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杨永清,出生于上海,SMG电台主持人,当家女主播,曾获“SMG工匠”称号,是东方广播公司“十大声音榜样”得主,上海市青年联合委员会委员。同时,其还跨界主持电视节目、从事广告配音、语言教学等,涉猎多个领域。
目录
辑一 我的童年与播音
1. 爸爸是主持人
2. 不识字,居然录了磁带
3. 第1次献给了五岁
4. 全国第1档中学生节目
5. 第1次商演
?
辑二 圆梦之路一波三折
1. 从六千人中突围
2. 准备放弃主播
3. 鸡头凤尾的无聊选择
4. 做新人的日子天天被骂
5. 拿到奖 VS 得不到
?
辑三 我爱工作,也想平衡生活
1. 被上“热搜”后
2. 自信地出场
3.“主持”自己的婚礼
4. 怀孕生下女儿,差点产后抑郁
5. 长声带息肉恐失声
6. 每个人都会遇到瓶颈
?
辑四 职场多面手养成记
1. 出门干活无新人
2. 配音,被折磨的艺术
3. 从电台到电视,个个都很呆
4. 从传统主播到网络主播
5. 大型活动的主持技巧
6. 艺人采访,提问很重要
7. 没架子的
8. 婚礼主持,做好难
9. 自他以后,我不再追星
10. 多面手养成记
?
辑五 弹指十年,初心不变
1. 与自己对话
2. 坚持十年早起
3. 旅行策划师
4. 大挑战
5. 畅想十年后的自己?
内容摘要
1.爸爸是主持人
在我呱呱坠地之前,爸爸就已经是主持人了。
于我而言,这是一种幸运。爸爸在南京出生,名宁,生长在部队大院里。小时候,他跟着爷爷一路从南京来到上海,初中报到的第二天,他忽然被告知要去当兵。而那一年,他刚满13岁。
关于部队的生活,爸爸描述的并不多,我大概知道他是个报务员,所以对数字特别敏感。而后来,我也继承了他这个优点,对车牌号、手机号、生日、身份证号码几乎都能过目不忘。我一直很好奇,爷爷是个土生土长的山东人,而部队里的人也大多是苏北口音,爸爸为什么能说一口流利且标准的普通话呢?
原因是我的奶奶,她是一名师范学校的语文老师。尽管作为南方人,她的普通话不可能和播音员、主持人相媲美,但比起上海弄堂里的那些阿姨们还是字正腔圆不少。从小吃着煎饼包大葱长大,多了些北方人的利落,再加上奶奶后天的培养。爸爸自然有了得天独厚的优势。
其实归根结底,还是因为爸爸有副难得而醇厚的好嗓音,以至于很多年后,每每提到他,大家还是会说:“你爸爸的声音太有磁性了。”
1969年,上海人民广播电台面向社会招聘播音员,在i000多位应聘者里就有我的爸爸。那一年,他19岁。所有应聘者的考题只有一种――播新闻。而播新闻是播音主持领域里很难的一关,需要一个人有相当扎实的功底,很起码不能出差错。
在20世纪60年代末,确切来说,当时还没有“主持人”的概念。整个上海,也只有上海人民广播电台AM990一个台,播报的基本是新闻和服务类的节目。对一个刚刚退伍的军人来讲,播新闻是一件多么难的事。可爸爸告诉我,在那段冲剌考试的日子里,他反复收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模仿加学习,全靠自己的悟性。
终于,他从1000人中脱颖而出,进入了28人的培训大名单里,又从很难抉择的28人里突围,留在了7名正式录取的名单中。1970缶3月9日,爸爸正式来到上海人民广播电台报到,成了一名真正的播音员。他本以为这样就可以顺利在节目中听到自己的声音了,可没想到系统的培训才刚刚开始,跟所有行当一样,哪有不做学徒就能直接上手的?
的确,在我们这个领域,做了多年编辑才能在台前出声的主持人不在少数,耐不住的人大多留不到很后。爸爸在刻苦训练了许久后,终于轮到了个“出声”,播报的是《节目预告》,一共没几个字,他却已兴奋得不得了。他播的第二档节目是《气象预报》,直到很久之后才开始正式播报新闻。
对一个一天播音都没有学习过的人来说,比起那些专业院校的学生、话剧演员,甚至有些其他省市的播音员,爸爸需要付出更多的汗水。但世上很幸福的人,或许就是能将兴趣变成工作的人吧。爸爸是,我也一样。
所以,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呢?这也是我在爸爸身上看到的很可贵的品质。(P3-5)
主编推荐
1.本书是国内当红女主播、SMG电台主持人杨永清的人生故事书,亦是十多年职业生涯的一次中场回顾和梳理。你可以清晰深入、近距离全面了解她的人生追梦之旅,并从她对工作、家庭、事业追求的看法和态度中获得启发与养分,收获一往无前的勇气。
2.除了讲述丰富鲜活的电台工作日常,作者还从电台主持的职业身份出发,次讲述工作中与大量明星艺人接触或采访的有趣故事,带你发现明星不为人知的另一面。
3.全书还收录有百余幅作者电台主持生涯珍贵工作照,比如主持“动力火车”见面会、采访李连杰、与成龙同台等,图文并茂,内容丰富。
4.“转音歌姬”黄龄、香港歌手吕方、知名主持人林海、媒体人徐冰等大咖联袂。
精彩内容
本书是国内当红女主播、SMG电台主持人杨永清的人生故事书。她从自己多年电台主持经历出发,用温暖的笔触,书写电台工作日常,自己对工作、家庭、事业追求的看法和态度,同时从电台主持视角展示了许多明星艺人的另一面。从11岁第1次接触广播节目,到一步步通过自己的努力,晋升为东方广播公司当家花旦,她有过很多受挫的时刻,更有许多工作感悟和秘诀与大家分享。不管你是不是电台主持,你都能在杨永清的故事中获得勇气、坚持与智慧,并懂得对待热爱的事业,应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人生是无法重新洗牌的一场豪赌,选好了方向就要一直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