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仰之海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信仰之海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22.54 6.4折 35 全新

仅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小均著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49522651

出版时间2012-09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35元

货号7810181

上书时间2024-12-13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信仰之海》编著者李小均。
马休·阿诺德在维多利亚的盛世,听到了代表基督精神的“信仰之海”落潮的哀声,于是呼吁用真诚的爱来拯救那表面上光明的世界。如果说,本书作者也有自己的“信仰之海”,那一定是诗歌,毕竟“温柔敦厚,诗教也”。这里的大部分文字,都与诗歌有关,涵咏经典诗文,足见作者滋养性情之用心。还有小部分文字是关于翻译和读书的随笔,是现实生活的点滴侧影。本书可以说是作者对“诗性人生”的诠释与见证。 

目录
黑暗走在光明后
永生的鸟啊,你不会死去
回望天堂的牧歌。
诗人不幸诗名幸
一种可怕的美已经诞生。
疾病的隐喻。
淋湿一生的鬼雨
暴力即景
翻译的暴力
翻译的政治
董桥的翻译
落伍的新潮
纳博科夫直译论的名与实
在三度语言空间逍遥的蝴蝶
思想与激情
失意的凯旋
科利奥兰纳斯之死
非洲的河湾
奥威尔与人类未来
有多少爱,经得起等待
自由,多少人假汝之名
失败的诸神
生活的智慧与智慧的生活
把我破成两半,再许个愿
在最黑暗的夜里看见彩虹
思想的纵欲者
心智与文采
斯坦纳的师承
千古文章未尽才
都是博学惹的祸
校园里有没有仰望星空的苏格拉底
刀和笔能刻出怎样的一段人生
春夜闭门读禁书
我的表骗我
弥尔顿四百年祭
仅此而已
代后记信仰之海

内容摘要
   “今夜大海宁静,/ 潮水正满,月色皎洁,/ 光照海峡。”(The sea is clam tonight. / The
tide is full, the moon lies fair / Upon the straits.)(L.1-3)
马修·阿诺德(Matthew Arnold, 1822-1888)的名诗《多佛海滩》(Dover
Beach)以这非凡的气度开局,三言两语就定下了诗歌的时空与情感基调。修饰词“宁静”(calm)、“满”(full)和“皎洁”(fair)既是对事物“大海”、“潮水”与“月色”的客观描述,也是蜜月旅行中的诗人夫妇对未来安定、美满、光明的婚姻生活主观期望的投射。英语中两个“is”和一个“lies”出现,强化了诗人和读者对此情此景永恒存在的心理期盼。然而,时光的游走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法兰西海岸的灯火
/ 渐趋迷离,终至消隐;英格兰的悬崖耸立,/ 在宁静的海湾里显出巨大的阴影。”(on the French coast the
light / Gleams and is gone; the cliffs of England stand, /
Glimmering and vast, out in the tranquil
bay.)(L.3-5)“渐趋迷离,终至消隐”,写出了时光无情的流逝。这时光的流逝带走了光明,带来了“巨大的阴影”。但这外在的“阴影”并没有败坏诗人兴致。相反,他向新婚的妻子发出了共赏美景的邀请,“到窗前来把,晚风如此甜蜜!”(Come
to the window, sweet is the night
air!)(L.6)“甜蜜”的“晚风”虽然证明了诗人的雅兴依然,但他的视野却难免受到“巨大的阴影”的局限。此时他已经无法分辨具体的景物,只能看见事物大体的轮廓,“月光漂白过的大陆,与大海相接处
/ 唯见长长的浪花卷起。”(Only, from the long line of spray / Where the sea
meets the moon-blanched
land.)(L.7-8)在视觉受到影响的情况下,听觉的作用顿然凸显。“听!你听那磨牙的吼声 / 海浪卷走卵石,回头 /
又抛上高高的海滩,/ 涌起,停息,再涌起。”(Listen! You hear the grating roar / Of
pebbles which the waves draw back, and fling, / At their return, up
the high strand, / Begin, and cease, and then again
begin.)(L.9-12)眼睛的功能是把注意力引向外在的事物,耳朵的功能却是把外在的声音引入内心,从而实现了注意力的内转,更利于沉思默想。阿诺德此时的凝神谛听,就听见大海“以颤动缓慢的节拍
/ 送来千古悲鸣。”(With tremulous cadence slow, and bring / The eternal
note of sadness in.)(L.
13-14)“千古悲鸣”表明了诗人的情绪也有了巨大的翻转,这与这一节中时间的流逝、注意力由视觉向听觉的转移有极大的关联。诗歌开头的一般现在时所允诺永恒良辰美景顿成乌有。诗人也许突然顿悟,光明与黑暗的交替,潮水的涨落,月的阴晴圆缺,人的悲欢离合,皆是自然之律,难以违逆。
   正是这“千古悲鸣”令百感交集的诗人想到了另一个时空中的索福克勒斯,并从中找到了神秘的思想纽带。“索福克勒斯很久以前,/
在爱琴海边听到这吼声,/ 心中想起人类的苦难 / 如潮汐涨落;我们 / 在此遥远的北海之滨聆听,/
也听到了思想的声音。”(Sophocles long ago / Heard it on the Aegean, and it
brought / Into his mind the turbid ebb and flow / Of human misery;
we / Find also in the sound a thought, / Hearing it by this distant
northern
sea.)(L.15-20)时空的距离没有把诗人和古希腊的哲人分隔在两个世界,相反,对“人类的苦难”的共同关注,却瓦解了时空的距离。然而,并非人人都会谛听,也许只有阿诺德这样仔细“聆听”者,才会有此福分,听到“思想的声音”,从而反证了希腊精神已经遭到时人的遗弃。遭人遗弃的不仅有希腊精神,还有作为“信仰之海”的希伯来精神。“信仰之海,/
也一度满溢,好似灿烂的腰带,/ 把世界的海岸缠绕。/ 但如今,我只听到 / 它落潮悠长的哀号,/ 伴随晚风的呼吸,撤退。”(The
sea of Faith / Was once, too, at the full, and round earth’s shore
/ Lay like the folds of a bright girdle furled. / But now I only
hear / Its melancholy, long, withdrawing roar, / retreating, to the
breath / Of the night wind…)(L. 21-27)诗句“Its melancholy, long,
withdrawing
roar”从声音、形象和意义上都充分地展示出“信仰之海”“落潮悠长的哀号”,从而在读者的心中引发出无尽的感慨和绵绵的哀伤。尤其是当“信仰之海”退潮之后,“只留下世界广阔阴沉的边界
/ 和无数裸露的沙石”(…down the vast edges drear / And naked shingles of the
world.)(L.27-28),这样的感慨和哀伤将变得更加尖锐和深沉。在这两节诗歌里面,阿诺德试图表明,遗弃了希腊精神和希伯来精神的现代世界,实质上就是一个荒原世界。
   诗人通过回返自己的内心世界,洞察到了世界的表象和实质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这眼前的世界 / 虽然看似梦乡,/
五彩缤纷、瑰丽新奇,/ 其实没有欢乐、没有爱情、没有光明,/ 没有坚贞,没有和平,没有对痛苦的援助。”(…For the world,
which seems / To lie before us like a land of dreams, / So various,
so beautiful, so new, / Hath really neither joy, nor love, nor
light, / Nor certitude, nor peace, nor help for pain.)(L.
30-34)“我们仿佛置身于黑暗的旷野,/ 无知的军队在黑夜中交锋,/ 混乱、挣扎、逃逸、惶恐。”(And we are here
as on a darkling plain, / Swept with confused alarms of struggle
and flight, / Where ignorant armies clash by night.)(L.
35-37)在这“黑暗的旷野”,诗人唯有求助于爱,向他的妻子发出了吁请:“啊,我的爱,愿我们 / 彼此忠诚!”(Ah, love,
let us be true / To one another!)(L. 29-30)
   ……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