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就地城镇化的理论、实践与政策研究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
40.66
6.2折
¥
66
全新
库存6件
作者黄文秀,杨卫忠等著
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
ISBN9787521800852
出版时间2018-07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66元
货号9521372
上书时间2024-11-24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目录
第1章 就地城镇化基本理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就地城镇化内涵
1.3 就地城镇化模式特征
1.4 就地城镇化与异地城镇化的关系
第2章 农业转移人口就地城镇化评价研究
2.1 就地城镇化评价体系的建立
2.2 多层次综合评价原理与步骤
2.3 就地城镇化评价实证分析
2.4 结论与建议
2.5 本章小结
附录:农业转移人口就地城镇化调查表
第3章 农业转移人口就地城镇化发展现状与类型
3.1 国内就地城镇化发展现状
3.2 国内就地城镇化典型案例
3.3 国内就地城镇化典型案例总结与思考
3.4 国外城镇化现状与经验
第4章 农业转移人口就地城镇化动力机制
4.1 就地城镇化动力机制理论分析
4.2 农民参与就地城镇化的动力分析
4.3 农村基层组织参与就地城镇化的动力分析
4.4 企事业单位参与就地城镇化的动力分析
4.5 政府参与就地城镇化的动力分析
4.6 就地城镇化动力机制建设的问题分析与优化路径选择
第5章 农业转移人口就地城镇化的政府行为
5.1 就地城镇化进程中地方政府行为分析
5.2 就地城镇化进程中地方政府行为缺失的表现和根源
5.3 就地城镇化进程中地方政府行为的优化路径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农业转移人口就地城镇化决策的影响因素
6.1 概述
6.2 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6.3 实证设计
6.4 结论与政策建议
6.5 本章小结
附录:农业转移人口就地城镇化决策的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第7章 农业转移人口就地城镇化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
7.1 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说
7.2 研究设计
7.3 结果分析
7.4 结论与政策建议
附录:农业转移人口就地城镇化满意度与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第8章 就地城镇化实践规律、经验与政策建议
8.1 就地城镇化实践规律特征及经验
8.2 我国推进就地城镇化的基本思路
8.3 推进我国就地城镇化的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摘要
本书着重对农业转移人口就地城镇化的以下方面进行了探究:,从地理空间和体制空间两个维度界定了就地城镇化概念,归纳其内涵,分析其特征,辨析就地城镇化与异地城镇化、传统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等概念的区别与联系,并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个方面建立农业转移人口就地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第二,梳理了我国就地城镇化总体状况,研究了若干地区就地城镇化实践案例(浙江省嘉兴市海盐县,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龙港镇,陕西省西安市高陵区,河南省郑州市新郑市等),并提出了就地城镇化的不同模式。第三,构建了农业转移人口就地城镇化的迁移决策与满意度模型,从户籍制度、社会保障、乡土情结、就业谋生、融入城镇、土地流转补偿、民主政治权利和生态环境变化等方面考察分析了农业转移人口对就地城镇化迁移决策与满意度的认知、接受度及其影响因素,为就地城镇化提供实践依据。第四,构建了就地城镇化的动力机制理论模型,将就地城镇化的动力分为经济动力、政治动力、文化动力、社会动力、生态动力,分析了就地城镇化进程中地方政府的行为。第五,系统阐述了就地城镇化理论、实践规律特征及经验,从破除跨区域基本公共服务、产权制度等体制障碍、培育地方特色产业等方面入手,提出了推进就地城镇化的思路与政策建议。
本书的结论是以新型城镇化理论为基础,在深入实际开展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得出的,对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促进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就地转移和市民化,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精彩内容
《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就地城镇化的理论、实践与政策研究》着重对农业转移人口就地城镇化的以下方面进行了探究:一,从地理空间和体制空间两个维度界定了就地城镇化概念,归纳其内涵,分析其特征,辨析就地城镇化与异地城镇化、传统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等概念的区别与联系,并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个方面建立农业转移人口就地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第二,梳理了我国就地城镇化总体状况,研究了若干地区就地城镇化实践案例(浙江省嘉兴市海盐县,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龙港镇,陕西省西安市高陵区,河南省郑州市新郑市等),并提出了就地城镇化的不同模式。第三,构建了农业转移人口就地城镇化的迁移决策与满意度模型,从户籍制度、社会保障、乡土情结、就业谋生、融入城镇、土地流转补偿、民主政治权利和生态环境变化等方面考察分析了农业转移人口对就地城镇化迁移决策与满意度的认知、接受度及其影响因素,为就地城镇化提供实践依据。第四,构建了就地城镇化的动力机制理论模型,将就地城镇化的动力分为经济动力、政治动力、文化动力、社会动力、生态动力,分析了就地城镇化进程中地方政府的行为。第五,系统阐述了就地城镇化理论、实践规律特征及经验,从破除跨区域基本公共服务、产权制度等体制障碍、培育地方产业等方面入手,提出了推进就地城镇化的思路与政策建议。
《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就地城镇化的理论、实践与政策研究》的结论是以新型城镇化理论为基础,在深入实际开展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得出的,对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促进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就地转移和市民化,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