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洪荒:人类文明的演进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
38.19
6.2折
¥
62
全新
库存9件
作者赵林 著,博集天卷 出品
出版社湖南人民出版社
ISBN9787556122936
出版时间2019-09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62元
货号9698032
上书时间2024-11-27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导语摘要
◆知名学者赵林教授潜心研究三十年精华呈现◆以独特视角剖析人类文明演化历程。从神话时代到工业时代,人类如何告别洪荒、走向文明?◆以文化学视角展现人类各大文明体系发生、发展与形态嬗变的基本脉络,揭示亲体与子体文明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演变机制。◆人类文明的发展实是一个亲体一子体的嬗变过程。一方面使得文明形态得以更新,另一方面又保持了亲体文明与子体文明在文化上的连续性。正如蚕蜕皮一样,一种旧的文明形态剥落了,一种新的文明形态则脱颖而出。
作者简介
赵林,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澳门科技大学特聘教授,香港汉语基督教文化研究所学术委员。作为武汉大学四大名嘴之一,武汉大学的学生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四年大学期间没听过赵林老师的课,就等于没有上过武汉大学。” 代表作:《告别洪荒:人类文明的演进》《天国之门:西方文化精神》《走向理性:西方思想文化大视野》。
目录
前言
导论 人类文明的历史、现状与未来
第一章 文明的概念分析与背景问题
一、关于“文明”概念的说明
二、文明发生的人类学背景
三、文明发生的语言学背景
四、文明发生的技术背景与时空背景
第二章 “文化杂交”初论
一、游牧世界与农耕世界的冲突融合及其历史效应
二、“远缘杂交”的优良品种——宗教
三、“种内杂交”的“米亚德现象”与“纯系种”的悲剧
第三章 神话时代的文化特征
一、原生的亲体文明类型
二、庙宇文化与迷信精神
三、雅利安语游牧者的大入侵与神话时代的终结
第四章 英雄时代的恢宏气度
一、子体文明——波斯帝国与希腊城邦
二、子体文明——罗马帝国、秦汉帝国和孔雀王朝
三、功利主义与尚武精神
四、“轴心期”的文化精神变革
五、亚欧草原游牧民族大迁徙与英雄时代的终结
第五章 宗教时代的文明分野
一、四大宗教—伦理价值系统的对峙
二、旧大陆西部的宗教冲突
三、旧大陆东部的文化融合
四、蒙古—突厥人的征服狂飙对文明世界的影响
第六章 工业时代的文化潮流
一、1500 年的世界格局与航海探险
二、西方基督教社会的历史变革
三、工业时代与“泛西方化”浪潮
四、西方文明的挑战和非西方世界的应战
五、“非西方化”浪潮与世界历史的新“轴心期”?
初版后记?
内容摘要
世界历史发展到今天,正处于一个关键的转折时期,其情况颇有点类似于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之交的所谓“世界历史的轴心期”。当今世界在很大程度上正越来越成为一个休戚与共的整体,中国也正在迅速地走向世界。作为一个中国人,在迈入2l世纪时,必须对世界有所了解。而我们要想了解世界的今天,首先必须了解世界的昨天。意大利有名哲学家克罗齐曾经说过一句名言:“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他的意思是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人思想中的历史,每一代人都只能根据他们自己特定的生存条件来解释以往的历史。但是我认为这句话也可以反过来说,即一切当代史,只有当人们对人类的整个历史进程有了较为全面和深刻的认识时,才是可以理解的。 近年来,在理论界出现了一股讨论21世纪世界文化格局的热潮。1993年夏天,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萨缪尔·p.亨廷顿在美国的《外交》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文明的冲突》的长文。在该文中,亨廷顿站在世界历史和当代靠前政治的双重立场上提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观点:在苏联解体和冷战时代结束之后。21世纪世界的主要冲突形式将不再是意识形态方面的冲突,甚至也不再是政治和经济方面的冲突,而是文明的冲突。非西方世界的传统文化(主要表现为传统宗教和伦理系统)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将再度加强,不同文明之间的文化壁垒将取代意识形态和两大阵营的对垒而再次凸现出来,从而使文明的冲突成为未来世界冲突的主题。亨廷顿还断言.在下个世纪,将会出现伊斯兰教文明与儒家文明联合起来其同对抗西方基督教文明的局面。当然,亨廷顿本人的动机是为西方各国尤其是美国政府的靠前政治出谋划策,提醒西方必须遏制东方世界的投展,这种动机无疑具有浓重的“西方中心论”色彩。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亨氏的这篇文章的确不乏一些精辟的见解,特别是其对人类文明长程演化趋势的分析,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当代世界的一些热点问题,譬如波黑问题、阿以争端问题等,闹了很长时间了,却始终不能平息下来,原因何在呢?仅仅从经济和政治方面来解释,显然是不能说明根本问题的。实际上,在这些问题的背后都隐藏着一个长期的文化冲突根源。例如,波黑恰恰就是历史上三大教派(即天主教、东正教和伊斯兰教)长期冲突的一个焦点地区,而阿以争端也与犹太人和阿拉伯人长期以来在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方面的抵牾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这些当代性的政治冲突背后,都有着一个历史性的文化(宗教)冲突根源。 与这些暴力性的冲突相呼应,当前在非西方世界兴起了一股振兴民族精神和弘扬文化传统的浪潮。伊斯兰教世界中的伊斯兰复兴运动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印度和东亚地区也正在力图摆脱殖民时代的西方化阴影而重振自己的文化传统。在中国,无论是官方人士还是民间知识分子,都对“弘扬民族文化,振兴民族精神”这个口号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其情形与十年前“全盘西化”的文化狂潮恰成鲜明对照。这些现象都说明,当历史发展到“泛西方化”时代终结期的20世纪末叶时,非西方世界的人们在经历了“全盘西化”的迷狂之后,终于发现西方化的道路并不能解决自己国家和地区的根本问题,尤其是不能解决自己文化的精神根基问题,这样就不可避免地在全世界(特别是非西方世界)的范围内掀起了一股“文化保守主义”浪潮。曾一度盲目崇尚西方化道路的东方国家纷纷开始转向自己的文化传统,试图从中发掘出一些优良的东西,以作为进行有本民族特色的现代化建设的精神砥柱。几年前,北京大学研究生会提出了一个“修身计划”,提倡修心养性正身,把儒家的“修齐治平”之道作为一种具有现实意义的人生理想重新提出来。这种弘扬儒家理想的主张,由北京大学这样一个在20世纪初率先倡导“砸碎孔家店”的高等学府提出,不能不说是一个发人深省的现象。至于从港台和海外吹进来的复兴儒学和建构“文化中国”等主张.也很快在中国犬陆思想界引起了强烈的共鸣,使得“新儒学”和其他国粹派的观点一时间成为一种煊赫的显学。这一切都表明,西方化浪潮在中国已经出现了强弩之末的态势,包括中国在内的非西方世界正试图从自己的传统文化根基中寻找一个精神支点,并以此作为基础来推进与近代化过程——这个过程的特点就是殖民化和西方化——迥然不同的现代化过程。 P2-4
主编推荐
知名学者赵林教授潜心研究三十年精华呈现
以视角剖析人类文明演化历程。从神话时代到工业时代,人类如何告别洪荒、走向文明?
以文化学视角展现人类各大文明体系发生、发展与形态嬗变的基本脉络,揭示亲体与子体文明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演变机制。
人类文明的发展实是一个亲体一子体的嬗变过程。一方面使得文明形态得以更新,另一方面又保持了亲体文明与子体文明在文化上的连续性。正如蚕蜕皮一样,一种旧的文明形态剥落了,一种新的文明形态则脱颖而出。
精彩内容
本书所展现的,是一种宏观的和长程的文化视野。它对人类各大文明体系发生、发展的嬗变机制的说明,尤其是关于农耕世界与游牧世界冲突、融合及其导致的“文化杂交”结果的思想,构成了我未来的文化学体系的基本框架,为日后的进一步拓展奠定了理论基石。
本书是一部从宏观和动态角度探讨人类文明演化历程及其动因的学术著作。它从对“文明”概念的辨析入手,清晰地展现了人类各大文明体系发生、发展与形态嬗变的基本脉络,在时间坐标上揭示了亲体与子体文明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演变机制,在空间坐标上展示了各大文明体系之间、以及农耕文明与游牧民族之间的动态关系,创立了“文化杂交”理论的基本框架。本书内容广博、气势磅礴,堪称文化史研究的精品。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