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白山民间故事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长白山民间故事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15 6.0折 24.8 全新

仅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于济源

出版社时代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38747058

出版时间2015-11

四部分类子部>艺术>书画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24.8元

货号8629343

上书时间2024-12-13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长白山民间故事》精选作者于济源多年创作的短篇小说《河郎》、《黑虎窝》、《红马儿子》、《嗓葫芦成精》、《腰段屯》、《人参与金条》、《县官变虱子》、《净肚和尚》、《大头鱼和大口鳒》、《狐狸和鹿》、《不打鸣的公鸡》、《布谷鸟盖房子》、《鹌鹑的尾巴和狐狸的鼻梁》、《老虎和猴子》、《两只麻雀》、《韩氏紫砂锅传奇》等共100篇流传于长白山区的民间故事。

作者简介
于济源,1934年出生,1955年考入东北人民大学(现吉林大学)中文系,1962年开始从事长白山文化的搜集和研究工作,1978年调入吉林省文联民间文艺研究会(现吉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从事编辑工作,1984年调入《参花》杂志任编辑室主任、主编。出版有《杨靖宇》《珍珠船》《大东北风俗史话》等著作,并有多篇关东风情小说发表于国内各大报刊。

目录
001 杨靖宇小故事(九篇)

014 杨司令和伤病员

016 全歼鬼子教导队

019 黑瞎子窝战斗

022 小白龙显灵

024 黄米饭的故事

026 老崔和小金

028 野苏子

030 智破样子哨

034 一师红旗永不倒

039 红马将军

041 王红挖参

045 红灯笼

053 俞大爷

057 鹿奶奶

061 梁山好汉与人参精

063 树根参

066 五金顶子

069 五台山

071 那尔轰

073 八十子挖参

076 挂衣参

078 人参屯

081 人参求医

083 薛茂亨店

085 独叶苓

088 两盏绿灯笼

091 老套子和小精灵

094 虎妈岭

096 王一枪为民除害

099 猎人与金雕

103 猎人和狼

106 迷昏仓子

108 赵炮儿

113 赵初把打罴

116 父子杀貔貅

118 海南张杀熊

121 陈老狠猎狐

123 小黄和小青

125 肖炮儿杀熊

128 老炮头杀黄狼

129 圈儿河

132 西柳河的传说

135 渤海王子与琵琶姑娘

144 小孩摇车与捆绑手脚

145 憨王的故事

146 沟鸟、骡子和狗

147 “哼哈二将”显神威

151 镇妖珠和锁蛟铃

154 九曲莲池

156 血溅神仙顶子

159 血染金角湾

164 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

166 药王是怎么死的

167 滚牛石

168 孔子的故事(外一篇)

170 小米仓子

172 张果老成仙

174 张果老为啥倒骑驴

175 鲁班尺

176 坐马

177 四王子塔

178 韩信问卜

179 赵匡胤葬父

181 康熙找爹

183 乾隆东巡的故事

185 三弟镇守辽阳

187 牛上房,车上树

188 林则徐的故事

190 金铃公主

192 斧劈椴树精

195 何乌

196 竹林寺

199 鱼山庙

200 晋王城

202 杀鸡河

204 玍尔奇与达户屯

206 十大泉眼

209 叶儿

215 河郎

219 黑虎窝

221 红马儿子

223 嗓葫芦成精

225 腰段屯

227 人参与金条

228 县官变虱子

231 净肚和尚

232 大头鱼和大口鳒

234 狐狸和鹿

236 不打鸣的公鸡

237 布谷鸟盖房子

239 鹌鹑的尾巴和狐狸的鼻梁

243 老虎和猴子

245 两只麻雀

246 韩氏紫砂锅传奇

252 卖乌盆与看《三国》

253 九叶芸香草

254 金马驹

257 “咯咯”发笑的女尸

259 骨灰堂里的声响





内容摘要
 《长白山民间故事》精选作者于济源多年创作的短篇小说《鹌鹑的尾巴和狐狸的鼻梁》《黄米饭的故事》《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韩式紫砂锅传奇》等共100篇流传于长白山区的民间故事。所写故事贴近生活,文笔洗练,文字细腻,话语平实,极具趣味性和可读性。 

精彩内容
    原创短篇小说集。作者多年创作的短篇小说《鹌鹑的尾巴和狐狸的鼻梁》《黄米饭的故事》《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韩式*传奇》等共100篇流传于长白山区的民间故事。所写故事贴近生活,文笔洗练,文字细腻,话语平实,趣味性和可读性。

媒体评论

                                                                                    
                                            

杨靖宇小故事(九篇)
 
 
这组小故事,在杨靖宇一生中,只是沧海一粟。但一滴水可以反映出太阳的光辉,通过这几件小事,也可以看出杨靖宇高尚的品格和博大的胸怀。
 
 
一副对联
 
1927年农历三月初八的早上,在河南省确山县,发生了一件大喜事:在中共河南省委和确山特支的领导下,一万多名贫苦农民,经过五昼夜的奋战,攻陷了确山县城。他们高举着“犁子”旗,扛着红缨枪,挥舞着大刀片,抬着九节雷,浩浩荡荡,涌进县城。县长让他们生擒活捉了,守军全被包渣了。确山农民暴动成功了。确山县第一个革命政权——临时人民委员会成立了。委员会里有七名委员,为首的就是杨靖宇。临时人民委员会发布命令,废除了苛捐杂税,开仓济贫,惩办贪官污吏和土豪劣绅。穷苦百姓都打心眼儿里高兴、欢乐。
不几天,北伐军开来了,还给确山县的临时人民委员会赠送一面锦旗,锦旗上绣着“先声夺人”几个大字。这时,同杨靖宇一起领导起义的同志作了一副对联,让杨靖宇看看。这副对联是这样写的:
 
庆今日克服郑汴澄清黄河水
祝他年直捣幽燕扫净长城灰
 
杨靖宇看完了对联,激动得胸脯一起一落的,兴奋得满脸通红通红的。他马上铺开一张大红纸,抓过一支毛笔,饱蘸墨汁,一口气把这副对联写了下来。他的字写得刚劲流畅,屋子里的人见了,齐声夸好。
杨靖宇写完了对联,把笔墨往桌子上一搁,浓黑的剑眉一扬,一双大眼射出灼人的光芒,说:“我将来一定要实现你的预言!”那个同志说:“我预祝你成功!”
杨靖宇一把抓住那个同志的手,紧紧地攥着,使劲地摇动着。
 
 
第一支枪
 
杨靖宇领导几万农民,要攻打河南省确山县城。起义所需用的武器,都由各路起义军自己筹备解决。他们盘了几个炉灶,打造了一些杆子、大刀片和三节鞭等,还有自制的土炮“九节雷”、鸟铳,就是没有一件新式武器。杨靖宇决定,从敌人手中搞到枪支,装备自己。
杨靖宇和驻扎在七里叉的军阀队伍里的一个士兵混得很熟。有一天,杨靖宇趁那个士兵站岗的机会,买了一包落花生,送给那个军阀士兵吃。那个士兵见了落花生,乐得“哈拉子”都淌出来了,忙把枪放在地上,就“嘎巴嘎巴”地吃起来。杨靖宇打量一眼那支枪,说:“我也想当个兵,你不好教教我吗?”那个士兵满口答应,一边嚼着花生仁,一边拿起枪递给杨靖宇,并教他如何持枪和瞄准。教了一阵子,杨靖宇就扛起枪来,认认真真地走起正步来。那士兵见他那认真正经的样子,也很高兴,就“一二一”地喊着。杨靖宇快走到城门了,那士兵就喊:“向后转走!”
这时,杨靖宇回过头来,笑着说:“朋友,我不向后转,我要回
家了。”
那个士兵也笑着说:“那就把枪给我放下吧。”
杨靖宇说:“朋友,你就把枪送给我吧。”
那士兵说:“你别开玩笑了。”
杨靖宇却扛起枪向城外跑去。那个士兵这时才醒过腔来,就撒开腿向杨靖宇追来。杨靖宇身高腿长,他哪能追得上?距离越拉越远了。那个士兵累得气喘吁吁,汗流满面,步子也越来越迟缓无力了。这时,杨靖宇停了下来,高声说道:“朋友,你是追不上我的。我拿走你的枪,是要去打反动派的,你也别再给反动派卖力气了。”
杨靖宇从衣兜里掏出两块银元,放在地上,对那个士兵说:
“你也交不上差了。这是路费,你快点回家去吧。”
杨靖宇扛着枪,大步流星地走了。
那个士兵拾起银元,出了一会儿神,也不进城了,往回家的路上走
去了。
杨靖宇缴获的这支枪,就是1927年3月份确山农民起义军的第一支快枪。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