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京剧教育史略稿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京剧教育史略稿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41.89 6.2折 68 全新

库存2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伟品著

出版社中国戏剧出版社

ISBN9787104053088

出版时间2022-12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68元

货号13063773

上书时间2024-11-19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张伟品,上海戏剧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湖北美学学会理事。日本全国演剧学会会员。日本大阪大学高级访问学者。长期从事戏曲史及戏曲文化研究、教学。主要研究方向为传统戏曲舞台形态及文化。著有《京剧新语》《言菊朋评传》及论文数十篇。主持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多项。作品获第六届国家图书奖、第二届全国优秀艺术图书奖一等奖等奖项。

目录

引言

第一章京剧早期的科班教育

第一节京剧早期科班渊源

第二节程长庚与“四箴堂”

第三节程长庚的教学特点

第二章早期京剧教育中的私寓

第一节“私寓”的形成与性质

第二节 私寓与戏班的关系

第三节私寓与教育

第四节私寓的竞争与交流

第三章进入成熟期的京剧教育

第一节京剧成熟期科班的发展

第二节京剧科班的独立与专门化

第三节京剧成熟期的私寓及其京剧教学

第四章京剧鼎盛时期的科班与票友

第一节京剧鼎盛期的科班与“富连成”的建立

第二节 富连成的教育

第三节富连成教育模式检讨

第五章私人授徒与新式戏曲学校

第一节私人收徒的兴盛

第二节 新式戏曲学校的发端

第三节 中华戏校

第六章京剧衰弱期的行业教育

第一节后期富连成社及其改革与结束

第二节荣春社的成立与结束

第三节上海剧校及各地其他新式戏剧学校

第七章京剧票友的养成与入行

第一节京剧形成期的票友

第二节京剧成熟期的票友

第三节京剧鼎盛期票友

第四节 京剧衰落期票友下海与教育

第八章1949年以后京剧教育概述

第一节戏曲学校的兴办

第二节京剧高等教育的起步与成熟

第三节京剧高等教育在全国各地多层次的发展

结语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第一章京剧早期的科班教育

京剧形成时间,一般认为在1840年前后。京剧纪元以1790年三庆徽班进京为标志。此后徽班陆续进京,逐渐占据京城戏曲舞台主流。约五十年间,徽班兼收并蓄,兼容汉、昆等各班演员,经交流合作,在舞台上逐渐形成一不同以往的戏曲样式,即后来所谓之京剧。

第一代京剧演员来源于徽、汉、昆、梆等班社,虽在共同的舞台活动中互相影响、汇通,从而在舞台表演范式上渐趋同一。

然而就个人所学而言,则多渊源有自。以传承论,亦个别不同。要之,舞台表演模式趋同,是不同来源演员同台表演需要,也是一个新兴剧种得以形成的前提。同时,此种模式一旦开始形成,便必然有传承需求,这也是该新兴剧种得以不断延续的保证。更值得注意的是,此种模式传承过程,也是该剧种舞台表演模式筛汰、提炼过程。因为就剧种整体而言,生存发展的首要任务便是延续其核心理念和核心技术。由此便奠定了京剧教育的基本脉络。所以,京剧教育从本质上说,就是京剧舞台形态核心理念及核心技术系统的传承过程。

为保证京剧舞台形态核心理念和核心技术系统得到有效传承,则对于传承方式、传承机构、传承者及组织者都有着不同于舞台表演的要求。同时,因为历史原因,中国戏曲教育有其本来的传统,在传统和新兴剧种之间取得适当平衡是京剧早期教育的重要任务。换言之,京剧教育从其形成之初,就在逐步探寻一条既不悖于传统戏曲教育又不完全等同于以往戏曲教育的特殊路径。这一点与京剧在北京逐渐生根,进而成为城市文化形态有着密切

关系。

第一节京剧早期科班渊源

京剧以徽班为基础,所以,京剧早期教育顺理成章地延续了徽班的习惯。

历来科班是戏曲从业者最主要和最正宗的养成途径。“北平科班为伶界人才产生之地,亦伶工出身正途,正与早年文人之视科举同一重要”①。从戏曲生存和发展本身来看,生徒养成,是戏班自身扩容和延续的必要条件。因此,伶人养成也就成了戏班的附属功能。科班多依附于普通戏班,是普通戏班附属的从业者养成机构,戏班和科班处于一种共生状态。在这一共生状态中,戏班被称为“大班”,而科班被称为“小班”,呈现为“以班带班”。

……



精彩内容

本书内容上起京剧形成初期,下至当前,涵盖了京剧教育发展过程各阶段。本书所指的京剧教育,为传统艺术职业教育之一部,是京剧从业人员养成之必经途径。区别于以满足兴趣为目的的业余京剧教学。所以本书以京剧科班教育模式为主干,同时纳入私人收徒与票友传授模式,全面提示了京剧教育的各个方面。传统京剧教育,以口传心授为主要教学方式,以职业技能教授为核心内容,同时兼顾行业规范、职业道德及一定的人生价值观念灌输。本书对此均有所考察。京剧教育非仅为一个戏曲剧种的传承途径,也是整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环节的一个重要观测点。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保存、延续,依赖于传承中的授受质量。本书在这一点上,可给予读者一定的启发。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