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留下静的鸟儿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留下静的鸟儿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36.67 6.2折 59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片山恭一[著]

出版社青岛出版社

ISBN9787555232995

出版时间2015-1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59元

货号8684229

上书时间2024-12-16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片山恭一,日本有名作家。1959年生于日本爱媛县,九州大学农学系农业经济学专业毕业。二十二三岁开始创作小说。代表作有《在世界中心呼唤爱》《世界在你不知道的地方运转》《留下静的鸟儿》等。

目录
001 第一部  白色大鸟
125 第二部  雕风之人
247 第三部  水与梦相逢
387 第四部  赋予生命之树

内容摘要
    靠前章

    邻居家耗时一周的拆房工程结束了,这几天一直很安静。此前挖土机和渣土车每天来往穿梭的轰鸣声不绝于耳,白天上钢琴课的时候都深受其扰。业者事先曾来打过招呼,说要开始拆房。在将近九十岁的独居老太太过世之后,房子已经空了两年,所以估计也该到出手的时候了。在老太太去世之后,住在?玉和横滨的两个儿子也曾表示过看好时机就处理房产的意向。

    人去屋空的房子才经过了半年、一年就呈现出破败的景象,但树木繁茂的庭院反倒像恢复了原生态一样显得生机勃勃。成长壮大的金雀花、日本紫茎、九重葛等,一年四季都能开出鲜艳的花朵令过路行人颇觉养眼。听说这座老宅要拆,叶子很感遗憾的就是这些植物也将被根除销毁。虽然她希望至少留下区区几棵大树,却听说将地面平整之后重新种上各种树木是比较时尚的做法。因为这块宅基地能有四百多平米面积,所以曾经想到或许会被分割出售。不过,后来好像还是作为单项地产转让出去了。新所有者是一位在附近开业的医生,这块宅基地在平整之后将建起与父母同住的两代式建筑。

    虽说如此,却没曾想到老房子的拆除工程竟会如此搅乱人心。就算能够适应那接连不断的工程噪音,但是对于偶尔突如其来类似地震的震动还总是惊恐不已。或许那是挖掘机挖出夯入地下的混凝土构件时发出的震动声,每次都令人胆战心惊。不可思议的是,工地上的噪音不仅来自施工现场,而且还从意想不到的方向传来。从她所住的房舍来看,邻家位于西侧靠海的一边,所以噪音当然应该从那个方向传来。可是,在家里不同的位置听起来,有时是从正街那边传来,有时又绕过门厅从东边传来,有时还仿佛从天而降覆盖了附近一带。从公交车大街缓缓转弯向海岸延伸的车道夹在两侧住宅之间,是不是因此而构成了不可思议的共鸣结构呢?声音是环绕传播的――如今才察觉到这一点,不能不说以音乐为生计的人太粗心大意了。

    庭院外墙很先被拆毁,接下来就是院树都被伐除。开动粗野的重型机械在几小时内将根深蒂固在这里生长了几十年的大量植物全部铲除的行径实在令人感到蛮横无理。在外围建筑被拆除之后,房顶的盖瓦又被装有巨大铁嘴的铲斗层层揭掉。于是,木造的古老房舍从这一端渐渐地薅锄殆尽。她从自家房间窗口不时地向外张望,只见挖掘机那怪鸟长脖般的斗杆忽而向左忽而向右地摆动,钢铁利爪将房檐咬住后毫不留情地撕扯并击碎。房顶、墙壁和支柱都发出嘎巴嘎巴的枯燥声响轻而易举地解体。叶子心想:日本式的房屋为何如此不堪一击?

    如此这般,古老的、局部带有双层结构的木造房舍在数日之间便从她的眼前消失了。曾经构成房舍的材料――木材、混凝土材料、金属被各自分类,然后由卡车搬运走了。只有挖掘机依然蹲守在现场,并将铲斗换成了挖斗,时而挖掘地面、时而平整地面。这项作业好像也在两天之前结束了。一幅看惯了的风景就这样消失了,仿佛身边亲近的人突然故去似的,叶子的心中留下了无以言喻的虚脱感和哀伤。

    这次拆除的是这个区域很古老的房舍之一。房主夫妻在叶子父母迁来此地之前就住在这里,年龄也比父母长一辈以上。在战后的混乱时期,县政府为了解决住房难的问题,将此地与行政区划整理事业一同进行大力推进。在那以前,这里一直是几乎没有人烟的丘陵地带。以赤松为主的杂树林,为附近一带的农家提供了薪炭材料。现如今已经无法想象了,据说那时这里还栖息着野兔、狸子、黄鼠狼、雉鸡等很多野生动物。到了秋天,来自城市里的采松茸大军使这一带变得热闹非凡,而且在附近海岸也能采到丰富的贝类。

    在这片可以展望海景的丘陵地带,成排成行地建起了二百多座县政经营的潇洒小别墅――这是一九五?年前后的事情。打那以后,新住宅区的建设和入住继续阶段性地进行。邻居夫妻是在很初县营住宅时期入住此地的,后来由县政府转让并一直居住到现在。叶子的父母是以从接受转让的房主手中取得居住权的形式入住此居。在这个地区,可以称之为“第二代”居民。在迁居此地的时候,叶子还只有三四岁。后来,她在小学三年级时跟母亲两人投奔到四国的外祖父母家。与留在海滨的父亲的离奇分居生活,一直持续到叶子小学毕业。

    或许是在等待新填埋的土方更紧实一些,邻居的宅基地平整工程暂时告一段落。翻掘过的地块虽然表面被平整过了,但仍然令人感到像是刚刚做过手术的疤痕。人去屋空的家居虽然庭院和房屋已经荒废,但看上去依然沉稳安详。然而,房屋和院树全都消失的空间反倒给人一种凄惨的感觉。在正午之前散步经过时,可以闻到一种类似水彩颜料的味道。随处可见被挖断的白色树根露出头来,仿佛在呈示冷酷暴力留下的痕迹。

    邻居家处在街区拐角的位置,隔着细窄的道路对面就是海滨。从道路尽头的石阶也可以走到海边。虽说是海,但由于对面建起了人工岛,所以莫如说,这片海面只是宽幅二百米的航道而已。就在正对面,有一所去年刚刚建校的小学加初中,偶尔传来校内广播的音响。在学校附近还扩建了游览步道、立起了路灯,早晚都可以看到跑步和散步人们的身影。人工岛从临近陆地的南侧区域开始修建基础设施,而且在小别墅和公寓楼群的后面,现在还继续兴建四十多层的高层公寓楼。与此形成鲜明的对照,面向海湾的北侧则几乎只是堆着很多土方,填海造地的工程依然处于中断的状态,有些地块正在逐渐恢复原先的湿地。P3-6

主编推荐
片山恭一代表作《在世界中心呼唤爱》
狂销东瀛350万册
力压《挪威的森林》
成为日本有史以来*畅销小说
你多久没被感动了?
片山恭一首次为中国读者作序
 

精彩内容
叶子在丈夫白江失踪七年后意外的收到了转寄的邮包,里面竟是一截嵌着簧片的管骨!着是兽骨还是人骨?若是人骨主人公又是谁?是否与白江有关联?叶子委托侦探事务所和自己的发小、白江的同学青柳帮忙调查……
主题为“死亡与重生”的故事充满了对人生的疑问:生老病死、婚恋家庭,人们在沉重的负担下度过一生,最后化为魂灵像鸟儿一样飞去,留下静谧……

媒体评论

                                                                                    
                                            
                                            第一章
    
邻居家耗时一周的拆房工程结束了,这几天一直很安静。此前挖土机和渣土车每天来往穿梭的轰鸣声不绝于耳,白天上钢琴课的时候都深受其扰。业者事先曾来打过招呼,说要开始拆房。在将近九十岁的独居老太太过世之后,房子已经空了两年,所以估计也该到出手的时候了。在老太太去世之后,住在埼玉和横滨的两个儿子也曾表示过看好时机就处理房产的意向。
人去屋空的房子才经过了半年、一年就呈现出破败的景象,但树木繁茂的庭院反倒像恢复了原生态一样显得生机勃勃。成长壮大的金雀花、日本紫茎、九重葛等,一年四季都能开出鲜艳的花朵令过路行人颇觉养眼。听说这座老宅要拆,叶子最感遗憾的就是这些植物也将被根除销毁。虽然她希望至少留下区区几棵大树,却听说将地面平整之后重新种上各种树木是比较时尚的做法。因为这块宅基地能有四百多平米面积,所以曾经想到或许会被分割出售。不过,后来好像还是作为单项地产转让出去了。新所有者是一位在附近开业的医生,这块宅基地在平整之后将建起与父母同住的两代式建筑。
虽说如此,却没曾想到老房子的拆除工程竟会如此搅乱人心。就算能够适应那接连不断的工程噪音,但是对于偶尔突如其来类似地震的震动还总是惊恐不已。或许那是挖掘机挖出夯入地下的混凝土构件时发出的震动声,每次都令人胆战心惊。不可思议的是,工地上的噪音不仅来自施工现场,而且还从意想不到的方向传来。从她所住的房舍来看,邻家位于西侧靠海的一边,所以噪音当然应该从那个方向传来。可是,在家里不同的位置听起来,有时是从正街那边传来,有时又绕过门厅从东边传来,有时还仿佛从天而降覆盖了附近一带。从公交车大街缓缓转弯向海岸延伸的车道夹在两侧住宅之间,是不是因此而构成了不可思议的共鸣结构呢?声音是环绕传播的——如今才察觉到这一点,不能不说以音乐为生计的人太粗心大意了。
庭院外墙最先被拆毁,接下来就是院树都被伐除。开动粗野的重型机械在几小时内将根深蒂固在这里生长了几十年的大量植物全部铲除的行径实在令人感到蛮横无理。在外围建筑被拆除之后,房顶的盖瓦又被装有巨大铁嘴的铲斗层层揭掉。于是,木造的古老房舍从这一端渐渐地薅锄殆尽。她从自家房间窗口不时地向外张望,只见挖掘机那怪鸟长脖般的斗杆忽而向左忽而向右地摆动,钢铁利爪将房檐咬住后毫不留情地撕扯并击碎。房顶、墙壁和支柱都发出嘎巴嘎巴的枯燥声响轻而易举地解体。叶子心想:日本式的房屋为何如此不堪一击?
如此这般,古老的、局部带有双层结构的木造房舍在数日之间便从她的眼前消失了。曾经构成房舍的材料——木材、混凝土材料、金属被各自分类,然后由卡车搬运走了。只有挖掘机依然蹲守在现场,并将铲斗换成了挖斗,时而挖掘地面、时而平整地面。这项作业好像也在两天之前结束了。一幅看惯了的风景就这样消失了,仿佛身边亲近的人突然故去似的,叶子的心中留下了无以言喻的虚脱感和哀伤。
这次拆除的是这个区域最古老的房舍之一。房主夫妻在叶子父母迁来此地之前就住在这里,年龄也比父母长一辈以上。在战后的混乱时期,县政府为了解决住房难的问题,将此地与行政区划整理事业一同进行大力推进。在那以前,这里一直是几乎没有人烟的丘陵地带。以赤松为主的杂树林,为附近一带的农家提供了薪炭材料。现如今已经无法想象了,据说那时这里还栖息着野兔、狸子、黄鼠狼、雉鸡等很多野生动物。到了秋天,来自城市里的采松茸大军使这一带变得热闹非凡,而且在附近海岸也能采到丰富的贝类。
在这片可以展望海景的丘陵地带,成排成行地建起了二百多座县政经营的潇洒小别墅——这是一九五〇年前后的事情。打那以后,新住宅区的建设和入住继续阶段性地进行。邻居夫妻是在最初县营住宅时期入住此地的,后来由县政府转让并一直居住到现在。叶子的父母是以从接受转让的房主手中取得居住权的形式入住此居。在这个地区,可以称之为“第二代”居民。在迁居此地的时候,叶子还只有三四岁。后来,她在小学三年级时跟母亲两人投奔到四国的外祖父母家。与留在海滨的父亲的离奇分居生活,一直持续到叶子小学毕业。
或许是在等待新填埋的土方更紧实一些,邻居的宅基地平整工程暂时告一段落。翻掘过的地块虽然表面被平整过了,但仍然令人感到像是刚刚做过手术的疤痕。人去屋空的家居虽然庭院和房屋已经荒废,但看上去依然沉稳安详。然而,房屋和院树全都消失的空间反倒给人一种凄惨的感觉。在正午之前散步经过时,可以闻到一种类似水彩颜料的味道。随处可见被挖断的白色树根露出头来,仿佛在呈示冷酷暴力留下的痕迹。
邻居家处在街区拐角的位置,隔着细窄的道路对面就是海滨。从道路尽头的石阶也可以走到海边。虽说是海,但由于对面建起了人工岛,所以莫如说,这片海面只是宽幅二百米的航道而已。就在正对面,有一所去年刚刚建校的小学加初中,偶尔传来校内广播的音响。在学校附近还扩建了游览步道、立起了路灯,早晚都可以看到跑步和散步人们的身影。人工岛从临近陆地的南侧区域开始修建基础设施,而且在小别墅和公寓楼群的后面,现在还继续兴建四十多层的高层公寓楼。与此形成鲜明的对照,面向海湾的北侧则几乎只是堆着很多土方,填海造地的工程依然处于中断的状态,有些地块正在逐渐恢复原先的湿地。
四月份也已经过半,这天的天气很好。那片只能视为河流或运河的海面,也在阳光照耀下令人感到像是到了初夏季节。今天潮水退去、微风和煦,所以叶子想继续向前一直走到海边滩涂去看看。眼瞅着就要到需要抹防晒霜的时节了,虽然此时戴了宽沿遮阳帽,但仍然无法完全防止紫外线照射。像这样在海滨散步,常常会与领着狗狗散步的人们擦肩而过。其中有的人亲切地打招呼,而男人中有的却躲开视线扬长而去。虽然他们可能都是附近的居民,但每次见到的人却既不知道名字也不熟悉面孔,这令她感到莫名其妙。
也是因为有了这种新加入者的心情,所以她散步时总是穿着与时尚相去甚远的服装出门。她今天穿的也是全棉西裤和运动上装,平时也几乎不化妆。在东京生活的那段时期,由于上钢琴课时需要去学生家,所以对服装和化妆多少也得留意一点儿。但是,她在回到这边来之后就不太在意了。这也是因为忙于护理老母亲,根本顾不上穿着打扮了。倒是心中感到渐渐失去了某种心劲儿,好像有什么东西越来越冷却收缩,心中的芯比实际年龄更加衰老了……
从排列在海滨的住宅尽头开始,转过被树木覆盖的岬角,就来到风平浪静的平浅滩涂了。从秋末到初春,都会有大量的鹬鸟和野鸭的同类等飞到这里。到了这个时期,常常会见到手持望远镜和照相机的人们来此处观察珍稀鸟类。对于她来说,一边观察水鸟一边散步也是极大的乐趣。看到有人走近,聚集在岸边的鸟儿们就整群地朝远海方向移动。这时,她对自己一个人的出现就能产生如此巨大的力量感到非常不可思议,同时也感到特别过意不去。据说,那些鸟儿们也会随着春天的到来回归北方,而现在却只能看到一两只白鹭在水边捕食小鱼的身影。
她走到围绕滩涂的道路半截就返回陆地,沿着注入海湾的河边溯流而上,来到了私铁轨道通过的河堤前。从这里向右转,沿着与铁道并行的车道走就回到火车站前了。加上去自家附近超市购买少量食材和日用品的时间,这段路程大概是一个小时。她想买些鲜花回去,即使不那么高档也可以。要尽量选购那种明媚而艳丽的鲜花,回家把它插在新花瓶里。这个偶然萌生的想法,使她心里感到特别欢欣鼓舞。
简单地吃过午餐之后,她仍如往常要用下午少许时间进行个人练习。于是,她把目前正在练习的曲目中较难的部分反复弹了好多遍。再过半个月,几所钢琴教室就要共同举行汇报演奏会了。届时,教师们也要在最后每人弹奏一首示范曲目。今年预定应学生要求挑战贝多芬的钢琴曲《暴风雨》第三乐章。当她先温习一遍曲谱顺手弹了弹之后,立刻后悔不该轻率地接受要求。这个犹如暴风雨般的乐章究竟怎样练习才能拿下来呢?尤其是对于左手较弱的叶子来说,根本达不到曲作者所要求的强大震撼力。虽说如此,她也并不喜欢那种大量使用踏板融入音响的演奏方式。本来也是因为她的右脚不太方便,已经习惯于不依靠踏板的演奏方式。但正因如此,她在这方面也就难以蒙混过关了。
有的乐段反复练习了多少次却还是打绊儿,叶子不禁仰头长叹一声。然后,她目不转睛地盯着自己的手,心里苦笑着想:这么小的手还想弹贝多芬?真是自不量力!身材娇小而骨骼并不怎么结实,这是她母女俩共同承受的不利条件。在身体骨架短小的限制下,手指和手腕上的负担无论如何必然加重。她倒是也可以挑选适合自己的曲目参加汇演,但是如果把目标定在参加钢琴比赛的话,那就远远不够了。母亲在音乐大学时代手指曾经受过伤,原因就是经受不住那种残酷过度的练习。
如此看来,只能运用自己所能把握的音色去应付了——从很早以前开始,叶子就已经这样简单地下定结论了。她想,正因如此,自己才得以坚持弹钢琴直到现在。如果可能的话,希望听众能够喜欢上自己的音色——最近她也曾这样想过。本来人的手指骨骼并非为了敲击钢琴键盘而发育,但是为了获得快速反应、各指之间的完美分隔和强韧的手腕,有志于当钢琴家的人的手受到了相当程度的摧残。众多未来的钢琴家们都希望系统掌握能够鲜明体现旋律线条、颗粒感优美的音色,以及魅力四射的指法,于是就会持续过度地练习,导致无法挽回的可怕结果。听说,母亲就是因为过度练习车尔尼的《托卡他》而弄伤了手指。母亲是不是没能够听到已经发出悲鸣的身体在诉苦呢?
放弃走钢琴家这条人生道路的母亲结了婚,在这座屋宅里开办了钢琴教室。她在起居室里摆上了一架小型三角钢琴,以个人授课的形式指导孩子们弹钢琴。她还积极地接纳有志于考入著名音乐大学钢琴系的高中生,作为个体钢琴教室取得了越来越显著的成果,因此而成为了市内有数的几所好评如潮的钢琴教室之一,而且还有不少大城市的学生专程来此上课。这所钢琴教室如今只由叶子一个人承担,她没有自信去指导有志于成为职业钢琴家的学生们。对于这件事情,她在承接母亲的工作时就提前向学生和家长们做过解释并取得了谅解。她说,自己对于指导钢琴考级力不从心,所以打算今后只以那些把弹钢琴当作兴趣爱好的学生作为指导对象,把主要着眼点放在指导学生怎样通过弹钢琴来愉悦身心的方面。她希望学生和家长以此为参考来决定是否继续上课,还毫不隐瞒地说明了自己迄今为止的学历和职历:例如没能考上音乐大学、在教育大学(即师范)学习了特设音乐课程、毕业后在大型乐器制造商的音乐教室就职、结婚以后也是当家庭主妇兼职指导孩子们弹钢琴直到现在。
当初在指导母亲的学生们的时候,她对学生们掌握了读谱、确定指法和技巧的扎实基本功赞叹不已,对母亲深感佩服。虽然使用的都是拜厄和车尔尼等极为常见的教材,但每个孩子都能以正规的节拍和指法准确地弹奏符合自己水平的乐曲,由此可以看出母亲在基础音乐训练、强化读谱能力和节拍练习方面都给予了充分的指导。同时,她也感到了不小的压力:自己是否能够继续保质保量地指导下去呢?
叶子长期授课的音乐教室还负有义务,必须参加乐器制造商举办的讲习会和公开指导课。此外,因为她还要跟同事们坚持定期研讨教材,按理说应该引进了最新的东西。而与此相对,母亲的指导方法则属于遵循传统音乐教育的正统派,所以与音乐教室的课程相比,令人感到有些古色古香。这种方法与她自己小时候跟母亲学习的课程几乎没有什么变化。一言以蔽之,这是以技巧优先的勤奋刻苦型学习方法。说到教材,使用的也都是哈农和车尔尼那种以指法训练为重点的课本。而另一方面,她却对音乐教室常用的汤普森和巴纳姆等美国教材不屑一顾,不知道应该说这是顽固不化还是一根筋。总而言之,她特别感叹孩子们居然能够接受这种教学方法。
不管怎样,叶子暂先以全盘继承母亲所用教材的方式开始上课了。不出所料,过了几个月之后,很多孩子开始掉队,即陷入了所谓的“恐钢琴症”状态。因为疏于练习所以拿不到红圈,连续多次拿不到红圈之后就开始缺课——这是孩子们远离钢琴而去的典型模式。母亲究竟是怎样把如今那些娇生惯养的孩子们拉扯过来的呢?母亲在引导孩子们用心练习方面是不是有什么秘诀呢?或者说毕竟还是因为人格和气场都大大地借助于与生俱来做教师的天赋呢?
不管怎么说,叶子意识到自己无法有效地实行母亲的指导模式,于是下定决心要改变教学方法。首先,她决定加大使用新教材的力度。例如,对那些苦于掌握不好车尔尼的学生,尝试让他们练习可能会感兴趣的全音乐谱出版社的教材和通俗乐曲。如果找到了自己所喜欢的乐曲,学生应该会主动地努力弹好它。如果能够满怀深情、表现力丰富地弹奏那些乐曲的话,虽然稍嫌简单,也还是能够体会到“我有进步了”的成就感吧!这样毫无疑问可以得到音乐能够愉悦身心而且乐趣无穷的真情实感。她还积极地引进了联弹等重奏和集体授课的形式,想让孩子们知道,多人演奏一首乐曲的欢悦感也是别有情趣的。
如此这般,叶子采用自己的独特方式得以维持钢琴教室的运营,就连最初茫然不知所措的孩子也渐渐地适应了新式教学方法,并且对叶子表示了支持的态度。听说孩子们在家里也经常练习弹钢琴了,因此颇受家长们的欢迎。尽管也有几个水平较高的学生离去,但还有小学和初中以女生为主的二十余人留了下来。后来,也许是受到少子化的影响,低龄学生数量持续减少,但取而代之的是为业余爱好而学习钢琴的三四十岁的家庭主妇零零星星地加入进来。所以时至今日,整体人数几乎没有增减。
叶子练到恰到好处就停了下来,然后放下钢琴盖站起身来。当她走向餐厅想去泡红茶的时候,室内对讲机铃声响了。她拿起话筒通话,对方是快递司机,送来了一个A4纸大小的快递公司的纸盒,寄件人是东京的出版社。看到这里,她想起几天前曾经接到过一个电话,说收到了一个邮件并准备转寄过来。打来电话的好像是负责分拣邮件的打工者,对于详情没有更多了解。
可能是有人以为丈夫仍然在职,所以常常给丈夫曾经工作的出版社编辑部寄来书籍之类,那些邮件没有开封就换贴发货单转寄过来了。但是,过了半年到一年,可能是因为情况由近而远地扩散开去,这类邮件也渐渐地减少了。特别是自从退掉东京都内的公寓迁至此地之后,就再也没有收到这类邮件了。丈夫负责编辑的美术杂志在几年前就停刊了,而且杂志社内部又进行过部门重组,先前熟悉的编辑多数或者转到其他出版社、或者成了自由职业者。不知不觉之间,叶子自己对于公司的情况也生疏了许多。
邮件外面有两层包装,揭掉胶带纸打开之后,只见里面有个相当独特别致的小包裹。茶色包装纸规规矩矩地包着一个纸巾盒般大小的盒子,收信人栏内是电脑打印的,有丈夫的名字、出版社名字和地址。叶子的心跳开始加速。没有发信人的名字,从邮戳上可以看出邮件寄自意大利。叶子按捺住焦急的心情把盒子打开,只见里面装着一个用漂亮蓝布包裹的东西,好像是木雕人偶的形状。叶子轻轻地取出布包,然后打开裹布。在包裹里的东西出现的瞬间,她发出“啊”的一声短促尖叫,不由自主地把手中的东西丢在了餐桌上。那个坚硬的物体发出刺耳的滚动声。
那好像是某种动物的骨头,而且应该是相当大型的动物。筒状骨头的前端比较粗大,形状就像拳头。整体颜色发黄,有些局部变成了黑红色。因为感觉很瘆人,所以她根本不想伸手去碰。叶子胆战心惊地望着横躺在餐桌上的东西,思索这是什么动物的骨头。她首先想到的是膝关节的X光照片,拳头形状很像大腿骨与胫骨连接的关节。令她百思不解的是,在筒状的骨头前端,镶嵌着一块像木管乐器嘴部似的金属片。这是不是笛子的一种呢?吹一下会发出什么样的声音呢?叶子的好奇心开始跃跃欲试了。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