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中国舞蹈的艺术实践与历史书写:1949-1966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新中国舞蹈的艺术实践与历史书写:1949-1966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48.05 6.2折 78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仝妍著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3289424

出版时间2024-04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78元

货号15935896

上书时间2024-11-12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仝妍,女,回族,1976年5月出生,北京舞蹈学院舞蹈学本科、硕士,北京大学艺术学理论专业博士,现为华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曾任《北京舞蹈学院学报》副主编,2017年通过人才引进至华南师范大学任教。目前担任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中国舞蹈家协会理论评论委员会委员、广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北京舞蹈学院“民族舞蹈文化研究基地”特聘研究员、南京艺术学院“中国当代舞剧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人大复印资料《音乐舞蹈》学术编辑委员会编委、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评价专家委员会音乐舞蹈学分委会委员,是“北京市属高等学校人才强教深化计划”中青年骨干人才、“首都优秀中青年文艺人才库”首批入选人员、首届粤港澳大湾区文艺创新论坛专家库特聘专家、2017-2022年中国文联《中国艺术发展报告》舞蹈篇主撰写人。主持完成多项国家级、省部级课题,“马工程”重点教材《中国舞蹈史》撰写组主要成员,出版专著《舞蹈艺术价值论》《1912-1949民国时期舞蹈研究》《现代性与大众化:中国现当代舞蹈发展研究》《时代嬗变的身体言说——当代中国舞蹈发展的文化思考》等,合著《中国舞蹈通史(精撰版)》《尔雅徐韵:中国古典舞蹈的嬗变》。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文章曾获中国文联第四届“啄木鸟杯”中国文艺评论年度优秀作品,收录于《中国艺术学年鉴》。



目录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意义

第一章 “现代性”:现代舞蹈范式构建的初探

第一节 现代市民文化语境中的都市歌舞

一、启蒙之舞:学堂歌舞的兴起

二、流行之舞:都市歌舞的滥觞

第二节 民主革命进程中的舞蹈审美意识形态

一、红色歌舞:革命化的改造

二、秧歌运动:审美的政治化

第三节 民族意识普遍化背景中的审美救赎

一、吴晓邦:新舞蹈的国族意识觉醒

二、戴爱莲:“边疆舞”的民族一国家情怀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合法性”:新中国舞蹈建设的体制机制生成

第一节 内源基础:“延安文艺”的延续

一、“延安文艺”合法性的确立

二、“延安文艺”的内涵:“新的人民的文艺”

三、《人民胜利万岁》:国家话语的大歌舞范式

第二节 外源基础:“苏联模式”的移植

一、革命文艺中的苏联因素

二、舞蹈教育的苏联模式

三、舞蹈创作的苏联经验

第三节 机制动力:“国有体制”的保障

一、政治化体制的建立

二、体系化组织的建构

三、舞蹈家的思想改造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他律性”:新中国舞蹈构建的政治文化语境

第一节 “无产阶级舞蹈”的“一元化”

一、“思想改造”与革命现代舞剧的建构

二、“双百”方针与民族舞蹈的“中心化”

三、“百花齐放”与会演模式的开启

第二节 “社会主义舞蹈”的“大跃进”

一、“大跃进”中群众舞蹈的繁荣

二、“天马”之花的“凋零”

第三节 革命样板审美的政治化

一、《东方红》树立政治大歌舞的典范

二、芭蕾舞剧的革命祥板化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自律性”:新中国舞蹈的审美范式构建

第一节 “旧”舞蹈的改造与提高

一、民间舞蹈的舞台化

二、古典舞的当代重建

第二节 “洋”舞蹈的结合与提高

一、中国芭蕾的初露峥嵘

二、民族舞剧的样式初成

第五章 “人民性”:新中国舞蹈的现实主义品格

第一节 主体觉醒:从启蒙主义到现实主义

一、“新舞蹈”的启蒙现实主义

二、“延安文艺”的革命现实主义

第二节 人民立场:新中国舞蹈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一、“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观的确立

二、民族舞蹈的现实情怀:向传统和民间学习

三、舞蹈艺术的革命立场:现实与浪漫的“两结合”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断裂与重构:中国当代舞蹈构建的历史经验

第一节 审美形态的独立与分化

一、从“失重”到“新生”:早期专业化启蒙

二、从“乐舞”到“舞蹈”:艺术独立的分化

第二节 文化结构的断裂与构建

一、从“想象”到“意象”:舞蹈艺术与民族认同

二、从“传统”到“现代”:民族舞蹈的文化转型

三、从“西方”到“东方”:世界经典的本土转化

第三节 价值内涵的演进与局囿

一、民主思想的启蒙与改造

二、审美修辞的自律与固化

本章小结

余论

一、新中国舞蹈的现实主义品格

二、当代舞蹈发展的历史与文化研究

三、舞蹈研究的艺术学视角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摘要
《新中国舞蹈的艺术实践与历史书写》,为构建中国舞蹈理论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学科体系,本书以历史意识与现实问题为出发点,从当代舞蹈艺术实践出发,对中国舞蹈现实主义的内涵进行了梳理与分析,有助于高校舞蹈学的史学、艺术学理论等学科建设以及中国舞蹈史等相关课程的教学与研究。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习近平同志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明确提出:“要把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提炼出来,展示出来,把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面对这一任务,中国舞蹈、中国文艺现实主义的当代价值和世界意义就值得深入研究。本书可作为舞蹈史论课程教学的辅助教材,研究生考学与科研人员读本,可引导潜在的刚性需求,有一定的经济效益。

主编推荐
"从文化现代化发展的角度,有学者指出:“当前中国现代化文化自觉面临的普 遍问题之一,是对中国社会和文化发展的价值目标存在着普遍的认知困惑。”a这一 困惑在各个艺术门类中都可以体会出来,在舞蹈中,关于当代中国古典舞的名实之 辨、关于中国民族民间舞“学院派”“原生态”之争、关于中国现代舞与当代舞概 念之淆等。面对这些悖论,我们要做的是站在舞蹈艺术实践历史发展的客观立场 上,分析其如何在由传统与当下、中国与西方、政治与艺术、专业与大众等共同构 成的整体艺术生态的场域内逻辑自洽地完成自身的文化与审美等范式的构建,认清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进而追求“我往哪里去”"

精彩内容

《新中国舞蹈的艺术实践与历史书写(1949—1966)》集中讨论的是1949—1966年这“十七年”中国当代舞蹈范式的构建。那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创期,当代舞蹈艺术的发展就是从那时候开始的。《新中国舞蹈的艺术实践与历史书写(1949—1966)》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十七年舞蹈创作的艺术实践为考察对象,较为系统地讨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舞蹈创作所投射出的中国当代舞蹈现实主义范式的构建,并提出这一范式构建过程及特性:早期实践的“现代性”、体制机制的“合法性”、政治文化语境的“他律性”、审美构建的“自律性”、舞蹈创作的“人民性”,在此基础上,提出并论证了以“断裂与重构”为核心的中国当代舞蹈建构的历史经验。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