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 48.92 6.3折 ¥ 78 全新
库存4件
作者季中扬主编
出版社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ISBN9787556308408
出版时间2021-04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78元
货号11866557
上书时间2024-12-23
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全球化背景和国际性贡献
论艺术与手工艺的五种区分·
手工艺与当代中国生活方式的重塑
传统手工业艺人群体近代化生存博弈探究·
传统手工艺的创新与创造
传统工艺的生命力及其民俗过程
——以云南乌铜走银技艺的生成、濒危与活化为例
手工艺美育与触感体验·
从柳宗悦到柳宗理
——日本“民艺运动”的现代性及其启示
从“造物”到“造境”:手工艺非遗保护的范式转换
论传统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性保护
民间艺术的当代变迁
——以手工艺为中心
后工业时代与中国手工艺
后工业时代手工艺的价值重估
下编
流动的手工艺社会:从“同乡同业”到“全域同业”的白族银器村
手工艺共同体的理论、意义及问题——以陕西凤翔泥塑村为例·记忆·审美资本·时尚——以云南剑川传统工艺创意为例
以竹为生:乡村传统手工艺的集体记忆建构及价值传承从历史功能论角度谈传统手工艺的复兴——以潍坊风筝为例
基于民俗叙事路径的“认同性经济”建构
——以传统手工技艺类非遗侗族刺绣为研究对象
风险中的具身知识:设计师介入地方传统手工艺的人类学反思
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
全球化背景和国际性贡献
向云驹
摘要:世界历史的全球化时代是以哥伦布、麦哲伦的全球航行为标志的。马可·波罗的游记,不仅长期刺激着西方人的东方想象,而且在参与和推进全球化中产生了直接的作用。人类的足迹踏遍地球上每一寸土地的时候,人类学家发现了人类历史的许多奥秘和文化上的许多奇迹。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是全球化深入发展的时代,现代化和现代性进程也逐渐加快,传统文化、传统社会、传统生活,面临挑战。作为历史的遗存和历史的创造,文化遗产处于越来越严重的危机之中。民间文化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转换,进入人类文化遗产的天地,无疑是一次普及广大民众的文化变革,也是一场规模宏大的文化观念上的思想解放运动,更是一出全民性接受全球化事实并汇入全球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事件。中国积极参与国际“非遗”保护行动,不仅使很多中国“非遗”从中获得了世界性的声誉,而且在这参与中,中国也为国际社会贡献了很多独特的智慧与经验。中国在破解非遗主客体身份纠缠的哲学悖论时,找到了两把打开难题的钥匙——国际休闲产业和人类休闲文化将是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未来的“非遗”及其保护必然与休闲文化深度融合。
关键词:全球化,中国“非遗”,身体遗产,创造性经验
一、“非遗”保护的全球化可能和不可能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开展的“非遗”保护,是一场前所未有的全球性文化保护运动,没有建立起全球统一的共识,它不可行也不可能;没有建立起全球协调的法律性规则,它不可行也不可能;没有建立起全球认可的文化价值标准,它不可行也不可能。中国“非遗”和中国“非遗”的保护,两个方面如今都成为举世瞩目的对象。这一切的肇始,都在于全球化的到来。而全球化的启动,却不能忽略中国在世界历史中的作用和曾经发生过的催化意义。
世界历史的全球化时代是以哥伦布、麦哲伦的全球航行为标志的。大航海证明了地球是圆球体,哥伦布发现了美洲大陆,麦哲伦完成了哥伦布寻找东方中国的航海目标。人类完成了对整个地球(陆地)的发现,也就建立起真正的全球观,人类的历史从此进入真正的世界史,启蒙主义思想家从东方获得批判的武器成为可能,达尔文的人类起源和生物进化论成为可能,孟德斯鸠的比较法学和世界三种政体的划分成为可能,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理论成为可能。这些伟大的历史人物和他们的理论背后,都有中国的思想在徘徊。哥伦布是大航海时代打开全球化大门的关键人物。哥伦布的航海勇气和灵感都来自早于他几个世纪的西方著名的旅行家马可·波罗。元朝时不远万里从意大利经陆路来到中国的马可·波罗,在中国停留了17年之久。他在中国的足迹几乎遍及全中国。他回国后讲述和笔录下来的《马可·波罗游记》风靡西方数个世纪。从民俗学的角度看,有一些民俗事象作为局外人的视点被聚焦,并且呈现出准确的细节,如果没有到达现场并仔细观察体验,就不可能描绘得如此生动。风俗被描绘的程度和其深度与广度,是亲历与否的一个重要试金石。马可·波罗在观察、记录、讲述风俗方面是有天赋的,他自己似乎也对此做过训练。马可·波罗讲述的中国包括了大元帝国时代的蒙古统治阶级层次,也讲述了蒙元统治下的南方汉人社会,以及西北丝绸之路沿线和东南沿海商业通向海外的港口城市,最后还包括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风俗状貌。这种描述空前绝后,不仅完全符合中国人文地理历史的实际,具有丰富的历史层次性和文化的多元一体性,也使后世所有描写中国样貌的著作都难以达到这样的高度。他描画了从陆路再到海路,从西方到东方,又从东方回到西方的欧亚大陆的圆圈形路线。在他的讲述中,这是满目繁华、遍地黄金的中国,也是风情万种的中国。他首次向西方呈现了奇风异俗的中国。奇异的中国风俗包括丝绸、陶瓷、桥梁、纸币、火器,此外还有蒙古包的形制和建造、哈密的歌舞、沙州及多地的葬礼、驿站的运行模式、十二生肖和纪年、元朝的节日、逆水行舟的拉纤和竹缆、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巫师施法治病,以及云南地区所见到的产翁制等。马可·波罗的游记,不仅长期刺激着西方人的东方想象,而且在参与和推进全球化中发生了直接的作用。法国著名科幻作家、地理学家,《海底两万里》的作者儒勒·凡尔纳在《地理发现史》中对此评论说:“这位著名的旅行家的一生就是这样。据他口述所记录的著作给地理学的发展以巨大的影响。十八世纪中叶以前广泛流传着的这本以《世界奇迹之书》(即《马可·波罗游记》引者注)为名的著作,被用于开拓到印度、中国及中亚贸易路线的指南。马可·波罗这本著作的更大功绩还在于它在开辟新大陆的历史上所起的伟大作用。因为书中讲到的东方国家有如此丰富的财富,刺激了欧洲人要寻找一条到印度和中国海岸的较短的航路,并引出了伟大的地理大发现。”①完成了地理大发现,也就完成了地球上不同国家、不同种族、不同文化、不同动植物资源的地理分布的大发现。大航海时代的全球化在已知的人类历史特别是欧亚大陆历史的基础上,又发现了一系列的原住民族,包括印第安人、因纽特人等。人类学和民族学得以迅速发展。与此同时,陆路和海上的丝绸之路把中国的丝绸、陶瓷、茶叶、香料等源源不断地运往西方,导致长达几个世纪的欧洲“中国风”文化、艺术、建筑、园林、装饰、审美的流行,历经文艺复兴到巴洛克时期,至18世纪的罗可可时期达到顶峰。这个“中国风”可以说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首次集群在西方的隆重登场,具有深远的历史影响和意义。2020年4月,英国海洋考古学家在地中海发现12艘古沉船,内有大量完好的中国明朝景德镇瓷器。据英国《每日邮报》2020年4月21日报道,一支名叫“谜团沉船计划”的英国考古探险队近日使用精密的机器人在黎凡特海面以下1.2英里(约19.3千米)的海床上发现了12艘古代沉船。这些船被认为在埃及和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之间航行时于1630年左右沉没。沉船中发现大量完好的青花瓷器。这些古代沉船中有一艘是地中海地区发现的迄今为止最大的一只古代船只,这只船在塞浦路斯和黎巴嫩之间东部海底的泥泞部分被找到。“谜团沉船计划”的考古学家肖恩·金斯利告诉英国广播公司说:“对于考古学家来说,这相当于找到一个新的星球。这里有令人震惊的奇观,我们在地中海这些沉船中发现了最早的中国明朝瓷器,通常很难找到它们,更何况当找到它们时,它们还保存得非常好。”①这个沉船是具有象征意义的,象征着曾经的陶瓷的辉煌,后来沉默在时间的深海中,而今重现旧时的荣光,迎来大放异彩的新时代。这正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命运的真实写照。
这是一部关于传统手工艺的当代性研究方面的著作。传统工艺是中华文化的亮丽瑰宝和鲜明标志,它以最淳朴的形式,承载着民间的人文精神、道德追求、审美情趣、风俗习惯、知识体系。随着生产方式与社会形态的改变,许多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自成体系也自有天地的传统工艺,不可避免地遭遇了来自当代社会的挑战。本书集精选了传统手工艺当代性研究的最新成果,集中讨论了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与创新问题,以求进一步启发人们对这个问题的思考。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