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爱玲小说苦难叙事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张爱玲小说苦难叙事研究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31.56 6.4折 49 全新

仅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吴琪

出版社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ISBN9787562364597

出版时间2019-04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49元

货号11063804

上书时间2024-12-14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吴琪,女,陕西西安人,文学博士,华南农业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讲师,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文艺理论批评、美育教学和研究工作。多篇论文发表到《中国社会科学报》《小说评论》《中国文学研究》等核心期刊,编有《黄秋耘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都市先锋》等著作。

目录
绪论
  一、有关张爱玲研究成果概述
  二、论文研究成果分析
  三、专著研究成果分析
第一章  苦难主题与张爱玲小说
  第一节  苦难与文学
  第二节  苦难与张爱玲小说
第二章  张爱玲苦难叙事情结的本源性因素
  第一节  内源性因素
    一、亲情困境
    二、爱情枯境
    三、性格怪境
  第二节  外源性因素
    一、地域环境熏染
    二、中外作品影响
    三、时代精神禁锢
第三章  张爱玲小说的苦难书写
  第一节  女性生存苦难之陈示
    一、生存矮檐下的踉跄脚步
    二、精神泥淖中的艰难喘息
  第二节  女性生存苦难根源的叩问
    一、父权制社会对女性的压迫
    二、“唯金钱论”价值对人性的毒害
第四章  张爱玲小说苦难叙事策略
  第一节  张爱玲小说苦难叙事的结构模式
    一、全聚焦结构模式
    二、内聚焦结构模式
    三、外聚焦结构模式
  第二节  张爱玲小说苦难叙事的功能模式
    一、苦难情节——引人入胜
    二、苦难情态——强化主旨
    三、苦难情调——创设情境
  第三节  张爱玲小说苦难叙事的时间机制
    一、时间跨度显内涵
    二、时序安排显因果
    三、时差控制显沧桑
    四、时律运动显紧凑
  第四节  张爱玲小说苦难叙事的空间机制
    一、大空间——解读时代背景
    二、小空间——展现生活场景
    三、心理空间——呈现意象世界
等五章张爱玲小说苦难叙事的价值分析
  第一节  社会价值
  第二节  文化价值
  第三节  美学价值
  第四节  文学价值
第六章  张爱玲小说苦难叙事的局限性
    一、关注的苦难点过于单一,题材比较狭隘,没有宏大叙事
    二、苦难叙事过于模式化且反伦理、反高潮
    三、苦难抗争中的消极观念
    四、“欲望化”倾向
    五、叙事的“凌空高蹈”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内容摘要
绪论

一、有关张爱玲研究成果概述

张爱玲活跃于20世纪40年代的上海文坛,凭借《传奇》与《流言》被人津津乐道。20世纪50年代初之后,其在大陆销声匿迹,20世纪80年代才重新走红,再次掀起一股热浪——从进入大众视野成为读者最喜欢的作家,到成为市场商业炒作的工具,直至后来进入专业学者的视野成为研究的对象。张爱玲无疑是现代文学史上一位杰出作家。

张爱玲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和价值已获得普遍认可,围绕张爱玲的作品所展开的研究也已经取得相当多的成果。

在《近二十年来张爱玲在大陆的“接受史”》一文中,温儒敏先生提及张爱玲文学研究浮出历史地表的时间:“真正对张爱玲有公开的评论与研究,是一九八一年以后的事。当年十一月,张葆莘在《文汇月刊》发表《张爱玲传奇》,这是大陆改革开放以来,最早论及张爱玲的一篇文章。”①据温儒敏先生所言,这篇最早研究张爱玲的文章并没有在当时文坛产生太大的反响,只是被读者视为“一段文坛忆旧”。而真正对张爱玲的研究产生推动作用的当属夏志清先生。夏志清先生的《中国现代小说史》②促成了大陆文学界对张爱玲作品的关注,张爱玲也由此进入文学家的视野。颜纯钧在《文学评论丛刊》发表的《评张爱玲的短篇小说》、赵园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发表的《开向沪港洋场社会的窗口》,都从学术的角度考察了张爱玲小说的题材、手法、风格,注意到她的作品与新文学不同的特色。这个时期对张爱玲的研究还是“小心翼翼”的,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思想解放步伐逐渐加快,更开放更有个性的思想成为主流,张爱玲文学以其“边缘化”的特色吸引着文人学者的关注。在这个时期引起文坛轰动的当属柯灵先生在北京《读者》(1985年4月第4期)和上海《收获》(1985年5月第3期)同时发表的《遥寄张爱玲》。“《遥寄张爱玲》原载于1985年2月《香港文学》第2期,又在《读者》《收获》同时发表”①——这是柯灵《遥寄张爱玲》在香港和内地的发表情况;而同年上海《收获》又重新刊登《倾城之恋》,这是“文化大革命”后张爱玲作品首次在内地公开亮相。以上情况均推动了国内的张爱玲文学研究。柯灵的《遥寄张爱玲》“一直被认为是内地文坛为张爱玲“平反’的第一声”2水晶编写的《张爱玲的小说艺术》③,是“第一本张爱玲研究专著”④。20世纪80年代中期温儒敏先生编写《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⑤正式在国内出版物中提及张爱玲,将张爱玲文学研究推向专业的学术领域。在张爱玲作品进入学术领域探究的初期,学者主要对其小说的意象、象征、心理进行分析,如饶芃子和黄仲文在《暨南学报》发表《张爱玲小说艺术论》⑥;随着“张爱玲热”的席卷,研究张爱玲的学者越来越多,研究深度也一再加强,并逐步触及人性内涵,比如宋家宏发表在《文学评论》上的《张爱玲“失落者”心态及其创作》⑦,张国祯发表在《海峡》上的《张爱玲启悟小说的人性深层隐秘与人生观照》等。这些论文的发表充分说明张爱玲研究的学术性在增强,从简单地对小说创作技巧的剖析逐渐上升到对作品思想价值的阐释。20世纪80年代后期社会上出现了各种版本的张爱玲小说集,分别由安徽文艺出版社、广州花城出版社、宁夏人民出版社、哈尔滨出版社等出版单位出版,且不说这么多出版社在多大程度上出于商业化的目的,但可以肯定的是这股“出版热”从某种程度上确实再次掀起了“张爱玲热”,这足以见得张爱玲文学的社会影响力之大。

其实,张爱玲一出道就是文坛的宠儿,小说一直被国内当红的期刊争相刊载。张爱玲从发表《中国人的生活与时装》《中国人的宗教》等作品开始,先……




精彩内容
本文力图在文学史和批评史的基础上对张爱玲的文学成就作一个客观的评价和总结,从苦难叙事入手,用解读作品及与同类苦难叙事作家作品对比的方式概括出张爱玲小说苦难叙事的特点,分析其苦难叙事创作心理,揭示张爱玲小说的苦难叙事文本背后所呈现的现实意义,并结合叙事学理论分析其小说的苦难叙事策略,对张爱玲小说苦难叙事的社会价值、文化价值、美学价值、文学价值进行系统研究并概括出其苦难叙事的局限性。本文意在对张爱玲文学研究进行学术梳理和总结,也意在张爱玲诞辰100周年之际纪念张爱玲的文学成就。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