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稻与家屋:瓯骆与东南亚区域文化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稻与家屋:瓯骆与东南亚区域文化研究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47.52 4.4折 108 全新

库存46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潘春见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ISBN9787520311793

出版时间2017-11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108元

货号9178734

上书时间2024-12-20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潘春见:女,广西贵港市人,壮族。1963年10月出生。1987年广西民族学院中文系毕业并留校工作,1994年中央民族大学民语三系硕士研究生毕业同时进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古籍出版规划办工作,1996年至今在广西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中国一东盟研究院)工作。自1988年发表论文《壮族传统文化的现代化探讨》以来,已先后在靠前外发表论文30余篇。主要代表作有:《花图腾祟拜与姆六甲信仰》《郁江北岸壮族农村的米饭与亲缘》《土地关系与社会建构》《文化促进中国与东盟的经贸繁荣》等。本书为作者长期研究稻米文化、家屋文化的新成果。

目录

第一章 “广谱革命”:“那·兰”文明的最早演化场

第一节 广谱革命·贝丘文化·那的文明共生

第二节 广谱革命·定居生活·家屋的文明共生

第三节 “那”:瓯骆大地上冉冉升起的第一缕文明曙光

第四节 自成体系的“水-那-兰-板-坰-勐-家一国一天下”稻作农耕文明体系


第二章 瓯骆故地一个大型壮族村落稻与家屋的人类学考察

第一节 稻与家屋的“空间一社会”秩序

第二节 “那”与家一国的互动演化

第三节 稻与家屋、生命的互动演化

第四节 稻与家屋的社会结构与亲属称谓制度

第五节 通过“二分统合”建构“中心型社会”


第三章 犀牛·稻·家屋:建构安全的生命共同体之舟

第一节 瓯骆自古是犀牛栖息的家园

第二节 瓯骆最早的牛图腾崇拜对象:犀牛

第三节 犀牛独角的神徽化:稻与家屋的安全之舟

第四节 瓯骆的布山古城曾是一座犀牛王城


第四章 稻米文化合作推进中国一东盟跨文化交流研究一

第一节 郁江北岸壮族农村的稻米文化

第二节 稻米文化合作推进中国一东盟跨文化交流研究一




内容摘要

《稻与家屋:瓯骆与东南亚区域文化研究》:

  排斥在外。“①笔者认为,贝丘遗址即使在其中期,是否真正有了农业迄今也没有直接的证据。即使有,恐怕也是受了其他文化影响的结果。赵志军等通过植硅石分析认为:虽然顶蛳山遗址所处地区广泛地分布着野生稻资源,但在稻作农业出现之前顶蛳山人与野生稻没有发生任何关系,第四期出现数量可观的栽培稻植硅石,说明栽培稻和稻作生产技术可能都是外来的。②焦天龙、何乃汉、戴国华等则根据贝丘遗址各文化层的动植物、石器、陶器等的文化遗存研究,认为华南一东南亚地区新石器时代早期的贝丘遗址尚无农业的痕迹,而是以捕捞狩猎作为经济基础。而直到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些考古报告,依然没有在贝丘遗址中找到与稻作农业起源有关的植物学依据。如2007年10月-2008年1月,广西文物考古研究所对位于广西左江流域崇左市江州区的何村、江边、冲塘三个距今5000年左右的河岸贝丘遗址小规模考古发掘的报告认为:“经科学测定,冲塘遗址NT11探方遗址剖面孢粉分析结果为,乔木植物花粉占总数76.9%,灌木及草本植物花粉占总数17.20/0,其中禾本科占2.8010,蕨类植物花粉占总数的6.1%。何村遗址T15探方西壁剖面孢粉分析结果为,乔木植物花粉占总数的78.7%,灌木及草本植物花粉占总数的14.7%,其中禾本科占1.7%,蕨类植物花粉占总数的6.60/0。江边遗址T2探方西壁剖面孢粉分析结果为,乔木植物花粉占总数的74.5%,灌木及草本植物花粉占总数的17.3010,其中禾本科占4.6%,蕨类植物花粉占总数的8.2%。从三个遗址的孢粉分析结果可知,它们所处的植物环境差异不大,基本相同,而且根据禾本科所占比例可知,当时可能并非以农业为主。”③另一种观点则相反,认为贝丘文化与稻子起源有关系。如早在1997年,覃乃昌先生就提出,珠江上游的邕江、左右江流域大量出现的新石器时代早期的贝丘遗址是该区域稻作农业出现的标志,其依据是考古工作者在该区域发现了一大批距今9000-7500年的新石器时代早期贝丘遗址,遗址内出土了石斧、有段石锛、石凿、石锤、石磨盘、石磨棒、石杵、蚌刀和釜、罐、鼎等与稻作农业有关的工具。①与此同时,张光直关于“从东南海岸已经出土的最早的农业遗址中的遗物看来,我们可以推测在这个区域的最初的向农业生活推动的试验是发生在居住在富有陆生和水生动植物资源的环境中的狩猎、渔捞和采集文化中的”②;裴安平关于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直到新石器时代中期,以食用各种水生动物和小粒型植物果实为主的广谱经济,仍是人类食物的主要来源,并为稻作的起源和发展创造了条件③,也同时支持了这一观点。

  笔者以为,主要由植物学家或农学家的技术鉴定工作而形成的前一种观点,还存在诸多可商榷之处:

  一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对贝丘遗址的植硅石、孢粉等的量化阐释及其得出的与稻作起源无关的结论,是值得商榷的。且不说一系列贝丘遗址发掘过程中是否都已做到对植物遗存的提取并在技术上形成一个科学的逻辑完整的分析体系,能够清晰地告诉我们与贝壳共存的都有哪些植物,这些植物所反映的贝丘人的广谱觅食策略与一般的狩猎采集者又如何不一样,等等,而仅就那些技术本身而言,事实上也还没有哪种技术已经达到判断标准上的通用原则。




精彩内容
本论著利用历史学与人类学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把瓯骆稻米文化的表达方式放置在建构主义的分析框架下进行。建构主义的分析框架,以稻米“三相”(稻/米/饭)、稻米“三缘”(稻缘、地缘、亲缘)等概念作为分析工具,把瓯骆稻米文化和中国—东南亚的“稻米之路”作为宏观的分析层次;把壮侗语民族与东南亚民族在稻米文化上的不同表达方式作为中观的分析层次;把壮侗语民族物质层面上的“那”、“家屋文化”等,精神层面上的伦理、观念、文学、艺术、民俗、节日等作为微观的分析层次,并通过古稻南传、占城稻北归和不错稻走向东盟的纵向历史脉络梳理,进行水稻与人类互动进化的史学文化学阐述。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