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子侨领:庄希泉 庄炎林百年传奇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
21.97
6.3折
¥
35
全新
库存9件
作者钟兆云,易向农著
出版社山西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03083474
出版时间2011-1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35元
货号8170174
上书时间2024-12-16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钟兆云,1969年生人,出版长篇小说《辜鸿铭》(三卷本)、《乡亲们》,长篇传记文学《刘亚楼上将》《商道和人道一一塚本幸司传》,长篇报告文学《国之大殇》《寻找丢失的女儿》,散文随笔集《野云飞》,诗集《流连在岁月的掌心》等三十五部。曾获首届中国人民解放军图书奖、首届华侨文学奖、中国传记文学很好作品奖、福建省政府社科奖、福建省政府百花奖、福建省文学奖一等奖、福州市政府茉莉花文艺奖一等奖等。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理事、福建省传记文学学会会长、福州市作协。
易向农,祖籍湖南汨罗,法学硕士。1997年大学毕业后教书三年。从事党史研究十余年来,参与党史著作编撰四部,发表党史论文、报告等三十余篇。
目录
章 投身革命的商界俊才
追风少年
异端与叛逆者
一下南洋
再下南洋
去国离乡
第二章 赤子丹心闯南洋
慧眼识英才
开南洋华侨女子教育先河
前仆后继反苛例
入狱风波
告败新马总督的硬骨头
第三章 永不低头真勇士
新娘子火线求援
被逐回国
创办厦南女中
暗潮涌动
国民党临时省党部的夫妻店
将不合作运动坚持到底
遭暗算身陷囹圄
第四章 在危境中抗争
台湾获罪
将革命进行到底
虎口脱险
大屠杀中幸逃脱
第五章 身处革命的漩涡
登报退出国民党
多方奔走抗日反蒋
“故地重游”被拘押
爱妻英年早逝
第六章 抗战烽火中的父子
危难之际的抉择
投身广西学生军
父子桂林重逢
积极奔走营救同志
毁家纾难助抗战
解了燃眉之急
不速之客
生死临阳联队
陪都重庆行
第七章 聚散两依依
大上海的红色记者
“共产党的尾巴”
面邀陈嘉庚北上
与殖民当局政治部交锋
打回老家去
第八章 架起侨之桥
新的使命
华侨权益的代言人
协助陈嘉庚筹建全国侨联
南来北往的旧雨新知
第九章 峥嵘岁月
随赴苏考察
下放晋江主政
水电建设屡创佳绩
凄风苦雨故人情
虎落平阳不减威
支援非洲兄弟去
第十章 老树开新花
九旬老翁再掌全国侨联
情系海峡彼岸
年龄优选的新党员
第十一章 改革开放马前卒
敢于吃只“螃蟹”
头一批“涉外婚姻”的台前幕后
一波三折的兆龙饭店
忍辱负重建丽都饭店
向旅游大国迈进
第十二章 最美不过夕阳红
风范长存
痛失至亲
子承父业当侨领
“中华老铁人”
心中永系祖国
后记
内容摘要
第一章 投身革命的商界俊才 追风少年 在台湾海峡西岸厦门湾的一处海边,一群少年正在嬉戏。他们时而互打水仗,时而比赛泳技。忽然,传来一声惊叫,既而又戛然而止。循声望去,只见海水深处,一个孩子在拼命挣扎着。
“救命啊,有人溺水了!”伙伴们惊慌呼救。
危急中,一位年纪稍长的少年迅即划向深海,顷刻消失在波浪里。
就在伙伴们惊惧时,波涛中探出一个头来,正是那救人少年。只见他右手拽着溺水者的手臂,左手奋力向前拨水,终于安全到了岸边。溺水的孩子得救了! “喔!老二哥真行!” 那个被众人叫作老二哥的少年姓庄,族名朝君,又名希泉,在家族同辈中排行第二,家住厦门岛。明洪武年间(1368一1398),朝廷在这个岛上筑城寨、置卫所,命城名为厦门,意寓祖国大厦之门。因古时常有成群的白鹭于此栖息,故又称鹭岛。
庄希泉祖籍泉州安溪县龙门乡榜寨村,是福建内地一个典型的村落。当地常有大姓欺小姓的现象,庄姓算小姓。加之19世纪中叶安溪县发生了严重的洪涝灾害,粮食连年歉收,农家十之八九难以为生。无奈之下,庄希泉的祖父庄登山只好举家逃荒至厦门,以打零工、卖苦力维持生活。
厦门是早年被开放的通商口岸之一,是英、法、日、美、俄等国倾销商品:掠夺资源和诱拐华工贱卖为奴的重要巢穴,也是列强进一步侵华的桥头堡之一。对外开埠后,厦门船舶激增,闽南一带的许多贫苦农民纷纷到此讨生活。庄登山正是众多码头工人中的一个。
庄登山身强体壮,能吃苦,也不失精明,一段时间后便积攒了一小笔钱,做起了小本生意。他先做挑货郎,后摆水果摊,贩卖南北杂货等,生活倒也能混个温饱。
庄登山膝下育有三子两女,长子庄有沙、次子庄有理、三子庄有才。由于次子庄有理生性聪慧,颇谙商道,因此庄登山把振兴家业的希望寄托在他的身上。庄有理也不负父望,少年即独自一人走南闯北,协助父亲打理生意。没几年,庄氏商业就颇具规模,在厦门打响了庄春成的商号,成为闽南有名望的商贾。
庄有理成年后,娶同乡姑娘林勤慎为妻。1888年八月初四,林氏产下一子。小生命的到来,给这个殷实之家带来了莫大的欢乐。深受传统思想影响的庄有理,期待儿子能出人头地,光耀门庭,将来朝拜君王,出将人相,故循朝字辈为子取名朝君,后又名希泉,冀望他成为稀世之才。
庄有理凭其出众的经营管理才能,周旋于各大商贾和外来产业之间,得心应手,游刃有余。少年不识愁滋味,庄希泉在厦门岛虎仔山自家后院里,过着桃花源般的生活。
随着资本的壮大,庄有理逐渐把经营的触角延伸到台湾、上海等地。经营的范围也不断扩大,除了南北杂货外,还涉足地产、运输等行业。
到19世纪末,庄家通过合法经营,资产日益丰厚。在家族同辈中,庄有理虽排行第二,却承担着大管家的职责。他历来一碗水端平,不分远近亲疏、嫡出庶出。他还将弟弟庄有才送出去读书,“家里得有个读书人”,庄有理一直坚持这个观点。
1896年9月的一天清晨,八岁的庄希泉被父亲从睡梦中唤醒。今天是庄希泉由父亲领着去学馆拜先生的日子,一路上父亲告诉他,只有读好书,才能出人头地。
跨过一道高高的庭院门槛,一位身着长衫、银须飘飘的先生正站在屋檐下静候他们。
“朝君,快快拜过先生。”庄有理放开儿子的手,急急地催道。
“不忙,先拜过圣人牌位。”先生神情威严地扫了庄希泉一眼,肃穆地领他进了堂屋。
堂屋里烟雾缭绕,一张八仙桌紧靠北墙,桌上摆放着蜡烛、香炉和五颜六色的各类祭品,墙壁正中挂着一幅孔子像。
焚香,三跪九叩;再焚香,再三跪九叩。庄希泉晃着脑后的小辫子,先后拜过画里和眼前的这一死一生两位先生。
从此,庄希泉便每天奔走于学馆与虎仔山之间。
四年的私塾生活为庄希泉打下了良好的古文基础。
1900年,十二岁的庄希泉步人厦门东亚书院,开始接受新式教育。
厦门东亚书院由厦门士绅创办于清末,开设有算术、外文、地理、化学、物理等新式课程,里面有较完备的设施,还有练琴房、体育场等,让人备感新鲜。
这所所谓的新式学校,随着日本人的染指,最终沦为日本推行殖民教育的工具。1894年,中日甲午海战,北洋水师一败涂地。战后一纸《马关条约》,除巨额赔款外,宝岛台湾连同澎湖列岛一并割让给了日本。然而,狼子野心的日本侵略者犹嫌不足,还在磨刀霍霍谋划下一步鲸吞中国的步骤:以台湾为基地,厦门为跳板,占据福建,窥伺中原。于是,厦门东亚书院就成为日军侵华前哨的一个卒子。
年龄渐长,庄希泉开始用自己的眼睛审视外面的世界,并思考一些问题。为什么那个日本老师说他们大和民族如何如何好,中国如何如何差?为什么日本人要讽刺中国人的辫子为猪尾巴?为什么中国人要对日本人点头哈腰?…… 没多久,庄希泉就厌倦了书院的生活。一有机会,他就逃出校门,去游泳、爬山、划船、练武。日本人不是说中国人是东亚病夫嘛,我就要跟他们比试比试。有了这种心理后,逃课于他就更是家常便饭了。
游泳是他的最爱,把辫子盘在头顶,衣服一脱塞进海堤岸的石头缝里就下水了。他摸着了水路,可以游到深海处。
三番五次的逃学惹来了老师的告状、家长的责怪,庄希泉却依然我行我素。满嘴“睦邻亲善”的日本校长眼见权威大扫,恼火之余,要他限期改正,否则做退学处理。1903年下学年,庄有理对儿子软硬兼施无效后,只好让他退学回家,跟自己学经商。
但是,过早地让尚未成年的儿子投身社会,庄有理于心不忍。半年后,庄有理的连襟极力怂恿他聘请一位叫陈观波的昔日同学来家授课。陈观波虽是前清秀才,但思想开放,学贯中西,见多识广,曾下南洋担任新加坡崇正学校的校长。1904年春,陈观波回乡省亲,偶遇庄希泉的这位姨夫。经一番恳请,陈观波同意在家乡逗留期间做庄希泉的私人教师。
P1-3
主编推荐
庄希泉、庄炎林父子是中华侨界的人物,作为两代侨联,庄氏父子对我国的侨务工作作出了突出的贡献。钟兆云、易向农所著的《父子侨领--庄希泉庄炎林百年传奇》是庄氏父子的合传,不仅为读者介绍了他们父子二人的革命经历和传奇一生,也从一个侧面展示了广大的海外华人华侨热爱祖国、心系中华的赤子之情。
精彩内容
庄希泉早年追随孙中山参加革命,后因反对殖民当局歧视华侨教育的苛例而被逐出新加坡。蒋介石叛变革命后,他毅然与国民党决裂,因抗日反蒋再陷囹圄。新中国成立前夕,庄希泉作为中共特使面邀陈嘉庚回国参政,一时传为佳话。
庄炎林少年时期即投身革命,利用自己的华侨身份,为革命多方奔走,屡陷险境。新中国成立后,他先后从事青年、水电、旅游及援建坦赞铁路等的领导工作,忍辱负重批涉外饭店。
新中国成立后,庄希泉、庄炎林父子先后担任全国侨联。
钟兆云、易向农所著的《父子侨领--庄希泉庄炎林百年传奇》为二人的合传,《父子侨领--庄希泉庄炎林百年传奇》基本按照传主生平展开叙述,以翔实的史料、春秋笔法,将个人命运与家国命运联系起来,展现了庄氏父子永爱中华的赤子之心和精诚报国的百年传奇。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