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 21.56 4.4折 ¥ 49 全新
库存50件
作者张政文著
出版社黑龙江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ISBN9787811290370
出版时间2008-10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49元
货号11526338
上书时间2024-12-01
张政文。江苏南京人,文艺学博士,现为黑龙江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哲学美学与文艺学研究。在□□古典哲学与美学、马克思主义文艺美学等学术领域多有所获,出版学术专著5部、编著□部,先后在《哲学研究》、《文艺研究》、《文学评论》、《哲学动态》、《世界哲学》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多篇在《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校文科学报学术文摘》转载或摘编。主持并完成国家社科□□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项、黑龙江省社科□□项目□项以及多项黑龙江省教育厅社科项目。科研成果多次获奖。主要学术□□有:中华美学学会文艺美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华全国青年美学学会理事、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常务理事、黑龙江省哲学学会副会长、黑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黑龙江省青年联合会副□□等。
导论
□□章 从古希腊到文艺复兴的西方审美文化
一、古希腊罗马的西方审美文化奠基
二、中世纪中晚期的审美文化嬗□
三、文艺复兴运动的视觉解放
四、文艺复兴的文学精神
第二章 文化的自觉和转向与审美现代性
一、浪漫主义运动与□□大革命
二、经验主义与唯理主义
三、人、社会、自然的总体性关系重构
四、近代西方文化自觉与文化哲学
五、当代西方现代性审美文化转向
第三章 人的问题与审美现代性
一、主体性生存理论与审美现代性
二、启蒙的自然观与审美现代性
三、神学精神的理性重构与审美现代性
四、精神文化元叙事的改造与审美现代性
第四章 现代性历史意识与审美现代性
一、批判哲学理性历史观与审美现代性
二、世界主义意识与审美现代性
三、马克思的现代人类学理论与审美现代性
四、卢卡奇与审美现代性的坚守
第五章 美的本质问题与审美现代性
一、美的本质问题
二、审美形式的合目的性问题
三、崇高理论
第六章 艺术问题与审美现代性
一、艺术家与艺术作品关系问题
二、俄国形式主义与审美现代性的嬗□
三、海德格尔与审美现代性的转向
四、日常活动与审美现代性的再释
后记
导论
西方的审美现代性既是历史性的概念,又是批判性概念。近代以前,传统哲学只承认理性认识的知识性。18世纪,德国哲学家鲍姆加登表述了一种新的见解:认识过程实际有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两个方面,且两者都具有知识性。关于理性认识的知识叫做逻辑学,关于感性认识的知识前人未有发现,也就无名可冠。鲍姆加登借用拉丁语中aesthetics为之命名,中文直译为感性学。鲍姆加登相信,感性认识中最为完善的形态是包括艺术在内的审美。鲍姆加登关于aesthetics的理解只是他独特的哲学认识论观点,却成为德国古典哲学构造其庞大美学理论的直接契机。众所周知,欧洲自古希腊德谟克利特以来,历史上出现的哲学大师几乎都谈论过美、审美或艺术问题,但却没有人在自己的哲学体系中建构完整的美学理论,直到德国古典哲学才真正将美、审美或艺术问题组织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并将之视为哲学不可缺少的有机部分,aesthetics才最终被确立为美学。这既是德国古典哲学对美学发展的巨大贡献,也是人们将aesthetics 译为美学而不是感性学的根本原因。然而,德国古典哲学鼻祖康德和德国古典哲学集大成者黑格尔对美学所涉及的一些基本问题的理解有很大差异,存在着争论。
第一,美学研究对象之争。鉴赏判断力是一种以单称方式对具体存在实施普遍判断的主体判断能力。康德立足鉴赏判断力,将鉴赏判断力能够实施判断的对象和实施鉴赏判断的主体都视为美学研究的对象。换句话说,美学研究的对象极其广泛,关涉自然、社会、心灵。黑格尔相信世界的客观存在不是先验公理,需要一代又一代人在其认识活动中给予证实、确认。证实、确认世界的客观存在必有一个前提,即人必须要有认识世界的意识。正是在人的意识中,世界的客观存在才能逐渐被证实、确认。没有人的意识,世界的客观存在就无法被证实,世界是否存在就不能为人所确认。因此,黑格尔将人类的共同意识称之为“绝对理念”,并视为哲学的研究对象。作为人类共同意识的绝对理念不以个人感知和意志为转移,是客观的、普遍的、必然的。在黑格尔看来,艺术是全人类的,与个人的审美爱好、感知不同,艺术的产生、发展是客观的,它必然地传达着人类的普遍精神,所以艺术是绝对理念的一部分,属于人类心灵的展开。黑格尔坚持认为美学作为哲学的有机方面,只能研究作为绝对理念的艺术。
康德、黑格尔对美学研究对象的不同理解昭示了他们对美学在各自哲学体系中的不同地位,也蕴涵着他们给予美学的不同理论分量的认识。
第二,美的本质之争。美的本质是最具哲学性质的美学基本问题。对美的本质的不同回答不仅表示出不同的美学观,而且显现出不同的美学方法论。康德用鉴赏判断力为美立法。他认为,美不是纯客观物质存在,也不是纯主观意识,美不能简单用主客观统一来描述。美源自人的鉴赏判断力。鉴赏判断力既是人的物质生理能力,又是人的意识功能,它是主体的能力。鉴赏判断力对存在之物实施判断时,对象的形式便成为美,而实施判断的主体所获得的主观感受即为美感。黑格尔则视美为绝对理念的某种存在方式和发展过程,认为绝对理念的存在有感性、理性、感性与理性统一三种基本方式,其发展经历着正、反、合三个阶段。当绝对理念用感性来表现自身并处于发展的第一阶段中,美就出现了。黑格尔明确地给美下定义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康德与黑格尔对美的本质的不同阐释凸现了他们哲学思想的巨大差异。在康德那里,美源自于主体能力。人的主体能力符合人类生存发展之需要,关涉人的目的性,关涉人的选择性。美源于鉴赏判断力,真源于知性力,善源于理性力,真、美、善三者相关却各自独立。这样,美成为人类主体多元存在的一个重要领域和方式。黑格……
较之于西方传统审美,西方审美现代性具有鲜明的主体特征它获得了一种现代性的历史意识,对传统精神文化元叙事进行了改造与重建,并经曲德国国古典哲学而最终确立。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