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张紧跟,现为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中山大学中国公共管理研究中心、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公共治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广东省行政管理学会理事。主要从事地方治理与当代中国政治等领域的研究与教学,出版专著3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研究成果先后获得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论文三等奖以及2011年度与2013年度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论文二等奖,2013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目录
目录
第一章导论1
第一节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1
一、问题的提出1
二、核心概念界定4
三、研究意义17
第二节文献综述25
一、既有相关研究的基本概况25
二、对已有研究的评论38
第三节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45
一、案例研究方法45
二、研究思路48
第二章地方政府参与式治理创新的背景50
第一节公众日益增长的参与诉求51
一、改革开放为公民意识成长提供了现实条件53
二、市场经济发展促进了公民意识的成长60
三、市场经济发展促进了公众参与64
第二节党和政府的积极回应66
一、发展有序的公众政治参与66
二、深化行政体制改革以推进公众参与公共决策72
第三节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为参与式治理奠定了制度基础88
一、参与式治理88
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为参与式治理提供了广阔的发展
空间94
三、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为参与式治理提供了制度化保障98
第四节网络社会使参与式治理更为便捷107
一、网络社会的来临107
二、网络赋权于公众112
三、网络社会促进了地方政府参与式治理创新117
〖1〗〖2〗
地方政府参与式治理创新研究
〖2〗〖1〗目录
第五节部分地方政府治理面临挑战124
一、地方政府治理创新面临挑战124
二、地方政府亟须提高公共治理能力127
三、部分地方政府呈现出被动的反应式治理130
第三章地方政府参与式治理创新的实践135
第一节参与式决策136
一、公共决策科学化与民主化的融合遭遇挑战136
二、地方政府的参与式决策创新142
第二节参与式预算163
一、参与式预算的含义163
二、当代中国参与式预算的发展166
三、相关典型案例174
第三节参与式环境治理184
一、背景184
二、地方政府的参与式环境治理创新192
第四节参与式绩效评估206
一、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的重要性206
二、现行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成效及其不足209
三、以人民为中心是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的新型价值取向212
四、创新实践215
第四章地方政府参与式治理创新的绩效及存在的问题236
第一节地方政府参与式治理创新的绩效237
一、促进了公众有序参与237
二、促进了地方政府与公众协作共治243
三、改善了地方政府治理绩效247
四、缓和了社会矛盾253
五、增强了地方政府的合法性与公信力258
第二节地方政府参与式治理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262
一、选择性运用263
二、部分参与式治理创新作用不明显268
三、创新效力不足268
四、内在条件缺失的风险较大273
五、既难以持续又难以扩散282
第五章走向未来的地方政府参与式治理286
第一节制度环境因素288
一、制度环境下地方政府面临的风险与激励288
二、相关法律制度供给情况292
三、参与式治理中公众的组织性296
第二节治理机制中的限制性因素300
一、地方政府与公众的非对称性300
二、缺乏健全的参与式治理机制303
第三节治理主体层面的限制性因素310
一、公众参与意识和能力不足310
二、地方政府在参与式治理中具有高度的自主性313
第四节深化地方政府参与式治理创新的思考317
一、完善相关制度环境318
二、健全治理机制331
三、调适治理主体337
第六章结论与讨论343
一、基本结论343
二、讨论:认真对待地方政府参与式治理创新352
参考文献371
后记396
内容摘要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改革开放以来,地方政府创新在推动当代中国持续高速发展进程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被认为是过去40多年中国创造发展奇迹的关键性动力。在此过程中,地方政府通过推动政治改革、行政改革、公共服务与社会治理创新,既破解了一些传统体制弊端又孕育了制度创新。地方政府创新成为推动社会善治与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动力源和突破口,是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应对分权化、市场化、全球化的各种挑战中,地方政府创新既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参考和学习的榜样,也对各种新型治理工具在全国推广的可行性进行了检验。为中央决策者提供了比较充分的决策依据,从而有助于降低当代中国集中治理的风险。基于此,有学者认为,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及其“以点带面”的创新扩散,是成就当代中国治理的重要原因①,也是中国提升应对不断变化的复杂环境的适应能力的关键环节①。
但是,由于公众参与不足,不仅地方政府创新的持续和扩散面临挑战.而且民众不能充分共享创新发展的成果,于是与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相伴生的社会矛盾与冲突也有所增多,一些地方政府陷入了“强发展、弱治理”的局部治理困境。尽管研究者注意到专家智囊、媒体、NGO(非政府组织)和普通民众等开始对地方政府治理过程开始有了一定影响②。但总体上地方政府治理过程还有待进一步向公众开放,才能促进地方政府创新的可持续发展。目前,一些汲取性有余而包容性不足的地方政府治理要么排斥公众参与,要么无法制度化地吸纳公众参与,往往驱使公众选择非制度化的利益诉求机制,使得地方政府治理面临诸多挑战。既有研究发现:基于制度结构与行动者的互动关系,相对封闭的行政决策体制、对政策议程的垄断、媒体的情绪化传播以及地方政府的不当回应为公众采取非制度化方式表达利益诉求提供了政治机会,共同引发了地方政府治理中公众非制度化利益表达的发生。③于是,一方面,改革开放以来持续快速的经济社会发展以及法治国家建设的不断深化,使得公众对社会治理与生活质量不断提出了更高需求,人们越来越关注与自身息息相关的社会和民生问题。另一方面,缺乏公众有效参与的地方政府治理在局部区域暴露出的治理不力、治理不合法会触发社会冲突和民生纠纷.如暴力拆迁事件、环境污染整治、社会应急管理、公共安全事件等,暴露出一些缺乏包容性的地方政府治理的弊端。因此,如何......
精彩内容
参与式治理作为由地方政府培育的旨在通过向普通公民开放公共政策过程以解决实际公共管理问题的制度和过程的总和,正在成为一种不断扩散的国家治理创新机制。本书主要从地方政府创新与公众参与双向互动的角度,通过案例研究和比较研究,梳理了当代中国地方政府参与式治理创新的背景,描述了当代中国地方政府参与式治理创新的主要实践及案例,总结了其发展成效并分析了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从制度环境、治理制度和治理主体三维互动的视角剖析了当代中国地方政府参与式治理创新的面临的限制性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思路。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