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觉·主题·意识:里夏尔主题批评探索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感觉·主题·意识:里夏尔主题批评探索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16.93 6.0折 28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鲁京明

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

ISBN9787513041614

出版时间2015-07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28元

货号8744194

上书时间2024-12-13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感觉主题意识——里夏尔主题批评探索》由鲁京明著。法国文学批评家让-皮埃尔·里夏尔是最有影响的主题批评家,虽然里夏尔并未发表过系统性的文艺理论专著,却以自己的批评实践昭示了他的批评观,表达了他对文学本质的深刻见解,以及对感觉,对人的生存体验的关注。里夏尔的批评构成了法国文学批评视阈中一道亮丽的风景,与其他景致相映成趣,相互映衬和烘托,值得人们驻足观赏。

作者简介
鲁京明,1985年毕业于厦门大学法语专业,留校任教,已从事法语教学30年,曾作为访问学者先后到法国巴黎八语言科学系、鲁昂大学语言科学系、巴黎八法文学系研修,获得法国DEA文凭,2009年晋升教授,2014年在厦门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学术专长为法国文学与批评、外语教学研究和跨文化研究。在靠前核心刊物发表多篇文学和外语教学研究论文,出版译著4部。

目录

摘? 要???? 
导论???????? 
?
第一章
里夏尔对作家作品的整体研究 (20世纪50年代~60年代的批评实践)???? 
第一节????  对作品中作家深层意识的建构
(对司汤达作品中主题网络的建构)?????? 
第二节
对司汤达作品认识与温情这一恒常主题的把握? 
第三节
从人物的形态创造到深层意识的探索(对福楼拜存在深处之困扰的揭示)???????? 
第四节
对诗人深层意识的探索 (对现代诗的批评)? 
第五节
里夏尔早期批评的特征? 
小结???????? 
第二章 20世纪60年代里夏尔对主题批评理论的建构??? 
第一节
里夏尔的批评原则? 
第二节
里夏尔对主题的定义?????? 
第三节
主题的物质性? 
第四节
确定主题的方法?????? 
第五节
作品的意义与存在之间的关系?????? 
第六节
风景? 
小结???????? 
第三章 20世纪70~80年代:从整体阅读到微观阅读????? 
第一节
何谓微观阅读??????? 
第二节
微观阅读的特点?????? 
第三节
微观阅读与整体阅读的关系? 
第四章 20世纪90年代后的批评???????? 
第一节
从物出发? 
第二节
里夏尔的批评观?????? 
第三节
批评家的创作之维? 
小结???????? 
第五章
里夏尔的主题批评与比较文学的“主题学研究”辨析?????? 
第一节
比较文学中的“主题”(thème)和”母题”(motif)概念?? 
第二节
主题学中“主题”与“母题”的关系? 
第三节
主题批评中的主题概念? 
第四节
主题的表现方式?????? 
第六章
主题批评的哲学基础和方法论资源?????? 
第一节
哲学基础? 
第二节
主题批评的方法论资源? 
小结???????? 
第七章
主题批评与结构主义批评的互动? 
第一节
里夏尔主题批评与结构主义的交集点? 
第二节
里夏尔对结构主义理论的借鉴?????? 
第三节
两种批评话语的特征?????? 
第四节
对待理论的态度?????? 
第八章
主题批评与精神分析的互动? 
第一节
主题批评与精神分析的结合? 
第二节
主题批评与精神分析结合的基础? 
第三节
里夏尔对精神分析的创造性吸纳? 
第九章
里夏尔式批评对中国文学批评的借鉴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摘要
 让-皮埃尔·里夏尔是20世纪以来法国最伟大的文学批评家之一。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批评生涯中,主题批评一直是他坚持的批评方法。作为20世纪文学批评中的一种重要方法,主题批评被广泛地应用于小说和诗歌研究,里夏尔则是主题批评的集大成者。
然而我国学界对里夏尔这位法国批评家并不十分了解,迄今为止尚没有关于里夏尔及其主题批评的专题研究成果,这方面的参考文献也很缺乏,因此,笔者鲁京明力求通过细读法语原著将里夏尔主题批评的本质特点和发展脉络较为清晰地揭示出来。
鲁京明著的《感觉主题意识——里夏尔主题批评探索》围绕以下问题展开:什么是主题批评,里夏尔的主题批评形成和发展的轨迹及其特点是什么。其哲学基础和理论资源是什么,什么是里夏尔批评的本质。
笔者认为,里夏尔的主题批评本质上是一种以现象学哲学为基础,洋溢着生命气息,重视感觉、体验和同情,洞察作家创作意识的深度批评,同时是一种二度创作。研究表明,里夏尔主题批评是建立在现象学基础上的,在最初的阅读中,批评家努力抛弃一切成见,去感受另一个主体之所感,他与所批评的作品
之间不是一种简单的批评和被批评的关系,而是批评家和作家之间的心灵沟通。他的批评充满了审美想象力和创造力。就方法论而言,他坚持一种方法,却不固守一种方法,他是既有着独立立场、不以预设的理论为先导的批评家,又善于主动汲取各家之长的批评家,开放、包容和进取使他成为独具特色的批评家。
在当代的中国文学批评中充斥着来自西方的理论话语,批评家们较多地依赖西方理论,缺乏独立自由探索的勇气。笔者认为,将里夏尔批评引入中国的文学批评语境中将有助于引发更多富有深度、具有独特视角的创造性批评,使批评之美得以彰显。

主编推荐

     里夏尔在法国文学批评占有一席之地,这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他的著作几乎是文学研究者不可或缺的参考书目,被引用的频率相当高,他在文学界的影响已经渗透到了方方面面,成为了一种象征。然而我国的文学界对里夏尔却并不十分了解,他的批评方法在我国尚未得到全面的介绍,至今还没有关于里夏尔的专门研究成果。一直以来里夏尔都是以“日内瓦学派”代表人物的身份出现在研究者视域中的,在有关日内瓦学派批评的研究成果中,*为有影响的有《从阅读到批评—— “日内瓦学派”的批评方法论初探》、《波佩的面纱——日内瓦学派文论选》、王岳川的论文“日内瓦学派的批评”和《当代西方*文论教程》,蒋济永的《现象学美学阅读理论》,在这些学术著作和论文中对里夏尔的介绍和研究都简略,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一笔带过。*早在国内介绍“主题批评”的论文是冯寿农先生的“漫谈法国主题学批评”、“阅读乃是批评的关键的*步——综述法国主题批评阅读方法论”“法国主题学批评与精神分析批评结合趋势管窥”等、这些论文对于国内学者了解里夏尔及其主题批评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遗憾的是后续研究始终没有跟上,至今为止,国内既没有系统研究“主题批评”的专著,也没有研究里夏尔及其批评方法的专著,因此,笔者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研究使国内学界对里夏尔及其批评方法有更加全面和深入的了解。 

精彩内容
? ? ?本书研究的主题是法国文学批评家让-皮埃尔·里夏尔的主题批评,主题批评的开创者是加斯东·巴什拉,但是影响的主题批评家却是里夏尔,虽然里夏尔并未发表过系统性的文艺理论专著,却以自己的批评实践昭示了他的批评观,表达了他对文学本质的深刻见解,以及对感觉,对人的生存体验的关注。主题批评涉及的“主题”(thème)概念其涵义并非是人们通常赋予该词的意义,罗杰·法约尔(Roger Fayolle)在《批评:方法与历史》中指出“主题”的概念用于文学评论中,指作品中无意识出现的与创作主体“对世界的看法直接有关的事实。”杜博维茨基(S.Doubrovsky)认为主题是一切人类关系的情感色彩,它与存在的基本关系,即每个人看待他与世界、与他人和上帝之间关系的特殊方式有关。从上述学者对“主题”的定义中可见“主题”与情感、世界观有关。里夏尔把“主题”定义为一种“表达内涵意义的个人的形式”,他把“主题”概括为“一项具体的组织原则、一种形式或一个固定的对象,围绕它,可以构成并发展起一个世界”。根据里夏尔的表述,我们不妨把文本看成是由主题编织而成的一个思想意识结构,它集合了文本中包含的一系列主题要素。这个结构不是杂乱无章的,它的构成遵循一定的规则,这个结构有一个核心,即核心主题,一个作品中可以有多个主题,主题与主题通过一种暗含的相似性,或者说通过它们所共有的语义要素联系起来。一个主题可以呈现为不同的主题素(motif),它们围绕着主题形成一个主题星座,一个星座与另一个星座通过主题链接起来构成主题网。这便是里夏尔说的组织原则。这里所说的“主题”,其含义是非明示的,不具有普遍意义。它不是文化共同体中的成员共享的,老生常谈的主题,而是被赋予了个人情感内涵的特殊主题。这样的主题构成的网络反映出人与世界建立关系的特殊方式。主题批评家往往从一些看似普通的事物或意象入手,找出它们之间的关联和相似性,抽象出它们共同包含的核心因子,一部作品中起统摄作用的主题可能只有一个,但是在这个主题之下可以有无数个包含核心主题因子的主题,主题通过一系列包含主题素的物象和意象得以呈现,从而构成一个一个主题因子束,每一个因子束又和别的因子束发生关联,从而构成一个巨大的主题网络。在《司汤达作品中的认识与温情》中,“双重的司汤达”就是里夏尔确定的司汤达意识结构中心的主题,它反映出司汤达的创作意识受到“认识”与“温情”这对矛盾的困扰,他既不能一味追求认识使作品失去想象空间和美感,又不能容忍模糊对认识的阻碍,这种矛盾的困扰在作品中表现为各种包含着这个核心主题因子的主题,它们通过各种具体的情节、景物和意象表现出来,“确定”、“限定”、“数学”、“法律”、“赤裸”等都可被看作聚合在一个同位项上的主题,它们都包含了追求明析的认识这一核心主题因子,而“模糊”、“虚伪”“漫画”、“阴暗”“不确定”等都可被看作与“温情”同位的主题项。红与黑中的主人公于连总是通过各种方式掩藏自己的真实感情和内心活动,他喜欢黑暗,总是在关紧房门,夜深人静时拿出藏在褥子下的拿破仑的像来看,类似这样的情节就是具体的主题表现形态。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