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私史微观:中国现代作家日记的多元透视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私史微观:中国现代作家日记的多元透视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43.37 4.9折 88 全新

库存5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廖太燕

出版社凤凰出版社

ISBN9787550635807

出版时间2021-06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88元

货号11670726

上书时间2024-12-23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廖太燕,江西上犹人,文学博士,副教授,现供职于江西省委党校(江西行政学院),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文学与江西地方文化研究,已在各类刊物公开发表论文数十篇,主持或 参与各级社科基金项目若干。

目录
绪论

 第一章中国作家日记文献的历时性、整体性考察

 第一节日记的前现代史:一种写作现象的历时性考察

 第二节潮起潮落:现代作家日记的写作、刊载与出版

 第二章中国现代作家日记本体的多维分析

 第一节概念、特征、功能和作法:现代作家日记观诠解

 第二节“泛文类写作”:现代日记文体的形式美学探赜

 第三章生命故事的绘制:现代作家的日常生活与心史

 第一节物质与精神的变奏:现代作家的日常生活

 第二节心史:现代作家的灵魂记忆与家国忧思

 第四章想象与叙述:现代作家的行旅体验及其书写

 第一节体验与返观:论现代作家的留学、外游日记

 第二节发现风景与怅望故园:论现代作家的内游日记

 第五章抉微与正谬:日记和现代文学、学术研究的拓延

 第一节作家日记与现代文学研究

 第二节作家日记与现代学术研究

 第六章改易与整合:日记的版本变迁和文学意义的重组

 第一节版本意识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研究

 第二节日记的版本变迁与文学意义的重组

 结语“中国日记学”刍议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摘要

绪论

一、研究缘起

日记是人类观照自我、反思自我和记录社会的话语形式,因反映了写作者每天的生活、见闻和感想而叠累了独特的魅力,素为各阶层读者所偏爱。鲁迅购进“殊无善文”的《中国学报》,原因即在于它载有李慈铭《越缦堂日记》,“故买存之”①。周作人说过:“日记类是我所喜欢看的。”②郁达夫指出就个人嗜好而言,闲暇时翻阅旁人的著作,“最喜欢读的,是他的日记”③。阿英表示,日常读书读报时,“最足以引起自己注意的,是名作家的日记和书信”④,因为这样更容易了解作家的生活、思想和行动,就如同与作者同室晤谈一般。朱光潜更是将记日记与读日记视作人生乐趣:“我们都是人,了解人性是人性中一个最强烈的要求,我们都有很浓厚的好奇心,要窥探自己的深心的秘密和旁人的深心的秘密。在要求了解之中,我们博取同情也寄与同情。我们惊喜发现旁人与自己有许多相同,也有许多不同。这世界不是一个陌生的世界,却也不是一个陈腐单调的世界。因为这个缘故,记日记与读日记都永远是一件有趣的事。”①

萌蘖于西汉的日记在两宋期间有了长足的发展,随着创作实践的丰富,这种表现心灵私语的书写样态演化成了一种重要的文体。大体而言,日记直抒胸臆,较少顾忌,以真为旨归,有明显的私人叙事性质,堪称“个人史诗”或“个人断代史”。到了机械复制时代,日记的存在或表现形态,阅读和接受模式发生了变化,但仍然以其个性化特征担负着展示书写者心迹的功能,尤其是在晚清民国时期,许多文化名流、作家或学者俱有日记传世,再现写作高峰,时代的变易、思想的革新、学术文化的嬗递、风俗的迁移和个人的心态潜涌均囊括其中。因此,在研究文学、文化、思想、社会等层面时日记的价值不容低估,如有学者所言:“以私密性为特征的日记抵制了从众的诱惑,发出了较多有见识的声音,给时代留下了作家曾经拥有的生命传承记忆。作家日记不会随着时间的流失而贬值。……日记记录的看似是小细节,但也可能带来研究的大发现,大突破,给读者留下一片精神驰骋的绿洲,收获到意想不到的感动。作为强烈的感性生命骚动的现代作家日记,是值得我们认真解读的精神遗产。”②这就是本书以现代作家日记作为研究对象的基础和原因。

长期以来,现代文学研究以文学文本为中心或以大叙事化为主导模式,这种研究关注整体性或强势文类,忽略了日记的价值与意义,未充分认识到它是拓展、深化相关研究的重要资源,也就未对日记作统观式的、多视角的观照与探究,本书试图弥补此缺陷,释放日记的功能。同时,已有日记研究成果存在不少问题:一、片段化、碎片化的提取,仅将日记当作思考、辨析单个问题的史料库,缺乏全面的、系统化的梳理与归纳,以及建立在此基础之上的精深探讨。这就……



主编推荐
私史微观,从名人日记了解现代名家,构建“中国日记学”。

精彩内容
《私史微观:中国现代作家日记的多元透视》是一部对中国现代作家日记的文本、作者及作者的日常生活、行旅体验等进行多角度、多方面梳理研究的学术著作。书中引用大量名人日记原文,如朱自清、鲁迅、郁达夫、徐志摩、胡适、季羡林等,为读者更近距离了解这些现代名家打开了另一扇窗。作者强调了作家日记的文学史和学术史价值,并提出构建“中国日记学”的设想,颇具创新性和整体观。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