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2021)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2021)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54.21 6.2折 88 全新

仅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杜建录,于光建主编

出版社甘肃文化出版社

ISBN9787549025916

出版时间2022-10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88元

货号13123442

上书时间2024-12-14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中华民族历史观与中华民族共同体

考古发现展示中华民族历史丰富内涵

中华文明是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线

“畿服理论”和“春秋三世说”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启示

新时代民族工作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习近平治国理政视野下的民族理论新思维

习近平新时代民族工作重要论述的思想内涵与时代价值

构筑“四位一体”的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模式

中华民族共同体视阈下“社区”概念及其中国实践的再认识

国家治理视阈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

民族地区实现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理念和根本遵循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背景下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实效性研究

中国民族理论的范式创新与话语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经典研究”

论西夏对中国的认同

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的西夏文化

试论辽宋西夏金时期少数民族政权的“中国观”

从多元的姓名文化看元代唐兀人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苗族古歌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叙事研究

清末民族思想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启端

五四时期回族国家意识研究

 



内容摘要

中华民族历史观与中华民族共同体

陈育宁

摘要:中华民族历史观是认识中华民族根本的出发点和指导思想,就是要用唯物史观观察分析、全面阐述中华民族形成发展的历史,实事求是地说明它的历史作用和地位。中华民族是在中国历史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部中国史就是各个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中国历史从文明产生以来,就逐渐形成了经济上互相依存,文化上互相吸收,活动地城上互相交错,甚至血缘上渗透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在形成过程中,也形成了各民族共享共有的精神财富,即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各民族人民紧密联结,极大地激发和调动了各民族人民蕴藏于内心相互理解、情感共鸣、同呼吸、共命运的内涵力量,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更加凝练统一。这种始终保持高昂向上创新活力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竭动力。中国共产党不仅是历史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传承者、维护者,也是新的历史时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莫基者、引领者。因此,加强和完善党的全面领导,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根本政治保证。

一、中华民族历史观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提出,“必须坚持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所谓历史观,是指人们对社会历史的根本观点、总的看法,是世界观的组成部分。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由于对这个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唯物主义历史观和唯心主义历史观。树立正确历史观,关键是坚持唯物史观,就是要以史实为依据,客观地、发展地、全面地、系统地认识历史、记述历史。中华民族历史观就是要用唯物史观观察、分析、阐述中华民族形成发展的历史,实事求是地说明它的历史作用和地位。这是我们认识中华民族的根本出发点和指导思想。

历史表明,中华民族是在中国历史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是中国各个民族交融汇聚的多元一体,它历经考验,牢不可破,起决定作用的是各民族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这是中华民族历史观的基本内涵,也是中国历史的基本特征。在2019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述了中华民族历史观的主要内涵,即“我们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我们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我们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但“中华民族”这个表述概念是近代以来产生的。1840年鸦片战争和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之后,救亡图存的热潮迫使先进的知识分子和思想家重新思考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他们强烈意识到,在境外民族国家环绕的国际背景和不断受到外来入侵的危机面前,中国各地各民族必须“保国、保种”,必须“合群“联合起来。1899年梁启超首先使用了现代意义的“民族”一词,1902年他又首次使用了“中华民族”这一表述概念。梁启超先生1902年在《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一文中写到:“上古时代,我中华民族之有海权思想者,厥惟齐。”这里“中华民族”所指的是从古华夏族发展至今、不断壮大的汉民族,但也有中国各民族混合性和一体性的内涵。到1905年,梁启超发表的《历史上中国民族之观察》中明确指出:“中华民族自始本非一族,实由多数民族混合而成。”“中华民族”一词,真正具有中国各民族共同体的含义,当在辛亥革命之后。李大钊1917年发表的《新中华民族主义》和《大亚细亚主义》等文中指出:”吾国历史相沿最久,积亚洲由来之数多民族冶融而成此中华民……



精彩内容

本书为一本研究论文集,收录了相关机构和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21篇。全书紧紧围绕怎样认识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怎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重大课题,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发展、重要性、培育渠道等进行了研究,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了探索,旨在服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领域,立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研究,从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的本质、属性、内涵、基本特征等角度,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予以论述解读,聚焦历史及实践探讨。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