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传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
24.74
6.2折
¥
39.8
全新
仅1件
作者[法]罗曼·罗兰
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ISBN9787540462253
出版时间2012-01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39.8元
货号9739384
上书时间2024-12-18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罗曼•罗兰(Romain Rolland,1866-1944),法国思想家、文学家,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小说家、传记文学,音乐评论家和社会活动家。著有《名人传》《约翰•克利斯朵夫》等。
目录
导读
贝多芬传
原序
初版序
传记
印象
故里
革命
耳聋
爱情
战争
婚约
光荣
悲惨
父爱
欢乐
自由
终了
用痛苦换来的欢乐
……
米开朗琪罗传
托尔斯泰传
内容摘要
故里 导读:故乡,多么深情的词语。故乡波恩,那里曾经有痛楚、有欢乐,在那里演奏过忧伤,在那里唱响过温柔。所有过往都定格在静美的莱茵河畔,成为很长情的回忆。“我的故乡,我出生的美丽地方,在我眼前始终是那样美,那样明亮,和我离开它时毫无二致。”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1770年12月16日生于科隆附近,波恩一所破旧房屋的阁楼上。 他的祖父路德维希是家族里很很好的人物,生于安特卫普,二十岁时来到波恩,做了当地大公的乐长。贝多芬的性格和他很像。知道了这位祖父的出身,才能更好地理解贝多芬奔放独立的个性,以及其他不像德国人的种种特点。 他的父亲是一个不太聪明并且酗酒的男高音歌手。母亲是个女仆——一个厨子的女儿,很初嫁给一个男仆,丈夫死后嫁给了贝多芬的父亲。 贝多芬的童年是艰苦的,不像莫扎特成长于优越的环境。从一开始,人生之于他,就像是一场悲惨而残酷的斗争。父亲想挖掘他的音乐天分,把他当作神童培养。四岁时,他就被整天钉在羽管键琴前面,或是和小提琴一起被关在家里。父亲甚至使用暴力来迫使他学习,他几乎被繁重的练习压死。贝多芬后来竟然没有永远厌恶音乐,实在是万幸。 他少年时代就得担心经济问题,筹划着如何挣取每天的面包,承担着来得过早的生活重担。十一岁,他加入戏院乐队;十三岁,他成为管风琴乐手。 1787年,他失去了他深深热爱的母亲。“她对我那么仁慈,是那么值得我敬爱,是我优选的朋友!当我能叫出‘母亲’这甜蜜的字眼,而她又能听见的时候,谁能比我更幸福?”她死于肺病,贝多芬认为自己也患有同样的疾病,常常感到痛苦。除此之外,他还患有更加折磨人的忧郁症。1816年,他说:“不明白死的人真是一个可怜虫!而我十五岁的时候就已经了解了。” 十七岁,他已成为一家之主,肩负着两个弟弟的教育之责。由于父亲酗酒,他不得不要求父亲退休,剧院怕他父亲浪费养老金,便将养老金交给他保管。 悲惨的现实在他心中留下了深刻的伤痕。 后来,他在波恩的一个家庭里找到了亲切的依傍,这便是他终生珍视的勃罗宁一家。他们可爱的女儿埃莱奥诺拉·冯。勃罗宁比贝多芬小两岁,贝多芬教她音乐,带她走上诗歌之路。她是他少年时的伴侣,也许他们之间曾有过相当温柔的情愫。后来,埃莱奥诺拉嫁给了韦格勒医生,他也成为贝多芬的知己之一。直到生命的很后,他们之间一直保持着恬静的友谊,这些都能够从韦格勒、埃莱奥诺拉和贝多芬的书信中看出来。他们年老后,情谊更加深厚,心灵的年轻和热情却不减当年。贝多芬的老师内夫也是他优选的朋友和导师,内夫高尚的品德和宽广的艺术胸襟对贝多芬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 尽管贝多芬的童年和少年如此悲惨,但他对这段时日和消磨这时日的地方,永远保留着温柔的回忆。 后来,他不得不离开波恩,几乎终生都住在轻佻的都市维也纳和贫困的维也纳近郊,但是他从来没忘记莱茵河畔的故乡,对那条庄严的莱茵河,他称之为“我们的父亲河”。的确,它是那样生动,富有人性,仿佛一个巨大的、有灵性的灵魂,无数的思想与无穷的力量蕴含其中。莱茵河流域再也没有一个地方比秀丽的波恩这一段更美、更壮观、更温柔了。它绿荫密布、鲜花遍地的河岸,饱受着河流的冲击与抚爱。在此,贝多芬度过了他人生很初的二十年;在此,形成了他少年的梦境—一慵懒的草地上,雾气笼罩着白杨,密集的灌木和垂柳、果树将根须浸在静寂而湍急的水流里,还有星星点点的村落、教堂、墓园。远处,蓝色的山峰在空中映出清晰的侧影,山上矗立着废弃的古堡,显出瘦削而古怪的轮廓。 他心系乡土,直到生命的很后时刻,他依然渴望再见故园,却未能如愿。“我的故乡,我出生的美丽地方,在我眼前始终是那样美,那样明亮,和我离开它时毫无二致。” 革命 导读:1789年震惊世界的法国大革命爆发了。当时的波恩大学是各种进步思想的摇篮,贝多芬经常在波恩大学旁听,并如饥似渴地学习人类自古以来的伟大的精神成果:从历史文献到哲学,从荷马、莎士比亚到席勒、歌德。在学习的岁月和革命的年代中,贝多芬奠定了他人文主义世界观的基础——深信人类平等,追求正义和个性自由。法国大革命催生了众多的历史巨人,贝多芬就是其中的很好代表。正是由于继承了前辈深厚的传统,同时又得到了自由气息的滋养,贝多芬才得以创造出音乐目前又一风光无限的高峰。 大革命爆发了,席卷整个欧洲,也占据了贝多芬的心。 波恩大学是新思想的集中地。1789年5月14日,贝多芬报名入学,听有名的厄洛热·施奈德讲授德国文学。当波恩人得悉巴士底狱被攻占时,施奈德在讲台上朗诵了一首慷慨激昂的诗:“专制的铁链斩断了……幸福的民族……”激发了学生们的热情。1790年,施奈德又印行了一部革命诗集,在预购者的名单中,可以看到贝多芬和勃罗宁的名字。 1792年,战火蔓延到波恩,贝多芬离开故乡去了维也纳。早在1787年春,他曾到维也纳
精彩内容
教育部统编《语文》教材配套提升阅读丛书,是专为中学生拓展课外阅读、提升阅读能力和思考问题能力而策划的,采用权威版本、名家译本,编校严谨、校勘精良,保证可读性。并邀请一线名校特级、高级语文教师编写团队为每本书编写导读并为重点内容做解析,价值导向强,实用性强。
本书收录了若干篇契诃夫的代表性小说名篇,高度体现了契诃夫作品真实、朴素、幽默的艺术特点和文字洗练的创作标准。其中,有的反映十九世纪末俄国的社会现实,如《迟开的花朵》;有的揭露沙俄鹰犬的丑恶嘴脸,如《一个官员之死》《变色龙》;有的批判庸俗、空虚、无为、僵化的生活态度,如《套中人》《姚内奇》;有的对劳苦大众寄予满腔同情,如《牡蛎》《苦恼》,借以向广大民众发出“不能再这样生活下去了”的疾呼。
媒体评论
二十五年前,当我写这本《贝多芬传》时,我并不是想要完成一本有关音乐学的著作。
那是 1902 年,当时我正经历着一个苦恼不堪的时期——经受着兼具毁灭与重生作用的暴风雨。我逃出巴黎,来到曾经屡次在人生战场上支持过我的贝多芬身边,寻觅心灵上的宁静。
我来到他的故里波恩,找到了他的影子和他的老朋友们—— 我在科布伦茨访问了韦格勒的孙子们,在他们身上,我重又见到了当年的韦格勒夫妇。在美因茨,我听了贝多芬的交响乐演奏会, 是魏恩加特纳指挥的。
我与他单独相对,倾吐我的心声。多雾的莱茵河畔,灰蒙蒙、潮湿的四月天,浸淫着他的苦难、勇气、欢乐和悲哀;我跪着, 被他用强有力的手扶起,给我的新生儿约翰·克利斯朵夫施行了洗礼;在他的鼓励和祝福之下,我又重踏上返回巴黎的路,与人生缔结了新的约定,一路向神明唱着病愈者的感恩曲。
那感恩曲便是这本《贝多芬传》,它先发表于《巴黎杂志》, 后来由贝玑拿去发表在他自己主编的《双周刊》上。我没想到这本书会流传到朋友圈之外,的确,“各有各的命运”……
请允许我叙述这些细枝末节。如果现在有人在这颂歌里寻求以严格的史学方法撰写成的学术著作,那么,我不得不有所答复。我自有做史学家的时间。我在《亨德尔传》和关于歌剧研究的几部书里,已经做了相当多的有关音乐学的工作。但《贝多芬传》绝非为了学术而写。它是受伤的、被窒息的心灵之歌,是在重生与振作之后的感恩之歌,我知道,这救世主已经在我的笔下有所改变,但一切从信仰和爱出发的行为都是如此。我写《贝多芬传》便是这样一种行为。
大家人手一本地拿了去,为这本书带来了它不曾希望的好运。那时候,法国几百万生灵——被压迫的理想主义的一代——焦灼地等待着解放的号角。这号角声,他们在贝多芬的音乐中听到了, 于是发出强烈的呼声。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谁不记得那些四重奏音乐会?犹如唱弥撒曲《神的羔羊》时的教堂;谁不记得那些痛苦的面庞,注视着祭祀礼,因它的启示而满面生辉?
今日的生者已和昨日的生者相距很远了。(但今日的生者是否和明日的生者更近?)20 世纪初期这一代,因为战争,多少的人和他们蕞的儿女都失去了踪影!我这本小小的《贝多芬传》保留着他们的形象。出自一个孤独者手笔的小书,不知不觉书中的人物形象竟和他们相似,而他们早已在其中认出了自己。这本书,由一个无名的人所写,在一家无名的书店里和大家相识, 几天之内在人们手里传播开来,它已不再属于我了。
我把书重读了一遍,虽有不足,但是并不准备有所更易。因为它应当保留原来的和一代伟人的形象。
时逢贝多芬百年祭,我纪念那个时代,同时颂扬它的伟大的同伴——贝多芬,正直与真诚的大师,教我们如何生、如何死的大师。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