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琴丛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古琴丛谈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60.37 6.2折 98 全新

仅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郭平著

出版社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59478726

出版时间2023-11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98元

货号14292246

上书时间2024-11-22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内容摘要

良材美斫说器

琴这件乐器,一开始出现,就不同一般。

琴到底是谁第一个造出,史籍上有几种说法,其中,伏羲造琴说和神农造琴说这两种说法影响较大,特别是前者。也有炎帝、黄帝、尧、舜造琴之说,但相比伏羲和神农造琴说,影响要小一些。到底是哪一位发明了这件伟大的乐器,现在实在不可确证。但关于最早的琴的形制,说法倒是基本一致,即先人造琴都是“削桐为琴”,有五根弦,而且琴长与现在差不多,为三尺六寸左右。后来周文王又加了两根弦,琴成了七弦。这就与今天的琴基本一样了。但是,周文王以前的琴到底是什么个样子,我们现在无从看到。能够从历史遗留中看到与我们今天琴的样子完全一样的,最早的是南朝砖画上“竹林七贤”手上弹的琴,弦是七根,徽有十三枚,大小与今一样。现在有些收藏家手上有铭刻着汉代年款的琴,但鉴定家不能确定它为汉代器物。至于现存最早与今天琴形制一样的实物,则是唐代的琴,

尽管琴到底是谁首创已不可确考,但有一点很显然:琴不是一般人造出,而是由那些智慧超群、德行出众的明君、圣贤创制的。这似乎从一开始就决定了琴在中国文化中独出的地位,它是一件乐器,但绝不是普通的乐器,不是歌台舞榭的动静。如果乐为心声的话,那么琴乐所反映的心声是非凡的心声。因此,古人称琴,常称之为“圣人之器”。

乐器之能发声,无非是物质产生振动。风穿越竹林、吹入孔窍会发声;水撞击河床、跌落高崖会发声;兵刃相接有声;马蹄疾奔有声;伐木有声;摇橹有声。自然界的声音多乎哉!制乐器者仿自然之声,动手制器,让它们以不同方式振动,便能得声。于是便有了丝、木、竹、金等八音在竹子上挖几个洞,在中空的木段上蒙一张兽皮,在木板上绷起几根绳丝,或吹,或敲,或弹,便各有动听之处了。有人或许以为这好像不是什么难事。这么想也有一定道理,你想呵,要让东西振动发声又有何难?不相信,你在吃饭的桌子上绷起一根绳子,一弹,一定会有声音发出;或者,你拍拍自己的肚皮,也会得到不算难听的声音。但要让一些物质材料发出人类内心的动静,发出可以和大自然中最美丽声音相媲美的声音,那可是谈何容易了!

我相信,很多乐器的发明之初,人们只是很自然地接受它们的动听未必很执着地追求它们可以传达出多么深刻的涵义,这里面有许多先入为主甚至命定的味道。人们只是在发明了这些乐器之后,不断地在其基本风格基础上加以完善,使其造型更合理、更美观,使其声音更细致、更微妙。

琴的造作不同一般,是由造琴者的身份、心怀决定的。至圣之人制器作乐,旨在表达,尽管表达的内容无非人的情感,但他们的立意显然不同一般,他们的内涵显然有着深远之意。因此,有关他们造琴时对这件乐器形制功用的考虑的说法就不是附会之说了,比如:“伏羲削桐为琴。面圆法天,底平象地。龙池八寸,通八风;凤池四寸,象四气。”(《琴书》引……



精彩内容

古琴丛谈》从古琴的制作谈起,说到琴音的品质色、弹琴的讲究,说到伯牙和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嵇康与《广陵散》、范仲淹和《履霜操》;论及弹琴的讲究,琴的指法、题材、打谱以及琴的音乐征。又以陶渊明与无弦琴为引,论说当代古琴大家管平湖先生、刘景韶先生、成公亮先生的品行修养、风格气质;还对早期琴与晚近琴的手法差异进行了比较,对古琴的现代传承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全书由古琴而深入古琴文化,深入中国古代琴人、文人的日常生活与精神世界,以中国传统文化各个向度的共振,传达古琴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一种高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