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制埙艺术(精)/中国埙乐文化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制埙艺术(精)/中国埙乐文化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66.53 6.2折 108 全新

仅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颖铮

出版社太白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51319393

出版时间2018-12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定价108元

货号11279915

上书时间2024-12-14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张颖铮,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埙专业委员会 秘书长,2006年在北京恭王府组织策划“大希之音的复兴”埙乐专场晚会,2011年在国家大剧院组织策划“土韵”刘宽忍埙乐专场音乐会,创立荣华埙馆。沈瀚超,青年埙演奏家,师从崔涛教授,中国民族管弦乐乐器改革制作专业委员会会员,2016年创立《埙友》公众号,致力于传统埙文化的传播。

目录
第一章  概述
  一、考古发掘
  二、制作的突破
  三、制作工艺
  四、制埙分布情况
第二章  埙的形制
  一、历史脉络
  二、现代形制
  三、指法排列
  四、种类划分
第三章  制埙工艺
  一、陶土工艺制埙
  二、树脂工艺制埙
  三、木工艺制埙
  四、竹工艺制埙
第四章  埙的调音
  一、埙的发声原理
  二、影响埙的音高的几个因素
  三、埙的调音
第五章  制埙师及其手作展示
  一、王其书
  二、黄金成
  三、王胜祥
  四、张荣华
  五、张友刚
  六、李蕴林
  七、李瑞明
  八、聂荣
  九、于连军
  十、郎爱坤
  十一、黄生才
  十二、王小建
  十三、张莉
  十四、马宗华
  十五、郑自豪
  十六、高立
  十七、崔涛
  十八、谢雪华
  十九、陆志天
  二十、郑安邦
附录一
  张荣华答埙专业制作十三问
附录二
  七千年禁区的突破——复合振动腔体结构的发明与双腔葫芦埙
附录三
  全国制埙师一览表
后记

内容摘要
第一章概述

我国已知最早的损,是在浙江余统河的渡造址发批出土的。丝科学测定,该填距今已有七千多年的历史。古时接,人们利用自然形成的有空腔或者孔润的石器发出的声音诱捕情物,石器由于保于利用,且它发出的声音类似于鸟善的叫声,便成为一种符管的辅助工具。有人推断认为,这种石器就是“飞弹”,人们用它投向管物时,石器上的空腔有气流灌入,便发出了哨音。这启发了人们的感,人们开始用它制作出能发声的器物,最早的项就这样产生了。因而,项的诞生起源于人们的生产劳动活动。

损作为一种古老的乐器,在我国的考古资料和史书中都有记载。《乐书》中引古人谯周的话:“图王之时,暴辛公善埙。”《世本)中记述埙为暴辛公所作。《拾遗记》记载:“庖牺氏易土为埙。”《诗经·小雅》记载:“伯氏吹埙,仲氏吹篪。”《尔雅》记载:“埙,烧土为之,大如鹅子,锐上平底,形如秤锤,六孔,小者如鸡子。”

从七千多年前只有吹孔、没有音孔的椭圆形陶埙,到近代改进制作的具有八至十多孔的各式各样的单腔体埙,再到1990年成功制作的双腔葫芦埙,埙经历了漫长的演变历程,其间凝结了众多制埙家及演奏家的汗水和智慧。一代代制埙家使埙这种古老乐器的制作工艺得以传承,续写了这一古老乐器的发展史。

一、考古发掘

埙首次发掘于20世纪50年代。随着国家文物考古工作的推进,埙渐渐进入音乐工作者的视野。到了20世纪70年代,老一辈音乐家吕骥、李纯一、黄翔鹏、吴钊等人相继对当时出土的埙做了测音工作,探索中国音乐早期音阶的起源与形成原理。相关研究文章发表于《文物》《音乐论丛》等期刊上。随后,一批演奏家也投入了精力进行了研究,在埙制作、埙乐谱曲、埙演奏方面做出巨大贡献并取得骄人的成果。主要的代表人物有曹正、陈重、杜次文、赵良山、陆金山、曹建国(曹节)、高明、庄本立等。屠式璠曾对这一阶段的历史资料做过详细的整理,并发表了相关文章。在该项目另一本图书《中国埙乐名家》中有详细的描述,我们在此不做过多陈述。

二、制作的突破

20世纪90年代,是制埙工艺快速发展的时期。制作的突破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单腔体埙音域的拓宽。制埙者在传统制埙工艺的基础上,改变了埙的内部结构,合理地增加腔体。制埙名家王其书于1990年对单腔体埙的音域成功地实现了大幅度的拓宽,制作出双腔葫芦埙,使埙的音域达到两个八度。如果加上俯吹音,那么实际可使用的音域就达到两个八度以上。他创造性地将两个卵形埙上下叠加,制成葫芦状,中间开出一个小孔(称蜂腰孔),打通两个腔体。平吹的时候,气息平缓,埙的上下腔合二为一,其内部气团振动好似在一个单腔体埙内;超吹的时候,急促的气流大部分只在上面的腔体内旋而不下沉,相当于腔体气团缩小了一半。这个时候,下面的腔体只起到辅助共鸣的作用,不参与振动发声,所以出现了超吹的八度音。这项技术改革的关键在于蜂腰孔的大小,要经过多次试验,才能达到最佳演奏效果。

……




主编推荐
埙,被誉为“礼乐之祖”,是中国最古老的吹奏乐器之一。埙与埙乐能够传承至今,自有它强大的艺术生命力。

精彩内容

 
 
   
    
    

内容简介

 
   
 
    
    
     《中国制埙艺术》主要从制埙的基础概要、埙的制作工艺、埙的制作标准、当代制埙人等方面,系统呈现埙的制作技艺及理论知识。书中对这一古老乐器——埙的制作技行了充分的实地考察与研究,并将制埙过程以图文并茂的方式细致生动地呈现出来。这是一本可以令读者清晰直观地了解埙制作流程和规范的著作,无论对普通埙乐爱好者,还是专业的学术研究者来说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书中对埙制作工艺细致、考究的把握,反映了作者在埙制作工艺方面高深的造诣。
    
 
    
   
   
    
    

作者简介

 
    
    
    
     张颖铮,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埙专业委员会 秘书长,2006年在北京恭府组织策划“大希之音的复兴”埙乐专场晚会,2011年在国家大剧院组织策划“土韵”刘宽忍埙乐专场音乐会,创立荣华埙馆。

沈瀚超,青年埙演奏家,师从崔涛教授,中国民族管弦乐乐器改革制作专业委员会会员,2016年创立《埙友》公众号,于传统埙文化的传播。
     
    
   

 


媒体评论
埙,被誉为“礼乐之祖”,是中国很古老的吹奏乐器之一。埙与埙乐能够传承至今,自有它强大的艺术生命力。

  • 中国制埙艺术(精)/中国埙乐文化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