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什么奉献给你,孩子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
21.56
6.2折
¥
35
全新
库存2件
作者吴建军著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49571864
出版时间2014-04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35元
货号8581139
上书时间2024-12-12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导语摘要
30年教师工作,25年育儿经历,作者吴建军以此为主线采用发散式思维方法撰写的“家庭教育随笔”一朝倾吐!真性情,真思想,真经历,在语文教师流畅的笔尖闪动跳跃,活泼泼地,得以完美展现。
在这样的时代,真正用心来体验教育,感受人生,不断进步,并能真实而准确记录下来的,我们相信不会太多。《拿什么奉献给你孩子》一定能以自己独特的价值,全新的面目,给关心下一代教育的人们以启示,而作者生花的妙笔也会给读者带来深层的阅读快感。
作者简介
吴建军,女,中学不错教师,从事初中语文教育整整三十年,崇尚开放、宽松、宽容、人性化、科学化的教育,强调在孩子的早期教育中应适当“留白”,坚信一个孩子一个教育方法,只可借鉴他人理念却不可依葫芦画瓢,每一个妈妈都可以创造自己的教育方法,妈妈与教育家之间仅一步之遥。
目录
自序
第一部分 早期教育
1、柳笛儿轻轻吹起来 2、松田道雄的“猜想”
3、“放养”的孩子 4、俺家的“玉石”有黑点
5、洗澡盆里学算数,唐诗不用妈妈教 6、眠歌儿让爱遗传
7、钢琴,弹还是不弹 8、穿阿迪达斯吗
9、“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新解
第二部分 学习生活
1、学习,重在过程 2、博士的忠告:习惯,习惯,还是习惯
3、制订学习计划:秘笈 4、住校,还是圈在家里
5、日记,写还是不写
6、莎士比亚是哪国人:以文学为伴与世界相通
7、小孩子读不懂鲁迅吗
8、语文老师,帮孩子解决难题 9、哈佛博士成才了吗
第三部分 心理成长
1、“烟幕弹”的故事 张奖状 3、给孩子的一封信
4、教授的博文:是非善恶要分清 5、 当干部的经历很宝贵
6、我们喜欢幽默的人 7、红星照我去战斗:身教重于言教
8、天空里的一片云:心平气和看“早恋”
9、妈妈的那些老师们:榜样永远有力量
10、别喑哑了爱之声:警惕过度关注
11、让孩子“狗一天,猫一天”:自我矫正与外力影响
12、褒奖:耐心
13、博爱——目标
第四部分 情感交流
1、静静的小河里面,有一条小鳟鱼
2、安迪的救赎:把爱说出来 3、一只手助人,一只手抓住人
4、浓缩之爱直达心灵
第五部分 妈妈也成长
1、河马的体重是多少 2、孩子,工
内容摘要
5.“早熟门”发出的信号
医生称儿童性早熟近年来有递增趋势,其发病原因纷纭复杂,个体定论需长时间观察,奶粉厂家继三聚氰胺事件之后再次遭到质疑。我个人认为除环境、食品、药物等原因之外,会不会存在营养过剩的问题?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摄人量少了固然不行,但是不是越多越好呢?而且喂养之外是不是也与母亲甚至父亲的体质有关?八?后的育龄夫妇成长过程中如果常吃肯德基麦当劳、喝饮料,动辄使用抗生素,会不会隐含某些遗传问题?
实际上儿童营养过剩的情况,在除非洲之外的其他地区普遍存在,远远多于饿肚子了。*国有句老话:“要想小儿安,须得三分饥和寒。”而“过犹不及”这一点,似乎不在现代人考虑范围之内。人们过度相信“科学”,过度依赖新型食品和医药了,所以容易忽略了源头上的问题。忘记了现代医学的精髓是营养摄取的均衡,是自觉地以预防为主,合理地调养与休息。
我经常听到年轻人讨论给孩子吃什么、喝什么奶粉,啥啥不能吃……现在的婴孩连牛奶都不能喝了,说里面啥啥不好消化,对小儿生长不利。巴氏消毒牛奶也不行吗?太夸张了吧。脑子里经常会冒出一个词:教条。心想这哪里是养孩子,倒好像挖空了心思在干一件别的事。有一次我说:“六七个月的时候,偶尔可以拿馒头蘸点菜汤给孩子吃。”立马遭到了反对:“可不行,这么小的孩子不能吃盐。”感觉现在孩子可娇贵了,而且跟着比,不买对的只买贵的。有一位同事刚买了房子手头比较紧,对我说:“进口配方奶粉太贵了,吃不起。”我说:“过去没奶喂米汤,不也把孩子养大了吗?”我的意思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不见得非要怎样怎样,更没必要攀比。我并不反对精心喂养,当下孩子多为独生子女,家长科学喂养的观念也*前地增强,况且社会物质丰富、大家手头宽裕,舍得投精力花大钱能理解。但是“尽信书不如无书”。科学也是一把双刃剑。以为海参、鲍鱼、对虾有营养便不惜代价给孩子吃.既不考虑孩子能否消化吸收,也忘记了粗茶淡饭的好处,算不得科学吧。
如今生活水平提高了,成天挂吊瓶的孩子也多了。有一个原因不能不考虑:鱼肉吃多了,活动量再上不去,不积食儿才怪呢。还有,吃得太精细,咀嚼和肠胃功能无用武之地了,结果能好吗?还可能造成口味刁钻、挑食儿的习惯,等于适应能力下降了。现在“重口味”的年轻人比较多。从前人吃饭简单,口味清淡、营养的缺乏可能是个短处,但也恰恰是个长处。人们时常遭受饥饿的袭击.那感觉与其说痛苦不如说可怕,可是没有它又觉得了无生趣,好像只有饥饿才能提醒你生命没有熄灭、催促着你活下去,于是你永远像一根绷紧的弹簧干劲儿十足。对稍微好一点的口味感觉极其敏锐,吃根油条或吃个炸鸡蛋,甚至喝碗飘着几片青蒜苗滴上一滴芝麻油的清汤面,都以为是无上的美昧。所以我们童年关于吃的记忆、味道的记忆,保留得特别完整清晰,让人觉得那是一笔宝贵的财富。那个时代信息闭塞、科学素养低,人们活得比现在“糙”,有时反而觉得不是坏事儿。看看现在迷信宣传,大把花钱换取儿童健康适得其反的例子就知道了。一富家孩童猛吃某知名进口保健品,比同龄人高出十公分,白白胖胖,可是走起路来却吃力。再看看现代人患的高血脂、糖尿病等“富贵病”,以及各种各样的癌症就知道了.要知道这些疾病在从前是极为罕见的。
农村孩子似乎个个都比城里孩子健壮,一直让一些人纳闷:他们成天都吃些什么呢?有一点可以肯定,农妇们喂不起山珍海味。小孩子吃补品她们准觉得好笑,以为你在瞎胡闹。
“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喂养孩子”的理念,对我来说.不仅来自生活实践,也来自一本奇特的书。
P7-8
主编推荐
30年教师工作,25年育儿经历,以此为主线采用发散式思维方法撰写的“家庭教育随笔”一朝倾吐!真性情,真思想,真经历,在语文教师流畅的笔尖闪动跳跃,活泼泼地,得以展现。怎样的亲切、细腻和感人,怎样的坚定、独树一帜和潇洒!怎样用纯净的心灵来记叙、个性化的思考来有根有据地说理!在这样的时代,真正用心来体验教育,感受人生,不断进步,并能真实而准确记录下来的,我们相信不会太多。它一定能以自己独特的价值,全新的面目,给关心下一代教育的人们以启示。而作者生花的妙笔也会给读者带来深层的阅读快感。
精彩内容
本书主要从一个妈妈的角度来写。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当然不能排除与职业有关的一些经历和体会、认识与看法。与传统意义的育儿书籍不同,没有按照某人的教育思想实践总结出来的所谓规范或条文,仅仅从某个侧面记录了一个母亲的人生历程,力求忠实生动地再现生活真实的面貌,以及一名工作在义线的教师长期的观察与思考。所以它更像一泓泉水,清澈而充满活力;像一面镜子,既,又可以给人借鉴。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