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体化语境下新世纪文学的转型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媒体化语境下新世纪文学的转型研究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86.55 6.3折 138 全新

库存7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邦卫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ISBN9787516197424

出版时间2016-06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138元

货号9060222

上书时间2024-12-22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引论?媒体化语境下的新世纪文学(1)

 一?“表意焦虑”:新世纪文学的新命意(1)

 二?“文与境谐”:新世纪文学的新语境(6)

 三?“鼎足三分”:新世纪文学的新格局(11)

 四?“传媒为王”:新世纪文学的新驱动(16)

 章?语境转型:从“政治化”到“媒体化”(21)

 一?“政治化”:20世纪中国文学的语境(22)

 二?“媒体化”:新世纪文学的语境(29)

 三?“媒体化”的五副面孔:新世纪文学的语境呈现(38)

 第二章?观念转型:从“纯文学”到“泛文学”(61)

 一?环化:“纯文学”与“泛文学”的迭变(62)

 二?泛化:新世纪文学的“滥用”与“他用”(64)

 三?具化:新世纪文学“泛化”的表象与表征(68)

 四?活化:“泛文学时代”的文学观(81)

 第三章?属性转型:从“文学性”到“媒介性”(上)(96)

 一?走进文学内部的“文学性”(97)

 二?走向文学外部的“文学性”(99)

 三?“文学已死”:新世纪文学对自身的取消(102)

 四?“依媒新生”:新世纪文学对自身的救赎(108)

 五?“与媒共荣”:新世纪文学对自身的实践性建构(117)

 第四章?属性转型:从“文学性”到“媒介性”(下)(134)

 一?“媒介性”的副面孔:新世纪文学的意识形态性(134)

 二?“媒介性”的第二副面孔:新世纪文学的商业性(154)

 三?“媒介性”的第三副面孔:新世纪文学的类型性(180)

 四?“媒介性”的第四副面孔:新世纪文学的娱乐性(194)

 第五章?身份转型:从“聚魅”到“祛魅”(209)

 一?媒体化语境中的文学“祛魅”(210)

 二?新世纪文学的“祛魅”过程(214)

 三?新世纪文学的“祛魅”表征(217)

 四?新世纪文学的“祛魅”症结(243)

 五?新世纪文学的“返魅”期待(254)

 第六章?场域转型:从“裂变”到“重构”(259)

 一?传统文学场的生成与结构(260)

 二?新世纪文学场的倾斜与裂变(264)

 三?新世纪文学场的重组与重构(275)

 四?新世纪三大次生文学场的争斗与博弈(278)

 第七章?机制转型:从“事业机制”到“商业机制”(288)

 一?媒介化与新世纪文学生产方式的变迁(289)

 二?媒介化与新世纪文学消费方式的变革(301)

 三?媒介化与新世纪文学传播方式的变通(315)

 第八章?话语转型:从“语言时代”到“后语言时代”(332)

 一?图像增殖与新世纪文学的境遇(333)

 二?图像化写作与新世纪文学的内图像化(341)

 三?影视改编与新世纪文学的外图像化(356)

 四?影视播映与新世纪文学的经典化与再经典化(378)

 第九章?审美转型:从“审美”到“泛审美”(383)

 一?从“日常生活审美化”到“审美日常生活化”(384)

 二?从“膜拜价值”到“展示价值”(397)

 三?从“影像”到“拟像”(408)

 四?从“审美”到“审丑”(417)

 第十章?批评转型:从“学院批评”到“媒体批评”(431)

 一?学院批评的寂静与困顿(432)

 二?媒体批评的喧哗与骚动(435)

 三?媒体批评的权力与价值(450)

 四?媒体批评的偏至与反思(461)

 参考文献(466)

内容摘要
专著《媒体化语境下新世纪文学的转型研究》以“文学与媒介的关系”和文学传播学为理论依据,剖析新世纪文学的媒体化语境的生成和文学媒介化的走向,以及媒介化进程中的种种文学行动与文学场域、文学现象与文学现实,在对新世纪文学进行整体概观之后,重点对媒体化语境下新世纪文学的转型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并深入地阐释新世纪文学的新形态和展望新世纪文学的未来。并以此来回答“什么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学”、“文学终结论”、“泛文学时代”、“传媒时代的文学性”、“新媒体文学(影视文学、网络文学、手机短信文学)”,以及新世纪文学如何在媒体化语境下寄居与栖居的世纪性问题,从而建构起一种开放的、发展的文学观和文学研究观。内容主要包括:媒体化语境下的新世纪文学;语境转型:从“政治化”到“媒体化”;观念转型:从“纯文学”到“泛文学”;属性转型:从“文学性”到“媒介性”(上、下);身份转型:从“聚魅”到“祛魅”;场域转型:从“裂变”到“重构”;机制转型:从“事业机制”到“商业机制”;话语转型:从“语言时代”到“后语言时代”;审美转型:从“审美”到“泛审美”;批评转型:从“学院批评”到“媒体批评”。

精彩内容

本书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结题成果,以“文学与媒介的关系”和文学传播学为理论依据,剖析新世纪文学的媒体化语境的生成和文学媒介化的走向以及媒介化进程中的种种文学行动与文学场域、文学现象与文学现实,在对新世纪文学进行整体概观之后,重点对媒体化语境下新世纪文学的转型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并深入地阐释新世纪文学的新形态和展望新世纪文学的未来。并以此来回答“什么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学”、“文学终结论”、“泛文学时代”、“传媒时代的文学性”、“新媒体文学(影视文学、网络文学、手机短信文学)”以及新世纪文学如何在媒体化语境下寄居与栖居的世纪性问题,从而建构起一种开放的、发展的文学观和文学研究观。内容主要包括:媒体化语境下的新世纪文学;语境转型:从“政治化”到“媒体化”;观念转型:从“纯文学”到“泛文学”;属性转型:从“文学性”到“媒介性”(上、下);身份转型:从“聚魅”到“祛魅”;场域转型:从“裂变”到“重构”;机制转型:从“事业机制”到“商业机制”;话语转型:从“语言时代”到“后语言时代”;审美转型:从“审美”到“泛审美”;批评转型:从“学院批评”到“媒体批评”。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