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术支持的教师专业发展理论与实践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技术支持的教师专业发展理论与实践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54.21 6.2折 88 全新

库存5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赵健,郭绍青,张乐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ISBN9787520306492

出版时间2017-05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88元

货号9005510

上书时间2024-12-12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赵健,副教授,1974年生,现任西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教师,教学能力发展与研究中心主任,硕士生导师,博士研究生学历。主要从事信息化教育应用、技术支持下的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主持2012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技术支持下的教师学习共同体构建与运行研究”,参与过多项技术支持的教师专业发展项目的设计、实施和评估工作。2006年,获得中欧甘肃基础教育“优秀培训者”称号。2014年,入选西北师范大学教学科研双星计划。

目录
第一章 信息时代的教师专业发展
第一节 信息时代的教师专业发展范式
一  教师专业发展范式
二  技术导向的全球化的教师教育改革
第二节 信息时代教师专业知识结构
第三节 信息化教学能力
一  能力本位的教师教育思想
二  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构成
三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第二章 网络环境下教师学习共同体
第一节 教师学习共同体的起源与发展
一  学习共同体的研究综述
二  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实践研究
第二节 网络环境下教师学习共同体模型
一  教师学习共同体的构建维度
二  网络环境下教师学习共同体的理想模型
第三节 网络环境下教师学习共同体的案例
一  网络环境下城乡互动教师学习共同体的缘起
二  网络环境下城乡互动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学习机制
三  网络环境下城乡互动教师学习共同体的运行效果

第三章 技术支持的混合式教师培训模式
第一节 技术支持的混合式教师培训的理论基础
一  学习的本质认识
二  社会性学习
三  体验式学习理论
四  基于设计的学习
第二节 技术支持的混合式教师培训的现状与趋势
一  技术支持的混合式培训发展现状
二  混合式学习是技术支持下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形式
三  培训模式创新是技术支持的教师专业发展项目的动力
第三节 技术支持的混合式培训模式
一  基于角色的混合式培训
二  基于分层的混合式培训
三  基于案例的混合式培训

第四章 教师网络研修的设计与实施
第一节 教师网络研修概述
一教师网络研修
二  网络研修社区
三  教师网络研修评价
四  促进教师网络研修发展策略
第二节 教师网络研修设计
一  教师网络研修设计要素
二  教师网络研修设计
第三节 教师网络研修实施案例
一  教师网络研修实施设计
二  教师网络研修实施效果

第五章 以“应用型课题”为载体的技术支持教师专业发展模式
第六章 技术支持的教师专业发展项目测评

内容摘要

 《技术支持的教师专业发展理论与实践》:
  前国内学者对教师网络研修的评价研究主要集中在网络研修评价维度、网络研修评价方法和网络研修评价内容等几个方面。
  (一)教师网络研修评价维度
  不同的研究者认为教师网络研修效果应从不同的维度进行评价。整体设计方面,李克东(2012)提出从社区的活动质量、社区的网络特征、社区中的角色表现、社区形态的变化、问题发现与解决、教师的专业发展六个方面来评估活动的绩效。具体包括:(1)社区的活动质量表现为,共享性资源的上传、浏览、利用率如何;互动的程度、发问、回应、辩论及跟进;是否有团队领袖、凝聚力及合作是否密切。(2)社区的网络特征指标,主要回答多少人参与帖子、帖子总数多少、被阅读帖子有多少、互动回应帖子有多少、深度互动(往复三次以上)帖子有多少等。(3)社区中角色分为问题提出者、话题回应者和第三旁观者,在网络社区中重点培养话题的抛出者和善于发问的教师。(4)从社区形态的变化过程来评估网络教研活动的发展过程,包括教师、话题数量变化、话题变化内容、教师角色变化、群组变化等。(5)问题发现与解决,发现与解决教学问题的数量及质量。(6)教师的专业发展,经历从教育观念更新、专业素养提升、信息素养提升、教学素养提升四个方面,最终促进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还有学者探究依据柯氏培训评估方法的四个维度对教师网络研修活动进行绩效评估:反应评估、学习评估、行动评估、成果评估。提出了三方面的评估指标:教师对教师网络研修活动的满意度评价、教师网络研修活动对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发展影响的评估,以及教师网络研修活动对项目学校发展的影响评估。根据评估模型和评估指标指出了一种教师网络研修活动的绩效评估的流程。
  网络研修评价内容方面,学者们从社区成员关系、表现性评价、交互效果、临场感等方面进行了探讨。网络社区中的成员关系方面,覃学健等(2009)借助社会网络分析软件ucinet研究了一个班级社区,从网络密度、中心性、小团体等角度探讨了该虚拟学习社区的特点并提出了建议。刘敏等(2014)对教师虚拟社区意见领袖的社会网络位置及角色进行了分析。教师网络研修表现性评价方面,吕萍(2010)借助网络技术自动跟踪记录和统计的功能优势,介绍了网络环境下教师专业发展表现性评价设计,对教师利用网络进行专业学习的能力或倾向的表现和过程进行分析和判断。彭敏军等(2011)对在线学习参与度进行考量,并针对数据和质量制定了具体的实施方法。黄伟(2010)以海盐教师博客为对象,重点关注教师网络学习的参与度、参与方式和学习深度等问题。网络研修社区交互评价方面,网络研修效果的核心体现在研修共同体的互动情况,因此针对网络研修交互的评价一直以来都是网络研修评价的主要维度。严亚利等(2010)采用社会网络分析和内容分析法量化分析了教师博客交互的状况和深度,提出了教师博客交互程度编码方案。王竹立等(2009)按照交互程度的不同,把交互分为浅度交互、中度交互和深度交互。网络研修临场感方面,何苗(2010)通过内容分析法对研修论坛中学员间的社会临场感和人际关系进行评价,认为“社会临场感,,对激发动机、减轻压力、缓解学习孤独感等具有重要作用。
  (二)教师网络研修评价方法
  网络研修评价方法除问卷调查、访谈等一般研究常规之外,还包括社会网络分析等方法。问卷调查法,对网络研修平台的功能、界面设计、参与网络研修教师研修情况、态度倾向、参与程度、研修效果等进行调查研究。访谈法,了解教师对网络研修的需求、进行网络研修的方法、网络研修的具体情况、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等。社会网络分析法,对网络社区中成员的互动情况进行量化分析,用图论法和矩阵法描述网络研修社区中的各种关系。内容分析法,将协作知识建构过程分为观点表达、观点联结、观点建构三个阶段,对发帖内容的知识建构归类指标。结构化方程,对教师在社区中的采纳内容、采纳时间、教学能力三个变量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进行了研究。除此之外,有研究者采用混合式的方法对教师网络研修社区效果进行评价:胡小勇(2011)运用总体设计一数据采集一网络分析一结果阐释一反馈完善的研究路线动态结合问卷调查、内容分析、SNA等方法创新性地构建了整合现实网络与虚拟网络的混合式区域教研协作分析框架,使用该框架对天河区小学英语学科组进行案例研究,发现在该团队中虚拟教研对现实教研起到了有益补充作用。
  ……




精彩内容
本书在梳理国内外相关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本团队近年来所主导的技术支持的教师专业发展项目,在技术支持的教师学习共同体的构建、技术支持的混合式教师培训模式、技术支持的应用型课题研究、网络研修活动的设计与实施、技术支持的教师专业发展项目评估等方面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进行了提炼和总结,对指导开展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和制定相关政策具有现实意义。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