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 39.6 6.6折 ¥ 60 全新
库存2件
作者代荫梅,李天鹤编著
出版社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ISBN9787565929465
出版时间2023-10
装帧精装
开本其他
定价60元
货号14222563
上书时间2024-12-03
代荫梅,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办公室主任、研究型病房主任。
代荫梅教授从事妇科临床工作30余年,擅长妇科内分泌疾病诊疗,在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诊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发表多囊卵巢综合征、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相关临床和基础性研究SCI论文及中文核心期刊论文100余篇。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委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北京市教委面上项目等十余项课题研究。入选北京市“十百千”优秀人才,所在团队先后获得全国妇幼健康科学技术奖、北京医学科技奖、华夏医学科技奖及首都医科大学科技进步奖。担任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生育力保护与保存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一德妇产科学会财务长,中华预防医学会生育力保护分会委员,中国老年学会骨质疏松分会妇产科专业常务委员,北京药理学会生殖药理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全国妇幼健康分会女性生育力保护学组常务委员,北京市乳腺病防治学会健康专业管理委员会常务委员,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妇产科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医疗鉴定专家,中国人类遗传资源项目评审专家,国际生殖力保护中心专家团队重要成员等。
李天鹤,讲师、副研究员,于2016年获中国科学院大学生物学博士学位,同年就职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北京妇幼保健院。
李天鹤致力于女性生殖内分泌疾病——多囊卵巢综合征发病分子机制的研究和临床治疗。目前已经建立了多囊卵巢综合征临床样本(血清、卵泡液、粪便)和检化验数据库,利用超高液相色谱—一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在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卵泡液中成功筛选了60种差异代谢产物;在动物水平上,评估了不同多囊卵巢综合征动物模型的生殖和内分泌特征,不同造模药物对各组织器官的影响;探索了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和动物血清或卵巢组织中氧化应激水平的变化,以及抑制氧化应激调控肠道菌群在多囊卵巢综合征中的作用;论文先后发表在Redox Biology、Antioxidants&Redox Signaling、Free Radical Biology and Medicine等杂志上。
以di一作者或通讯(共同)作者发表论文约20篇,以di一发明人获批专利6项,独立主编科普图书1部。先后主持多囊卵巢综合征相关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青年项目1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一青年项目1项,其他局级课题4项。入选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青苗计划”、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青年人才托举工程”。
第一章 概述
第一节 多囊卵巢综合征研究历史
第二节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特征
第三节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诊断标准
第二章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主要临床表现
第一节 多囊卵巢综合征与胰岛素抵抗
第二节 多囊卵巢综合征与肥胖
第三节 多囊卵巢综合征与生育力降低
第四节 多囊卵巢综合征与情感障碍
第三章 多囊卵巢综合征病因学研究
第一节 囊卵巢综合征病因简介
第二节 遗传因素在多囊卵巢综合征中的作用
第三节 环境因素在多囊卵巢综合征中的作用
第四节 高雄激素血症在多囊卵巢综合征中的作用
第五节 性腺功能障碍在多囊卵巢综合征中的作用
第六节 卵巢功能异常和卵泡生长停滞
第七节 卵巢相关因素在多囊卵巢综合征中的作用
第八节 交感神经活动增加在多囊卵巢综合征中的作用
第四章 多囊卵巢综合征发病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
第一节 肠道菌群与多囊卵巢综合征
第二节 线粒体功能与多囊卵巢综合征
第三节 氧化应激与多囊卵巢综合征
第四节 微小RNA与多囊卵巢综合征
第五节 非编码长RNA与多囊卵巢综合征
第六节 内质网应激与多囊卵巢综合征
第五章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细胞和动物模型
第一节 类固醇生成的细胞模型
第二节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动物模型
第六章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治疗
第一节 针对代谢紊乱和肥胖的治疗
第二节 针对高雄激素血症的治疗
第三节 针对美容的治疗
第四节 针对子宫内膜保护的治疗
第五节 针对生育能力的治疗
第六节 改善生活质量
……
第七章 多囊卵巢综合征相关疾病
中英文专业词汇表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理论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
(4)母体BMI: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母体BMI对婴儿肠道菌群具有一定影响。超重母亲分娩的婴儿在出生前6个月的粪便样本中拟杆菌和葡萄球菌丰度增加,非肥胖母亲分娩的婴儿粪便中双歧杆菌丰度增加。
(5)环境(家庭生活方式和地理位置):家庭成员和近亲(兄弟姐妹)是影响婴儿肠道菌群定植的环境因素之一,尽管相关研究尚不充分,但是荷兰出生队列的研究表明,与没有兄弟姐妹的1个月大婴儿相比,有哥哥姐姐的婴儿肠道菌群中的双歧杆菌丰度更高。丹麦队列的研究发现,在幼年时期,哥哥姐姐的存在与肠道微生物多样性和丰富增加有关,而家庭宠物对肠道菌群的影响不显著。“同胞效应”概念对肠道菌群的影响仍需要进一步研究。
由于不同地区饮食习惯差异,肠道菌群的差异与特定地区的饮食模式和生活方式有关。因此,地理位置也可能对微生物群产生影响。例如,生活在非洲农村的儿童与意大利城市地区儿童的肠道菌群组成不同。孟加拉国贫民窟儿童的粪便样本中肠道微生物群与美国郊区中上阶层社区的同年龄段儿童的肠道菌群组成和结构不同。与美国儿童相比,孟加拉国儿童的肠道菌群中富含普氏菌,而拟杆菌水平降低。与北欧婴幼儿相比,非洲东南部婴幼儿肠道菌群中拟杆菌属-普雷沃氏菌属丰度增加。
(6)遗传因素:宿主遗传可以影响婴儿肠道微生物群的发生和发育。针对10岁以下儿童的研究表明,同卵双胞胎肠道菌群的相似性水平高于异卵双胞胎和对照。大群体(1539人;年龄范围:18~84岁)的分析表明,宿主基因型与菌群的相对丰度之间存在显著关联,位于LCT基因座(负责人类乳糖酶产生)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双歧杆菌的丰度有关,表明宿主遗传因素与乳制品摄人量之间存在关联,进一步证明了研究人类基因型、饮食和肠道菌群之间相互作用的必要性。
3.孕前生殖道微生物随着我们对人类微生物的了解越来越多,发现微生物与宿主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多发生在上皮和黏膜表面(包括过去被认为在生理条件下是无菌的器官)。在阴道中定植的生殖道微生物群在健康和疾病中起重要作用,生殖道微生物与妊娠过程密切相关。例如,最常见的阴道疾病——细菌性阴道病,不仅与羊膜内感染的发病率、早产和自然流产的发病率增加有关,还与妊娠能力有关。
与阴道和官颈的情况不同,孕期胎儿环境(包括输卵管、子宫内膜、胎盘和羊水)被认为是无菌的。自20世纪初以来,普遍认为胎儿在子宫内处于无菌环境,新生儿在出生时和出生后开始微生物定植的观念已经被广泛接受。因此,在出现与不良妊娠结局(如胎膜早破、绒毛膜羊膜炎、流产和早产)有关的感染迹象时,寻找与其相关的环境微生物具有一定意义。然而,目前多项研究报道了在与人类生殖有关的各个器官和阶段都存在着微生物群,包括女性(如卵巢、卵泡、卵母细胞、输卵管、子宫、宫颈和阴道)、男性(如睾丸、精液和精子)以及胎儿(如胎盘和脐带)。这些细菌在人类生殖道中形成自己的生物膜,允许与配子、胚胎或胎儿以及母体组织界面发生复杂的相互作用。这一认知可能会为生殖领域提供一定帮助,促进辅助生殖技术的进步。
4.子宫内膜微生物如上所述,传统上认为子宫在没有感染的情况下是无菌的。1989年,H-D.L.Hemsell从55个没有子宫感染史的无症状女性的子宫内膜样本中分离出了多达231种细菌。
2016年H.Verstraelen研究发现,用16S rRNA基因微生物谱分析了19例官腔镜检查的非妊娠女性子宫内膜组织和黏液样本的微生物群组成,发现所有样本中都存在微生物,进一步证实在子宫中存在天然微生物群。此外,16S rRNA测序同样发现在单胚胎移植的女性子宫内膜中存在微生物。对33例患者(其中18例怀孕,15例未怀孕)的样本进行了微生物分析,发现在这两组患者中都存在一些优势细菌属,如黄杆菌和乳杆菌,但是菌群相对丰度在两组患者之间没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
2016年,I.Moreno研究证实,体外受精的患者子宫内膜微生物群的组成影响着床成功率,并且子宫内膜液和阴道分泌物样本中微生物群落存在差异。子宫内膜液中的微生物群可大致分为“乳酸菌为主”或“非乳酸菌为主”,其中“非乳酸菌为主”的子宫内膜微生物的存在与着床、妊娠、持续妊娠、活产出生率有关。
子宫微生物群可能影响孕期免疫环境。据报道,感染会影响参与子宫内膜容受性和胚胎发育的细胞因子。因为在胚泡黏附到子宫内膜壁的过程中涉及炎症反应,因此,子宫内膜液中微生物群的改变可能会触发子宫内膜的炎症反应,从而影响胚胎着床。此外,研究发现(E.Pelzer等,2015年),子宫内膜样本中存在活菌和细菌DNA,而子宫微生物群中的生物失调可能与多种妇科疾病有关,包括子宫内膜炎、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息肉和子宫内膜癌。
综上所述,在复杂的受孕和受精卵着床过程中,妊娠的成功不仅取决于子宫内膜组织学和真核基因表达,还与微生物群有关。
……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