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朱坤福,山东朱氏药业集团董事局主席、亚洲知名营销专家、亚洲首席财富演讲专家、中国管理科学院学术委员会特约研究员、中国医疗器械培训人。从事医疗相关工作24年,一直致力于古中医学骨科的学术研究、科技攻关,取得丰富硕果,在重量医学杂志发表多篇学术论文,获得发明17项、实用新型86项,被誉为中国健康产业领军人物、中国很好企业家、中国诚信企业家、中国品牌企业创新人物、中国管理创新领军人物。2005年,朱坤福先生创办山东朱氏药业集团,目前旗下拥有21家子公司,涉及医疗器械、生物诊断试剂、化妆品、保健食品、高分子材料、房产开发、物流配送、企业培训管理等领域。其贴膏生产涵盖骨科、儿科、妇科等,年销售额数十亿元以上,现已成为全国销量的贴膏生产基地。
目录
上编 灸疗的基础知识
章 灸疗的起源与发展
一、灸疗的起源
二、灸疗的形成
三、灸疗的发展
第二章 古代灸疗的种类
一、艾灸法
(一)艾炷灸法
(二)艾条(卷)灸法
(三)其他艾灸法
二、非艾灸法
(一)灯火灸
(二)天灸
(三)其他非艾灸法
第三章 灸材的制作和灸疗特点
一、灸材和灸材的制作
二、灸法的特点
三、灸的用量与灸疗的补泻
第四章 灸疗与经关系
一、位的认识
二、位的确定
三、位的取用途径
四、灸疗的取原则
五、灸疗的配法
第五章 灸疗的注意事项
一、选择施灸
二、有序施灸
三、灸疗之宜忌
四、注意事项
五、灸后调护
六、灸疮释疑
第六章 灸疗的科学性和发展趋势
一、灸疗的科学性
二、灸疗研究存在的问题
三、灸疗研究的发展趋势
下篇 常见病灸疗法
章 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的灸疗
一、感冒
二、支气管炎
三、支气管扩张
四、支气管哮喘
五、肺炎
六、肺结核
第二章 消化系统常见疾病的灸疗
一、噎膈
二、臌胀
三、呕吐
四、腹泻
五、腹痛
六、便秘
内容摘要
上编、灸疗的基础知识章、灸疗的起源与发展灸法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创造的一种疗法,是很古老的非药物疗法之一,在中医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艾灸疗法与针刺疗法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发挥过重大作用,对世界医学亦产生过一定的影响。一、灸疗的起源灸法的产生早于方药,就针灸而言,灸法可能更先于针法。一般认为用火直接烧灼皮肤的灸疗是物理疗法中很古老的方法。灸法产生于火的发现和使用之后。灸,又称“灸焫”,汉代许慎《说文解字》释为“灼也”,即是以火烧灼之意。当人类发展到次有目的地以烧灼之法来治疗病痛,灸法这种原始的物理疗法便诞生了。灸疗的起源,是在人类知道用火以后。距今五十万年以前的北京猿人,已经开始使用火。木石摩擦、钻木取火约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取火方法的掌握,为灸疗创造了必要的条件。原始社会,人们在烘烤食物和取暖中,可能因偶尔不慎被火烧灼,而减轻或治愈了某些病痛,或烤灼腹部,缓解了腹部的寒痛及胀满等症状,于是便主动用火烧灼治疗更多的病痛,就产生了灸疗。《说文解字》曰:“灸,灼也”,说明灸疗就是烧灼的意思。灸疗所用的原料,很初很可能是利用一般可以作为燃料的树枝等。灸疗的出现和艾的应用,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据《素问·汤液醪醴论》所述:“鑱石针艾治其外”。《说文解字》云:“鑱,锐也”,鑱石即尖锐的石针。艾即指艾灸疗法。隋代全元起说:砭石者,是古外治之法,有三名:一针石,二砭石,三鑱石,其实一也。古来未能铸铁,故以石为针。砭石,特别是“鑱石”,使用这些磨制石器,是新石器时代的特点,我国内蒙古多伦县和山东日照两个新石器时代遗址就发现过砭石。艾灸和砭石并论作为外治法,说明在新石器时代艾灸疗法已经成为重要的医疗方法。1973年长沙市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中有两种古代经脉著作,医学界认可它是早于《黄帝内经》的医籍。其中《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指出经脉循行部位、所主疾病及其灸治所宜等;在同时出土的《五十二病方》中,在配合药物治疗法的同时,还使用了灸法、角法、浴法、熏蒸法、熨法等,说明在《黄帝内经》成书以前,灸疗不但已经有了较为完整的基础理论,而且也有了极其丰富的临床经验。二、灸疗的形成先秦两汉时期针砭、火灸、热熨等均已广泛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为临床实践的总结和提高,以及中医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起了重大作用,是我国传统针灸医学形成的重要时期。一些文献记载了非医家在引喻射事时用艾灸法作譬喻,可推之春秋战国时期灸法颇为盛行。《庄子》载,孔子劝说柳下跖后对柳下季说“丘所谓无病而自灸也”。《孟子·离娄篇》中有:“今人欲,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的记载,足见灸疗影响的深远。甚至在历史传记中也有灸疗的记载,如《左传》载:“成公中年(公元前581年晋)景公病,延秦国太医令医缓来诊。医缓说:‘疾不可为也,病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治焉’”。这里的“攻”即指灸法。《脉法》《五十二病方》中可看出灸疗在当时已日臻完善。《汉书·艺文志》中记载我国古代治病四法:箴、石、汤、火,其中火灼就包括灸疗。《黄帝内经》中近一半的内容阐述针灸,并对灸疗的起源、适应证处方及忌多加论述,奠定了灸疗的理论基础。《黄帝内经》首先它将艾作为灸疗的主要材料,并作为灸疗的代名词。《素问·汤液醪醴论篇》说:“砭石针艾治其外也。”《灵枢·经水》说:“其治以针艾。”《灵枢·官能》明确指出:“针所不为,灸之所宜”,并产生了“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焫”(《素问·异法方宜论篇》)的辨证施灸的观点,甚至确定了灸法的补泻,如《灵枢·背俞》言:“以火补者,毋吹其火,须自灭也。以火泻者,疾吹其火,传其艾,须其火灭也。”而在《素问·骨空论篇》中记载了灸治随年壮的观点:“灸寒热之法,先灸项大椎,以年为壮数,次灸橛骨,以年为壮数”,并用灸来治犬伤病“犬所啮之处灸三壮,即以犬伤病法灸之”。同在一文中还举例记述了灸法的应用及部位,可见灸治之广了。此外,《黄帝内经》中指出艾灸的忌证为:“阴阳俱不足或阴阳俱盛者、阳盛亢热及息积”等。东汉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被后世誉为“众法之宗,医方之祖”,书中除了载有汤药治病外,还有多处提及针灸治疗,其中关于灸法的记载,虽篇幅不多,部分论述也较为笼统,但文中体现的学术思想对后世灸法的发展和运用却有着重要的意义。纵观全书共载灸疗7条,但是对灸疗的应用和忌证有所发挥。其主要观点包括:强调二三阴宜灸,认为病在三阴经,虚寒病证,阴阳之气衰弱证候,宜灸;邪踞三阳,正气未衰之实热证候,宜针,故确立了“病在三阴宜灸,病在三阳宜针”的针灸治疗法则;第二强调施灸前后须诊脉,如292条“少阴病,吐,利,手足不逆冷,反发热者,不死。脉不至者,灸少阴七壮”。116条“微数之脉,慎不可灸”。可知仲景很好重视诊脉识证在针灸治疗上的重要性,并以脉诊作为灸法宜忌的重要依据;第三提倡灸药并施,如304条“少阴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其背恶寒者,当灸之,附子汤主之”。第四重视灸法忌,对许多病症都有“可火”“不可火”“不可以火攻之”的记载,如115条“脉浮,热者,而反灸之,此为实。实以虚治,因火而动,必咽燥,吐血。”三、灸疗的发展 三国曹操之子魏东平王曹翁专研究灸法,撰集的《曹氏灸方》七卷,为很早的灸疗专著。西晋皇甫谧编纂的《针灸甲乙经》是我国现存很早的针灸专著,它汇集了《素问》《针经》《明堂孔穴针灸治要》等三部书的内容,详尽地论述了脏腑经络、脉诊理论、腧穴部位、针灸法及忌、病因病理及各类疾病的证候、针灸取穴,把针灸专门化、系统化,对针灸学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晋代葛洪著《肘后备急方》,文中对霍乱吐利,以及急救等亦注重灸疗。南北朝时,灸法盛行,有人从北方学来火灸法,“责贱争取之,多得其验,二十余日都下大盛,咸云圣火,诏之不止,火灸至七炷而疾愈”(见《南史·齐本纪第四》)。由此可见,当时灸疗在民间已盛行。西晋、南北朝时期,还出现了《偃侧图》《明堂图》等针灸腧穴图,使灸疗的腧穴更加直观,同时还有其他灸经、针灸经及孔穴书卷传世。唐代,据《旧唐书·职官志》记载:“太医令掌医疗之法,丞为之式;其属有四:曰医师、针师、按摩师、咒师,皆有博士以教之”。又《新唐书·百官志》记载:“针博士一人,从八品上”。唐朝建有医科学校,并设针灸科,由针博士教授,唐太宗又命甄枳等人校订《明堂》,做《明堂人形图》,足见唐朝对针灸的重视。孙思邈撰集的《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大力提倡针灸并用,特别是他识真胆雄,注重灸量,施灸的壮数多至几百壮。他还绘制了历目前很早的彩色经络腧穴图——《明堂三人图》,“其十二经脉五色作之,奇经八脉以绿色为之”。艾灸和药物结合运用于临床,在《千金方》中就有记载,如隔蒜灸、豆豉灸、黄蜡灸、隔盐灸、黄土灸等等。《千金要方·七窍病下》中还有用竹筒及苇筒塞入耳中,在筒口施灸以治耳病的“筒灸”,这是灸疗利用器械的鼻祖。因孙思邈有功于医道,隋文帝、唐太宗、唐高宗曾多次召见了他。在唐朝与孙思邈有同等业绩的是王焘,他的《外台秘要·中风及诸风方一十四首》倍加注重灸疗的应用。他指出:“圣人以为风是百病之长,深为可犹,故避风如避矢。是以御风邪以汤药、针灸、蒸熨,随用一法,皆能愈疾。至于火艾,特有奇能,虽曰针、汤、散,皆所不及,灸为其很要”。并提出灸为“医之大术,宜深体之,要中之要,无过此术”(《外台秘要·中风及诸风方一十四首》)。他在台阁二十年,很好注重灸疗的临床经验。此外,崔知悌的《骨蒸病灸方》是专门介绍灸疗治痨病的,而《新集备急灸经》则是灸疗治急症的专论,可喜的是唐朝已有了“灸师”这一专业职称,这些都说明在盛唐时期,我国灸疗学已正式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宋代,更加重视针灸在医疗中的作用,并将针灸列为十三科之一,使针灸学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宋代有名针灸学家王惟一撰集的《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在刊印流传的同时,还刻于石碑之上,不但便于抄咏,而且可防刊行之误。其设计制造的铜人模型两具,外刻经络腧穴,内置脏腑,对孔穴的统一起了很大的作用,实属针灸目前的重要成就。王执中的《针灸资生经》以及与其前后的《小儿明堂针灸经》《膏肓俞穴灸法》《西方子明堂灸经》以及《明堂经》《针灸经》等,在理论和实际操作上,形成了不同的针灸流派,丰富了灸疗学的内容。此外,宋代的针灸书籍中还有所谓“天灸”或“自灸”的记载,这是利用某些刺激性药物如毛茛叶、芥子泥、旱莲草、斑蝥等贴敷在有关部位上,使之发泡的方法,它是不同于温热刺激的另一类施灸方法。宋代的《太平圣惠方》,《普济本事方》以及《圣济总录》等医方书中亦多收集了大量的灸疗内容。宋代窦材的《扁鹊心书》是记载以灸法治疗各种疾病的专著,书中还记载有“睡圣散”,使病人昏睡后施灸,这是灸法应用于麻醉的很早记载。并指出常灸关元、气海、中脘诸穴,“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余年长寿”(《扁鹊心书·须识扶阳》)。明代是我国针灸的全盛时期,其间针灸学家倍出,其中杨继洲的《针灸大成》对针灸学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颇有影响于后世的针灸专著。与其前后还有徐凤的《针灸大全》、高武的《针灸聚英》、张介宾的《类经图翼》、汪机的《针灸问对》等,都对针灸学的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在明代,参照古代树枝灸的方法,又有“桑枝灸”及用特制的桃木棍蘸麻油点火后吹灭趁热垫绵纸熨灸的所谓“神针火灸”。这种方法以后又发展为用药末与艾绒混合制成艾卷熏熨的“雷火针灸”及“太乙针灸”,以及近代应用的艾条灸及药艾条灸,这些均可以认为是灸法和古代熨法的结合运用。明代还有灯火灸的记载,这是用灯草蘸油点火在病人皮肤上直接烧灼的一种灸法,也有利用铜镜集聚日光,作为施灸热源的所谓“阳燧灸”,近代则改用透镜集聚日光施灸的“日光灸”。清代,吴谦等人撰集的《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诀》在总结前人刺灸经验的基础上,用歌诀的形式表达刺灸的各种内容,便于初学和记诵。清代的《神灸经纶》是我国历目前又一部灸疗学专著,它标志着我国灸疗学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清朝末年,帝国主义的入侵虽使灸疗学和我国人民共同陷入了灾难,但广大人民需要灸疗,灸法治疗各种病痛在民间仍广为流传,并因其简、便、验、廉而扎根于民众之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政府十分重视继承发扬中医学遗产,制定了中医政策,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发展中医事业,使针灸学得到了靠前的发展和提高。自20世纪50年代起,灸法又开始引起医学界的注意,而且被用于治疗脾肿大、骨结核及药物毒性反应等多种病证。20世纪60~70年代,有关灸法的临床报道急剧增加,据统计这一时期单纯用灸或以灸为主治疗的病种就达100余种之多,而灸法真正取得重要突破性进展则是在近30余年。尤其是近年来,国家不断推进中医药发展,灸法研究日益受到重视,2008年科技部立项了我国少有灸法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灸法作用的基本原理与应用规律研究”,灸法的发展与创新迎来了新的契机,在临床和基础研究领域均取得了系列成果,大量灸法研究文献涌现,系列灸法专著出版。在其基础上,2015年科技部又连续立项启动了第二个973计划灸法项目——“基于临床的灸法作用原理研究”,灸法应用不断推进。灸法研究蓬勃发展,已成为当今中医针灸领域的研究热点。灸疗对世界医学也有很大影响。公元562年(陈文帝天嘉三年)秋八月,吴人知聪携《明堂图》等医书一百六十卷越海东渡,将我国的针灸疗法传入日本。公元608年9月,日本推古天皇遗药师惠日、倭汉直、福因等来中国学习医学。我国的医学传入朝鲜约在公元五世纪。公元692年,古朝鲜医学教育以《甲乙经》《针经》《明堂经》等教授学生。朝鲜和日本把针灸作为他们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流至今。以后针灸又传到东南亚、印度次大陆,以及欧洲。我国的针灸之花,现在已开放在世界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世界医学的组成部分。目前靠前上从事针灸医疗工作的人越来越多,如日本等国还进行了灸疗的实验研究和编纂了灸疗的专门书籍。总之,灸疗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一大经验总结,是祖国医学中的重要学科,它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发挥过较大的作用,对世界医学产生过一定的影响,现在它更加受到人们的重视。我们深信,随着今后靠前交往的增加,灸疗学在世界医坛将焕发出更加绚丽夺目的光彩,并将为世界各国人民的健康发挥更大的作用。
精彩内容
本书分上、下两篇,上篇简要介绍了疗的基本知识,包括灸疗的历史、分类与作用机制、操作流程与注意事项、适应证与忌证、穴位选用的原则和方法等;下篇重点介绍了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泌尿生殖系统、骨关节、急腹症、皮肤科、妇产科、小儿科、眼科、耳鼻咽喉科等一百多种常见多发病和部分疑难病症,且每种病细分为病证概述、灸疗取穴、灸疗方法、养护宜忌。本书对唐、宋以来历代名家医籍以及现代医家、中医期刊、杂志、报刊中发表的灸疗验方方法广收博引,纳精荟萃,内容丰富翔实,操作性、知识性强。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