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儿童文学怎么教:儿童文学文体知识与阅读教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儿童文学怎么教:儿童文学文体知识与阅读教学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32.91 4.8折 68 全新

库存74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朱自强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0309620

出版时间2021-03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68元

货号11727641

上书时间2024-12-19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朱自强,中国海洋大学名师工程讲席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格林奖获得者。主要学术领域为儿童文学、语文教育、儿童教育研究,出版有《朱自强学术文集》(10卷)以及《儿童文学的本质》《儿童文学概论》《中国儿童文学与现代化进程》《小学语文文学教育》《小学语文儿童文学教学法》等。翻译日本儿童文学名著20余种、绘本近百种。



目录

自序

第一章 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育


一、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育的历史渊源

二、儿童文学是什么样的文学

1.儿童文学是朴素的文学

2.好的儿童文学作品是有意味的

3.好的儿童文学作品寓深于浅

三、儿童文学为什么是小学语文教育的主体性资源

问与答


第二章 童谣的艺术特点与阅读教学


一、童谣释义

二、童谣的分类

三、童谣的价值

1.记载和保存民俗

2.传递正确的道德观与价值观

四、童谣的特质

1.趣味性

2.浅易性

3.音乐性

五、童谣的修辞和表现手法

1.顶真

2.比兴

3.白描

六、童谣的十种形式

七、童谣的阅读教学

1.唱诵教学法

2.比较教学法

3.游戏教学法

4.提问教学法

5.选择教学法

问与答


第三章 童诗的艺术特点与阅读教学


一、童诗的艺术特点

1.童诗的“独白”

2.童诗的意象

3.童诗的“自我”

4.童诗的修辞

二、童诗的阅读教学

1.朗读教学法

2.改写教学法

3.选择教学法

4.“欲言又止”法

5.比较教学法

问与答


第四章 儿童故事的艺术特点与阅读教学

一、什么是故事

二、儿童故事的艺术特点

1.事件具体而完整

2.事件能够引起并满足读者的好奇心

3.人物性格类型化

三、儿童故事的阅读教学

1.如何整体地把握一个作品

2.选择教学法

3.词语教学法

4.改写教学法

问与答


第五章 童话的艺术特点与阅读教学


一、童话的定义

二、民间童话与创作童话的区别

三、童话与幻想小说的区别

四、童话的阅读教学

1.“天真的方式”

2.教学示例:《去年的树》的阅读教学

问与答


第六章 绘本的艺术特点与阅读教学


一、绘本的艺术特点

1.绘本是一种媒介

2.绘本是一种统合了视觉和听觉的艺术

3.绘本能与读者互动,极具建构性

二、绘本的阅读教学

1.复述教学法

2.游戏互动法

3.推演教学法

4. 比较教学法

5.教学示例:《我的爸爸叫焦尼》的阅读教学

问与答


第七章 儿童小说的艺术特点与阅读教学

一、儿童小说的文体特点

1.儿童小说的“情节”与儿童故事的“事件”的区别

2.儿童小说的人物与儿童故事的人物的区别

二、儿童小说的阅读教学

1.关注作品的结构及作品刻画的人物性格

2.如何教儿童成长小说

问与答


第八章 儿童散文的艺术特点与阅读教学

一、散文是什么

二、儿童散文的题材和类别

1.直接描写儿童生活的散文

2.作者回忆童年往事的散文

3.表现大自然的散文

4.记述旅行见闻的散文

三、儿童散文阅读教学的几个原则

1.重视叙事性

2.重视视角

3.抓住文中那个不散的“神”

问与答


第九章 整本书阅读的教学方法

一、什么是阅读

二、什么是整本书

三、整本书阅读与单篇作品的阅读有哪些区别

1.整本书包含更多的信息

2.整本书有更复杂的结构

3.整本书中的人物性格更复杂

4.整本书有更多、更复杂的人物关系

四、进行整本书阅读指导必须具备文体意识

五、整本书的结构类型

1.单线贯穿结构

2.双线交织结构

3.主线和单副线结构

4.主线和双副线结构

5.树状结构

六、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注意事项

1.教学之前要对作品进行整体性的研究

2.要将学习的重点作为阅读与教学的切入点

3.要关注作者在书中使用的修辞手法

问与答



内容摘要

儿童故事的阅读教学


一、如何整体地把握一个作品

我在《小学语文儿童文学教学法》一书中,提出了关于儿童文学阅读的六个原则,其中一个原则就是“形式分析”。所谓形式分析,就是在面对儿童文学作品时,我们不仅要讨论、阐释、揭示作品表现了什么内容、什么情感、什么价值观,而且要讨论作品的写法以及表现形式。我将以“青蛙和蟾蜍”系列故事中的《等信》为例,从形式分析的角度讲一讲,教师应如何整体地把握一个作品。《等信》这个故事的内容梗概是这样的。

蟾蜍告诉青蛙因为从来没有人给它写信,所以它很不开心。青蛙赶紧回家给蟾蜍写了一封信并拜托蜗牛给蟾蜍送信。接着,青蛙跑去蟾蜍家。 这时候蟾蜍已经躺在床上睡觉了。青蛙让蟾蜍起来等送信的,蟾蜍说:“我已经等烦了。”青蛙往窗外望了望,蜗牛还没有到。过了一会儿,青蛙又催蟾蜍起来。蟾蜍说:“不会的,绝对不会有人寄信给我的。”青蛙又往窗外望了望,蜗牛还没到。青蛙告诉蟾蜍,也许今天有人给它寄信,蟾蜍不相信。青蛙再一次往窗外望了望,蜗牛还是没到,于是青蛙告诉蟾蜍自己给它写信的事。蟾蜍开始和青蛙一起等信。四天以后,蜗牛终于把信送到了。蟾蜍接到信,心里很高兴。

苏联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语文老师在备课时,要能够找出文本的关键点来。找关键点对阅读教学来说也非常重要,是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开端,关键点找得准、找得好,阅读教学的后续开展就有了强大的保障。在《等信》这个故事里,“青蛙向窗外望了三次”体现出青蛙内心的焦急,这与蜗牛动作的缓慢形成了对比,这就是这个故事最核心的关键点。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时要把这个关键点突显出来,让学生领会故事的表现形式。

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说说怎么在教学中突显上述关键点。我曾给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甚至三、四年级的学生讲《等信》。我问学生:“在这个故事里谁在等信?”学生马上就能回答出来:“是蟾蜍在等信。”然后又有学生说:“青蛙也在等信。”我便和学生交流:“不是蟾蜍在等信吗,怎么变成青蛙在等信了?”学生回答:“蟾蜍因为收不到信而难过,青蛙不想让它难过,就给它写了一封信,所以青蛙也在等信。”我提第二个问题的目的是要突显出这个故事的主题是友情。

接下来,我就带领学生分析故事的表现形式。我问:“在这个故事里没有出现‘着急’这个词,但作者有没有写着急这件事?”学生马上回答:“写到了!”一个学生还站起来说:“老师,写到了。青蛙往窗外望了三次,它心里该有多着急啊!”我又问:“这个故事里也没有出现‘慢’这个词,但作者有没有写到慢这件事?”学生回答:“老师,写到了。蜗牛四天才把信送到,这还不慢吗?”我之所以提这两个问题,其实是想引出这个故事的关键点。

我之后使用了阅读教学中的改写教学法。我问:“大家看,能不能把送信的蜗牛改成兔子?”学生都回答“不能”。一位学生站起来说:“老师,不能换。如果把送信的蜗牛换成兔子,兔子跑得比青蛙还快,没等青蛙跑到蟾蜍家,兔子就已经把信送到了,这样我们就看不到青蛙往窗外望三次这样的事了。”这个分析很精彩,这位学生连故事里的哪些情节表现了青蛙与蟾蜍的友情都抓住了。如果将蜗牛换成兔子,此处也就没办法表现青蛙与蟾蜍的友情了。还有一位学生的回答也非常精彩,他说:“老师,不能换。如果把蜗牛换成兔子,这个故事的题目就不对了。”这个故事的题目是《等信》。兔子跑得那么快,马上就能把信送到,青蛙和蟾蜍还用等信吗?既然不用等信,那这个故事的题目就不对了。

我曾经向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提出过一个问题:“在故事中青蛙很着急,但蜗牛偏偏不急,这使得这个故事很有趣;如果作者写青蛙在那儿着急,送信的兔子比青蛙还急,跑得比青蛙还快,立刻就把信送到了,这个故事就没意思了。作者是用了什么写法?”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