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陈登科,经济学博士,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师。研究方向为发展经济学、应用计量经济学。主要研究成果发表在《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世界经济》《金融研究》《中国经济评论》(China Economic Review)等中英文期刊。获第十八届孙冶方经济科学奖、第九届“黄达-蒙代尔经济学奖”、2018年“中国经济学优秀博士论文奖”、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第十四届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等。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结构与研究内容
第三节 研究创新之处
第二章 文献评述
第一节 全要素生产率
第二节 资源配置效率
第三节 小结:现有资源配置效率研究的缺失
第三章 中国资源配置效率——基于经典理论的典型事实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理论模型
第三节 数据处理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测算
第四节 中国资源配置效率典型事实分析
第四章 中国资源配置效率——纳入能源要素的新视角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中国部门间与地区间资源配置效率特征事实
第三节 模型设定与求解
第四节 数据处理与变量构建
第五节 主要发现与稳健性分析
第六节 小结:本章主要结论与可能的拓展
第五章 融资约束、企业效率韧性与中国资源配置效率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理论分析框架
第三节 计量模型设定
第四节 数据与变量构建
第五节 计量结果与分析
第六节 小结:缓解融资约束影响的政策建议
第六章 最低工资制度与中国资源配置效率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资源错配的测算框架及度量结果
第三节 模型设定、变量选取与典型事实
第四节 实证分析
第五节 传导机制检验
第六节 小结:最低工资制度的政策含义
第七章 总结与政策性评述
第一节 研究内容总结
第二节 主要研究结论
第三节 政策性评述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特别是经济40多年的持续、快速增长,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奇迹,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与此相应的是,综合国力极大增强,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图1-1左)。①然而,中国经济发展的水平和质量与世界主要发达经济体依然存在较大差距,这集中体现在中国人均收人不高以及经济运行效率低下两个方面(图1-1右)。中国经济能否保持中高速增长势头,继续缩小与世界主要发达经济体的差距,从而夺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面胜利,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我国学术研究和政策制定长久以来所共同面临的重大理论和现实课题。
本质上,上述问题的科学阐释与系统回答离不开对经济增长源泉问题以及不同国家与地区之间为何呈现差异性增长问题的深入系统探究。从“供给侧”视角来看,新古典经济理论认为,经济增长的源泉主要来自资本、劳动等生产投入要素的增加以及宏观全要素生产率TFP的提升,不同国家与地区之间呈现
的差异性增长也可以相应地从资本、劳动要素以及TFP的异质性中得到解释。就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发展现实而言,一方面,随着老龄化问题的日益凸显,中国经济赖以发展的重要基础——人口红利即将消失殆尽;另一方面,虽然资本的快速积累带来了过去30多年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但是与其他同类经济体相……
精彩内容
近年来,资源配置效率因其重要性而成为发展经济学最为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并同时受到政策制定者的高度重视。本书综合运用发展经济学前沿理论与当前流行的因果识别实证方法论系统测算了中国资源配置效率,探究了其动态演化特征的内在经济学机理。全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在梳理现有经典和前沿文献的基础上,基于近300万条微观企业数据系统阐释了中国微观企业资源配置效率的典型事实;第二部分是理论框架构建,创新性地将能源要素引入现有资源配置效率研究,构建了更加贴近中国经济发展特征的资源配置效率研究框架;第三部分开展实证研究,深入探究了最低工资制度、金融抑制对中国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全书聚焦资源配置效率这一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问题,理论实证共举、图文并茂。在理论分析框架构建上实现了突破,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基于详实可靠的大数据,实证分析探究了影响中国资源配置效率的制度性因素,具有一定的决策参考价值。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