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 18.48 6.2折 ¥ 30 全新
仅1件
作者卫绍生
出版社大象出版社有限公司
ISBN9787571108328
出版时间2021-05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30元
货号11689480
上书时间2024-11-20
一、少年壮志不言愁
父亲的良苦用心
郡功曹青眼有加
少年敢立鸿鹄志
汝南郡结交胡广
奇人自然有奇遇
二、初入仕途多坎坷
守母丧初辞郎中
识先机再辞别驾
救乡党敢施援手
辞征辟以待时清
三、不畏强御严执法
四年四帝太反常
虚位以待真人才
与李膺成为至交
严惩权贵的使者
四、因言遭贬赴豫章
为百姓直言切谏
陈蕃下徐孺之榻
满城百姓送太守
五、乐为国家荐贤才·
豫章第一人徐樨·
彭城名士姜伯淮
汝南袁闳重孝道
京兆韦著识先机
阳翟孝子李子云
疾恶如仇魏少英
六、抗颜上书陈民情.
为救忠臣遭罢免
为国为民勇陈情
秉公举贤再遭贬
七、置之身家于度外·
处士横议匡朝政
忠奸之争白热化
拍案而起为直臣
黑云压顶摧士人
八、总把深情寄同侪·
以尊为名举窦后
为救忠臣用忠臣
运筹帷幄破藩窩
九、为振朝纲谋诛奸
桓灵之际多诡谲
临危受命整朝纲
虽有大功辞封赏
除宦竖志同道合
借日食小试牛刀
十、靖国难再斗宦竖
再上书剪除宦官
振臂一呼应者寥
机密泄仓促应对
除宧竪慷慨赴死
第二次党锢之祸
总有士人鸣不平
十一、是非曲直任评说…
陈蕃芜室,志清天纲
言为士则,行为世范
犯上摄下,优劣难判
仲举性峻,峻则少通
倒果为因,失于偏颇
刚直立朝,千古忠臣
附录一陈蕃文辑录
附录二《后汉书·陈蕃传》
主要参考文献
很多人都读过南朝刘义庆的志人小说《世说新语》,对其中一些妙趣横生的篇章记忆犹新。但是,对其“德行”篇的第一篇文章未必留意,对这篇文章开头几句话更是未必记得。这部以记载人物言行为主的小说,是以汝南人陈番开篇,这不能不说是给了陈蕃很大的面子,给了汝南士人很大的面子。小说一上来就是这样几句话:“陈仲举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登车揽辔,有澄清天下之志。”这对陈蕃是很高的评价。一个人的言语能够作为士大夫的准则,行为能够作为士大夫的典范,这样的人,该是怎样一位令人高山仰止的人物啊!更为可贵的是,陈蕃还是一个“登车揽辔,有澄清天下之志”的人。一个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人,加之还有如此远大的志向,那就更加不同凡响了!
《世说新语》是中国小说史上一部很有影响的志人小说,共分为三十六个门类。为了表示对儒家学说的尊崇,小说前四个门类是按照孔门四科来划分的,依次是德行第一,言语第二,政事第三,文学第四。而“德行”类的第一篇就是讲述陈蕃的故事,对陈蕃给予了很高评价,且不吝赞美之词。其中“登车揽辔,有澄清天下之志”,是说陈蕃出仕为官之后,有使天下重归清明的志向。其实,对于陈蕃来说,这一志向不是始于为官之后,而是早在少年时期,陈蕃就已经豪迈地立下了这一宏大志向。
父亲的良苦用心
陈籓,字仲举,东汉时期改南那平奥县(今河南平奥)人。关于他的家世出身,文献记被甚少。仅知他的祖父曾经做过河东太守。到了他的父永那一代,陈家已经家道中落了,以至于《后汉书》说到陈蓄的家世时,仅说他的祖父曾经任河东太守,而对陈蕃的父亲却没有加以介绍,只是在叙述陈蓄与薛勤交往的时候,捎带着提了一句,说陈蓄的父亲和薛勤是好朋友。显而易见,陈蕃的父亲并没有什么官职,而且在汉代推行察举制的那样一个时代,他可能连被州郡举荐的机会都没有。如果有的话,哪怕只是被州都举荐为孝廉或贤良文学之类,史书也要记上一笔,不会有意忽略。然而,就是在这样一个家道中落的家庭,在重视门第出身的东汉,却培养出了陈蕃这样一位“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人物,一位让汝南郡为之倍感骄傲的人物,一位风云一时的人物,一位几乎改写了汉末历史的人物。
由于文献对陈蕃少年时期的事情记载甚少,现在我们已经无法看到少年陈蕃是怎样的情况。陈蕃开始出现在人们视野的时候,已经是一个15岁的翩翩少年了。此时为汉安帝永初末年,大约是在公元112年至113年间。这个时候,陈蕃的父亲没有什么功名,陈家已经家道中落。陈蕃虽然不像其他出身豪门的贵游公子那样衣着鲜丽、香车宝马,但也衣食无忧且有书可读,甚至也无须到田间劳作,无须整日面朝黄土背朝天,风吹雨淋日头晒地忙于土里刨食。15岁的陈蕃还是个孩子,可他的父亲已经有意识地要培养他、锻炼他,让他与当时汝南的一些名士交往,试图通过这种方式增加陈蕃的社会阅历,拓展陈蕃的人生视野,为陈蕃以后走向社会积累一些人脉和经验。
……
本书系“乡贤文化丛书”第二辑之一种,重点讲述河南乡贤陈蕃一生的事迹。陈蕃,东汉名臣,河南平舆人。陈蕃的一生,始终都处在宫廷争斗时的动荡之中。作为东汉大臣,他要么与专权的外戚争锋,要么和弄事的宦官相抗。陈蕃作为汉室重臣为朝廷乱而不亡做出了的独特贡献。这其中,陈蕃不避强权、犯颜直谏的做法最让世人感叹。忠君、报国、辅社稷之危,面君直言,不避生死,体现了一位忠臣的拳拳心志,更体现出天中先贤的风范。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依然苦苦地支撑着,虽然最后的结果是捐躯死国,身首异处,但给后人留下的除了无尽的惋惜外,还有“大丈夫当扫除天下”而事未尽的悲壮。此书弘扬了一身正气的乡贤故事,对今天的人来说,也能从中领悟出如何做人的道理。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