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 152.77 6.2折 ¥ 248 全新
库存7件
作者李星,包丛笑
出版社中国科技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ISBN9787030786012
出版时间2024-06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248元
货号17271737
上书时间2024-11-26
目录
序言
前言
第1章 引言 1
1.1 **代互联网 1
1.1.1 ARPANET 1
1.1.2 NCP 3
1.1.3 TCP/IP 4
1.1.4 互联网的**次过渡:NCP到TCP/IP 6
1.2 下一代互联网 10
1.2.1 IPv6 10
1.2.2 互联网的第二次过渡:IPv4到IPv6 13
1.3 未来互联网 13
1.3.1 未来互联网协议 13
1.3.2 互联网的第三次过渡:过渡到未来网络协议 14
1.4 本章小结 14
参考文献 14
第2章 互联网设计原理 17
2.1 互联网设计原理的概念 17
2.2 IPv4的设计原理 18
2.2.1 基本设计原则 19
2.2.2 域名和地址问题 19
2.2.3 端对端地址透明性 20
2.3 IPv6的设计原理 21
2.3.1 基本设计原则 21
2.3.2 IPv6必须支持的功能 22
2.3.3 IPv6不需要考虑支持的功能 24
2.3.4 IPv6路由原则 25
2.4 IPv6设计原则的实践分析 26
2.4.1 IPv4和IPv6的兼容性问题 26
2.4.2 无状态和有状态技术的选择 29
2.4.3 其他问题 30
2.5 本章小结 30
参考文献 30
第3章 IPv6过渡技术演进 32
3.1 传统IPv6过渡技术和标准 32
3.1.1 双栈技术 33
3.1.2 封装(隧道)技术 34
3.1.3 翻译技术 39
3.2 传统IPv6过渡技术的困境和反思 41
3.2.1 传统IPv6过渡技术的困境 41
3.2.2 IETF关于新一代IPv6过渡技术的考虑 42
3.3 新一代IPv6过渡技术和标准 43
3.3.1 新一代IPv6过渡技术发展历程 43
3.3.2 新一代IPv6过渡技术分类 45
3.3.3 新一代IPv6过渡技术标准 47
3.4 本章小结 49
参考文献 49
第4章 新一代IPv6过渡场景 52
4.1 翻译技术的基本应用场景 52
4.1.1 场景1:IPv6网络(客户机)发起对IPv4互联网(服务器)的访问 53
4.1.2 场景2:IPv4互联网(客户机)发起对IPv6网络(服务器)的访问 53
4.1.3 场景3:IPv6互联网(客户机)发起对IPv4网络(服务器)的访问 54
4.1.4 场景4:IPv4网络(客户机)发起对IPv6互联网(服务器)的访问 54
4.1.5 场景5:IPv6网络(客户机)发起对IPv4网络(服务器)的访问 55
4.1.6 场景6:IPv4网络(客户机)发起对IPv6网络(服务器)的访问 55
4.1.7 场景7:IPv6互联网(客户机)发起对IPv4互联网(服务器)的访问 56
4.1.8 场景8:IPv4互联网(客户机)发起对IPv6互联网(服务器)的访问 56
4.2 翻译技术的扩展应用场景 56
4.2.1 场景1的1:1双重翻译扩展 56
4.2.2 场景1的1:N双重翻译扩展 57
4.2.3 场景1的1:N封装模式扩展 58
4.2.4 场景2的1:1双重翻译扩展 58
4.2.5 场景2的1:N双重翻译扩展 59
4.2.6 场景2的1:N封装模式扩展 59
4.2.7 场景5的双重翻译1:1扩展 60
4.2.8 场景6的双重翻译1:1扩展 60
4.3 翻译技术的框架和组件 61
4.3.1 翻译器 61
4.3.2 域名系统 63
4.3.3 参数发现和配置 63
4.3.4 主机系统 63
4.4 本章小结 63
参考文献 64
第5章 协议处理技术 65
5.1 IPv4 65
5.1.1 IPv4报头格式 66
5.1.2 分片处理 68
5.1.3 IPv4数据报文案例 69
5.2 ICMP 70
5.2.1 IPv4控制消息格式 70
5.2.2 ICMP消息定义 72
5.3 IPv6 79
5.3.1 IPv6报头格式 80
5.3.2 IPv6扩展报头 81
5.3.3 数据报文大小问题 96
5.3.4 流标签 96
5.3.5 流量类型 96
5.3.6 高层协议 97
5.3.7 安全考虑因素 99
5.4 ICMPv6 99
5.4.1 IPv6控制消息格式 100
5.4.2 ICMPv6错误消息 103
5.4.3 ICMPv6信息性消息 108
5.4.4 安全考虑 110
5.5 UDP 111
5.6 TCP 112
5.6.1 TCP报头格式 112
5.6.2 TCP状态 113
5.7 协议翻译 114
5.7.1 IPv4/IPv6翻译模型 114
5.7.2 从IPv4转换为IPv6 116
5.7.3 从IPv6转换到IPv4 123
5.7.4 IP地址映射要点 130
5.7.5 安全考虑因素 130
5.8 ICMP源地址处理 131
5.8.1 ICMP扩展 131
5.8.2 无状态地址映射算法 133
5.9 协议封装 133
5.9.1 IPv6隧道 133
5.9.2 隧道IPv6报头 137
5.9.3 隧道数据报文分片处理 138
5.9.4 IPv6隧道错误报告和处理 138
5.9.5 安全考虑 140
5.10 本章小结 140
参考文献 140
第6章 地址映射技术 144
6.1 IPv4地址结构 144
6.1.1 无分类IPv4地址结构 145
6.1.2 特殊IPv4地址 149
6.1.3 私有地址空间和共享地址空间 149
6.2 IPv6地址结构 152
6.2.1 IPv6地址 152
6.2.2 唯一本地IPv6单播地址 167
6.3 地址映射技术 169
6.3.1 IPv4嵌入IPv6地址 169
6.3.2 IPv6前缀类别 173
6.3.3 映射实例及其文本表示 178
6.3.4 部署指南 179
6.3.5 安全考虑因素 184
6.4 地址映射技术扩展 185
6.4.1 端口映射算法 187
6.4.2 PSID后缀编码格式 190
6.4.3 EA-bits前缀编码格式 195
6.4.4 将扩展的“IPv4可译IPv6地址”映射到RFC1918空间 198
6.5 显式地址映射扩展 199
6.5.1 显式地址映射 199
6.5.2 IP地址转换流程 200
6.5.3 IPv6流量发夹 201
6.6 组播地址映射 202
6.7 本章小结 203
参考文献 203
第7章 域名支撑技术 206
7.1 DNS64 207
7.1.1 DNS64简介 207
7.1.2 DNS64规范 208
7.1.3 AAAA查询和回答 208
7.1.4 处理其他资源记录和附加资源 211
7.1.5 将合成响应组装到AAAA查询的回答 212
7.1.6 部署方案和示例 212
7.2 DNS46 216
7.2.1 DNS46简介 216
7.2.2 DNS46规范 217
7.2.3 A查询和回答 217
7.2.4 处理其他资源记录和附加资源 219
7.2.5 将合成响应组装到A查询的回答 219
7.2.6 部署方案和示例 219
7.3 DNSSEC处理 220
7.3.1 DNSSEC场景 220
7.3.2 DNS64或DNS46的DNSSEC行为 221
7.4 本章小结 222
参考文献 222
第8章 参数发现和配置技术 224
8.1 IPv6前缀发现技术 224
8.1.1 前缀发现方法 225
8.1.2 连通性检查 228
8.1.3 流程图 229
8.1.4 众知域名的域名权威服务器配置参数 230
8.1.5 DNS64运营商的注意事项 231
8.1.6 IANA注意事项 231
8.2 DHCPv6参数配置技术 231
8.2.1 Softwire46概述 233
8.2.2 常见的Softwire46 DHCPv6选项 233
8.2.3 Softwire46容器 237
8.2.4 Softwire46选项封装 239
8.2.5 DHCPv6服务器行为 239
8.2.6 DHCPv6客户端行为 239
8.2.7 IANA参数 240
8.3 RA的DNS解析服务器配置技术 240
8.3.1 技术背景 241
8.3.2 DNS的RA选项与DHCP选项的共存 242
8.3.3 RA的邻居发现扩展 242
8.3.4 DNS配置顺序 244
8.3.5 实施注意事项 245
8.3.6 安全考虑 247
8.4 RA的IPv6翻译前缀配置技术 247
8.4.1 扩展格式 248
8.4.2 扩展的生存时间处理 248
8.4.3 配置指南 249
8.4.4 安全注意事项 250
8.5 本章小结 250
参考文献 250
第9章 一次翻译技术 253
9.1 无状态一次翻译技术 253
9.1.1 IVI思路溯源 253
9.1.2 IVI基本原理 254
9.1.3 IVI配置讨论 258
9.1.4 未来纯IPv6网络中的IPv4/IPv6翻译过渡技术 260
9.1.5 安全考虑 261
9.1.6 IVI示例 261
9.2 无状态一次翻译技术1:N扩展 262
9.2.1 1:N IVI思路溯源 262
9.2.2 1:N IVI基本原理 264
9.2.3 1:N IVI配置讨论 268
9.2.4 1:N IVI级联部署 268
9.2.5 1:N IVI示例 268
9.3 有状态一次翻译技术 270
9.3.1 NAT64思路溯源 270
9.3.2 NAT64基本原理 271
9.3.3 NAT64算法 273
9.3.4 安全考虑 279
9.3.5 NAT64示例 280
9.4 本章小结 281
参考文献 281
第10章 无状态双重翻译及封装技术 283
10.1 无状态双重翻译技术 283
10.1.1 dIVI思路溯源 283
10.1.2 dIVI基本原理 284
10.1.3 dIVI配置讨论 286
10.1.4 dIVI示例 287
10.2 无状态双重翻译技术1:N扩展 288
10.2.1 MPA-T思路溯源 288
10.2.2 MAP-T基本原理 289
10.2.3 MAP-T映射算法 290
10.2.4 MAP-T配置 294
10.2.5 数据平面处理的注意事项
第1章 引言
几十年来,伴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协议第四版(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4,IPv4)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然而,网络规模的急剧增长也突显出IPv4地址空间不足、路由可扩展性差等一系列严重问题。2011年2月,互联网编号分配机构(Internet Assigned Numbers Authority,IANA)将其*后5个可用的A类地址空间(网络前缀长度为8比特的IPv4地址空间,可记为/8)分配给各区域互联网注册机构(Regional Internet Registry,RIR),至此全球IPv4地址已经全部分配完,而各地区互联网注册机构的IPv4 地址也在加速耗尽[1]。
虽然全球IPv4地址已经被分配完毕,但是全球还有超过30亿人口尚未接入互联网,而新兴的云计算和物联网应用也在蓬勃发展。作为越来越稀缺的资源,IPv4 地址已经变得越来越昂贵。
作为下一代互联网网络层的核心协议,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IPv6)于1995年12月被互联网工程任务组(The 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IETF)公布(RFC1883[2])。与IPv4相比,IPv6有2128个地址,能够满足物联网庞大的地址需求,足够为现在接入互联网和未来接入互联网的每台主机分配一个*立的IPv6地址。这意味着每台主机均可以透明地与其他任何主机通信,同时可以被溯源,保证了网络的安全性。此外,IPv6优化了分层编址和路由机制,具有更好的服务质量和安全性。因此,为了继续维持互联网的高速增长,向IPv6 过渡是一个必须且紧迫的任务[3]。
实际上,目前从IPv4向IPv6过渡是互联网历史上的第二次过渡。互联网的**次过渡发生在1983年1月1日。那是一个“标志日”(flag day)式的硬切换,即在特定的日期停止原先使用的网络控制程序(network control program,NCP),启动新的传输控制协议/互联网协议(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TCP/IP)[4]。互联网的**次过渡非常平稳,*终使IPv4互联网成为现今信息社会*重要的基础设施。为了理解为什么**次互联网的过渡顺利而平稳,但是从IPv4到IPv6的第二次互联网过渡已经多年还没有完成,需要回顾一下互联网的历史[4-6]。
1.1 **代互联网
1.1.1 ARPANET
1961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伦纳德 克兰罗克(Leonard Kleinrock)发表了**篇关于分组交换(packet switching)的论文。1964年美国兰德公司的Baran提出了基于信息块交换(message block switching)技术的抗毁网络,即使在核攻击之后也能提供对核导弹的发射控制,以确保二次打击能力。Baran的文章列出了三种网络拓扑结构,如图1.1所示。其结论是,只有分布式的网络,才具有*强的抗毁性[7]。
图1.1 三种网络拓扑结构
1967年,Roberts加入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Defense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DARPA),发表了高级研究计划署网络(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 Network,ARPANET)计划书[8]。ARPANET团队设计了NCP。1969年,ARPANET的四个节点(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斯坦福研究所、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和犹他大学)联网成功,这标志着全世界**个分组交换网络的正式运行[4],如图 1.2所示。
图1.2 1969年的ARPANET拓扑
1972年,负责ARPANET的罗伯特 卡恩(Robert E. Kahn)在国际计算机通信会议(International Computer Communications Conference,ICCC)上组织了一次非常成功的ARPANET演示,向公众*次公开展示了这种新的网络技术。之后ARPANET如火如荼地发展起来了。
在总结ARPANET的经验时,BBN公司的克雷格 帕特里奇(Craig Partridge)提出了在网络体系结构设计中的六个原则[6]。
(1)坚持自己的理想。
(2)考虑运算和数据流,而不是应用。
(3)接受自己不能回答一些问题的现实。
(4)不要囤积问题。
(5)不要担心后向兼容性。
(6)不要被实现过程中的具体问题所困扰。
麻省理工学院的Clark在1988年将ARPANET的设计哲学[9]总结为以下几点。
(1)能够有效地多路复用现有通信技术。
(2)在网络或网关失效的情况下,仍然能够通信。
(3)互联网必须支持多种类型的网络通信服务。
(4)互联网体系结构必须能够使用各种通信网络。
(5)互联网体系结构必须允许对其资源的分布式管理。
(6)互联网体系结构必须高效。
(7)互联网体系结构必须允许主机容易联网。
(8)互联网体系结构使用的资源必须可问责。
Clark强调这些设计哲学的排序也非常重要,当颠倒了这些优先级时,就可能设计出完全不同的网络体系结构。
有趣的是,克雷格 帕特里奇的原则明确包含“不要担心后向兼容性”。Clark的原则也没有提到与传统通信网(电话网等)的兼容性问题。事实上,ARPANET是世界上**个大规模的分组交换网,与基于电路交换的电话网有革命性的不同。可以认为,如果在设计ARPANET时考虑与电话网的兼容性,不可能产生革命性的、新的网络协议。但在IPv4向IPv6过渡的全球实践中,“后向兼容性”的缺失成为IPv6过渡缓慢的根源。
1.1.2 NCP
初始的ARPANET使用NCP[10]。NCP是为ARPANET联网主机运行的中转协议。NCP是一种单工协议,它根据用户地址建立连接。NCP为用户的应用程序保留了一个奇数端口和一个偶数端口。NCP提供在不同主机进程之间的连接和流量控制。
NCP如图1.3所示。
图1.3 NCP
接口消息处理器(interface message processor,IMP)之间的通信协议包括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协议,在IMP之间实现。IMP和主机之间的通信协议具有不同的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规范。因此NCP本质上提供了一个由ARPANET主机到主机协议(ARPANET host to host protocol,AHHP)和初始连接协议(initial connection protocol,ICP)组成的传输层。
(1)AHHP定义了在两台主机之间传输单向具有流量控制的数据流程序。
(2)ICP定义了在两个主机进程之间建立一对通信数据流的过程。
(3)应用程序协议(例如,远程登录(Telnet)、文件传输协议(file transfer protocol,FTP)、简单邮件传输协议(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SMTP)等)通过到 NCP 顶层的接口访问网络服务。
NCP的寻址/转发机制具有非常简单的基于目标地址的形式[10,11]。
(1)第1代:IMP编号8比特,主机编号2比特。
(2)第2代:IMP编号16比特,主机编号8比特。
(3)*后一代:添加了逻辑寻址,即包含2个标志比特的16比特扁平寻址(RFC878[12])。因此可以在发送节点不必知道接收主机的位置的情况下对 214个主机进行寻址(当主机连接到 ARPANET 时,主机会通知IMP它将使用哪些逻辑名称,IMP以在扁平地址空间上转发的形式在网络中传播此信息)。
1.1.3 TCP/IP
当把NCP用于其他网络(卫星分组网络、地面无线分组网络)和ARPANET互联时,NCP无法对IMP所连接的更下游的网络和主机进行寻址,由于ARPANET非常可靠,NCP也不具有对端对端主机错误进行处理的机制。因此,实现跨网络全局寻址和对异构网络进行出错处理是开发新协议(*终成为TCP/IP)的初始动机[4,11]。
设计中的新协议有四条基本原则。
(1)每个不同的网络都必须*立存在,并且不需要对该网络进行任何内部更改即可将其连接到网络上。
(2)通信将“尽力而为”。如果数据报文没有到达*终的目标节点,它将尽快从源节点重新传输。
(3)网络连接设备应为“黑匣子”(网关)。为了保持简单性,网关不会保留单个数据报文的信息,也尽量避免包含复杂的故障恢复机制。
(4)在业务一级不应存在全局控制。
1973年文顿 瑟夫(Vinton Cerf)加入了罗伯特 卡恩的项目,他们共同创建了下一代传输控制协议(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TCP)[13]。在该技术的早期版本中,只有一个核心协议TCP。该协议提出了一个8比特的网络字段和16比特的主机字段(称为TCP字段)。他们当时认为:①8比特的网络字段允许选择多达256个不同的网络,在可预见的未来,这个规模似乎足够了;②主机字段允许多达65536个不同的主机被寻址,这对于任何给定的网络来说似乎都绰绰有余。
1977年,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与BBN公司、斯坦福大学和伦敦大学学院签订合同,在不同的硬件平台上开发协议的验证版本:TCPv1和TCPv2。在开发过程中,为了使网络不仅能够支持文件传输类的应用,还能够支持语音等对时延敏感但对丢包不敏感的特性,1978年文顿 瑟夫、丹尼 科恩(Danny Cohen)和乔恩 波斯特尔(Jon Postel)将TCP的功能分为两个协议:TCP和IP,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