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色馈/span> 068
在村庄的夜里游荡 072
?
第三辑 离乡背井的树
离乡背井的树 076
挂 青 080
踩 泥 083
做 瓦 086
老电影院 089
半坡之上 093
复 读 097
二〇一二年的惊蛰 101
乡土无言 104
耽于秋思 107
?
第四辑 回乡偶书
回乡偶书 110
岩鹰亭 114
试问燕子何时归 117
抒情在村庄的腹地 120
村庄情结 124
田野上一头寂寥的牛 127
山坡上一朵迷路的云 130
田野上那些灿烂的荷 134
以陌生,以沉默 137
家 树 140
乡村的淤 143
烧 灰 147
?
第五辑 南方巫韵
喊 魂 152
神在村庄 156
土 桥 159
别指月亮 162
竖 屋 164
神 树 167
敬 字 170
乘梧而去 173
抬嫁妆 176
?
第六辑 养活一团春意思
养活一团春意思 180
打糍粑 183
熏腊肉 186
做丸子 189
爆米花 192
好 酒 195
龙山行书 198
内容摘要
小时候我体弱多病,父亲选择一个黄道吉日,让我认下老槐树为义父,祈望老槐树庇佑我。自此,我顺风顺水地长大成.人,负笈求学,直至迁居他乡。无论是春风得意还是一身落魄,我都不会忘记我还有一个义父和父母亲一起在乡下望我归来。我常常回去,回去的靠前时间就是放下所有的行囊,在义父庞大的树荫里享受清凉或安抚,听它在风里给我的声声叮咛。可现在是谁谋杀了我的义父,抹杀我关于村庄的靠前印象?
后来细细询问母亲,才知道老槐树是自己倒下了,一开始没谁敢动它,是村里通灵的那位巫婆建议用它来修建土地庙。于是,老槐树被锯成木板,撑起了整整一座土地庙。无数次我都不敢靠近土地庙,我生怕听见义父支离破碎的呻吟。“如何同枝叶,各自有枯荣。”时间的长廊里,大地上的万物都是一阵急促的穿堂风。
经不起时光,一棵千年古树尚且如此,那生育我的村庄呢?青草归来,除了村主干道是水泥铺成的,灰着脸,其余的小路都被青草覆盖,通向一栋栋旧房子,几乎挪不开脚步。田园将芜,是陶老夫子的警示呼吁。现在我置身的村庄已经荒芜,那空空荡荡的田野没有稻禾簇立的身影,板结的一片,如同咧开干涸的嘴。良田数年不种,好比无人居住的房屋自动开裂。良田其实也不多了,只要靠近马路的都被一栋栋五光十色的楼房占据。这些年,房子是村庄里长得很为茂盛的作物。可再茂盛的作物也结不出果腹的稻子,这些疯长的作物只是大地上的装饰,好比一朵花还来不及全面绽放就早早凋零。所有的新房子都雕梁画栋,瓷砖折射很后的夕光,刺痛我的眼睛。
村庄里的乡亲一生很热衷两件事:一是送书,一度乡亲们以送孩子读书为荣,谁家的孩子考学出去,哪怕再不济也是光宗耀祖的。有孩子在外工作,父母走在田埂路上都有劲,好像泥土不沾脚。二是建房,一生为人就要修建一栋好房子,房子好、儿子娶得好、女儿能嫁得好。可对于送书,这些年乡亲们已然丧失了热情,农家子弟即使读大学出来还得打工,甚至读书花钱不少可挣钱并不多,村里一些没读啥书的人在建筑工地上辛苦归辛苦,可来钱确实快。读大学出来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苦力活不愿干也干不了。慢慢地有很多父母不主张孩子多读书,而宁愿把钱省下来建房,房子看得见摸得着,还能指望娶个好媳妇。曾经砸锅卖铁送子女读书不再是美谈,乡亲们相互攀比修建漂亮的房子。一窝蜂,房子如蜂,叮在一丘丘好田上。
富丽辉煌的房子一扇扇大门紧闭,好似暮年失语的老人,一语不发地呆立在夕照里,暮色是专享的衣衫。偶尔吱呀一声,走出一个老态龙钟的老人或跳出一个欢呼雀跃的孩子,见不到一个青壮年。世上有多少人,就有多少条生活之路。可对于村庄来说,离乡谋生是专享之路。他们把低人一等的凄苦抛撒在异乡的土地上,把思乡之苦思亲之痛遗落在熟稔的村庄里。离开的和留下的都很苦,这些苦酿成深沉的静默,在村里贮存。还不是很黑的天色,一家家都关门闭户了,只有微弱的灯光告诉世界,这里还依稀有人烟。外面的世界越来越繁华,村里的设施也越来越现代,可人影越来越稀少,人气越来越淡薄。没有狗吠之声,偶尔传来的是电视声。因为青壮年不在家,一户户人家早早关门。孩子自然也被关在了家里,一个个心灵都变得孤寂起来。
我的童年和少年是何等的欢悦,没有星星的夜晚,我们齐聚在石拱桥上听老爷爷讲《三国演义》、聊斋故事和杨家将,那些说书滋养了我的年少时光。有星星的夜晚,我们那一大群小把戏,或玩丢手绢或捉迷藏,有时候成群结队地去草地里捉萤火虫。萤光在我们手上的瓶子里忽闪忽闪,点亮我们深深浅浅的梦境。
P3-4
主编推荐
中国散文学会常务会长红孩倾情
中考、高考常考作家散文大阅兵
国内散文评论家誉其作品:“清雅与俊朗并存,幽思与慷慨齐飞。”
精彩内容
这是一部看得见山水记得住乡愁的散文集。作者蛰伏繁华都市,回望乡村,遭遇的不仅仅是辛酸、无奈和痛楚,还有很多无法舍弃的人事。而今无处还乡,只好在纸上怀乡,慷慨抒写乡村时光,充盈的是过往时光的深切缅怀。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表现对故乡故土的热爱之情;二是表现对故乡渐行渐远风物的留恋之情;三是表现对荒败没落乡村的忧愤之情。这是一卷聚焦底层小人物生活的光影录。作者出身草根,从乡到县至市居省,致力为身处低处的小人物映像,凸显内心的挣扎、煎熬和奋争,写出他们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细腻彰显时代洪流里不屈的底层身影。文章精选自美文作家张亚凌在靠前外报刊发表的散文随笔,书中数十篇文章被选作中考真题及高考模拟,收录进寒暑假作业、地方语文精英教材及多种课程辅导资料,多篇文章被译为英文,深受读者喜爱。
媒体评论
国内散文评论家誉其作品:“清雅与俊朗并存,幽思与慷慨齐飞。”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