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空间视域下新时期打工文学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空间视域下新时期打工文学研究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52.98 6.2折 86 全新

库存5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刘丽娟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ISBN9787520357661

出版时间2019-12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86元

货号9815992

上书时间2024-12-12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刘丽娟,江西萍乡人,1978年出生,现任教于江西宜春学院,为江西省当代文学学会会员、江西省文艺学会会员、省级特色专业和一流专业“汉语言文学”的成员。主要从事打工文学研究,主持过省级项目(其中重点项目1项)和市校级项目多项。参与国家和省市级项目多项,发表学术论文多篇,论文获市级优秀成果奖2项。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打工文学的研究现状
    一  “打工文学”的现状及发展走向
    二  “打工文学”中的“底层”问题
    三身份研究
  第二节  研究缘起
  第三节  理论资源与研究范式
    一  空间、权力
    二  身体与身份
第一章  打工文学中的空间表征
  第一节  “农村”:表征现代性的入侵与传统文化的返流
    一  农村更荒芜:与传统的割裂
    二  农村的现代性:城市的幻化
    三  城中村:传统文化的返流与空间的重叠
  第二节  “家”的空间表征
    一  乡村的“家”:城市消费的“幻象”
    二  农民工城里的“家”:由私密走向敞开
    三  保姆工作的“家”:希望与噩梦的交织
第二章  打工文学中的农民工形象
  第一节  城市生活的边缘人
    一  生活空间的边缘人
    二  生活境遇中的边缘人
    三  文化身份的边缘人
  第二节  向城求生的苦情追梦人
    一  公开空间中的生存艰辛型
    二  象征空间中的焦虑型
  第三节  身体叙事视角下的女农民工形象
    一  规训化身体叙事的苦情者
    二  消费性欲望叙事下的悲情人
    三  诗意化符号叙事下的幸福者
第三章  打工文学中的农民工生存心态
  第一节  左右夹缝的尴尬
    一  生活方式上的尴尬
    二  人生价值观方面的尴尬
  第二节  追寻身份的迷茫
    一  “都市人”身份的追寻
    二  抽象心像的追寻
第四章  打工文学中的空间建构与身份认同
  第一节  心灵空间的建构
  第二节  身体文化空间的建构
第五章  空间视域下打工文学的还乡叙事
  第一节  都市空间中的乡愁叙事
    一  乡愁叙事的心理动机:寻找温情、心理代偿
    二  乡愁叙事的空间化特色——“家屋”意象的营造
  第二节  乡村空间中的还乡
    一  还乡者形象分析
    二  还乡中的权力渗透
第六章  打工文学中流动与留守儿童的身份建构
  第一节  认真“读书”、与命运抗争——寻求身份认同
  第二节  回望中重拾记忆——心理安慰、自我认同
  第三节  以动物为镜像——建构自我、实现认同
第七章  打工文学作家创作心理的空间特性
  第一节  打工作家:记忆的空间性
  第二节  文人作家:想象的空间性
附录:本书所涉及的作品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摘要
自20世纪新时期农民进城谋生为社会主潮以来,以农民工为主要描写对象的打工文学应运而生。文学创作“无非是在空间的改变中寻找悲哀与欢乐,寻找种种主题与种种美学趣味”,任何故事也必须在一定的空间发生,因此,本书主要立足于空间叙事的角度,对新时期以来的打工文学进行研究。主要包括探究打工文学的“打工作家”与“主流作家”不同的创作心理空间特性,分析打工文学中“城市”“农村”“城中村”等空间表征,研究农民工的形象及生存心态以及打工者如何通过“心灵空间”“他者文化空间”及“身体空间”等空间的建构实现身份认同与心灵寄托,探讨不同空间下所呈现的“还乡”叙事差异等。

精彩内容
自20世纪新时期农民进城谋生为社会主潮以来,以农民工为主要描写对象的打工文学应运而生。文学创作“无非是在空间的改变中寻找悲哀与欢乐,寻找种种主题与种种美学趣味”,任何故事也必须在一定的空间发生,因此,本书主要立足于空间叙事的角度,对新时期以来的打工文学进行研究。主要包括探究打工文学的“打工作家”与“主流作家”不同的创作心理空间特性,分析打工文学中“城市”“农村”“城中村”等空间表征,研究农民工的形象及生存心态以及打工者如何通过“心灵空间”“他者文化空间”及“身体空间”等空间的建构实现身份认同与心灵寄托,探讨不同空间下所呈现的“还乡”叙事差异等。

媒体评论
本书作者细致阐释了打工文学所描写的农民工生存空间的文化表征,并深入乡村的“家”、城中的“家”,以及保姆寄身其间的别人的“家”来做出比较分析,揭露其中发生的变化及对身心的摧折。置身都市的农民工只能是生活空间中的边缘人,种种境遇中的边缘人,文化身份的边缘人,他们处于无权无声的沉默状态,因而,在某种程度上,打工文学正是为农民工代言,申诉他们的内心苦衷,为他们失去的正当权益而愤懑。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