
  三、物权程序正当化对于中国当代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建设的意义
第二章  “道德金律”问题与理性主义关系辩证
  一、关于“第一道德律”的伦理逻辑困境
  二、“权利的界限”与“道德金律”的辩证关系
  三、人类理性在“道德金律”中的意义
  四、结语
第三章  社会结构和道德实践以及道德有效性关系辨析
  一、道德准则和道德有效性
  二、社会结构关系和道德类型的划分
  三、结语
第四章  试论社会结构有序性和道德有效性的关系问题——中国古代社会组织结构和社会伦理结构的基本关系及其特征
  一、中国古代社会结构和伦理原则基本关系特征
  二、“社会组织结构”的有序性与道德有效性间因果关系
  三、历史文化的伦理学学理意义
第五章  物权与社会道德心理的杠杆关系原理
  一、物权的逻辑内涵与理论正义8l
  二、物权的历时性追踪与共时性特性
  三、物权与社会道德心理间的隐在关系
  四、结语
第六章  古代物权结构形式和社会道德心理的因果关系
  一、物权的渊源和历史文化意义
  二、中国古代儒家的社会结构的设想、道德理想与物权结构形式之关联
  三、中国古代的物权结构与社会道德心理间关系辨析
  四、影响道德心理和道德结构的必要条件和物权程序程序化的现实意义
第七章  墨子、孟子与荀子道德理想的现实适用性之历史文化比较
  一、社会组织结构与道德的对应关系
  二、墨子的政治主张与道德理想再辨析
  三、孟子、荀子的政治主张和道德理想之历史适应性比较
  四、历史文化的集体选择性质以及历史延续性及其现实意义
第八章  《三国演义》《水浒传》与儒家伦理的双轨型阐释结构
  一、儒家伦理的多重释义与道德实践的历史悖论
  二、古代社会组织机制的间歇性失序与儒家伦理的两难性阐释的历史文化根源以及在明清名著中的显现
  三、明清名著中“忠孝礼义”的伦理渊源和儒家伦理的工具性命运
  四、结语
第九章  终极伦理准则的缺失造就的道德实践的事实差异及其历史文化根源
  一、《水浒传》的文化精神特质:“聚义厅”与“忠义堂”之间的距离
  二、“聚义厅”与“忠义堂”之间的悖论:道德扩张度
  三、“道德审美”——从《边城》和沈从文的自然哲学观看中国近现代道德形态
  四、沈从文深切的人文情怀和“自然”“无为”观
  五、艺术意识形态的审美特质和道德法理
第十章  儒家伦理的世俗性与鲁南丧葬文化
  一、鲁南丧葬文化中的道德哲学
  二、儒法治世思想在鲁南丧葬文化中的逻辑阐释
  三、鲁南丧葬文化中的道德哲学——在道德观与财产权之间
第十一章  附加语: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在近现代的境遇
  一、近现代中国社会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反思与再实践
  二、有关中国传统文化在新时期再定位的探索历程
  三、中国传统文化在全球化的进程中的新使命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第一章世界整体意识形态的自然演进与

    物权的杠杆作用原理

    正如人的行为是受思维、心理和思想的控制一样,人类社会的系统性结构运行也是受特定意识形态控制的。人的思维与行为、人类的社会构成与构造也是与社会意识形态互为因果的关联互造过程。

    人类社会的意识形态的进步与成熟是个自然演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的心智是主导,物权是先导,人类的不断进化使得物质财富出现剩余,促使婚制进化,于是私有制产生、物权必然随之明确,国家和社会制度建立并不断完善。意识形态的进步与成熟过程中,人的自然本性欲望为主要动力源泉,中世纪之前基本为非理性时期。近代后意识形态逐步成熟,至现代基本的理性状态,意味着人类能够以正义之理性有效控制和校正发展走向。其间物权起到了撬动历史前行的杠杆作用:以物权为核心的权利观建构社会价值体系,又以这样的价值观念推动国家和社会制度的细致化和完善化。在世界纵向的整体意识形态前行的同时,又产生了横向的不同的社会形态以及不同的国家、社会、民族的单体意识形态。单体意识形态以整体意识形态为参照系,参照标准是社会“权利规则,其中又以物权为核心内容。

  一、意识形态的概念内涵和历史演化

  意识形态,一般说来是一个国家或者社会的整体思想,占有主体地位的主流观念、意识。意识形态作为人类精神的主要凝结形式,为更清晰地表现其逻辑关系,这里暂且划分为作为世界主要精神表现形式的“整体意识形态和以各个国家、社会、民族、部族等独立存在的单位元素的单独体现的单体意识形态”——作为单体独立存在却又完全自成系统。单体意识形态与整体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大体具有关联性、部分关联性和无关联性三种类型,而且又是动态的:既有历时性发展演化特征,也有共时性的近似性。单体意识形态的性质、道德规范的历史演化,最终要落实在整体意识形态之中做定位分析。衡量和定位的主要内容是意识形态的性质、价值系统、伦理准则,以及道德观念在道德实践之中的权威性、有效性以及有效程度如何,还有就是历史成因。因为意识形态中的主体内容就是价值系统,价值观念的核心内容则是伦理思想、道德规范。一个国家或者社会群体依据其基本道德观念,决定和造就了与其相适应的社会组织结构和这个社会结构之中每一位成员的社会权利一义务关系,并最终以法律的形式予以确认。由此,上层建筑的基本框架得以构筑成功。

    “意识形态一价值体系一道德准则一社会组织结构一权利义务关系一道德实践这个横向链条是具有因果关系的线性结构,它的历......

 




精彩内容
道德规范在实践中最可靠的保障就是道德自律,道德理想就是“第一道德律”,即“道德金律”。伦理学上有关“道德金律”的典型学说,中国古代的孔子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之“忠道”与基督教、康德等的相关学说皆有共同之处。但是也有重大区别:孔子的学说属于世俗样态的,其有效性依靠的是道德“他律”;而基督教道德律是宗教性质的,康德的学说是理性主义的,后二者在道德实践中的有效性依靠的是“自律”,它更具有一定程度上的现实性。“道德金律”的要件在于其必不可缺的“权利观”这个必要且不充分的条件,它和人类理性不断互相促进也互为条件。道德内容、道德实践的律己形式取决于社会文化系统。权利观念也是人类理性发展随带的结果,因为人类文明的发展与进步只能依靠理性。当然人类理性也是受限的,它是一个历史过程,但从整体来说人的理性具有自我修正、自我调节、自我完善的的能力,所以道德律具有趋同性而渐趋成熟和完善。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