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 36.38 6.3折 ¥ 58 全新
库存3件
作者朱军
出版社广东人民出版社有限公司
ISBN9787218155777
出版时间2021-05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58元
货号11627785
上书时间2024-12-23
朱军,笔名老凡,苏州本地作家。著有《洞庭两山一水间》《传奇唐伯虎》等多部地方文化著作。近年来专注苏州饮食文化,著有《小吃记》《饮食经》等苏州饮食文化专著,并先后在《现代苏州杂志》《苏州日报》《姑苏晚报》开设美食专栏。自2013年起,东方卫视《星光耀东方》、央视《舌尖上的中国·3》、《家乡至味》等栏目以及地方电视台和网络视频都曾多次以专题片形式介绍了作者的美食体验。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
“一天到底吃几顿饭”也能成为问题,这大概也就在苏州会有。康熙皇帝在第三次南巡抵苏州时曾犯疑:“闻吴人每日必五餐,得毋以口腹累人乎?”(《栖霞阁野乘》)到了清末民初,有位熟稔江南生活的文人徐珂则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其实上达天听者,传之过甚耳。如苏、常二郡,早餐为粥,晚餐以水入饭煮之,俗名泡饭,完全食饭者,仅午刻一餐耳。其它郡县,亦以早粥、午夜两饭者为多。”(《清稗类钞·饮食卷》)到了民国年间,海上闻人包天笑也有说辞:“就我家乡苏州而言,各业中颇有一日两餐的。”而他本人则是:“我不敢说二餐制,至少亦是二餐半制了。”
表述虽有不同,以我个人经历来说,他们说的都对。学龄前,苏州小孩基本上天天都是五餐,早、中、晚餐,外加上午十点、下午三点两次点心。大人也一样,区别是往往把上午十点的点心,改成了临睡前才吃。至于包天笑先生所说的“二餐”,我在农村时也经历过,上午十点左右吃一顿,下午四点多再吃一顿,只有在农忙时节,才有早、中、晚三餐。返城工作后,每日用餐出%就固定在了三餐,主食也如徐珂所言,常常是早餐吃粥,中午况饭,晚餐则为泡饭。时至今日,除了部分老人仍沿袭了下午吃点心的习惯,绝大多数苏州人基本上都是一日三餐。要说变化,也有,就是现在人晚上吃米饭比吃粥吃泡饭更为普遍,这也许和睡得晚有一定关系。
以粥饭为主食,司空见惯,没几人离得开。奇怪的是,许多带有贬义的苏州俗语,都捎带上了粥。比如:“倷啊吃粥饭咯?”意指对方不明事理,不通情理,做事不动脑筋;“老太婆笃粥,滴滴嘟嘟”,则是嫌人说话啰嗦;“派头一落,三顿吃粥”,讥讽的就是囊中羞涩但又硬撑门面的人;“一粒米笃粥,米气也没呒有”,表达的是轻视或藐视。
更奇怪的是,还有这样的约定俗成,即一年中有几天是不允许吃粥的,包天笑的《衣食住行的百年变迁》中有说:“非仅是元旦,即年初三、立春日、元宵夜,亦吃圆子,大约以‘圆’字口彩佳,有团圆之意。以下每晨每吃自制的点心,直至元宵为止。在此过程中,例不吃粥。”王稼句的《姑苏食话》中也有一说:“元旦那天是忌吃粥和汤茶淘饭,据说,如果吃了,凡出远门都会下雨。”而有些日子却又必须要吃粥,《太仓州志》有记:“夏至日食夏至粥,以小麦、蚕豆、赤豆、红枣和米煮粥,互相馈遗。”大约取意清凉消暑度苦夏。三月三,上巳节,这天也要吃粥,《吴郡岁华纪丽》中有句:“粥香饧白市,诗牌酒盏筵,藉以祓除不祥,陶写情兴焉。”
……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