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中医临床名家——沈景允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浙江中医临床名家——沈景允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13.71 2.0折 68 全新

库存19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杜红根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618993

出版时间2017-09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68元

货号9607188

上书时间2024-12-22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目录
第一章 中医萌芽 1
第一节 故里人文荟萃地 1
第二节 命运多舛少年时 3
第三节 舅舅妙手解急症 5
第四节 耳濡目染结医缘 7
第二章 名师指引 12
第一节 束发从戎报家国 12
第二节 转业赴绍续苦读 13
第三节 机缘巧合入杏林 18
第四节 勤学苦练从名师 21
第三章 声名鹊起 28
第一节 甫入医院降大任 28
第二节 博采众长得真髓 30
第三节 千日斫柴终成法 32
第四节 锲而不舍镂金石 38
第四章 高超医术 43
第一节 神指点按消痹痛 43
第二节 分离解锁五十肩 70
第三节 大推复正椎间病 81
第四节 生将痛弱成康宁 108
第五章 学术成就 145
第一节 治病探源重辨证 145
第二节 手法施行明机制 152
第三节 中西合参调气血 166
第四节 寓防于治兼标本 179
第六章 桃李天下 188
第一节 学无止境立身教 188
第二节 倾囊相授几十秋 190
第三节 潜沉悬壶传大爱 194
第四节 递薪传火一脉承 198
附录 学术传承脉络 203

内容摘要
    章 中医萌芽

     节 故里人文荟萃地

     10年前,我还是个在浙江中医药大学学习的大学生,期间按要求去浙江省中医院实习时,就听说有一位老专家叫沈景允,有70多岁了,还一直在推拿科坚持门诊,当时心里就有些好奇,推拿是一个对医生的经验和体力都有要求的科类,而门诊的患者又很好多,这是一位怎样的老专家呢?每每路过其诊室门口都想一探究竟,却一直怯怯未能一睹其风采。今日,浙江中医药大学为筹备60周年校庆,收集和整理各名老中医的资料,我终于有了一个与心目中觉得神奇的老专家面对面畅谈的机会。

     杭州市城东庆春门外,有一片秀水,小巧玲珑、风景独好,有言称“北有未名湖,南有华家池”。华家池畔,秋末冬初的一个下午,阳光和煦,已是83岁高龄的沈老依然面色红润、耳聪目明,热情地邀请我们入座。听闻我们的来意,他和蔼地笑了,一张嘴便是一口浓重的绍兴腔:“从何说起呢?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吧,从医几十年啦。”

     整整一个下午,我们在他浓重的乡音里,追寻着一位老人传奇而又奋斗的一生,而沈老始终精神矍铄,丝毫未见疲态。一千多年以前他的老乡贺知章曾吟道:“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乡音,是一种地域标志,不论人漂流在何方,不管生活境遇怎样,沧海桑田、日月星辰,纵然昔日的青葱少年变成了白发老者,也难改这一独具地方特色且早已融人灵魂的腔调。已然离家一甲子的沈老,亦如是。

     沈老的故乡――绍兴,其历史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的小黄山文化。大禹治水、勾践复国的故事代代相传、家喻户晓。秦谪吏民,汉徙强宗,晋移豪族,宋迁士人,绍兴逐渐成了经济繁荣、名士云集之地。明代文学家袁宏道曾说过:“(绍兴)士比鲫鱼多。”绍兴的名人,或为一代宗师,或为群伦表率,如勾践、王羲之、贺知章、陆游、徐渭、蔡元培、秋瑾、鲁迅、、竺可桢等。统计资料表明:从全国范围看,不论从哪一方面选录人物,绍兴人都占有一定比重。清代以前的历史人物,仅《中国人名大辞典》(商务印书馆,1921年版)就收录绍籍名人500人以上。《中国近现代人名大辞典》(中国靠前广播出版社,1989年版)收录绍籍名人163人。

     然而,人杰地灵、物华天宝的绍兴,古时却被称为“南蛮之地”,并不是像现在这样人人向往秀美而醇厚的宜居之地。《史记?货殖列传》曰:“江南卑湿,丈夫早天。”江南水乡,日照水蒸,潮湿温热,疫病丛生。但令人称奇的是,绍兴自春秋吴越建都城以来,历经2500多年而城址未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有深厚、发达的医疗一路护佑。绍兴人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屡败屡战、愈挫愈勇,历经数千年发展,自成一脉。

     “不为良相,则为良医”,这是自古以来很多读书人的普遍思想,且很多良臣名士,不仅工于笔墨丹青,也颇谙岐黄之道。

     南宋有名诗人陆游不仅是一名伟大的爱国诗人,同时也是一名医术高明的医生。南宋淳熙二年,四川盆地疾病流行,尸陈遍野,时任成都府路安抚司参议官的陆游拿出自己微薄的俸禄,购买药材,亲手调制汤药,布施于民,还随身携带药材,到处施治,很多百姓因此得以存活下来。百姓们感戴于心,生了儿子起名时多冠以“陆”字以示纪念。他懂医道,擅养生,重视培固元气、畅心宽怀、清淡饮食、躬耕劳动,及至晚年虽穷困潦倒,但仍以八十多岁高龄辞世,这与他对中医学的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是密不可分的。

     明代书法家、画家、诗人徐渭一生坎坷,屡试不第,但他却十分注重养生,更是著有《素问注》(已佚),可见其对中医也有一定的研究。而另一位被国人普遍视为“反中医先锋”的大文豪鲁迅先生,其实批判的只是中医落后愚昧的糟粕,而非一概而论地主张摒弃中医。据《坟?从胡须说到牙齿》《父亲的病》等相关文章的描述,鲁迅的父亲周伯宜得了臌胀病,当时的名医陈莲河(即绍兴籍名医何廉臣,鲁迅为讽刺故而称其为陈莲河)用打破的旧鼓皮做成“破鼓皮丸”等近乎迷信的奇怪药方来医治鲁迅的父亲,很后其父亲病情一步步恶化,37岁便英年早逝。这一家庭变故使得鲁迅先生对庸医误人、故弄玄虚有了深切痛恨,甚至于说“中医不过是一种有意或无意的骗子”(《呐喊?自序》)。但其实,根据鲁迅先生的描述和现代医学的分析,其父亲是死于肝硬化腹水,何廉臣所用蟋蟀、平地木、芦根等药材本是利水消肿的良药,对延缓其父亲病情进展、改善症状是有益处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和阅历的丰富,鲁迅先生渐渐发现了中医的一些实实在在的好处,他常翻看中医药巨著――《本草纲目》,认为其是“古人宝贵的经验积累”。他在上海的时候常和弟弟周建人讨论《本草纲目》,还谈到中医草药治病见效的故事。鲁迅对《验方新编》中的一些药方也颇为赞赏,曾推荐给朋友用于治疗孩子的“疝气”。这些事都记载于《南腔北调集》和《许广平文集》中,只不过《呐喊》的名气远胜过这两本书。

     在绍兴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不仅有陆游、徐渭等隐士名流爱好中医、学习中医、应用中医、传播中医,更是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一代又一代医德高尚、造诣精深的中医学家。南宋时期,随着都城南迁,大批御医南渡,原本深藏宫中的秘籍、验方便有机会流传于民间,成为后人学习中医的不错教材。至此,“越医”也逐渐自立门户、自成一派,先后涌现出戴思恭、傅懋光、张景岳、俞根初、何廉臣等“越医”大家,且有《景岳全书》《中国医学大成》《珍本医书集成》等巨著流传后世,在近代中医药存亡兴废的斗争中,为捍卫中医、发展中医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性贡献。

     P1-3

精彩内容
为学校各学院和附属医院浙江省省级名中医和全国名中医指导老师,以及学校老中医专家。三、统一编写内容与体例以名医成长、成才之路为主线,结合名医学术思想形成、学术经验体会等从不同视角进行撰写,尽量避免与已出版著作内容重复。每本字数要求在10-15万字。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