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味的人生之旅:散文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
16.93
6.0折
¥
28
全新
库存4件
作者程祥徽著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ISBN9787506378376
出版时间2014-06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28元
货号8506355
上书时间2024-12-12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程祥徽,男,1934年生,籍贯武汉市,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香港大学哲学硕士。2002年退休前任澳门大学教授、中文系主任、中文学院院长。在港澳台及内地出版著作二十余部,代表作有《语言风格初探》《繁简由之》《中文变迁在澳门》《面海三十年》《程远诗词》《泛梗集》《泛梗续集》以及主编的《澳门语言论集》《语言风格论集》。创办澳门写作学会、澳门语言学会。北京市政协第九、十届港澳委员。2011年获颁澳门文化功绩勋章。
目录
第一编追梦青海草原
行走青海留下的诗痕
草原忆趣
第一次醉酒前后
六十年间难忘的二十年
种牙之旅
情寄青海——青海民族学院升格为青海民族大学的感言
回青海,读《青海湖
青海的藏族与藏戏——迎接青海藏族艺术团来香港演出
解不开的青海情结——张济民著作的读书报告
永远健步行走的徐炜——怀念范泉
遥送青海故人一程——怀念老史
梦回兰彩沟——怀念朱刚
第二编执教凼仔山头
我在桥上看风景——为澳门大学中文学院学生会刊物《桥》而作
上去山头听海涛——澳门大学内地学生会刊物《潮声》卷首语
把家筑在海岛上——序《海岛风华》
社团留下的印记
一路走来的语言翻译学——序《澳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丛书翻译卷》
回归前夕说人才——纪念基本法颁布六周年
港澳回归当日的语文运用——纪念香港回归十周年
门里门外
为言以礼——一言得罪人一言团结人
鹤楼何处觅诗魂
长江日报,抚平我无限乡愁——为《长江日报》六十华诞而作
从舟山到沙巴
我进东亚大学中文系——吕叔湘先生为我写推荐
顺之先生
我们的校董是散文家——序罗浩然《思维漫步》
中文也该回归
作家出少年——序澳门濠江中学优秀作文选第六辑《绿荷》
今日盟师扬大纛——《中国现代语言风格学史稿》序
歪思所思不歪——李越陟《歪思读论语》《歪思集》两书序
昙花一现的中文学院
快乐的新丁——我是政协委员
堵车问题出在哪里?——2004年政协提案
诗把我和家望捆绑在一起——贺周家望《茶月诗情》出版
第三编试写文化散文
我们是文化盛宴的厨师
人生如戏全靠演技
学孔子怎样讲话
人学与神学的碰撞——读《论语》每篇首章
节庆日偶感
一副对联引出的故事
命名传递文化与政治的信息
说说这两起语文事件——建立平等和谐的语文观
身物互喻:你说动物冤不冤
大闸蟹灭鼠药登山的汽油
借词借的是文化
由《说文》活动说开去
由“杓”字想到“的”字
跟着任杰说“天秤”
多余的“然后”及其他
读报漫话语文事
嵌名诗联记趣
别拿“法定语言”吓方言
澳门语言学会二十年
繁简同源相映成辉
用文化解读汉字汉语——2014第一届国际汉字汉语文化研讨会随记之一
社区与社区文化——2014第一届国际汉字汉语文化研讨会随记之二
一个澳门人眼中的台湾语言现象——在第二届海峡两岸现代汉语问题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
当今语言研究的新课题:语言接触
我们是同一个伟大文明的主人——两岸汉字使用情况学术研讨会开幕式致辞
第四编不忘恩师风采
我的老师们的风采
记王力教授访港学术活动
王先生到香港讲学
王先生没有名片
雕龙与雕虫
龙虫并雕斋琐语
学者散文
我们与师母同在
附:师母来信闲话家常
两座语言学辉煌大厦——纪念岑麒祥、袁家骅两位老师
百岁生辰
少恭先生与澳门的语文建设——贺少恭先生八十大寿
一脸稚气的赖绍祥——序《萤火诗词集》
内容摘要
行走青海留下的诗痕
青藏铁路通车了,这是地球上海拔*高的铁路,是通向世界屋脊的铁路。地理书上说,青海地大物博,人烟稀少。她的面积相当于七百个香港,人口却只有香港的三分之二。但青海人引以为傲的事很多,例如她的民族成分多达四十三个,其中有**罕有的土族、撒拉族,她们分别居住在互助土族自治县和循化撒拉族自治县。罕有的民族各有罕有的历史渊源,童话一般的民族迁徙史令人心灵陶醉。例如传说撒拉族是从撒马尔汗移徙而来的,我把这段民族迁徙史压缩成三首小诗,命名为《骆驼泉》:
上叔侄六人寻乐国手牵两匹双峰驼
驼铃相伴家乡水迷路山腰遇火坡
中
火坡引路到河边困乏难当且睡眠
耗尽骆驼悲喜泪人间自此有清泉
下
两株郁郁参天柏四树苍苍百尺柯
看罢六工山水秀复听泉底涌欢歌
这里须作几点解说:撒马尔汗有叔侄六人牵着两匹骆驼出走,骆驼驮负着家乡的水土,要找到一个与家乡水土一样的地方落脚。当驼队进入循化境内,天色已经昏黑,驼队不知路径,于是点火照路,继续前行。为了纪念这一事件,后来把点火的地方命名为“火坡”。骆驼到了循化街市(现在街名叫“街子”),再也走不动了,叔侄们衡量水土,原来与家乡水土无异,决定就此定居下来;转头寻找骆驼,骆驼已经安详地躺在水中,那水便是骆驼的眼泪,至今从未干涸,而且永远保持在一个固定的水平线上。“骆驼泉”的美名由此而来。什么是“六工”呢?六工是循化县六个行政区,传说叔侄六人各领一工。
青海的自然风貌就更加引人入胜了。她不仅是三江(长江、黄河、澜沧江)的源头,不仅有*大的内陆咸水湖,不仅提供了入选第29届北京奥运会吉祥物藏羚羊形象,不仅留下了“青海长云暗雪山”等千古传诵的诗句,今年更因青藏铁路的开通让她的美名传得更远。铁路修通了,探秘者可以搭乘火车翻越海拔五千米的唐古拉山口,观看窗外的草原、雪山、湖泊和民族村落。早在近五十年前我就开始领略这番雄奇的景色了。
一河口
20世纪60年代以前,青海是没有铁路的,小学生只能在书本上看到铁路、火车。由内地赴青海,火车抵达兰州就告终止,再向青海的方向进发就只有改乘长途汽车。长途汽车站设在一个叫“河口”的地方。河口,乃是湟水与黄河汇合之处,湟水汇入黄河后进入甘肃,甘肃与青海以河口为天然的分界线。我就是通过这条路线前往青海的。旅客到了河口,才有真正来到塞外的感觉,会油然兴起“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慨叹。1958年正是的岁月,我在北京郊县的农村参加麦收的时候,突然接获招去青海的通知,于是打理行装沿着这条线路进入青海。有诗为记:
引水修渠到麦秋铁龙怒吼下兰州
西羌界接黄河口孤雁一声过戌楼
二柳湾
进入青海没多远,有一座四千六百年前的原始社会氏族公共墓地,现在命名为“柳湾公墓”。经发掘,已知有古墓一千七百三十座、彩陶三万七千九百二十五件。如此大量的文物比咸阳的兵马俑还要早两千多年。这些弥足珍贵的远古文物至今好像没有引起当局的足够重视,彩陶遍地散置,有些竟被当地民众抱回家中作为腌菜的容器,连区区不多的开掘费用(据说只不过二百来万人民币)都要从日本引进。如今游客多了,会不会带动这座群墓的发掘和保护?我拿柳湾古墓与兵马俑相比,写了一首小诗:
沿河十里见方圆墓寝成林陶彩鲜
此去咸阳兵马俑柳湾早了两千年
三 瞿昙寺
几乎与柳湾同在一处有座瞿昙寺。寺前是一条瞿昙河,寺后是一座罗汉山。瞿昙为释迦牟尼姓氏及尊称。瞿昙寺格局与北京故宫相似,但早于故宫兴建,俗云“到了瞿昙寺,北京再别去”。
诗曰:
瞿昙到此留真姓暮鼓晨钟檐马声
殿宇巍峨王气盛不须北向望燕京
……
精彩内容
《多味的人生之旅》为“澳门文学丛书”之一,所辑七十余篇散文分为四编:“追梦青海草原”、“执教凼仔山头”、“笔游文化散文”、“不忘恩师风采”,以此记录作者近五十年的文化活动和坎坷的生活历程。这些文章,写港澳、故乡、师长同学、亲情友情、自身经历、人物风情……有书卷气,有学者味。作者用平淡朴实的文字,记述半个多世纪的坎坷阅历与文化活动。内涵深厚,风格不俗;感情真挚动人而不落俗套,笔触圆润自然而不造作矫揉,字里行间流露着浓浓的人文情怀。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