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历史地理探索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
180.1
6.7折
¥
268
全新
库存50件
作者陈隆文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768230
出版时间2023-10
装帧精装
开本其他
定价268元
货号14797881
上书时间2024-12-23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目录
目录
第一章历史自然地理:河湖水系的演变(001)
第一节贾鲁河辨误(001)
一、贾鲁河非战国鸿沟水系的遗存(001)
二、贾鲁河非元代贾鲁疏凿(005)
三、贾鲁河下游非行蔡河故道(007)
第二节明代前期黄河南泛与贾鲁河的形成(010)
一、明代前期的黄河河势与贾鲁河形成的条件(010)
二、黄河泛道与贾鲁河的形成(017)
三、黄河泛道断绝与贾鲁河水源条件的变化(020)
第三节惠济桥与贾鲁河(024)
一、惠济桥的建造时间(025)
二、惠济桥段古河道非隋唐大运河通济渠故道(027)
三、惠济桥段古河道应为明代贾鲁河上游故道(030)
四、惠济桥南北地区的水运格局(036)
五、结语(040)
第四节生态环境恶化与贾鲁河水运的丧失(041)
第五节黄河水患与圃田泽的湮没(049)
一、圃田泽周边的生态环境(049)
二、圃田泽地理位置的推测(050)
三、圃田泽湖面的盈缩(053)
四、黄河水患与圃田泽旱涸(056)
第六节《禹贡》中的黄河与济水(059)
一、《禹贡》的性质(060)
二、古黄河问题(063)
三、古济水问题(067)
第七节释《禹贡》济水“三伏三见”(072)
一、《禹贡》中的济水(072)
二、古代文献中济水的特点(074)
三、济水的流经区域(076)
四、济水“伏见”地区的水资源环境(079)
第二章历史都城地理:天下第一都与夏商周都城(082)
第一节夏族起源与活动区域探索(082)
一、如何认识王国维等先生的观点与二里头文化(083)
二、从文献上看禹家世及其治水活动区域(087)
第二节有夏之居考辨(094)
第三节禹都阳城与天下第一都(102)
一、禹都阳城(102)
二、禹都阳城为天下第一都(103)
第四节天下之中与禹都阳城探索(108)
一、“天下之中”、“土中”与“地中”(108)
二、崇山与禹都阳城地望(117)
三、天下之中在郑洛间(127)
第五节郑州小双桥商代城址非隞都说(129)
一、问题的提出(129)
二、小双桥商代遗址非隞都(132)
三、敖山与隞都地望探索(134)
四、敖山非邙山(136)
五、敖、鄗二山与敖仓地望(139)
六、小双桥遗址的年代与仲丁居敖时间不相吻合(141)
第六节郑州小双桥遗址青铜建筑构件纹饰新释(144)
一、青铜建筑饰件的正面纹饰(146)
二、青铜饰件的侧面纹饰中的龙、虎图案(147)
三、结语(154)
第七节郑州小双桥遗址与商代庇都地望新论(154)
一、郑州小双桥是具有都邑性质的商代遗址(155)
二、小双桥遗址的地理位置与早商晚期庇都相符合(157)
第八节从郑韩故城出土陶文看先秦乡遂制度(161)
第九节三河与中国早期王都(171)
一、引言(171)
二、唐人都河东(172)
三、殷人都河内(176)
四、周人都河南(181)
五、结语(183)
第三章历史城市地理:中国最早城址的选择与城市变迁(185)
第一节郑州西山古城遗址与中国早期商业文明(185)
一、引言(185)
二、中国早期城市的基本特征(186)
三、西山古城址的区域中心地位(188)
四、从祝融作市看西山古城的商业贸易(188)
五、西山古城址与中国早期商业文明(192)
第二节郑州仰韶西山古城城址选择及其地理条件(195)
一、引言(195)
二、黄河主泓、泛流与西山古城城址(198)
三、砾石溪水、古冯池与西山城址(202)
第三节地理环境与中国最早城址的选择——以郑州仰韶西山古城为例(207)
一、中原地区仰韶时代古城的发现(207)
二、西山古城的选址与地形的关系(208)
三、西山古城的选址与河流关系的分析(209)
四、西山古城是秦王寨类型考古学文化中的区域中心(211)
五、小结(212)
第四节郑州大师姑城址性质与夏商鼎革的再认识(213)
一、郑州大师姑城址非韦、顾说(213)
二、郑州大师姑城址亦非古昆吾城(217)
三、郑州大师姑城址与商汤韦亳无涉(220)
四、郑州大师姑城址为古观国(管国)说(227)
五、从郑州大师姑城址看夏商鼎革(232)
第五节商周管邑地望研究(234)
一、敖山非敖都(234)
二、古管国在今郑州市北部(236)
三、西周管地地望与古管国城址的变迁(237)
四、商周管邑在郑州市北部旧城一带(239)
第六节荥阳故城与周边水系(241)
第四章历史交通地理:关隘、道路与交通(246)
第一节夏路与轘辕古道的变迁(246)
一、轘辕关与轘辕古道的道路构成(246)
二、轘辕古道的地理形势与历史价值(253)
三、轘辕古道的开凿时间(256)
四、轘辕古道的废弃(263)
第二节虎牢关变迁蠡测(265)
一、虎牢、成皋应为二城而非一城(265)
二、虎牢旧关关址蠡测(270)
三、虎牢新、旧关址地选择与交通形势的变化(276)
第三节汜水古渡与武王伐纣进军路线(279)
一、武王伐纣从汜渡河而非孟津(280)
二、怀与邢丘应为两地而非一地(283)
三、周师北上共山头(286)
四、牧野在今新乡市牧野村北一带(287)
第四节黄河水患与郑、汴间交通道路的形成——以黄河中、下游分界地区
(郑、汴间)为对象(292)
一、明清以来黄河中、下游分界地区(郑、汴间)的黄河水患(292)
二、水患与黄河中、下游分界地区(郑、汴间)的地理环境(294)
三、黄泛平原与郑汴间的交通路线(297)
第五节水溃遗迹与隋唐大运河通济渠郑州—开封段古河道(303)
一、水溃遗迹的发现及其文献依据(304)
二、圃田泽与水溃遗迹性质(307)
三、唐宋汴河河道蠡测与水溃村古河道(313)
第六节河南大运河经济带的历史与未来发展战略(317)
一、河南大运河的历史地位与价值(317)
二、河南大运河经济带的发展战略(321)
第五章历史文化地理:黄帝文化与黄河文化(323)
第一节黄帝淳化虫蛾与双槐树牙雕蚕(323)
一、引言(323)
二、释虫蛾(324)
三、释淳化(326)
四、双槐树出土中国最早家蚕牙雕(331)
五、与荥阳青台遗址出土丝织品的比较(333)
第二节黄帝居轩辕丘地望考辨(337)
一、对文献中有关黄帝记载的认识(337)
二、轩辕丘的地理特征(340)
三、文献中古轩辕丘地望(341)
第三节始祖黄帝祭祀三题(346)
一、徐旭生先生对陕西黄陵的质疑(346)
二、庙祭还是冢祭(347)
三、始祖黄帝祭拜地点的确定(348)
第四节嫘祖考(350)
第五节有关嫘祖文化研究中的几个问题(352)
一、不能轻易否定古文献(352)
二、黄帝与嫘祖初期活动地望(353)
三、嫘祖养蚕取丝问题(356)
四、西平嫘祖与中国蚕桑的起源(358)
五、考古发掘证明在我国养蚕有悠久的历史(361)
第六节黄河文化的历史定位(362)
一、黄河文化的概念(362)
二、黄河文化与中国早期国家的诞生(363)
三、黄河文化的历史性成就(364)
四、黄河文化的新生(365)
第七节中原与儒家思想的形成(365)
一、周公在洛邑“制礼作乐”奠定了儒家思想的基础(365)
二、周公思想对孔孟儒家学派的影响(369)
三、孔孟对周公“制礼作乐”的追怀及其文化意义(372)
第八节洛学的传播与宋明理学的学派建构(375)
一、洛学的出现与宋明理学的初步形成(375)
二、洛学的南传与宋明理学的学派建构(380)
第九节中原学研究与历史区域分析法(389)
一、问题的提出:中原学建构需要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389)
二、地理学的核心:区域地理学与区域分析法(391)
三、中原学与历史区域分析法:古代中原与周边区域的差异性比较(395)
内容摘要
《郑州历史地理探索》一书是继《郑州历史地理研究》之后,第二部探讨郑州历史地理问题的学术专著。全书共由五部分组成,围绕郑州古代河湖水系演变、郑州古都与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郑州古城的选址变迁与中国商业文明、郑州古代关隘与交通路线、郑州黄帝与黄河文化发展、郑州行政区划变迁等郑州历史地理问题进行了全面、综合的探索与研究。本书将郑州及其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历史地理问题放在特定的生态环境与社会背景之下进行了多学科、全方位的系统研究,为建构郑州历史地理研究的学术体系做了进一步的努力和尝试,丰富与完善了郑州历史地理研究的学术框架。
精彩内容
《郑州历史地理探索》一书是继《郑州历史地理研究》之后,第二部探讨郑州历史地理问题的学术专著。全书共由五部分组成,围绕郑州古代河湖水系演变、郑州古都与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郑州古城的选址变迁与中国商业文明、郑州古代关隘与交通路线、郑州黄帝与黄河文化发展、郑州行政区划变迁等郑州历史地理问题进行了全面、综合的探索与研究。本书将郑州及其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历史地理问题放在特定的生态环境与社会背景之下进行了多学科、全方位的系统研究,为建构郑州历史地理研究的学术体系做了进一步的努力和尝试,丰富与完善了郑州历史地理研究的学术框架。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