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旅游景区空间结构优化与景区带村研究:以云南省为例 黄晓园,王永成,陈雅琳著 经济管理出版社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旅游景区空间结构优化与景区带村研究:以云南省为例 黄晓园,王永成,陈雅琳著 经济管理出版社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63.11 6.4折 98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黄晓园

出版社经济管理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05

版次1

装帧其他

货号12981545

上书时间2024-12-13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黄晓园
  • 出版社 经济管理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23-05
  • 版次 1
  • ISBN 9787509689998
  • 定价 98.00元
  • 装帧 其他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52页
  • 字数 305.000千字
【内容简介】
《旅游景区空间结构优化与“景区带村”研究——以云南省为例》聚焦云南旅游景区空间格局、“景区带村”效应评价及农户生计影响研究。上篇从地理空间的角度分析了云南省国家A级旅游景区的空间格局、空间演变及优化方案;中篇以丘北普者黑5A级景区为例,构建了社区发展效应、居民获得感和生活满意度三个层面“景区带村”效应综合评价体系,提出了“景区带村”效应影响机制和提升路径;下篇探索了旅游景区发展前后农户生计策略和生计资本变化,以及农户生计变迁机理与可持续发展路径。
  本书可供从事生态旅游、乡村振兴、社区发展和景区规划有关的科研机构研究人员、高等院校师生及政府和景区管理人员学习参考。
【目录】
上篇 云南旅游景区空间格局

 第1章 旅游景区空间格局研究现状与方法

 1.1 研究背景与相关概念

 1.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2 相关概念的界定

 1.2 相关理论与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相关理论

 1.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空间格局统计方法及数据来源

 1.3.1 统计方法

 1.3.2 数据来源

 第2章 云南省国家A级旅游景区

 2.1 云南省国家A级旅游景区历史沿革

 2.1.1 启萌期(1998~2001年)

 2.1.2 成长期(2002~2005年)

 2.1.3 发展期(2006~2015年)

 2.1.4 提升期(2016年至今)

 2.2 云南省A级旅游景区类型与特点

 2.2.1 我国旅游景区分级分类依据

 2.2.2 云南旅游景区资源类别

 2.2.3 云南旅游资源的特点

 2.2.4 云南旅游景区的类别

 第3章 云南省国家A级旅游景区空间分布

 3.1 云南省A级旅游景区空间分布

 3.1.1 云南省A级旅游景区分布状况

 3.1.2 云南省A级旅游景区分布差异

 3.2 云南省A级旅游景区空间分布特征

 3.2.1 云南省A级旅游景区空间分布特征变化

 3.2.2 云南省A级旅游景区市域空间相关性特征变化

 3.3 云南省A级旅游景区空间分布关联性

 3.3.1 旅游景区与海拔的关联性

 3.3.2 旅游景区与植被的关联性

 3.3.3 旅游景区与水系的关联性

 3.3.4 旅游景区与道路的关联性

 3.3.5 旅游景区与市驻点的关联性

 3.3.6 旅游景区与人口密度的关联性

 3.3.7 旅游景区与人均GDP的关联性

 第4章 云南省A级旅游景区空间格局与优化

 4.1 云南省A级旅游景区空间格局

 4.1.1 云南省A级旅游景区空间格局演变

 4.1.2 旅游景区空间格局与区域经济发展

 4.1.3 旅游景区空间格局与区域旅游经济发展

 4.2 云南省A级旅游景区空间格局优化

 4.2.1 云南旅游景区辐射薄弱区

 4.2.2 云南省旅游产业发展总体布局与景区分布滞后区

 4.2.3 云南省A级旅游景区空间分布格局优化

 4.2.4 景区空间格局优化建议

中篇 “景区带村”效应评价与影响机制

 第5章 普者黑“景区带村”效应研究现状与方法

 5.1 研究背景及意义

 5.1.1 研究背景

 5.1.2 研究意义

 5.2 相关概念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5.2.1 相关概念与内涵

 5.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5.3 主要统计方法

 5.3.1 主成分分析法

 5.3.2 验证性因子分析

 5.3.3 结构方程模型

 5.3.4 回归模型方法

 第6章 普者黑旅游度假区社区经济空间效应

 6.1 普者黑生态旅游区社区经济空间特征

 6.1.1 研究区域及数据来源

 6.1.2 生态旅游区社区经济空间分布特征

 6.2 旅游区社区经济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分析

 6.2.1 社区经济与影响因素关联性

 6.2.2 社区经济影响因素回归分析

 第7章 普者黑“景区带村”效应综合评价

 7.1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收集

 7.1.1 研究区概况

 7.1.2 案例地点选择

 7.1.3 数据收集

 7.1.4 村民效应感知案例

 7.2 “景区带村”效应综合评价体系构建

 7.3 “景区带村”效应综合评价

 7.3.1 社区发展效应评价

 7.3.2 村民获得感效应评价

 7.3.3 村民生活满意度评价

 7.3.4 “景区带村”效应总体评价

 第8章 普者黑“景区带村”效应影响分析

 8.1 研究假设与模型构建

 8.1.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8.1.2 测量模型及因子分析

 8.2 基于社区生计模式的社区影响感知差异

 8.3 “景区带村”主效应影响分析

 8.3.1 社区影响感知与村民获得感关系检验

 8.3.2 村民获得感与生活满意度关系检验

 8.4 社区生计模式调节效应检验

 8.4.1 生计模式在社区经济影响感知与物质获得感关系中的调节作用

 8.4.2 生计模式在社区社会影响感知与民生获得感关系中的调节作用

 8.4.3 生计模式在社区文化影响感知与精神获得感关系中的调节作用

 8.4.4 生计模式在社区环境影响感知与安全获得感关系中的调节作用

 8.4.5 结论与讨论

 第9章 普者黑“景区带村”效应影响机制与提升路径

 9.1 “景区带村”效应影响机制

 9.1.1 社区发展效应影响

 9.1.2 村民获得感效应影响

 9.1.3 村民生活满意度效应影响

 9.2 普者黑“景区带村”效应提升路径

 9.2.1 优化景区旅游空间,扩大“景区带村”辐射半径

 9.2.2 推动“旅游 ”产业融合,增强景区带动社区的能力

 9.2.3 打造“绿美景区”,改善社区人居环境

 9.2.4 弘扬传统民俗文化,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

 9.2.5 建立多元化的职业培训体系,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9.2.6 健全景区利益分配机制,保障社区村民发展权益

 9.2.7 完善社区参与机制,提升村民对景区的心理认同

下篇 “景区带村”生计变迁与可持续发展

 第10章 普者黑“景区带村”生计变迁研究现状及方法

 10.1 研究背景及理论基础

 10.1.1 研究背景及相关概念

 10.1.2 生计变迁理论基础及研究现状

 10.2 生计变迁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0.2.1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0.2.2 数据来源与样本特征

 第11章 普者黑景区农户生计策略与生计资本变迁

 11.1 生计类型划分与生计策略变迁

 11.1.1 农户生计类型划分

 11.1.2 农户生计策略变化

 11.2 普者黑景区农户生计资本变化

 11.2.1 生计资本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11.2.2 农户生计资本时序变化

 11.3 不同生计策略农户生计资本差异分析

 11.3.1 旅游主营型生计策略农户生计资本与非旅游型农户差异

 11.3.2 非旅游型生计策略农户生计资本变化

 11.3.3 旅游兼营型生计策略农户生计资本与非旅游型农户差异

 第12章 普者黑景区农户生计策略影响因素研究

 12.1 生计策略影响因素模型构建

 12.1.1 模型概述

 12.1.2 概念模型

 12.1.3 变量选择

 12.1.4 模型构建

 12.2 生计策略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12.2.1 零模型

 12.2.2 随机效应回归模型

 12.2.3 完整模型

 12.3 生计策略影响因素冗余分析

 12.3.1 模型构建

 12.3.2 实证分析

 第13章 景区农户生计变迁机理与可持续发展路径

 13.1 农户生计变迁机理

 13.1.1 景区层面

 13.1.2 社区层面

 13.1.3 家庭层面

 13.1.4 生计策略效应

 13.2 农户生计可持续发展路径

 13.2.1 多渠道提升农户生计资本

 13.2.2 发挥政府对生计策略转型的引导作用

 13.2.3 促进旅游景区与农户生计融合发展

参考文献

附录1 普者黑旅游景区社区村民调查问卷

附录2 普者黑旅游景区农户调查问卷

附录3 普者黑旅游景区干部调查问卷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