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射免疫新实践于金明2021观点(精)/中国医学临床百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放射免疫新实践于金明2021观点(精)/中国医学临床百家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60.92 6.2折 98 全新

库存5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于金明

出版社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ISBN9787518983155

出版时间2020-03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定价98元

货号11276277

上书时间2024-12-16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于金明,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央保健专家。现任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名誉校(院)长、附属肿瘤医院院长,中共山东省委第十届委员、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委员、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副理事长,中国临床肿瘤学会副理事长,山东省抗癌协会理事长,山东省医学会肿瘤学分会主任委员,山东省院士专家联合会会长,山东省高层次人才发展促进会会长,《中华肿瘤防治杂志》等多家专业期刊主编或副主编。曾荣获“山东省劳动模范”“全国卫生计生系统劳动模范”和“全国劳动模范”等称号,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先后被评为山东省十大中青年科技专家,山东省十佳优秀专业技术人员,山东省、卫生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山东省委、省政府首批“泰山学者”特聘专家,山东省首批“泰山学者攀登计划”专家,山东省道德模范,全国优秀留学归国人员,国家人事部特聘专家。任中共十七大党代表,全国第十届、十二届、十三届人大代表。2016 年获得“中国放射肿瘤事业特殊中国医学临床百家

目录
放疗联合免疫的具体机制
  1.放疗诱导肿瘤的“原位疫苗”效应
  2.放疗重塑肿瘤微环境
免疫检查点阻断剂疗效的预测
  3.尽管免疫检查点治疗在抗肿瘤治疗方面疗效显著,仍面临很多挑战
  4.PD-1/PD-L1信号通路相关基因、分子及细胞对PD-1/PD-L1阻断剂疗效的预测
  5.CTLA-4信号通路相关基因、分子及细胞对PD-1/PD-L1阻断剂疗效的预测
  6.肠道微生物群基线特征对免疫检查点阻断剂治疗反应的预测
  7.临床病理因素对PD-1阻断剂治疗反应的预测
  8.PET/CT对疗效的预测
  9.肿瘤突变负荷
放射免疫不良反应
  10.放射-免疫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机制
  11.放射-免疫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毒性谱
  12.放射-免疫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因素
  13.放射-免疫相关不良反应管理
  14.放射-免疫相关不良反应与疗效的相关性
放疗联合免疫临床研究进展
  15.放疗联合免疫治疗肺癌
  16.放疗联合免疫治疗其他肿瘤

内容摘要
近几年,肿瘤学界很热门的话题当属免疫治疗。2013年的Science杂志将肿瘤免疫治疗列为当年十大科学突破之首。Alison教授、Hojo教授因发现免疫检测点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和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1(PD-1)荣获2018年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目前,CTLA-4、PD-1和PD-L1等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已在黑色素瘤、淋巴瘤、肺癌、头颈部肿瘤等多种恶性肿瘤的治疗中取得突出疗效。免疫治疗与传统治疗手段的联合应用也愈发重要,特别是与放射治疗的联合。从1895年伦琴发现X线,到1896年美国医生EmilGrubbe开始使用X线治疗癌症,放射治疗作为癌症的治疗方法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放射治疗作为一种局部治疗,通过产生双链DNA损伤诱导肿瘤细胞死亡。1953年,Mole提出了放射治疗“远隔效应”的概念,即放射治疗会造成未直接受到照射病灶的缩退,而接下来的多项研究证实,远隔效应的发生依赖于放射治疗激活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原性。放射治疗和免疫治疗经历百年历程之后,终于在21世纪的第二个10年又结合到一起,对抗共同的敌人——肿瘤。放射治疗联合免疫治疗的临床证据日渐成熟,但仍存在诸多挑战,包括放射治疗介入的时机、分割剂量、放射治疗部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适宜人群等。

本书从放射治疗联合免疫治疗的基础研究、临床研究、疗效预测、毒性管理等不同角度对放射治疗联合免疫治疗的新进展进行系统综述与梳理,并提出了未来的发展方向。本书得到了团队内多位成员的支持,感谢各位成员的辛苦付出。免疫治疗领域发展迅猛,诸多证据不断更新,本书只作为一个初步总结,笔者亦愿跟进科学发展以不断进步,及时总结经验教训,编写于学科发展有益的作品供同人交流,也希望广大读者多批评指正,提出建议与意见,协力推动我国放射治疗与免疫治疗学术研究事业早日达到靠前优选水平。希望本书的出版能为相关领域的临床和科研工作提供参考。

主编推荐
主要讲述了放射免疫的的相关知识,本书通过分析放射免疫的现状与国内外临床进展,阐明了放射免疫新技术对未来研究方向、难点和热点问题。阐明肿瘤治疗现在走到一个瓶颈,从未知到已知到新的未知。提出精准医学是解决当前瓶颈的根本,要改变生活方式,要优化治疗,转化医学,做好早诊早治。本书内容凝练、观点突出,为读者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表述细致且实用性强。

精彩内容
近几年,肿瘤学界很热门的话题当属免疫治疗。2013年的Science杂志将肿瘤免疫治疗列为当年十大科学突破之首。Alison教授、Hojo教授因发现免疫检测点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和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1(PD-1)荣获2018年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目前,CTLA-4、PD-1和PD-L1等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已在黑色素瘤、淋巴瘤、肺癌、头颈部肿瘤等多种恶性肿瘤的治疗中取得突出疗效。免疫治疗与传统治疗手段的联合应用也愈发重要,特别是与放射治疗的联合。从1895年伦琴发现X线,到1896年美国医生EmilGrubbe开始使用X线治疗癌症,放射治疗作为癌症的治疗方法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放射治疗作为一种局部治疗,通过产生双链DNA损伤诱导肿瘤细胞死亡。1953年,Mole提出了放射治疗“远隔效应”的概念,即放射治疗会造成未直接受到照射病灶的缩退,而接下来的多项研究证实,远隔效应的发生依赖于放射治疗激活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原性。放射治疗和免疫治疗经历百年历程之后,终于在21世纪的第二个10年又结合到一起,对抗共同的敌人——肿瘤。放射治疗联合免疫治疗的临床证据日渐成熟,但仍存在诸多挑战,包括放射治疗介入的时机、分割剂量、放射治疗部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适宜人群等。

 本书从放射治疗联合免疫治疗的基础研究、临床研究、疗效预测、毒性管理等不同角度对放射治疗联合免疫治疗的新进展进行系统综述与梳理,并提出了未来的发展方向。本书得到了团队内多位成员的支持,感谢各位成员的辛苦付出。免疫治疗领域发展迅猛,诸多证据不断更新,本书只作为一个初步总结,笔者亦愿跟进科学发展以不断进步,及时总结经验教训,编写于学科发展有益的作品供同人交流,也希望广大读者多批评指正,提出建议与意见,协力推动我国放射治疗与免疫治疗学术研究事业早日达到靠前优选水平。希望本书的出版能为相关领域的临床和科研工作提供参考。

媒体评论
主要讲述了放射免疫的的相关知识,本书通过分析放射免疫的现状与国内外临床进展,阐明了放射免疫新技术对未来研究方向、难点和热点问题。阐明肿瘤治疗现在走到一个瓶颈,从未知到已知到新的未知。提出精准医学是解决当前瓶颈的根本,要改变生活方式,要优化治疗,转化医学,做好早诊早治。本书内容凝练、观点突出,为读者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表述细致且实用性强。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