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种野外中草药鉴别图谱:华南地区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
30.18
6.2折
¥
49
全新
仅1件
作者李薇主编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525437
出版时间2016-06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49元
货号8968874
上书时间2024-11-20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李薇,教授、博士生导师。1999年获重庆大学生物医学博士学位,目前任教于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中药鉴定教研室,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鉴定分会委员、中国植物学会药用植物及植物药分会委员、广东省药学会天然药物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药行业职业技能鉴定专家。
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中药品种鉴定和品质评价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科技部重点科技攻关课题及部(省)级科研课题等多项研究工作。在靠前外专业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和教学参考书籍8部。
目录
目录
一、 解表药 1
1. 九层塔 1
2. 山芝麻 2
3. 东风橘 3
4. 苍耳子 4
5. 鸡儿肠 5
6. 倒扣草 6
7. 香花菜 7
8. 粉葛 8
9. 鸭脚木皮 9
10. 辛夷 10
11. 广玉兰 11
12. 桂枝 12
13. 大叶桉 13
14. 金耳环 14
15. 灰灰菜 15
16. 磨盘草 16
17. 朴树皮 17
18. 白千层叶 18
19. 丁癸草 19
20. 山黄皮 20
21. 芫荽 21
22. 野芫荽 22
23. 华山矾 23
24. 茉莉叶 24
25. 鹅不食草 25
26. 冰糖草 26
27. 紫苏叶 27
28. 薄荷 28
29. 五指柑 29
30. 风轮菜 30
31. 防风草 31
32. 姜花 32
33. 大浮萍 33
二、 清热药 34
1. 一点红 34
2. 九节茶 35
3. 了哥王 36
4. 三丫苦 37
5. 千里光 38
6. 土茯苓 39
7. 大风子 40
8. 山豆根 41
9. 山银花 42
10. 广东土牛膝 43
11. 广东狼毒 44
12. 飞扬草 45
13. 马蹄金 46
14. 乌毛蕨贯众 47
15. 凤尾草 48
16. 木芙蓉叶 49
17. 木豆叶 50
18. 水线草 51
19. 水翁花 52
20. 牛白藤 53
21. 牛耳枫 54
22. 半边旗 55
23. 白花蛇舌草 56
24. 白背叶根 57
25. 石上柏 58
28. 龙葵 59
27. 地锦草 60
28. 扛板归 61
29. 朱砂根 62
30. 佛甲草 63
31. 岗梅 64
32. 苏铁蕨贯众 65
33. 狗肝菜 66
34. 罗汉果 67
35. 苦丁茶 68
36. 虎耳草 69
37. 金果榄 70
38. 金钮扣 71
39. 金盏银盘 72
40. 南板蓝根 73
41. 穿心莲 74
42. 鸦胆子 75
43. 凉粉草 76
44. 夏枯草 77
45. 救必应 78
46. 鹿角英 79
47. 猴耳环 80
48. 葎草 81
49. 黑面神 82
50. 漆大姑 83
51. 土白蔹 84
52. 鱼腥草 85
53. 三白草 86
54. 潺槁根 87
55. 华南紫萁 88
56. 五桠果 89
57. 广枣 90
58. 抱树莲 91
59. 粪箕笃 92
60. 楼梯草 93
61. 菩提树皮 94
62. 猫尾草 95
63. 海红豆 96
64. 麻大戟 97
65. 田菁 98
66. 羊蹄甲 99
三、 泻下药 100
1. 火殃簕 100
2. 樟柳头 101
3. 铁海棠 102
4. 巴豆 103
5. 麒麟角 104
6. 山乌桕 105
7. 石栗子 106
8. 木油桐 107
9. 落葵 108
10. 商陆 109
11. 油茶 110
12. 黄槐 111
13. 芦荟 112
14. 乌桕子 113
四、 祛风湿药 114
1. 丁公藤 114
2. 千年健 115
3. 广东王不留行 116
4. 广东海风藤 117
5. 半枫荷 118
6. 汉桃叶 119
7. 白花丹 120
8. 买麻藤 121
9. 羊角拗 122
10. 过岗龙 123
11. 豆豉姜 124
12. 走马胎 125
13. 菝葜 126
14. 穿根藤 127
15. 香茅 128
16. 宽筋藤 129
17. 海桐皮 130
18. 臭茉莉 131
19. 黑老虎 132
20. 豨莶草 133
21. 鹰不泊 134
22. 蜈蚣草 135
23. 铺地蜈蚣 136
24. 白毛蛇 137
25. 苏铁叶 138
26. 南洋杉 139
27. 竹柏 140
28. 黄缅桂 141
29. 铁箍散 142
30. 酒饼叶 143
31. 樟树叶 144
32. 阴香叶 145
33. 豺皮樟 146
34. 石楠藤 147
35. 阳桃 148
36. 珠兰 149
五、 芳香祛湿药 150
1. 广藿香 150
2. 砂仁 151
3. 草豆蔻 152
4. 佩兰 153
5. 白兰花 154
6. 红豆蔻 155
六、 利水渗湿药 156
1. 广金钱草 156
2. 天胡荽 157
3. 木棉花 158
4. 木槿花 159
5. 火炭母 160
6. 田基黄 161
7. 鸡骨草 162
8. 鸡蛋花 163
9. 肾茶 164
10. 苦石莲子 165
11. 虎杖 166
12. 积雪草 167
13. 连钱草 168
14. 葫芦茶 169
15. 溪黄草 170
16. 翠云草 171
七、 温里药 172
1. 大风艾 172
2. 山柰 173
3. 高良姜 174
4. 胡椒 175
5. 蒲桃 176
6. 楝叶吴茱萸 177
7. 紫花山柰 178
8. 艳山姜 179
八、 理气药 180
1. 九里香 180
2. 乌药 181
3. 化橘红 182
4. 两面针 183
5. 佛手 184
6. 沉香 185
7. 陈皮 186
8. 柿蒂 187
9. 荔枝核 188
10. 香附 189
11. 豆 190
12. 檀香 191
九、 消食药 192
1. 布渣叶 192
2. 杧果核 193
3. 南山楂 194
4. 紫玉盘 195
5. 番木瓜 196
6. 玫瑰茄 197
7. 人面子 198
8. 蛋黄果 199
9. 鸡矢藤 200
10. 黄皮果 201
十、 驱虫药 202
1. 使君子 202
2. 鹤草芽 203
3. 南方红豆杉 204
4. 苦楝皮 205
5. 槟榔 206
十一、 止血药 207
1. 紫珠 207
2. 薯莨 208
3. 白及 209
4. 白茅根 210
5. 艾叶 211
6. 地榆 212
7. 茜草 213
8. 蒲黄 214
十二、 活血祛瘀药 215
1. 飞机草 215
2. 毛冬青 216
3. 粗叶悬钩子 217
4. 姜黄 218
5. 穿破石 219
6. 桃仁 220
7. 鸭脚艾 221
8. 野牡丹 222
9. 苏木 223
10. 郁金 224
11. 豆瓣绿 225
12. 凌霄花 226
13. 莪术 227
14. 红球姜 228
15. 假苹婆 229
16. 枫香脂 230
十三、 化痰止咳平喘药 231
1. 榕树叶 231
2. 飞天擒捞 232
3. 石仙桃 233
4. 龙脷叶 234
5. 青天葵 235
6. 铁包金 236
7. 矮地茶 237
8. 广地龙 238
9. 天文草 239
10. 山小橘 240
11. 白鹤灵芝 241
十四、 安神药 242
1. 广东合欢花 242
2. 鸡蛋果 243
十五、 平肝息风药 244
1. 岗稔 244
2. 长春花 245
3. 夜来香 246
4. 钩藤 247
5. 肝风草 248
6. 决明子 249
十六、 开窍药 250
1. 皂角 250
2. 安息香 251
3. 金钱蒲 252
4. 苏合香 253
5. 水菖蒲 254
6. 石菖蒲 255
十七、 补虚药 256
1. 千斤拔 256
2. 五指毛桃 257
3. 巴戟天 258
4. 牛大力 259
5. 仙茅 260
6. 龙眼肉 261
7. 何乌 262
8. 绞股蓝 263
9. 益智 264
10. 墨旱莲 265
11. 骨碎补 266
12. 番荔枝 267
13. 黄花倒水莲 268
14. 土人参 269
15. 藤三七 270
16. 白花油麻藤 271
17. 木菠萝 272
18. 桑椹 273
19. 瓜子金 274
20. 楮实子 275
21. 枸骨叶 276
22. 人心果 277
23. 酸藤果 278
24. 铜锤玉带草 279
25. 聚合草 280
26. 菟丝子 281
27. 铁皮石斛 282
28. 有瓜石斛 283
29. 蛤蚧 284
30. 翼核果 285
十八、 收涩药 286
1. 芡实 286
2. 诃子 287
3. 金樱子 288
4. 番石榴叶 289
5. 五倍子 290
6. 浮小麦 291
7. 锡叶藤 292
8. 大叶紫薇 293
十九、 杀虫止痒药 294
1. 相思子 294
2. 土荆皮 295
3. 土荆芥 296
4. 海桐 297
5. 黄堇 298
6. 凤眼果 299
7. 烟草 300
内容摘要
一、 解表药
1.九层塔Ocimum basilicum L.(罗勒、香草、金不换)
识别特征与采制
为唇形科一年生直立草本,全株芳香,有清凉感。茎四棱形,上部被倒向微柔毛,常带红或紫色。单叶对生,叶片卵形或卵状披针形,全缘或具疏锯齿,两面近无毛,下面具腺点;叶柄被有柔毛。轮伞花序组成有间断的顶生总状花序,各部分均被有柔毛;花萼钟形,外面被短柔毛,萼齿5,边缘具缘毛,果时花萼增大、宿存;花冠淡紫色或白色,雄蕊4,二强,均伸出花冠外。小坚果长圆状卵形,褐色。花期7~9月,果期9~12月。生于村边、路旁、旷野。现我国大部分省区有栽培。主产于广东、广西、福建、海南等地。夏、秋季割取全草地上部分,除去细根和杂质,晾晒至干燥。
性味功用
辛、甘,温。疏风解表,化湿消食,消肿止痛。用于风寒感冒头痛,胸闷不舒,胃肠气胀,消化不良,风湿疼痛,闭经,跌打损伤,毒蛇咬伤以及湿疹,皮炎等症。用量干品5~15,鲜品15~30,水煎服。外用适量,煎水洗、含漱或捣敷。新鲜枝叶尚可用作香料食用。
2. 山芝麻 Helicteres angustifolia L.(岗油麻、山油麻、仙桃草、野芝麻)
识别特征与采制
为梧桐科小灌木,小枝被灰绿色短柔毛。叶互生,叶柄被星状短柔毛;叶片狭长圆形或条状披针形,先端钝或急尖,基部圆形,上面无毛或几无毛,下面被灰白色或淡黄色星状茸毛,全缘。聚伞花序腋生,有花2至数朵。花梗通常有锥尖状的小苞片4枚,花萼管状,5裂,裂片三角形,被星状短柔毛。花瓣5,不等大,淡红色或紫红色,比萼略长,基部有2个耳状附属体,雄蕊10,退化雄蕊5,线形,甚短。蒴果卵状长圆形,先端急尖,密被星状毛及长绒毛。种子小,褐色,有椭圆形小斑点。花期5~8月,果期11~12月。分布于我国南部和西南部各省。主产于广东和海南。全年均可采收,挖取根部,除去地上部分及杂质,洗净,切段,晒干。
性味功用
苦,寒;有小毒。解表清热,解毒消肿。用于感冒发热,痄腮,乳疮痈肿,麻疹,咳嗽,泄泻痢疾。用量9~15,鲜用加倍,水煎服。鲜叶捣烂敷患处可治疮疖。
3. 东风橘 Severinia buxifolia(Poir.)Ten.(山小橘、狗骨簕、酒饼簕、假花椒)
识别特征与采制
为芸香科多分枝有刺灌木,茎和分枝均坚硬。叶互生,狭椭圆形、卵形至近圆形,*端圆而凹入,基部圆至楔形,两面无毛,侧脉甚密,末端连接成边脉;叶腋间有锐刺,厚革质。花白色,近无梗,单生于叶腋或3~8朵组成腋生密伞花序;萼片为不等的5裂,裂片卵形,被缘毛;花瓣5片,近倒卵形,雄蕊10枚,花丝分离或基部合生,长短不齐,短的有时无花药。浆果圆球形或略压扁,成熟时紫黑色,有腺体状油点,含1粒或2粒种子。花期8~10月,果期11~12月。常生于旷野灌木丛中。主产于广东、广西、海南等地。全年均可采收,挖取根部,除净杂质,趁鲜切片,干燥。
性味功用
辛、苦,微温。祛风解表,化痰止咳,理气止痛。用于感冒头痛,痰湿气滞,脘腹胀痛,咳嗽,风湿痹痛,疟疾等。用量15~30,水煎服。
4. 苍耳子 Xanthium sibiricum Patr.(卷耳、苓耳、胡苍子、耳实、地葵)
识别特征与采制
为菊科一年生草本。茎直立,粗壮,少有分枝,被灰白色糙伏毛。叶互生。有长柄。叶片三角状卵形或心形,先端尖或钝,基出三脉,上面绿色,下面苍白色,被粗糙或短白伏毛,与叶柄连接处成相等的楔形,边缘有不规则的粗锯齿。雄头状花序球形,聚生于茎枝顶;花多数,花冠钟形,5齿裂;雌头状花序卵圆形,单生或密集着生于雄头状花序下部,小花2朵,无花冠;外层总苞片小,被短柔毛,内层合生成囊状,在瘦果成熟时增大,变硬,*端喙坚硬,锥状或略镰刀状,总苞外面疏生具钩的总苞刺,刺极细,基部被柔毛,常有腺点;瘦果2,倒卵形,瘦果内含1 颗种子。花期7~8月,果期9~10月。多生于山坡、路边等荒地。全国各地均产。秋季果实成熟时割取全草,晒干,打下果实,除去杂质,茎叶部分另作药用。
性味功用
辛、苦,温;有毒。散风寒,通鼻窍,祛风湿。用于风寒头痛,鼻塞流涕,鼻渊,风疹瘙痒,湿痹拘挛。用量6~9,水煎服;或入丸、散剂。茎叶苦、辛,微寒;有小毒。具有祛风,止痉的功效。临床上常用于癫*,头痛。外用于疥癣,虫伤。内服6~12,外用适量煎水洗或鲜品捣烂敷患处。苍耳草也可治风湿痹痛,四肢拘挛,外用治疔疮肿毒,皮肤痒疹。
5. 鸡儿肠 Kalimeris indica(L.)Sch.~ Bip.(马兰、田边菊、鱼鳅串、蓑衣莲)
识别特征与采制
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根状茎有匍匐枝。茎直立,上部有短毛。叶互生,基部渐狭成具翅的长柄。叶片倒披针形或倒卵状长圆形,先端钝或尖,边缘从中部以上具有小尖头的钝或尖齿,或有羽状裂片,两面或上面具疏微毛或近无毛,薄质,上部叶小,无柄、全缘。头状花序单生于枝端并排列成疏伞房状。总苞半球形,总苞片2~3层,覆瓦状排列,外层倒披针形,内层倒披针状长圆形,上部有疏短毛,边缘膜质,具缘毛;舌状花1层,15~20个,舌片浅紫色;管状花被短毛。瘦果倒卵状长圆形,极扁,褐色,边缘浅色而有厚肋,上部被腺毛及短柔毛,冠毛易脱落,不等长。花期5~9月,果期8~10月。生于林缘、草丛、溪岸及荒地。全国各地均有分布。夏、秋季花开时采收。采集全草,洗净,切段,筛去灰屑,晒干。
性味功用
辛、苦,微寒。清热解毒,消肿解毒,消食去积。用于外感风热头痛,咽喉肿痛,食积不消;近有用于急性传染性肝炎,急慢性气管炎,胃溃疡。外用治疮疖痈肿,外耳道炎。用量10~30,水煎服;鲜品30~60,捣烂外敷或捣汁滴耳。幼叶尚可作蔬菜,俗称“马头兰”。
6. 倒扣草 Achyranthes aspera L.(倒钩草、白基牛膝、倒捋草、倒挂草)
识别特征与采制
为苋科多年生草本,高达1 米。根圆柱形,细长,土黄色稍呈红色。茎节部稍膨大,有柔毛。叶对生,叶片纸质,倒卵形或长椭圆形,先端圆钝,具突尖,基部楔形或圆形,全缘或波状缘,两面沿脉被柔毛。穗状花序顶生,直立,花期后反折。总花梗具棱角,密生白色伏贴或开展柔毛。苞片卵形,具芒刺,坚硬,光亮,常带紫色,基部两侧各有1个薄膜质翅。花被片披针形,花后变硬且锐尖,具1 脉,退化雄蕊先端截状或细圆齿状,有具分枝流苏状长缘毛。胞果卵形;种子卵形,不扁压,棕色。花期6~8月,果期10~12月。喜生于山坡、溪畔、路旁及空旷湿润草地。分布广东、广西、云南、四川、福建等地,主产广东、广西。夏、秋季采收,挖取全株,除净泥土,整理洁净,切段,晒干。
性味功用
甘、淡,寒。解表清热,利水通淋,活血散瘀。用于感冒发热,暑热头痛,湿温病久热不退,疟疾寒热往来,乳痈,热淋,小便不利。用量9~30,鲜用加倍,水煎服。外用适量煎水洗或鲜品捣烂敷患处。
主编推荐
导语_点评_词
精彩内容
编者精选了华南地区资源分布丰富、民间应用广泛且疗效确切的野生中草药300种。这些中草药既是岭南名医的处方,又是众多中成药和广东特色凉茶的原材料。随着现代生活信息交流机会的增多,更加促进了华南地方中草药的使用范围不断扩大,使其成为养生保健、防病治病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药物组成部分。本书收载的每味中草药,其内容均按物种拉丁学名、别名、识别特征与采制、性味功用等栏目栏目详细描述,内容翔实,重点突出,引述有据,同时配以实地拍摄、精心筛选、力求真实反映药用动植物野外识别特征的彩色中草药图片,充分发挥图文对应的优势,以帮助读者快速鉴别常用中药材。本书可供中草药从业人员、中医药院校教师和学生、中医药爱好者学习参考。
媒体评论
评论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