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 16.1 6.4折 ¥ 25 全新
仅1件
作者北京市节约用水管理中心主编
出版社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ISBN9787517084662
出版时间2020-01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25元
货号9878935
上书时间2024-12-14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虽然地球表面70%被水覆盖,但淡水资源仅占2.5%,而淡水资源中只有0.3%能被人类开发利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水资源短缺和水质恶化等问题日益凸显,关系到人类生存与发展。本书作为一本节水读物,适合于青少年学生阅读,旨在帮助孩子们从小了解北京水历史,增强节水意识。主要内容包括北京的水历史、北京的水利工程、北京的水文化、北京的节水之路、节约用水从我做起。
二、三国时期的引水工程
公元220年,曹操之子曹丕废除汉献帝称帝。曹魏统治者继续大规模屯田,奖励农耕,大兴水利。戾陵堰和车厢渠便是当时规模最宏大、效绩最显著、在历史上最具代表性的引水灌溉工程。据记载,戾陵堰是由镇北将军刘靖在三国魏嘉平二年(公元250年)主持修建的。当时刘靖率领1000名军士,在漯水(永定河)主河道中建水坝,疏挖高粱河,开凿车厢渠,引水灌田。漯水河道堤岸坚固,在主河道堆积石笼建造水坝,高一丈(约2.5m),东西长三十丈(约70m),坝体宽70余步(约90m)。在水的北岸建立水门,水门之下建渗水坝。在山洪暴发时,洪水溢过坝顶东流而下。正常水流时,由北岸水门引水流进车厢渠,每年浇灌田地20()0hm。(20多万亩)。景元三年(262年)改造水门,扩大灌溉面积数千顷。漯水水流沿着车厢渠从蓟城西北向东流经昌平,再向东流到渔阳郡潞县(今通州东),河水滋润大地四五百里,灌溉田地10000多顷,计100多万亩土地。灌区内的引水灌溉系统十分协调合理,因地势高低设计引水口,还有不少蓄水池塘,打开水口流水滔滔,浇灌田地,关闭水口便可引流分水。灌区水利给当时百姓带来巨大便利,更造福子孙后代。
戾陵堰和车厢渠这一引水工程集中体现了“因水制宜、因势利导”的理念;工程西起永定河,东到白河、潮河流域,连通了水系,使河流水系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引水工程灌溉蓟城南北平原,总计1 OOOO多顷良田,为魏国在三国中鼎立奠定了坚实的农业经济基础;与此同时,戾陵堰、车厢渠引水也有力佐证了永定河是当时名副其实的利河。
三、水与金中都
公元1153年金迁都燕京,改称中都,位置就在今天的广安门附近。中都城充分利用了当年永定河故道的莲花河水系,包括西湖(今莲花池)和洗马沟(今莲花河),形成了地表溢出泉(平地泉)、淀泊(西湖)、“断头河”等,地表水和地下水都十分丰富。
中都城把洗马沟(莲花河)、西湖(莲花池)一带的水源有计划地圈入城内,以便为皇城提供水源,并且流贯皇城西部,营造成一个极其重要的苑林区,名叫同乐园,又称西华潭或鱼藻池,也就是中都城中的太液池。洗马沟又向东南流,经皇城正南宣阳门前的龙津桥,斜穿出城,流人南护城河。这样城市饮水、以水造景,安全屏障都得以保证,水的利用达到极致。
由于人口规模的增加和城市功能的扩大,对饮用、灌溉、漕运、城池宫苑的建设和园林绿化美化等的水源需求日益加大。如何取得这些发展所需的巨大水源,开始成为这个城市的难题。金朝的解决思路主要有两个:①将玉泉山一带的泉水向南引流,汇人中都城以北的高粱河,再将扩大了的高粱河分南北两支注入通州的北运河,使漕船能顺……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