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知识全知道(新版)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
50.23
6.4折
¥
78
全新
库存6件
作者斗南 编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ISBN9787550247253
出版时间2016-10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定价78元
货号9317301
上书时间2024-12-14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目录
第一篇
国家政治
国家与王朝
“中国”一词的由来
四夷
匈奴的兴衰
鲜卑人的历程
强盛一时的突厥
回纥汗国
古老的羌人
吐蕃雄霸高原
党项人的西夏
契丹王朝
云南大理国
女真
蒙古帝国
夏王朝
商朝
西周王朝
春秋时代
战国巨变
秦
西汉
东汉
三国鼎立
西晋和东晋
南北朝
隋朝
唐朝
五代十国
宋朝
元朝
明王朝
清王朝
职官制度
皇帝
卿大夫
三公九卿
宰相
十三曹
太尉与大司马
御史大夫
郡县制和州县制
郡守和县令
刺史
三辅
三省六部制
尚书仆射
侍中
中书令
侍郎
御史台
唐代五监
观察使
参知政事
谏官
路、军、府、州
知府与知州
洗马
太傅
尚书
丞相
大夫
员外
太守
县官
俸禄
博士
学士 ?
衙门
太医署
宣政院
行省制度
内阁
都察院
东西二厂
锦衣卫
三司
军机处
总督
巡抚
<衙门
南、北洋大臣
钦差大臣
驻外大使
品阶
封爵
酷吏与循吏
胥吏
捐纳
致仕
国子监
公侯伯子男
从察举到科举
世卿世禄制
先秦的乡举里选
春秋战国的养士
郎官郎吏
察举制度
举孝廉
九品中正制
科举制
常科
制科
恩科
进士科
明经科
翰林院
武科
八股文取士
……
第二篇
思想学术
第三篇
天人之学
第四篇
文 学
第五篇
史 学
第六篇
文化艺术
第七篇
民俗文化
第八篇
百工名物
第九篇
国学经典
第十篇
国学掌故
内容摘要
“中国”一词的由来
古之“中国”并非今之中国。“中国”这个词很早出现于周朝,当时的华夏民族因为拥有了相对优选的农耕文明,又在周公的领导下建立了一套完善的礼乐制度。他们看周围的四夷仍旧在裹着树叶兽皮靠打猎为生,于是滋生一种优越感,开始热衷于将自己与四夷区分开。正是在这样的心理背景下人们将华夏民族所居住的区域称为“中国”,意即中央之国,其是相对于周边的南蛮、北狄、东夷、西戎而言。这时的“中国”并非指一个国家,而是一种地理与文化概念,其意与“中州”、“中夏”、“中原”、“中华”差不多。就地理范围而言,“中国”经历了一个由小到大的过程。西周时期,“中国”泛指西周及其附属国所在的黄河中下游地区;到东周时期,随着诸侯国的膨胀,楚国占据的湖北、四川等长江流域地区也被包含在了“中国”之内;秦汉时期,“中国”进一步扩大,基本包含了今天中国版图的绝大部分区域。
汉代之后,人们通常将汉族建立的中原王朝称为“中国”。正因为此,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后,为取得汉人的心理认同,往往以“中国”自居。如鲜卑人建立北魏后自称“中国”,将南朝叫做“岛夷”;而当时的南朝汉人政权虽已偏安一隅,仍以“中国”自居,称北魏为“魏虏”。又如宋代,辽与北宋、金与南宋彼此都自称“中国”,且互不承认对方是“中国”。
“中国”在古典文献中有时还被用作诸如京城、中原地区、天子直接统治地区、靠前等意。
四夷
“四夷”是早期的华夏族人对周边民族的称呼。前22世纪左右,黄河中下游的农耕部落开始形成部落联盟,这种部落联盟历经夏、商、周三代,逐渐形成了一个“华夏族”的概念。尤其到东周时期,华夏族在物质上拥有了相对有保障的农耕文明,在文化上也制定了完善的礼乐制度,看到周边的民族还过着颠沛流离的狩猎生活,人也比较粗野,于是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文化优越感,开始有意识地将自己与周边这些“野蛮人”区分开来,称之为“四夷”、“蛮夷”。夷者,带弓之人也。具体而言,人们按照东、西、南、北的方位顺序将之分别命名为“东夷”、“西戎”、“南蛮”、“北狄”,又具体分为“赤狄”、“白狄”、“骊戎”、“东胡”、“楼烦”等名目繁多的称呼。总体而言,“华夏”与“四夷”的区分不仅仅是一种民族区分,也是优选文明与落后文明的区分。这种区分并非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在整个春秋时期,出现了长达数百年的民族融合,“华夏’’与“四夷,,的外延边界都处于一种不停的变动之中。总体而言,是“四夷”向“华夏’’转变的单向变异。而在秦汉之后的历史中,“四夷”华夏化的进程也一直没有停下,历目前诸如“五胡乱华”,金、辽、元等北方政权入主中原后的汉化,以及往往与之对应的原中原政权南迁后同化南方少数民族,都属于此。另一方面,“四夷’,本身的概念随着中国人对世界认知的扩展,也一直在不断地扩大,如清末,中国将英、法、德等国家统称为四夷。
匈奴的兴衰
据《史记。匈奴列传》等史料记载,匈奴人乃夏朝遗民,商周时期被华夏族称为獯鬻、猃狁,春秋时代称戎狄,战国时始称匈奴。匈奴人以游牧为业,逐水草而居,其男子亦民亦兵,精于马术,骁勇善战。前3世纪末,匈奴成为一支统一、强大的民族,经常南下中原抢掠。当时的秦、赵、燕三国苦于与匈奴为邻,纷纷修建长城防御。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曾派大将蒙恬率军30万出击匈奴。秦末战乱之际,冒顿杀父自立为单于,统一诸部,对中原造成严重威胁。前201年,镇守北部边境的韩王信投降匈奴。次年汉高祖刘邦曾率军亲征,结果反被冒顿围困,通过贿赂了冒顿的阙氏才得以突围出去。之后汉王朝开始了与匈奴的和亲政策。直到前129年,汉武帝派大将卫青、霍去病等人率军多次深入漠北打击匈奴,又派张骞出使西域在政治上瓦解匈奴,很终有效击垮匈奴。东汉时,匈奴分裂为南北两部,南匈奴南下臣服于汉,北匈奴则被东汉与南匈奴联军击败,部分西迁到东欧,根据部分学者观点,这支匈奴部族与当地土著结合形成匈牙利民族。南北朝之际,没有西迁的北匈奴趁中原大乱,一度入主中原建立政权。之后,匈奴逐渐融于鲜卑、柔然和汉族之中。
P3-4
精彩内容
本书在广泛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力求在“新、奇、趣”上下工夫。“ 新”就是鲜为人知的,很少被其他书籍提到的知识;“奇”就是不一般,能让人的精神为之一振的事物;“趣”即是兴趣,也是趣味,是人们想看、愿意看的东西。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