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乐年华:我的知青岁月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
13.71
2.0折
¥
68
全新
库存173件
作者北京知青与延安丛书编委会主编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ISBN9787511720665
出版时间2014-03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68元
货号8200551
上书时间2024-12-23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目录
"目录
一个伟人的期待 李华松 / 3
启程 朱学夫 / 13
岁月白描 张东红 / 20
魂牵梦绕黄龙山 王海珠 / 37
那年“拉练”去延安 许卫 张小建 / 43
当了回“五?七”连长 田凤祥 / 47
我们村的北京知青 田志荣 / 55
插队在枣园 王嘉俊 / 66
插队轶事 李连元 / 72
星星沟 叶咏梅 / 80
那些人、那些事 张克利 / 86
热炕于今有余温 念远 / 99
家在柴窑 乔新生 / 104
赤脚砍柴 马忠 / 115
炭窑纪事 张大雄 / 118
掏井 白家村夫 / 123
编囤 陈立胜 / 128
我的小土窑 赵鄜州 / 133
历练 赵志敏 / 137
插队小故事 安乐山 / 144
窑洞读书记趣 王晓建 / 151
我的手风琴 范建 / 158
借书 鲁丽娜 / 162
书之风波 张圣地 / 168
窑洞小学 姚丹 / 175
画前常忆殷切语 刘永耀 / 181
用生命之根铸起的丰碑 宜志农 / 189
我们村的科学种田队 朱果利 / 197
银线连山外 张兴祥 / 203
试制“九二〇”的日日夜夜 孙安民 / 208
知识甘霖润沃土 井知科 / 212
身在“槽头” 阮忠键 / 216
延河畔上的女石匠 何知晓 / 221
锤炼 天舒 / 226
丁牛 冯军 / 235
塬上的雪 王晨 / 243
窑洞里的岁月 薛鑫良 / 252
深情与遗憾 陈忠 / 257
能不忆茶坊 张树人 / 263
我在“鼓乡”度过的青春岁月 陈红 / 278
人生的收获 杨伯显 / 289
人物记存 聂新元 / 295
人物三记 关佩珍 / 300
来婵儿 王小强 / 304
插队生活拾趣 中平 / 313
五谷杂粮细分说 吴皓明 / 321
深情忆往感怀多 孙仲荷 / 333
特殊的邀请 荞麦 / 339
插队岁月堪追忆 郎小华 / 343
插队时的赶会与串队 二河 / 347
断黑户 刘道民 / 352
进城卖瓜 黄风 / 357
我办代销店 陈平俊 / 362
山野放牛有其乐 直罗老赵 / 370
过年的“扁食”山野的杏 王侠 / 375
洪水中的经历 张兆英 / 380
那条遥远的山沟沟 宋丽红 / 385
后记 北京知青与延安丛书编委会 / 391
"
内容摘要
"总序 <br>
宝塔山下倾听历史的回声<br>
圣地延安,三山鼎峙、二水交融。宝塔山、延河水相映生辉,构成了共产党人精神家园的红色符号,成为圣地延安绝佳的形象标志。<br>
这套散发着陕北黄土气息的丛书,用以情纪史的笔法,向人们展示了近28000名北京知青,在延安黄土地上度过的峥嵘岁月和苦乐年华。丛书中所收录的每一个人,或作为插队岁月的亲历者、见证者,或作为对青春往事的追忆者,他们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深藏着一个与自己相伴终生的“圣地情结”,他们对延安的宝塔山和延河水,对这片曾养育了中国革命的黄土地,始终怀着一种深深的眷恋。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种深植于灵魂深处的红色革命情结,在那场声势浩大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中,这批满怀革命豪情的青年学子,告别了繁华的首都,开始了人生最初的“朝觐”。他们从金水桥头集结,向着一个越走情思越浓的熟悉而又陌生的圣地进发。他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怀着类似贺敬之在《回延安》中所表达出的那种真挚的感情,并在赶赴延安的征途中,就产生了一个朴素而又简单的意念——以延安的宝塔山和延河水为背景,照一张留驻青春倩影的照片,寄回北京,告慰父母及家人。这样的情感与意念,都出自对圣地延安的一种向往与景仰。从知青们当时所接受的教育来看,充满红色革命传奇的圣地延安,无疑成了他们最向往的地方。延安的宝塔山、延河水,以及山崖上错落有致的土窑洞所构建起的红色革命历史长廊,是最能表达革命豪情、展示英雄主义情怀、放飞青春梦想的绝佳之地。能在圣地延安的宝塔山下,倾听历史的回声,解读革命之所以能在穷乡僻壤取得胜利的历史逻辑,能在革命圣地接受延安精神的熏陶和滋养,对人生的成长,定会聚集起更加强大的精神力量。<br>
浑雄苍茫的陕北高原,像被群山环绕成的一个巨大的聚宝盆,她以海纳百川的胸襟,在79年前,接纳过一支在枪林弹雨中转战大半个中国、用坚定的理想信念来传播共产党人改天换地革命理想的红军队伍。长征,是对人类历史进程产生过巨大影响的一个大事件。延安,作为红军长征的落脚点和中国共产党人演绎红色革命传奇的大舞台,已被载入中国革命的辉煌史册。近28000名北京知青来延安插队,堪称是一次规模巨大的社会群体实践活动,是继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又一个庞大的外来群体,也是对延安产生了深远影响的一个重大历史事件。1969年那个多雪的冬天,充满红色革命印记的圣地延安,在接纳这批胸怀革命理想的青年学子的同时,也将这方地域严酷的自然环境和贫穷落后的面貌,以猝不及防的方式展示在他们的面前。在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反差中,知青们开始用一种平民的视角来观察体验生活,他们看到了生息在这方土地上的父老乡亲,面朝黄土背朝天,终年劳作却难以温饱的生存现状;看到了牛踩场、驴拉磨,传话隔山吼,点灯靠麻油的原生态的生活场景。在经历了痛苦的磨炼和深刻的思索之后,知青们很快就从浪漫、狂热和困惑中平静了下来,以一种平民意识和平民情怀来融入生活,用青春的激情,在贫瘠荒凉的黄土地上燃起了理想的火焰,以革命英雄主义的精神风貌,面对严酷的现实开始书写自己的人生。他们与延安人民一道,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战天斗地,改造山河,搏击贫困,演绎出一幕幕“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青春活剧。<br>
从文化史、思想史和自我认知的结合上来看,陕北这块厚重的黄土地里,蕴涵着一种豁达、包容、互助、亲善的文化基因。知青们少小离家,来到这块被群山阻隔、举目无亲、多风少雨的荒僻之地后,很快就从这块厚重的土地上感受到了人生的艰辛,同时也感受到人性的温暖。这里淳朴的民风,古老、甚至近乎愚昧的乡俗,就像蹲在土窑洞里的粮食囤和酸菜缸,在不紧不慢地散发着一种湿润温和的气息,让远离父母的知青们有了一种归属感和家园感。<br>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为了接受一种“再教育”,而这种“教育”,实际上是让这些来自城市的年轻学子,通过自我认知的方式来阅读社会这部无字的大书;通过上山下乡的磨砺,来接受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教育。知青们在延安插队的岁月里,看到了当时中国社会最真实、最基层的一面。他们在接受艰苦生活的考验中,懂得了人生的衣食之难,体会到了稼穑之苦,并在与延安人民朝夕相处、共同生活中,学会了坚忍、顽强与拼搏。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人生经历,才“玉成”了知青健康的人格、志存高远的情怀和坚忍不拔的精神气质;正是因为有了上山下乡“这碗酒垫底”,他们才会在日后漫长的人生岁月中,对遇到的各种人生风浪总能等闲视之。在圣地延安的土地上接受了精神洗礼的知青们,学到了在书本中根本就无法学到的东西,收获到一部不着一字、但却可以受用终生的人生宝典。作为一种回馈和反哺,知青们将大好的青春年华、将单纯而又质朴的青春热情挥洒在延安的土地上。<br>
在那个困苦的年代,曾作为革命中心的延安,战争的创伤早已恢复,但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还十分落后,知青们的到来,为这两大建设注入了活力。他们将书本知识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将聪明才智运用到生产实践中,对提高农村落后的生产力,改变延安贫穷落后面貌可谓勋业卓著、功莫大焉。尤其是在文化建设上,知青们更是领文明之首,开风气之先。他们每一个人,都成了文明的信使,成了乡村中一道亮眼的风景。他们将京城的先进文化、生活方式,将文明的种子和知识的甘霖,播撒在延安贫瘠的土地上;他们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全新的生活理念深刻地影响着当地的乡俗和民风,给生活在这方闭塞土地上的群众进行了一次现代文明的启蒙。从历史的角度来重新看待和审视北京知青到延安插队落户,就能让人发现:闭塞的黄土地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能够很快顺应改革开放的时代大潮,这与知青在延安插队期间,对这块土地在思想和文化建设上所做出的贡献有着密切的关联。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对于这片远离现代文明的土地,对于生息在这方土地上的人民,知青们在插队岁月中,对这方土地所付出的热情,所洒下的每一滴汗水,都具有弥足珍贵的历史价值,并将会被这片土地和生息在这片土地上的延安父老乡亲所铭记。<br>
宝塔山高延水长。感谢造化的恩赐,将这样一方圣洁的山水景象馈赠给了延安;感谢历史的垂青,将这道亮丽的风景演化成中国革命的一种象征。尽管岁月不居、时光荏苒,但宝塔山和延河水所激荡起的历史回声总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心中回响。“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小米饭养活我长大”,这是从延安土窑洞中走出来的一代“老延安”对这块土地的深深眷恋;“踏遍了黄土吃遍了草/我也是你怀里的羊羔羔”,这是在延安度过青春岁月的插队知青的真诚吟唱。这种眷恋、这种吟唱,是跨越时空的心灵对心灵的回应,更是一种历史的链接。知青来延安插队的火红岁月,已成为延安红色革命历史的一部分,并丰富和拓展了延安红色革命文化的内涵。而今,英雄的延安人民可以引以为豪的是:这块浸润着英烈的鲜血、洒满了知青青春汗水的沧桑土地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性巨变。涌动着现代潮的延安城乡,蔚然深秀、满目苍翠的山川大地,以及洋溢在延安人民脸上的幸福笑容,这一切的一切,不正是曾在这块土地上生活和战斗过的革命前辈,不正是近28000名北京知青所希望看到的美好景象吗?<br>
“对照过去我认不出了你,母亲延安换新衣。”延安变了,变得山绿了、水清了,变得文明了、富裕了,而唯一没有变的是延安人身上所具有的那种淳朴、厚道、善良的精神品质。寸草常念三春晖,涌泉永记滴水恩。40多年来,延安人民与知青结下的这种亲情,在岁月的流逝中愈加显得弥足珍贵。曾在延安黄土地上插过队的知青,将对圣地延安的眷恋化成了一条条红色的感情纽带,将北京与延安紧紧地联结在一起。他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怀着一种“惜身亦家惜土地,终怀父母之心”的情愫。他们在这40多年间,时刻关注着延安的发展。让延安人民能过上幸福美满的好日子,是他们由衷的期盼。他们以游子感念慈母的情怀,发挥自身所长,整合知青们所拥有的各种资源,通过不同渠道,不遗余力地给延安经济社会的发展以无私的帮助,其情其意,令人感佩。为了铭记这段难忘的历史,珍藏这份亲情,我们觉得趁这段历史还不算久远,趁知青们当年在延安插队留下的珍贵史料还没有被岁月所尘封,我们有责任通过开展搜集、抢救和挖掘这批弥足珍贵的史料来以情修史、以诗纪史,这不仅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使命所在。延安的历届领导,对知青来延安插队的这段历史向来十分珍视,延安曾在不同时期,编辑出版了北京知青在延安的画册、图书,拍摄了电视专题片以及举办图片展览,旨在通过各种形式,来真实地展示知青在延安度过的青春岁月和苦乐年华。为了更加完整地记录这段历史,让这段历史在建设“圣地延安、生态延安、幸福延安”,实现“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中发挥“资治、存史、育人”的作用,延安市委决定开展广泛的史料征集活动,通过对那段峥嵘岁月的悉心梳理与钩沉,编辑出版这套从思想和文化视野上都具有经典和史实意义的大型系列丛书。丛书共分为六卷本,依照编著的内容和体例,第一卷以知青追忆插队生活为主,用第一人称的手法,真实地讲述了插队岁月所经历的思想感情的变化和人生成长的过程。文中所展示出的原生态的乡土场景,所散发出的青春气息,在朴素真诚的表达中,让人感到一种温馨。第二卷有一种浓得化不开的未了之情。卷中着重记述了知青返城之后,对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所给予的关注和所浸注的心血,让人在感受这份亲情中,看到在艰苦岁月中所结下的深情厚谊,历时愈久,愈加显得珍贵。第三卷和第四卷所展示出的是知青在插队时所经历的心路历程,展示出的是谱写在他们心田里的人生华章。其中所收录的许多篇什,在知青插队的年代曾被传诵一时。尤其是第三卷中所收录的知青日记和书信,填补了记述知青史的一个空白。这些带有私密性质的日记和书信,像一幅幅清晰的心理图谱,照彻出知青们所经历的心路历程。第五卷则以更加直观的读图手法,来展示知青们来延安插队时的花样年华。尽管岁月流逝,青春不再,但面对这一幅幅泛黄的照片,犹如在时间的遗址前流连。第六卷按编年体的形式,将知青在延安插队期间大的历史事件给予了准确的记录,为后人勾勒出了一个清晰的历史脉络。在对这六卷本丛书的编撰中,力求全方位、多角度来再现知青插队岁月的历史场景,让原生态的乡土风景在追忆中复活起来,让结缘于黄土地上的这份亲情,像陈年的老酒,散发出更加浓郁的芳香,让昔日高唱的理想之歌不要成为绝响,让每一幅老照片都留驻着知青们的青春梦想。对于已经走入人生秋天的知青来说,这套丛书不仅仅是他们对插队岁月的一种追忆和记录,而更多的是,表达了知青们的一种人生态度和人生情怀。在一年四季的轮回中,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在生命的流程中,人生之秋是思想凯旋的岁月。这套丛书中所展示出插队岁月的乡土场景,所表达出知青与延安父老的那份真挚的感情,既能勾起知青们对青春岁月的怀想,又能让人感悟到:历史就是由一代又一代人的青春链接而成。这套丛书更像是一幅纷繁万状的历史画卷,那一幅幅熟悉的乡村景象,包含着一代人的集体记忆。飘着炊烟的村庄,朴素的窑洞,包括硷畔前的那盘石磨,窑壁上挂的那顶草帽,都在知青的心中成为一个有价值的景象和器物,并让人在阅读这些饱含真情的文字时,似乎看到陕北高高的山峁上,黄牛正在缓缓行走。犁尖像唱针,在嵌入土层的那一刻,一首无言的黄土之歌在心中骤然响起,那感人的旋律舒缓深沉,令人回味无穷。<br>
宝塔山依然屹立在延河之滨,那高耸的塔尖上曾悬挂过当年来延安插队的北京知青的理想风帆。尽管岁月像延河水一样一去不复返,但历史已经将那段难忘的岁月,将曾在延安插过队的每一个知青的光荣的名字镌刻在延安的大地上。<br>
<br>
宝塔含笑遥祝赤子幸福安康,<br>
延河欢歌颂唱神州筑梦时代。<br>
<br>
是为序。<br>
<br>
中共陕西省委常委、延安市委书记 姚引良<br>
<br>
<br>
<br>
一个伟人的期待<br>
李华松<br>
1970年3月,陕北大地春草浅发,杨柳依依。来延安插队的北京知青已在这块土地上度过了一年多的插队岁月。不知是思乡的缘故,还是陕北春寒料峭的季节特点,这一年的春天让许多知青都感到有些“冷”。他们刚来到延安时的那种新鲜感已经丧失,心中的远大理想与现实的碰撞令他们感到困惑。<br>
在一个晴朗的早晨,我顶着冷风去出工,忽然听到了广播里传来“特大喜讯”:3月10日至26日,国务院在北京召开了“延安地区插队青年工作座谈会”,并重新发表了毛主席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给延安人民的《复电》。一听到这个消息,我很是兴奋。座谈会精神的传达和毛主席《复电》的重新发表,像春风一样温暖了我的心。<br>
23年后的一天,一次偶然的机会,我见到与我一起在延安插队的北京知青周秉和,他是周总理的侄子,是我插队时的朋友。我们在这次偶然相遇的谈话中,自然而然地说起那段令人难忘的插队岁月。这次谈话,不仅让我了解到总理和他侄子在情感上的交流,更使我感动的是:当年召开那个座谈会,是在总理的亲自过问下召开的。出于职业习惯,我想把这段鲜为人知的史实记录下来,于是,翻阅了当时的一些资料,写下这篇文章。<br>
一<br>
1968年12月23日,是我们这代知青难以忘却的日子。<br>
那一天,《人民日报》发表了毛主席的最新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也就从这一天起,一场浩大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拉开了帷幕。<br>
在来延安插队的知青队伍中,有一位与共和国总理有着近亲血缘关系的人,他就是周秉和。周秉和是北京35中67届初中毕业生,是周恩来总理的亲侄子。秉和在家排行老五,老六是周秉建。不知因为秉建是个女孩,还是因为她是家中最小的一个孩子的缘故,她得到总理和邓大姐的“偏爱”。在我们所看到的一些文学和影视作品中,也记述和表现了周总理关心支持侄女插队的事。事实上,在对待他们兄妹上山下乡问题上,总理的态度是一致的。总理出于对延安的特殊感情,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对周秉和赴延安插队更是给予大力的支持。<br>
周秉和在回忆赴延安插队之前,与总理见面的情景时说:“‘文革’开始之后,伯伯一般不会客,与我们见面的机会也很少。当伯伯得知我报名去延安插队的消息后,破例约我去他那里,并和我共进晚餐,可见他很重视这件事。吃完饭,我提起去延安插队的事情时,心情还有点紧张,因为父亲当时还在受审期间,家里没有生活来源。我急切地想听听伯伯的意见。只见伯伯沉思片刻之后,抬起头,直视着我。他的眼神里有几分赞许——想不到这个孩子居然能作出这样正确的决定,他会意地和伯母点了点头,一字一句地说:‘好!我们支持你去延安。’”秉和还告诉我,总理一说到延安时,就情不自禁地流露出怀念之情。接下来,总理又勉励秉和要有吃苦耐劳的思想准备,还要求他到了农村之后,要向贫下中农学习。最后,总理和邓大姐还拿出一些钱,让秉和买一个半导体收音机,要他不论在任何时候都不要放松政治学习,要关心国家大事。带着伯伯和伯母的殷切叮嘱,时年16岁的周秉和踏上了到延安插队的人生征途。<br>
秉和来到了延安县冯庄公社新庄科大队插队。这是一条山沟,生产和生活条件都比较落后。十几个知青,刚到村里时,分别住在老乡家里,后来,生产队为知青建了新窑。由于新修的窑洞潮气很大,不少知青住进去之后,身上长了疮,后来经过烧火做饭,窑洞里的潮气才渐渐散去,身上的疮也自愈了。最让知青们感到为难的是,供应的粮食不够吃。当时,分配给知青的粮食中有许多是黄豆。他们在北京吃惯了大米、白面,一时不能适应陕北农村的饮食。连住吃黄豆,使许多知青闹肚子,引起消化不良。陕北农村的劳动强度特别大,拉石头、送粪、背庄稼、起羊圈等重体力活,对于当时只有十六七岁的知青来说是一个考验。但面对这些困难,知青们都坦然面对。秉和也同其他知青一样,在生产和生活中,他时刻牢记总理的嘱托,有了吃苦的思想准备。在经过一个时期的艰苦磨炼之后,秉和不仅过了劳动关、生活关,还与村民们结下了深厚的感情。<br>
1970年初,秉和从延安回京探亲,抽空到中南海西花厅,利用吃晚饭的机会向总理畅谈了自己在延安农村插队的感受。总理非常关心在延安插队的北京知青,也很想从多方面来了解延安的情况。于是,他希望秉和能否再找一两个和他一起插队的知青来谈一谈。这时,秉和想起过去曾在总理身边工作过的一位老同志的女儿,她的名字叫何立群,她也在延安县李渠公社插队,总理对她也很熟悉,于是,秉和把她也找来。他们俩一起向总理和邓大姐汇报了插队知青在延安的情况以及他们的所见所闻。<br>
首先,他们向总理谈到延安人民的生活。当时的真实情况是:延安的广大农村还很贫穷,有的老乡家里吃糠、吃菜团子,有的人家里几口人盖一条被子。尤其是在闹春荒时,还有人外出要饭。延安当地的老红军、老干部常常回忆起党中央、毛主席当年在延安时的生活,他们说:现在的生活还不如党中央、毛主席在延安时那样好。总理听到这里,心情十分沉重,尤其是听到延安现在还有要饭的,吃糠的,脸上显出十分惊讶的神色。之后,秉和又谈到延安买卖婚姻的现象在农村很普遍,谈到知青在安置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口粮不够吃,常常饿肚子;不能同当地老乡同工同酬;对知青管理不好,学习、住房等问题无人过问;知青之间相互闹矛盾;有的知青受到体罚等现象。他们还谈到北京八中一名女知青在一次洪灾中不幸遇难的事情,总理听了之后连连感叹说:“太可惜了!太可惜了!”听完秉和与立群所讲述的知青在延安插队的种种处境后,总理说:“你们谈的情况还需要了解,但是,你们反映的有些问题中央会重视的。”谈话结束时,总理神情严肃而又慈祥地问周秉和:“你能不能表个态,到底回不回延安去?”秉和虽然不知道伯伯的神态为什么会变得严肃起来,但仍然不假思索地表了态:“我当然还要回延安!”总理好像还要再试探一下他的决心,又问秉和:“那你能不能向我作保证。”周秉和以发誓的口吻一字一板地答道:“我向您保证,我还要回延安。”这时,总理才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就这样,过了春节没多久,秉和带着伯伯的嘱托又返回延安。<br>
那年,在总理的鼓励下,周秉和积极参加劳动,刻苦接受锻炼,拜农民为师,受到当地农民的赞扬,并担任了村团支部书记和民兵连长,还入了党。1972年4月,周秉和被当地贫下中农推荐为“工农兵学员”,跨入了清华大学的校门。<br>
二<br>
在与周秉和、何立群谈话不久,在周总理的关怀下,北京市的几个城区,也分别找来回京探亲的知青开了几次座谈会,了解到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