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古贺史健,自由作家。1973年出生。以对话创作(问答体裁的执笔)见长,出版过许多商务或纪实文学方面的畅销书。他创作的极具现场感与节奏感的采访稿广受好评,采访集《16岁的教科书》系列累计销量突破70万册。近30岁的时候邂逅阿德勒心理学,并被其颠覆常识的思想所震撼。之后,连续数年拜访京都的岸见一郎并向其请教阿德勒心理学的本质。本书中他以希腊哲学的古典手法“对话篇”进行内容呈现。著有《想要让20岁的自己接受的文章讲义》。
目录
导言 何谓“writer” “writer”就是写东西的人吗 不是去写作,而是去创造内容 编辑们在编辑什么 写作者是做“编辑”的 再次探讨写作者的定义 第一部 分取材 第1章 一切始于“阅读” ... 像阅读一本书一样去阅读世界 ... 为什么你写的文章无聊 ... 判断信息,而不是捕捉信息 ... 像做采访一样去阅读 ... 乱读比多读更重要 ... 差文章给你的提示 ... 为了阅读“我”这个人 ... 读书的体力和改变自己的勇气 ... 第2章 问什么,怎么听 ... 取材为什么难 ... 别把取材当成面试 ... 分解“听”的意义 ... 如何建立倾听的基础 ... 抛开作为写作者的自己 ... 不要评判对方讲的内容 ... 切换提问的主体 ... “老生常谈”的可怕之处 ... 不要混淆“真心话”和“秘密” ... 锻炼提问能力的“连词” ... 怎样打动自己 ... 第3章 调查与思考 ... 取材的三个阶段 ... 为什么会写出让人看不懂的文章 ... 用自己的话去思考 ... 为了扩大自由的范围 ... 抓住他人专享的文体 ... “附体”写作真的可能吗 ... 最后的取材对象 ... 遵循理解和情感的四个步骤 ... 寻找优选的反对意见 ... 取材,一场知识的探险 ... 第二部分 执笔 第4章 文章的基本结构 ... 思考写作者的职能 ... 去翻译,而不是写作 ... 在言文一致没有实现的世界里 ... 语言的透视法 ... “主张、理由、事实”让文章合乎逻辑 ... 如何选择论据 ... 从说服到信服 ... 让人信服的条件 ... 难懂的日语和起承转合 ... 从“起承转合”到“起转承合” ... 再论翻译 ... 第5章 如何考虑结构 ... 在让语言接触外部环境之前 ... 舍弃什么,又留下什么 ... 绘本思考,锻炼你的结构能力 ... 用10张图画讲述桃太郎的故事 ... 考虑结构的完整性 ... 考虑信息的稀缺性 ... 考虑主题的代入感 ... 为什么要用图画去考虑结构 ... 表明公交车的终点站 ... 第6章 认识原稿的文体 ... 比尔·盖茨的自白 ... 书是“不错的自媒体” ... 书的结构①如何设计“体验” ... 书的结构②如何设计各个章节 ... 书的结构③如何设计读后感 ... 采访稿①比起信息,多描绘“人” ... 采访稿②描绘一个口头语的“我” ... 对话稿①对话与采访的区别 ... 对话稿②要再现现场的什么 ... 散文①专栏和散文的区别 ... 散文②从情绪化的文章到感受型的文章 ... 如何考虑内容的保质期 ... 先确定风格,而不是类型 ... 第7章 创作原稿 ... 原稿三要素 ... 节奏①为什么需要朗读和抄写 ... 节奏②注意“两个B” ... 节奏③让文章看上去好读 ... 修辞①给想象力添上辅助线 ... 修辞②比喻是怎么创造出来的 ... 修辞③看穿类似性的能力日益重要 ... 修辞④写作的“力量训练” ... 情节①什么是“论文式情节” ... 情节②按照逻辑顺序,而不是时间顺序 ... 情节③“距离”比起伏更重要 ... 情节④起承转合,关键在“承” ... 掌握自己的文体 ... 第三部分 推敲 第8章 名为“推敲”的取材 ... 推敲就是向自己取材 ... 如何阅读自己的原稿 ... “朗读、异读、笔读”三部曲 ... 作者和读者,谁优先 ... 请“不错读者”降临 ... 如何发现逻辑上的矛盾 ... 所有的原稿都有过度和不足 ... “犹豫即舍弃”的原则 ... 避免写出“不好意思被人读到的原稿” ... 怎样才算“写完了” ... 第9章 “写完”原稿 ... 成为专业的条件 ... 何为编辑 ... 为什么写作者需要编辑 ... 反馈也是取材 ... 推敲中的“如果” ... 提不起劲的真相 ... 推敲的最后阶段要看什么 ... 做个自信的人 ... 原稿怎样才算完成 ... 后记 ...
内容摘要
第1章一切始于“阅读”
像阅读一本书一样去阅读世界
牛顿看到苹果从树上掉下来,于是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这已是个家喻户晓的故事了。虽说有人指出这个故事其实是后人编造的,但许多人在提到它的时候都忽视了最重要的部分。
牛顿并不是从“苹果为什么会掉下来”的疑问中得出万有引力定律的。他又进一步问道:“为什么苹果会掉下来,而月亮却不会?”在对月亮不会掉下来的原因进行数学研究后,他才最终得出了万有引力定律。这里的苹果只是一个铺垫而已。
对于牛顿的天才之处,爱因斯坦如此评价:
“对牛顿来说,自然就是一本翻开的书。他可以毫不费力地阅读上面的文字。”
对牛顿来说,自然,也就是宇宙的一切,是一种充满着各种刺激的“阅读物”。牛顿可以毫不费力地阅读它。飘在天空之上的月亮也好,从树上掉下来的苹果也好,对牛顿而言都蕴藏了无与伦比的奥秘,而且他又十分享受解谜的过程。
也许这样的解读有些过了,但以上其实可以看作是爱因斯坦对于牛顿的个人评价。作为取材者的写作者所应追求的目标,正在这一评价之中。
对于取材者来说,“世界”就是一本翻开的书。
取材者必须要像阅读一本书一样阅读他人和他人所说的话。
取材者必须要像阅读一本书一样阅读“事件”,并且要读到它的最深处。
取材者不是在“求解”,不是在寻找一个科学的、数字的、客观的“标准答案”,而是从取材者自身的主观角度去“阅读”世界,而且要一个劲儿地读。
阅读印刷品,阅读视频,阅读广告,阅读音乐,阅读服务,阅读城市变迁和四季轮回,阅读人们不同的声音……在绿树成荫的街道上散步的时候,在摇晃的列车上看风景的时候,在与家人朋友交谈的时候,要多去感受,多去发现问题,并且尝试用自己的语言给出回答。这就是取材,也是阅读。只要写作者还需要取材,那么他就必须把写作外的所有时间都用来“阅读”。写作者一定要把精力投放在观察和思考上。
我结识了很多令我崇拜的写作者。我有时也会作为取材者聆听他们的故事,展开深入交流。通过这些交流,至少有一件事我十分肯定。
那就是:优秀的写作者无一例外都是优秀的取材者。取材已经融入了他们的日常。他们其中的许多人都酷爱读书,即便他们没有……
主编推荐
写作*重要的不是技巧,而是要遵循的原理 成为一名专业的“写作者”,写出令人疯传的“文章” 作家、编辑、写手等所有内容创造者的推荐指南! 《被讨厌的勇气》作者亲传的写作畅销书的秘密 历时3年精心打造,带你掌握写作的核心! 从原理、原则、心态、技术,到架构设计与解析 写作超过93本书,优选累积销售超过1300万册! 想写出不错的作品,*先锻炼的不是写作能力,而是阅读能力? 写出的作品晦涩难懂,是写作能力有问题吗? 比起“起承转合”,“起转承合”更符合内容的创作? 想要搭建写作框架,*快的办法是锻炼你的绘本思考能力? 想要提高阅读体验,*好借鉴百货大楼的设计? 想要妙笔生花,就得多背诵名言佳句? 本书从取材、执笔和推敲三个方面讲述什么才是写作的核心、创作完成前所要经历的所有步骤,以及通过文字来传达思想所需具备的关键能力,带你了解写作的真正内涵与本质,全面提升写作的能力! 所谓取材,并不是“采访”。像阅读一本书一样去阅读世界,一切由此开始。 所谓执笔,不仅是“写作”,更是“思考”。只有思考才能孕育出意思通达的文章,而不是凭感觉。 所谓推敲,是一种让原稿更上一层楼乃至两层楼的努力,是与自己的极限进行的较量。 无论你是作家、编辑、写手、文案创作者,还是从事企划、管理工作的人员,都能从本书中学到如何更精准地通过写作来表达自己,创作出让人眼前一亮的作品,进而通过写作改变自己和影响世界。
精彩内容
怀着写一本“给写作者的教科书”的信念,作者创作了本书。或者更准确地说,“如果要办一所培训写作者的学校,那么我会希望有这样一本教科书”——这是写作本书的出发点。包括导言在内,本书共有10章,主要由“取材”“执笔”“推敲”三大部分组成,告诉我们什么才是写作真正的核心、完成作品前要经历的所有过程,以及通过文字传递信息时应具备的能力。同时,在本书中,作者还介绍了很多写作的方法,从写作的原理、原则、心态、技术到结构设计,带领读者掌握写作的真正核心!作者衷心地希望本书能够帮助到职业写作者和编辑,以及有志于此的人们,还有所有想要通过写作改变自己和世界的人,提高自身的写作能力。
媒体评论
当意识到作者的描述方式接近是源自于他的自身感受时,读这本书就像在读小说一样。 ——糸井重里,HOBO日刊ITOI新闻创始人 30年前刚开始担任杂志编辑的我要是当时能读到这本书,肯定能写出更多有意思的报道吧!这本书中记述了写作的种种“秘诀”—都是我在杂志编辑的工作中有意识或无意识地遵循着的各项原则。 ——松井一晃,日本《文艺春秋》总编辑 看到“取材”二字,我们往往会联想到向他人取材的场景,但其实向自己取材也需要具备相当的技术,不是吗?当我想要了解自己时,想要传递些什么时,就会拿起这本书。它正是我们需要的教科书。 ——早川五味,创业家、ILLUMINATE品牌创始人 精彩的个案研究。从事物内部出发,生动而详细地讲述了“专业意味着什么”。这本书带给我很多惊讶和收获,还有阅读的快感。 ——篠田真贵子,株式会社YeLL董事长 我深受感动。内容很好,特别是文章写得很出色,有种雕塑般的美感。对作者的尊敬超越了我对他的嫉妒。这也许是我人生中第一次从实用型文章中感受到美感。古贺史健先生给这个世界留下了一件宝物。 ——佐渡岛庸平,日本漫画编辑、株式会社CORK创始人 所有做企划的人、要创业的人、需要经常与人交流的人,都应该读一读这本书。这是一本帮助专业人士把工作完成好的不错教科书。 ——成毛真,日本书评网站HONZ创始人 只要这一本就够了!精心打造能够流传百年的“教授文章写法的定本”。 —— 柿内芳文,《写作的勇气》的责任编辑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