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延安之光:人民文艺的生成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延安之光:人民文艺的生成研究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22.18 6.2折 36 全新

仅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静著

出版社兰州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11060602

出版时间2020-0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36元

货号11546971

上书时间2024-12-04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李静(1982一),女,陕西商洛人,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西北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出站,文学博士,文艺学博士后,硕士生导师。现任职于陕西科技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兼任陕西科技大学传统文化与艺术研究中心秘书、研究员。一度从事文艺批评及陕西地域文学研究。现主要从事艺术学理论、文化传播与批评、影视理论与批评等方面的科研及教学工作。在《中南大学学报》《西北大学学报》《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江淮论坛》《社会科学论坛》《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云南大学学报》《新文学评论》《电影文学》《四川戏剧》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先后承担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项目、陕西省社科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西安市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重点项目、陕西科技大学科研项目及横向项目等项目的研究工作;参与完成省级以上科研项目多项,另著有诗作1部。



目录
第一章人民文艺的探索/1

第一节“中国化”的理论探索与文艺实践/2

第二节延安本土化文学空间的创造与书写/25

第三节左翼文学传统的继承与民族国家叙事/43

第二章文艺大众化与大众趣味/56

第一节大众文艺的倡导与实践/57

第二节大众文艺与农民文化的择向与实践/89

第三节由大众趣味反观大众文艺/101

第三章现代性思想的初显及其创作实践/117

第一节现代性方向的理论建设/117

第二节反思批判中蕴含的现代性力量/131

第三节女性现代性体验的文学书写/146

第四章 人民文艺的体制构建/159

第一节文艺的体制化及其意义/159

第二节文艺生产模式的探索与制度化/176

第五章在探索中发展的人民文艺创作/194

第一节寻找恰当的话语标准/194

第二节创作模式的试验/207

参考文献/225

/241



内容摘要
第一章人民文艺的探索

延安文艺作为人民文艺的历史起点,对人民文艺的探索在其特定历史年代具有一定的时代性。无论是文艺界的政策制定,还是作家的创作,都要求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进行。探索人民文艺的过程是漫长而艰巨的,既要从外来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学习经验,也要进行具有中国化本土特色的延安文艺实践。因此,有必要结合西方文艺理论的经验以及五四时期与左翼时期文艺和革命的发展规律,看待延安文艺对于人民文艺的探索问题。一方面,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出发,厘清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逐步被学习、借鉴,进而中国化的过程,并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提倡和创作实践来看延安文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另一方面,从延安时期倡导的中国化,即具有中国民族特点的本土文化出发,研究延安作为新的文化中心,是如何吸引一批热爱文艺的知识分子奔赴延安,从事文学的“创造”及其“生产”,进而形成了延安独特的本土文艺经验的。最后,从纵向的文艺发展传统来看,延安文艺对左翼文学有一定的继承,但延安文艺重在以深入“工农兵”大众生活的方法,创造大众化、民族化的文艺作品,以文学的革命来实现对民族国家的建构。

第一节“中国化”的理论探索与文艺实践

毛泽东提出“学习马克思主义,是要我们用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观点去观察世界,观察社会,观察文学艺术”①,也就是将其作为方法论,指导文艺创作及其文艺发展的问题。反思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要将它落实到两个问题上。一是“反映论”,二是“阶级论”。延安时期的主流文学观,实际上就是以表现“工农兵”为主的文学观,带有很强的工具性和宣传性。因其与马克思主义结合,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来解决问题,是反映社会现实的“反映论”的体现。另一方面,从“左翼”文学始,特别是延安文艺对党的文学以及无产阶级立场的强调,影响了一大批作者进行“阶级的文学”的创作。无论是“反映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