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众创空间的发展状况系统内部机理分析与外部效应研究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
23.41
6.2折
¥
38
全新
仅1件
作者金鑫
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
ISBN9787521824278
出版时间2020-03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38元
货号11311745
上书时间2024-12-19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金鑫,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目前任教于中央财经大学信息学院。承担过各类重量、省部级项目二十余项,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和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上百篇,出版专著、教材、二十余项。
目录
章 绪论
节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第二节 众创空间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方法
第四节 本书的主要内容和框架
第二章 相关理论综述
节 商业模式理论
第二节 创新创业理论
第三节 资源基础理论
第四节 产业集聚理论
第五节 效率评价理论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我国众创空间学术研究发展状况——基于文献计量分析
节 相关研究
第二节 数据来源
第三节 众创空间机构与作者分析
第四节 关键词共现分析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我国众创空间产业发展状况和商业模式分析
节 相关研究
第二节 我国众创空间产业状况分析
第三节 众创空间的商业模式分析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众创空间生态系统的系统特征与运行机制研究
节 相关研究
第二节 众创空间生态系统的概念
第三节 众创空间生态系统模型
第四节 众创空间生态系统分析
第五节 众创空间生态系统运行机制分析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众创空间集聚和影响因素分析
节 相关研究
第二节 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第三节 结果分析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众创空间投入产出效率研究
节 相关研究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模型构建
第三节 投入产出效率分析
第四节 投入产出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典型地区众创空间政策分析
节 相关研究
第二节 政策工具选择与设计
第三节 地区选择及数据来源
第四节 政策工具分析结果
第五节 政策文本词频统计
第六节 政策对比分析结果
第七节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节 主要结论
第二节 主要贡献
第三节 局限性与展望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技术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推动了科技创新模式的转变。传统的以技术发展为导向、科研人员为主体、实验室为载体的科技创新活动,正转向以用户为中心、以社会实践为舞台、以共同创新、开放创新为特点的用户参与的创新2.0模式。众创空间就是顺应创新2.0时代用户创新、大众创新、开放创新的产物,是把握互联网环境下的创新创业特点和需求,通过市场化机制、专业化服务和资本化途径构建的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新型创业服务平台的统称,其实质是创客与众筹、众包的结合空间,是创意、创业、创造与投资的结合空间。
在2015年1月28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提出要大力发展“众创空间”的举措,以此为创新创业提供发展平台。同年3月11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提出了系列发展
目标:到2020年,形成一批有效满足大众创新创业需求、具有较强专业化服务能力的众创空间等新型创业服务平台,以及孵化培育一大批创新型小微企业,并从中成长出能够引领未来经济发展的骨干企业,形成新的产业业态和经济增长点等。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理念的普及,以及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众创空间如雨后春笋般成长和壮大起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再一次掀起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浪,众创空间作为一种双创载体扮演着重要角色,其为空间内创新创业企业提供了人员、投资、物力、创业配套等方面的服务,对于空间内企业创新创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助推作用。从2015年开始,科技部火炬中心分批次审批国家级众创空间备案,分别于2015年日月公示136家①,2016年2月公示362家2,2016年9月公示839家①,2017年12月公
示639家④。截至2018年10月,国家级众创空间共计1952家④,之后有几十家众创空间被取消备案资格,至2019年11月,国家级众创空间共计1888家。由此可见,众创空间优胜劣汰的健康发展机制已基本形成。
促进全民创新创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现阶段的最迫切要求,是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促进经济发展、提高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途径。构建以互联网为依托,面向人人的“众创空间”创业服务平台,对于进一步完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激发亿万群众的创造活力,培育包括中小企业、大学生在内的各类创新人才和创新团队,带动扩大就业,打造经济发展的新“发动机”,具有重要意义。
虽然众创空间在产业实践中发展迅速,但是作为一个新生事物,众创空间的商业模式仍然在探索演进过程中,其内在的运行机理和外部效应研究,以及相关的支撑理论等研究还不完备。本书针对我国众创空间的发展状况、系统内部机理和外部效应进行研究,将从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视角,积极探索分析适合中国国情的众创空间发展路径,推动“双创”工程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二、研究意义
本书面向众创空间的发展状况、系统内部机理和外部效应,将从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视角,积极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众创空间发展路径。
本书针对国内众创空间发展状况的研究,有助于细致梳理众创空间领域的发展脉络,深入揭示众创空间的发展过程;针对众创空间系统内在机理的研究,聚焦于众创空间生态系统的系统特征和运行机制,有助于丰富众创空间生态系统研究理论,促进众创空间生态系统建设;针对众创空间外在效应的研究聚焦于众创空间外在作用关系,主要包括众创空间的空间集聚效应、投出产出效率等,有利于探索促进众创空间发展的影响因索,推动众创空间的产业实践,进而推动“双创”工程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因此,本书具有非常明显且非常重要的理论研究意义和实践应用价值。
精彩内容
《我国众创空间的发展状况、系统内部机理分析与外部效应研究》拟解决的主要问题是我国众创空间发展状况、系统的内在机理和外部效应实证研究。研究重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对国内众创空间学术研究发展状况、产业发展状况及商业模式进行分析。借助文献计量软件对众创空间领域的文献进行分析并从定量角度梳理众创空间领域的发展脉络,可以深入揭示众创空间的发展过程,有利于其他学者更好地把握众创空间的理论体系、发展形势和未来方向,同时也可以在前人的基础上更好地展开对众创空间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众创空间作为新兴事物,其产业现状和商业模式也是亟须探讨的难题。学术界关于众创空间的分类与商业模式划分的研究并未形成一致的意见。众创空间模式的侧重点各不相同,针对各具特长的众创空间,不同类型的企业通过明确众创模式与传统创新模式的区别以及众创空间所具有的优势,可以有选择地入驻并获得价值增值服务和创业辅助。根据众创空间的产业现状分析其商业模式,丰富了众创空间商业模式的理论研究。
二是对众创空间系统内在机理的研究。关于内在机理的研究聚焦于众创空间生态系统的系统特征和运行机制。从“众创空间”被提出到现在,我国已出现了众多的众创空间发展形式。众创空间利用互联网思维集聚了各种创业创新服务要素,这种模式创新由个人、政府、互联网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创投机构、中介机构等多主体构成,不仅适应“互联网+”和新常态的背景,同时将复杂的双创生态环境与创新系统相融合。随着众创空间的不断发展,众创空间平台不断与创业团队、政府、科研院所、投资机构等外部实体进行广泛的联系和交流,逐步形成了一个稳定的、持续发展的生态系统。分析研究众创空间的系统特征和运行机制有助于采取更适当的策略促进众创空间生态系统的建设。
三是对众创空间外在效应的研究。关于外在效应的研究则聚焦于众创空间与众创空间之间的作用关系。众创空间是创新资源和创业资源的集聚平台,并逐渐出现地理上的集聚。研究众创空间的集聚有助于了解、总结众创空间发展过程中的经验、做法,并改善众创空间发展的地域不均衡、行业不均衡。综合来看,对于全国各省份众创空间的运行效率还没有一个相对科学的论证和解释,对于投入的各项资源是否达到了最初的预想效果还有待考证,影响其效率的具体因素也还没有得到详细讨论。众创空间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影响其效率的因素有很多,包括政府政策、经济环境、自身盈利模式、人才管理等诸多方面,为了众创空间的长远发展,对于诸多影响因素的挖掘是必要的。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